找到
462
篇与
房产
相关的结果
- 第 24 页
-
上海放松限购,力度大于北京?什么信号? 文/庞无忌25日,上海楼市新政“靴子落地”。在北京放开五环外限购10余天后,上海也对购房政策进行了调整,从放宽限购、加大公积金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与北京类似的政策优化。一线城市,特别是京沪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也是限购政策实施最为严厉的地方。此番京沪相继放宽限购,传递出政策支持加力的积极信号。传统楼市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的活跃也有望进一步推动房价的稳定。京沪楼市政策“同进退” 上海此番对限购政策的调整,可谓与北京“同进退”。8月8日,北京楼市新政提出,符合条件家庭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25日,上海新政提出,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此前对上海成年单身人士的单独限购政策也不再执行。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上海限购政策调整方向和北京保持同步,也是针对市场需求不足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放松,政策利好松江、嘉定、青浦等五大新城外环外区域。从北京政策效果看,张波说,放宽外围限购后,市场热度上升表现明显,但由于上海的外环内新房供应占比高于北京,且今年以来持续有核心区的优质地块供给,这一政策的效果对上海新房市场的整体拉动力会弱于北京,但对二手房尤其是外环外二手房的拉动作用可能会强于北京。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指出,目前上海外环外新房库存占全市的70%,消化周期普遍超过20个月;同时,外环外二手房库存挂牌量占比达到近40%。优化限购政策,旨在激活多套房购置需求,消化部分库存,特别是对于新市民在外围购置第二套、为父母购置养老房产等,都有一定效用。此外,京沪两地均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优化。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本次上海优化多项公积金政策,包括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支持住房公积金“又提又贷”等,整体优化思路与北京亦较为相似。其中,上海针对绿色建筑和多子女家庭的公积金贷款支持,北京此前已经执行。支持住房公积金“又提又贷”,亦与北京政策一致。除此之外,她表示,上海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明确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商贷利率,完善房产税政策,整体力度较北京略大,政策范围更广,未来北京继续优化商贷利率、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也存在预期。预期共振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一线城市在调整房地产政策时往往步调一致。2024年年初、5月末,均出现过多个一线城市集中放宽楼市政策的情形。为何京沪等超大城市选择集体行动?首先,一线城市楼市示范效应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层面对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导向有统一部署和指导,各地据此按照本地调控节奏出台相应落地政策。此外,一线城市告别单打独斗,在关键时点保持步调一致往往能带来预期共振效应,为市场释放更强有力的积极信号。陈文静认为,随着北京、上海先后优化楼市政策,短期深圳跟进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强,一线城市步调一致,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促进市场“止跌回稳”。“金九银十”会重燃吗? 限购政策放松有望推动后市交易活跃,特别是未来两个月楼市将迎来传统销售旺季。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政策落地后,上海新房和二手房等市场都将迎来利好。当前新房市场的楼盘品质较好,新盘供应节奏加快,和当前政策结合,将更好吻合改善性需求特点,新房带看和签约量将有积极上升的良好势头。二手房亦会因购房门槛降低、市场联动等影响而保持活跃态势,尤其是地段好、户型优、租金预期好的二手房,其表现更佳。综合来看,上海属于全国优质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几年亦强于其他城市。当前新政效应预期很好,并会促进市场更为活跃和积极。李宇嘉认为,整体来看,京沪等地政策从降成本、降门槛出发鼓励需求释放,边际上会有一定效果。不过,他也提醒,当前楼市供应量大、房价预期转弱等因素仍对需求形成制约,房地产政策还需要从经济基本面,从解决居民安家、就业、生育、养育、社保等等一揽子系统的角度出发形成组合拳。 -
楼市,将有大利好? 原创 刘晓博股市行情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楼市怎么办?种种迹象显示:9月,中国楼市可能迎来不止一个利好。昨天深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口风突变,他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表示:尽管通胀仍受关注,但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使美联储在9月降息。他强调,在政策维持紧缩的背景下,经济前景及风险变化或需调整政策立场。这意味着,美联储在暂停降息8个月后将重启降息。美国货币政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受这个消息的影响,美国三大股指上涨,中概股也表现非常好。 下图是9月的日历,华盛顿时间16日到17日,美联储将召开9月议息会议。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将宣布最终决定。 我的预判是: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如果降息50个基点,意味着鲍威尔跪了,他丢不起人。如果不降息,则特朗普必然启动对他的弹劾,理由是美联储装修工程严重超支、进展缓慢。降息25个基点,大家面子都过得去。中国9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发布时间是9月22日早上9点,也非常有可能降息。下图是中国LPR的利率走势图,上次降息是今年5月20日,降息幅度为10个基点。到目前为止今年只降息过一次。 如果美联储能在9月降息25个基点,则中国LPR利率有望在9月22日降息10到15个基点。如果降息10个基点,算中规中矩;如果超过10个基点,算力度超过预期。在全球各地,央行一次标准降息幅度一般是25个基点。只有中国多次把一次标准降息,拆分为2到3次“小碎步降息”。主要原因是,中美利率出现了倒挂。按照中国央行行长前几年的表态,我们的基准利率高于美国80个基点左右,是“比较舒服”的。这样资金不仅不会外流,国际热钱可能还希望流入中国。但近年来,中美利率出现了显著倒挂。比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左右,美国为4.2%左右,中国连美国的一半都没有。中国的房贷利率,也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发展中国家利率如果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就可能出现资金外流。即便有外汇管制,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所以,当美联储暂停降息的这几个月,虽然中国经济体感偏冷,但降息幅度非常小、非常慎重。现在,美联储即将开启新一轮降息,而且到明年6月之后可能加速。特朗普希望美国的基准利率,能从当前的4.25%到4.5%降低到2%以内。特朗普是开发商出身,天生喜欢低利率。目前美国房贷利率达到了惊人的6.7%左右,这对房地产,对实体经济都不利。特朗普面临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如果选举失利,丢掉参议院、众议院的多数席位,他后面2年任期将变成跛脚总统,日子非常难过,甚至可能被弹劾。也不利于几年之后的大选。他一旦失去总统职位,或下任总统不是他的亲信,就将面临牢狱之灾。民主党不仅会调查他诸多旧案底,还会调查他是否在第二任期利用内幕消息炒股、炒币。所以他非常希望赢得中期选举,并能把总统大位传给共和党内的亲信,以保证自己和家族的安全。要赢得中期选举,首先要在经济上取得成就,降低失业率,这就需要降息。而降息对经济产生效果,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所以他不能静待鲍威尔任期结束(2026年6月),而是急于换人,或者让鲍威尔屈服、听话。特朗普对美联储搞了全面调查,用显微镜研究了每个理事,希望能找到短处,进而控制这个人。美联储有7名理事,包括1名主席、1名副主席、5名理事。美联储的理事任期长达14年,一旦获得任命很难罢免。总统只有提名权,而没有罢免权,罢免需要参议院投票。7名理事里,已经有2名站队特朗普。另外5个人,是特朗普重点研究的对象。其中两名拜登时代任命的女理事,都被发现了“污点”。拉丁裔女理事库格勒,据说是因为丈夫违规炒股可能被进一步调查,主动在8月初辞职了;黑人女性理事库克,据称在两套房子的按揭中,都享受了“首套房+自用房”的利率和税收优惠,而其中一套房子只短暂自用后出租,正在被特朗普喊话,要求辞职。特朗普彻底清洗美联储的意图非常明显。而美国的失业率,也的确突破了4%的警戒线,稳定在4.2%左右,有降息需求。只是美国的通胀率仍然高于2%,这是鲍威尔不愿意降息的原因。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特朗普全面掌控美联储是必然的。他还试图对芯片企业设立国有管理股,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好了,说完美国,我们再看看中国楼市在9月可能有哪些利好。7月末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这让一些人感到悲观,认为房地产不重要了。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看到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再次浓墨重彩提及了房地产,表述是: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而且这次会议还有一个重要表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在大家对房地产重要性产生歧义的时候,上述表态就是一种“及时回应”!对于房地产来说,9月很有可能降息,就是一个大利好。其次,是上海和深圳可能跟随北京,对楼市松绑。北京是8月8日出台的新一轮楼市新政,松绑了5环外。但令人困惑的是,上海和深圳至今没有跟随。我的判断是,沪深可能在9月中下旬出台新政。深圳即将迎来“826”特区45周年纪念日,楼市新政或许要错后一些。接下来是“93活动”,所以沪深可能需要再等等。“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肯定不是一句空话。继续降准、降息、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继续优化北上深的限购政策,给楼市松绑,都应该是重要选项。至于设立几万亿的房地产稳定基金,加大收储力度,也有很多专家建议。如果股市持续回暖,恐怕这个利好落地的可能性会下降。股市回暖,本身就是楼市的中长期利好。未来,随着股市不断走高,市场出现分歧,会有一些资金回流楼市的。大城市、核心区、配套好的房子,还是有长线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