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852
篇与
互联网
相关的结果
- 第 11 页
-
Reddit联合创始人奥哈尼安:现在的互联网“大部分已死”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Reddit 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奥哈尼安表示,他对互联网的现状感到失望。在当地时间周一播出的 TBPN 节目中,奥哈尼安坦言,互联网已经失去了曾经的人性和连通性。“你们证明了,现在互联网中很多内容已经死了。”他指出,很多互联网内容是“机器人生成”或“准 AI 生成”,尤其是“领英垃圾内容”泛滥。奥哈尼安提到“死互联网理论”,认为网络上的机器人活动已经超过了人类活动。今年 9 月,OpenAI CEO 奥尔特曼在 X 上表示,他“从未认真对待死互联网理论”,但现在他看到“许多由大语言模型操控的推特账号”。奥哈尼安认为,互联网必须活起来,要有“实时观众和实时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需要“生命证明”。“我认为下一代社交媒体将是真正可验证的人类平台,现在人们都在群聊中互动。”2024 年,一些常用群聊的用户告诉《商业内幕》,坦言自己更愿意在群聊分享想法,而非推特。然而,即便是群聊也不完全“安全”,一些用户开始用 AI 生成或编辑消息,为群聊引入了“机器人”。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奥哈尼安认为,这些群聊是信息交流的黄金标准,但并不属于“新技术”。他强调,“必须有下一步的创新迭代,因为现在我们获取最优质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在群聊中。” -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 智东西 作者 许丽思 编辑 漠影 当下AI圈的热议焦点,往往萦绕于“万亿参数”、“算力突破”等宏大叙事。这些技术里程碑固然令人震撼,却与普通人的日常体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然而,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讨论的范式发生了决定性转变:问题不再停留于技术有多强大,而在于体验能有多流畅——一句话如何让充话费更省心?一次询问如何让线上购物更划算?一个系统如何稳稳守护一家老小?一次出行、一通电话,能否被赋予更多惊喜与乐趣?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之问,共同指向了一个深植于中国移动产品生态中的答案:灵犀智能体。它已不再只是分散的功能点,而是汇聚成一个全新的信息与服务入口。其最核心的进化,在于从过去“被动响应指令”的单一工具,升级为能够“主动理解意图”的生活操作系统(OS)。依托多模态感知、端云协同计算与情境化推荐等前沿科创能力,灵犀智能体将“感知—理解—决策—执行”串联成一步直达的闭环,如同底层信息基础设施一般,无缝融入消费、家庭、出行与娱乐等关键场景。当你在不同展台间切换体验,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演示,而是一个贯穿始终、懂你所需的智能体——它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共生的下一代交互范式。 一、第一大升级:从“功能闭环”到“心智省力” 在日常消费中,比价、找券、薅羊毛的“省钱心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认知负担。如今,这一痛点因科技的改变重新被定义。中国移动让AI从后台算法的堆叠,进阶为一位深谙消费节奏与钱包管理的“生活理财官”,其核心使命是实现“心智省力”,将原本需要用户主动规划、费心搜寻的复杂决策,转化为系统主动交付的、一步到位的确定性福利。这种“省力”体验,已在多个层面落地生根: “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灵犀智能体重构了消费路径。它依托‘AI豆’回馈机制以及合作伙伴丰富的生态资源,用户无需再穿梭于各个App比价搜券,仅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就能贯通从选品到售后的全流程。这不再是简单的购物网站,而是一个将决策成本压降至“零”的数智化生活新入口。 “中国移动APP”“5G消息”中,省心体验变得“开口即得”。一句“充值月月省”,直接帮你找到最优惠的话费福利;一句“十人聚餐、想吃粤菜”,返回的不是冰冷的搜索结果,而是集餐厅候选、在线订座、路线与预算规划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AI在这里扮演的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步到位的服务执行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线下触点“灵犀贴贴”。它将数字入口外化为一张NFC卡片或钥匙扣,通过“一贴即达”的物理交互,将“寻找功能”的认知负担几乎降为零。这标志着入口的“消失”与体验的“极致”,是“心智省力”理念在物理世界中的完美锚点。 纵观这一系列体验,灵犀智能体实现的,远不止是消费行为的“闭环”与“高效”。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快速撮合价格、优惠、实时路况等多元变量,将不确定性极强的消费决策,转化为当下可执行的最优方案。用户动作更少,但获得的确定性与获得感更强。这也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标准,真正的智能,不再是炫酷的算力展示,而是能否让用户在生活实处“多省一点心、多享一点利”。中国移动以“人人一个智能体”为发展愿景,正通过加速构建灵犀智能体,将“心智省力”从理念推向现实,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二、第二大升级:从“智能家居”到“家庭伙伴” 在家庭生活琐事当中,人们有太多细小却真实的难题:老人健康监测难,孩子学习陪伴有限,家庭安防不够智能等。过去,这些碎片化的需求往往依靠不同的设备,彼此孤立,缺少一种能真正理解家的心智。在大会现场,AI的演进正经历一场从“控制”到“关怀”的本质蜕变。在初期阶段,智能家居更多体现为设备的“遥控器式联动”,实现基础自动化。而灵犀智能体的目标,是成为家庭中一位“情感化的数字成员”。其关键衡量标准,不再仅仅是接入了多少设备,而是能否与家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老人、孩子,甚至宠物——建立起深层的信任关系,从被动的功能响应,走向主动的情感连接。灵犀家庭智能体作为家中的“数字大脑”,其核心价值在于彻底打通了曾经孤立的数据孤岛。它联动电视、音箱、智慧云盒等载体,将娱乐、网络、安防、家居、健康、教育等场景数据融会贯通。当健康数据与安防动态、学习内容与娱乐偏好彼此交织,AI所能提供的就不再是单一服务,而是“1+1>2”的协同关怀。 这种协同具体体现在: 在健康与守护上,系统展现出“主动式关怀”。它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老人摔倒后报警,而是能基于日常活动与健康数据,提前预警潜在风险、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建议,甚至联动专业筛查工具,将健康的“事后补救”前移至“事前预防与事中干预”。 在陪伴与成长中,AI的角色进化为“有成长的伙伴”。面向孩子的“移动伴学”,AI不再是冰冷的知识题库,而是能进行角色对话、趣味问答的“学习陪练员”,在互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面向宠物的“移动伴宠”,智能项圈与灵犀机器狗则构成了缓解主人“分离焦虑”的情感纽带,它们提供的不仅是状态监测,更是可视化的互动与安心。 对于更具象的机器人进家庭,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恰当地指出了行业演进的路径:从完成特定任务的单功能机器人,到未来能够端茶倒水、处理复杂家务的通用智能体,这是一个在技术、伦理与安全上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他的判断恰恰印证了,从“单一功能”到“综合智能”的进阶,是整个行业构建用户信任、实现真正“家庭伙伴”愿景的必经之路。在家庭这个最需要温度的空间里,AI的价值尺度已然改变。它不仅能“干”,更要“可信、懂人、有温度”,中国移动以“AI与爱”为内核,重新诠释了智能家的内涵:家的温度,既来自至亲家人,也来自这份可被感知、会倾听、能回应的科技之力。 这也是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AI+”行动中,所提到的“AI+民生保障”的表现。通过提供智慧又贴心的“硅基伙伴”,助力构建一个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三、第三大升级:从“体验增值”到“场景创生” 在出行与娱乐领域,AI的角色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如今技术的飞速迭代,让体验更流畅(例如,让导航更精准),正如上文提到的智能体灵犀2.0则开启了“场景创生”。不再仅仅优化既有流程,而是作为一种“创作媒介”与“感官放大器”,主动创造出以往未曾想象的场景与体验。这种创生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 空间的创生:从“交通工具”到“可进化的移动第三空间”AI智能座舱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本质。它超越了“车家互联”的便捷性,构筑了一个能够学习用户习惯、提供导航、娱乐、办公等融合服务,且其体验能随AI迭代而不断自主成长的移动智能空间。这不再是A点到B点的位移,而是一个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充满可能性的“新空间”。 体验的创生:从“昂贵特权”到“普惠沉浸感”回到家里的客厅,AI+大屏3DAI+XR技术,正将曾经需要高昂设备堆砌的“沉浸感”变为普惠品。通过高清大屏电视、3D眼镜与升级的机顶盒,就能让用户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赛事现场或演唱会当中;更能将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复活”在眼前,让文化体验从静态的“观看”升维为动态的“走入”。新型终端正在打造“沉浸式数实融合空间”,构建一个混合式生态系统。 表达的创生:从“专业创作”到“个人叙事”最具普世意义的创生,在于个人表达权的下放。AI+拍照馆让“十秒专属写真”成为可能,AI+视频/3D彩铃则将通话等待页变成了动态个人名片。这些功能的核心价值,是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轻松生成以往需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内容。AI在这里不再是工具,而是每个人表达个性的“共创者”。 衡量这类体验的标准正在悄然改变:它不再局限于解决了多少麻烦,而在于创造了多少新的乐趣。当AI能够无缝衔接不同场景、大幅降低体验门槛、并激发每个人的创作欲时,它便将平凡的日常,点化为了一个可创作、可叙事的舞台。生活依旧平常,但每一个瞬间,都因此更易被点亮。 结语:从技术圈走向生活圈,AI将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存在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谈道,“打造‘灵犀’智能服务入口,加强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更具个性特色、更有科技含量的消费体验,全面提升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大力拓展情绪经济、体验经济。”在这场大会上,中国移动通过一个个接地气、具体的生活案例,展现出AI最本真的价值,让“AI服务普通人”不再是口号,这也是AI正在从“技术圈”走向“生活圈”的体现。未来,像灵犀智能体这样的智慧生活入口会成为像水电网络一样自然存在,少消耗精力,多给确定性。也许我们不再频繁直接谈论AI,但在一次支付、一通来电、一段陪伴、一次出行里,或许都会感到:有一套生活 OS在默默托举,让日常更顺手便捷,也更有温度。 -
机构:海外市场电商渗透率仍有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16日公布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环比继续上升,继续刷新年内新高。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7点,较上月上升0.4点,再创年内新高。9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32.5点,较上月上升1.1点。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三季度以来,国内电商的主阵地大盘增速与竞争态势均相对平稳,各家平台延续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竞争策略,处在各自的增长、变现或让利周期内。同期,京东、淘宝相继在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展开激烈的补贴战,美团亦动态调整补贴力度、捍卫市场份额,巨量投入之下即时配送单量快速扩容,而各方均有明显的利润下滑。建议持续关注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动态演绎,以及其向电商导流效果的持续评估。国信证券认为,1)海外市场电商渗透率仍有空间,消费者对于优质的中国产品供给仍有较高的需求。此外,随着外部关贸环境的阶段性转暖预期强化,跨境出海头部品牌积极调整,通过强化产品力提升成本传导能力、区域多元化发展,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韧性,同时也受益于竞争格局优化。2)跨境出海平台型企业一是受益于企业出海服务需求的增加,二是买家流量非美区域占比高,反而受益于出口企业积极拓展非美区域出口的机遇,带来潜在客户增长。 -
对话许四清:AI投资押注 “奥林匹克级” 团队 2025网易《未来公开课》邀请AI领域专家、创业者、投资人及经济学家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各领域的发展,探索未来趋势,从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行业落地,到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革命,再到AI创业与投资的黄金机遇,全面畅谈AI如何深度连接现实与未来。 9月27日,在2025网易未来大会现场,《未来公开课》独家对话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许四清,就AI投资与创业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许四清指出,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是实践和工业应用的进步。在这一轮工业浪潮里,中国至少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 许四清谈到,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关键信号是:首先创业项目必须处于一个大赛道上;其次,它要做的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三,在这条路上,它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短期内难以被超越。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创始团队必须是“奥林匹克级”的团队。 许四清鼓励创业者“follow your heart,大胆的去创新,大胆的实践,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c3ac84994d19197add13f54c24ed1134ac2ab839af42c6de30a068cd96f51fb1b130db44410adcfbd41209a7665734d82d69c92e449597bc1295aac460306844d54eab77ad4b33faa0d315fa46507d1a316269a7e8d2f4255335cb7244ec0c7621cd1785e800804cdf02b5b29a2c2f00b262a7e8b9e36e27.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KB1VEDH7").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c3ac84994d19197add13f54c24ed1134ac2ab839af42c6de30a068cd96f51fb1b130db44410adcfbd41209a7665734d82d69c92e449597bc1295aac460306844d54eab77ad4b33faa0d315fa46507d1a316269a7e8d2f4255335cb7244ec0c7621cd1785e800804cdf02b5b29a2c2f00b262a7e8b9e36e27.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c3ac84994d19197add13f54c24ed1134ac2ab839af42c6de30a068cd96f51fb1b130db44410adcfbd41209a7665734d82d69c92e449597bc1295aac460306844d54eab77ad4b33faa0d315fa46507d1a316269a7e8d2f4255335cb7244ec0c7621cd1785e800804cdf02b5b29a2c2f00b262a7e8b9e36e27.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KB1VEDH7"))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KB1VEDH7.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对话许四清:AI 投资押注 “奥林匹克级” 团队</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科技报道)</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以下为网易科技《未来公开课》独家对话许四清先生精华实录: 《未来公开课》:2025年上半年AI领域投融资火热,具身智能和AI硬件相关的投融总额已超去年全年,您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许四清: 2025年投资确实在提速,这弥补了23、24两年的相对迟滞。我们始终依据第一性原理,即人工智能是一场需要长远看待的产业革命,所以我们一直坚持跑在第一线。 行业回暖的原因很简单:从算力、模型到应用等层面都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模型的进步催生了大量新应用,吸引了更多投资。此外,具身智能的未来前景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 《未来公开课》:有统计称,目前AI硬件项目创始人很多来自小米、大疆等硬件大厂,您观察到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许四清: 这个现象是真实的。我们尤其看好AI结合硬件领域里大厂背景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在大厂历练过,付过学费。 但这里也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厂光环”。我们投资人要警惕对自己和创业者产生误判。所以,我们更看重创业者本身的特质,我们称之为“奥林匹克段位的选手”。如果一个大厂背景的创业者同时是奥林匹克段位的选手,那基本是毋庸置疑的投资标的。 奥林匹克选手的标准有三点:一是有技术理想和追求;二是有深厚的行业积累;三是最重要的,有极其强悍的企业家精神。 《未来公开课》:在判断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时,如何分辨他是拥有“平台光环”还是“个人能力”? 许四清:通过深度探讨他过往的经历,很容易分辨。你要看他是真正的推动者,还是一个跟随者?他如何在大厂的限制性制度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我们通常花一到两个小时的交流,就能判断出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抗压能力和自驱力有多强。阿尔法公社习惯于投“三无创业者”——没有产品、没有客户、没有财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决策的核心逻辑只有两条:第一,他们在创业领域的技术或商务护城河有多深;第二,这个团队到底是不是具备极强企业家精神的“奥林匹克选手”。 《未来公开课》:在具身智能、AI眼镜、AI玩具等众多方向中,您更看好中国AI硬件的哪些赛道? 许四清:我们主要看好两类。第一类是在基础技术上有深厚积累,且应用场景广阔的。例如我们投资了一个做“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卓”的团队。他们的操作系统能让所有硬件智能化,而不需要硬件厂商自己从零搭建AI团队。 我们认为这种新一代智能硬件操作系统,世界级的机会属于中国。 第二类是具身智能。我们认为当前具身智能最大的挑战是模型不到位,而模型不到位的原因是高质量数据的匮乏。 因此,我们重度押注在数据上,投资了为具身智能提供人类动作数据集的团队,他们希望通过构建最大的数据集,为模型服务,从而加速机器人能力的获取。 《未来公开课》:您强调投资要“准星前移”,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最关键信号是什么? 许四清:“准星前移”是我们作为天使投资机构的显著特点,我们超过八成的项目是投的第一轮。 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关键信号,首先是它必须处于一个大赛道上;其次,它要做的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三,在这条路上,它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短期内难以被超越。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创始团队必须是“奥林匹克级”的企业家。 《未来公开课》:您曾是连续创业者,后来转型做投资人,这种双重身份是否让您更懂创业者的想法和困境? 许四清: 是的,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知道要为创业者撑把伞。我们对创业者有很强的同理心,把自己定位为伙伴,而不是抢方向盘的“后座驾驶员”。 我本人创业时也经历过账上只剩两万五千块现金的艰难时刻,最后挺过来了。心得是什么呢?投资人要做创业者的伙伴,不能做后座驾驶员,千万不要去抢方向盘。要有深刻的同理心想办法帮忙共度时艰,而不是情况不行了,马上回购。我们也见过在有些场景下回购也是有效的方法。但我们更多的是跟创业者一起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 《未来公开课》: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甚至“见面即投资”案例? 许四清: 有很多,比如我们天使投资的光帆科技。创始人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是绝对的顶尖人物。我们见面聊了两个小时,他描述的事情一下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我们一直在找的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硬件操作系统”这个方向的创业者。我们当场就明确表示愿意投资。我们说了一个估值,他说让我想想。我说没关系,你回去想,也可以去找别人再谈。如果别人出了给我们高一些的估值,他真的愿意投的话,我们也认那个高的估值。我们需要确保的是什么呢?这个事情你非常有条件做成,又非常具备这些方面的特长,团队又强悍,我们非常愿意帮助你,跟你一起咱们成功一把。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深圳,创始人是在一个非常优秀的硬件大厂工作,他是工程一号位,他和工业设计一号位一起创业。他的知识素养、工程能力、企业家精神非常强。聊了到最后我问他,反正现在没人投,你需要多少钱?他说了一个数字,我说那就这么多钱。这个决定争取帮你赢得两个月的时间,你就别出去花时间融资了。这两个月你起步干活做产品。他当时紧紧握我的手,握着我手真疼,握手的那个疼劲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个项目现在发展得很好,也拿到了多轮融资。 我们之间真正的连接,是精神上的共鸣、对产业的共同认知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互相认可。 《未来公开课》:您曾提出“用1%算力消耗探索99%应用场景”,这对新一代创业者寻找机会有何启示? 许四清:我也是在网易的一个会上提出来的。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对OpenAI预训练模型高昂算力消耗的观察。很幸运,后来DeepSeek用更小的算力获得了更好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点。DeepSeek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工程和算法创新,部分脱离了对硬件规模的依赖。 我认为这种“用1%的投入换取99%回报”的机会,不仅存在于基础模型,也会在应用层面不断涌现。 这个时代,一定会出现新一代的“张一鸣们”,我们期待在技术上有独到判断、能选择最优路径的创业者。 《未来公开课》:您认为在未来的AI世界格局中,中国创业公司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许四清:在这一轮AI工业革命中,中国非常有机会与美国并驾齐驱。 原因有几点:第一,我们有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双重红利。第二,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工业和生活应用场景,以及民众对AI极高的接纳和学习意愿。第三,我们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和强大的硬件制造业基础。这些都为AI的大规模落地提供了土壤。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实践和工业应用的进步。 因此,我们笃定地“做多中国”。我想对创业者最想讲的一句话就是:Follow your heart。要大胆地去创新,大胆地实践,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 推广: 中国移动始终关注青年成长需求,携手抖音推出“动感地带抖音联名卡”,通过通信、娱乐与消费的多维融合,为校园青年打造更贴心、更智慧的数字生活新方式,从而将“数字惠民”融入青春赛道。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美司法部没收涉电诈案近13万枚比特币 价值150亿美元 拥有英国和柬埔寨双重国籍的商业巨头、“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因涉嫌策划一场涉及强迫劳动的跨国“杀猪盘”加密货币骗局,被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同时,美国政府宣布查获了约127271枚比特币,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9亿元)。美国司法部称,这是该部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没收行动。 在美国纽约东区地方法院法庭文件中,呈现了据称用于电诈的“手机农场”的图片史上最大规模没收行动美国司法部没收近13万枚比特币美国司法部在10月8日提交、10月14日启封的起诉书中指控,陈志是这起“庞大的网络欺诈帝国”的幕后黑手。他面临包括电信欺诈和洗钱在内的多项密谋罪名,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40年监禁。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宣称,此次行动是“对全球人口贩卖和网络金融欺诈祸害的最重大打击之一”,并表示要“摧毁这个建立在强迫劳动和欺骗之上的犯罪帝国”。 当地时间10月9日,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在内阁会议上发言 图据视觉中国柬埔寨太子集团自称为一家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的房地产、金融和消费服务公司。然而,美国司法部指控其为亚洲最大的跨国犯罪组织之一。美国检察官披露的法庭文件显示,陈志及其团伙在柬埔寨全境建造和运营了至少十个专门用于诈骗的园区。这些园区如同监狱,内部囚禁着被虚假工作承诺诱骗而来的劳工,并通过暴力和酷刑威胁,强迫他们对全球范围内的受害者实施诈骗。“手机农场”操控7.6万账号内部教程:骗人时头像别选太漂亮的诈骗的手法被称为“杀猪盘”。据法庭文件描述,其运作规模庞大:团伙成员设立了所谓的“手机农场”,其中仅两个窝点就拥有1250部手机,控制着约7.6万个社交媒体账号。 图为使用手机 资料图他们通过网络联系受害者,用花言巧语和虚假的投资盈利承诺,诱骗对方将加密货币转入指定账户。一份集团内部文件甚至还教授员工如何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建议不要用“过于漂亮”的女性照片做头像,以显得更为真实。美国司法部指出,诈骗所得的巨额资金被陈志及其同伙通过复杂的“分散”和“归集”手法进行洗白,用于极其奢华的个人享受,包括奢侈旅行、名贵手表、私人飞机。陈志还从纽约一家拍卖行购得一幅毕加索的画作。被美国起诉他在伦敦的19处房产被冻结英国政府宣布,已对陈志及其犯罪网络实施严厉制裁,冻结了其在英国的庞大资产,包括位于伦敦的19处房产。其中,一栋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办公楼价值近1亿英镑,另有一座位于北伦敦的豪宅价值1200万英镑。英国外交大臣伊薇特·库珀表示,这些人“正在摧毁弱势群体的生活,并购买伦敦的房产来存放他们的脏钱”。与柬埔寨“太子集团”一同受到制裁的,还有另外四家涉嫌诈骗的柬埔寨公司,包括位于柬埔寨西港的金贝集团。此前,国际特赦组织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曾指出这家公司运营的诈骗中心存在强迫劳动和酷刑行为。美国司法部指出,陈志仍然在逃,目前下落不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对该案件进行深入调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新闻稿中说:“跨国欺诈的迅速蔓延已使美国公民损失了数十亿美元,毕生积蓄在几分钟内化为乌有。财政部正在采取行动,通过打击外国诈骗者来保护美国人。”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
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新质生产力,始于科创,成于金融。围绕“全周期,更早小;全赛道,更硬核;全生态,更赋能”的目标,上海银行正构建符合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长周期融资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万千创新者同心共行,打造“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有哪些可能?“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10月12日圆满落幕。大赛致力于构建“政策+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赋能生态,推动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吴力波、青浦区副区长陈锡琦、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等出席活动。巅峰赛事:点燃AI智慧新引擎复旦大学与青浦区政府主办的“复曜青溪 智链长三角,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复旦大学(虹桥)全球校友中心举办。大赛在复旦大学、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共同指导下,由复旦科创主办。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众多优秀团队参与,经过多轮遴选,最终20个项目入围决赛。决赛以闭门路演形式开展,由技术专家、产业代表及投资方组成评审团,从创新性、应用潜力、团队结构与商业化路径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入围奖等多个奖项。各参赛团队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无限可能。多方携手:打造AI创新共同体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吴力波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是复旦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实践。大赛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发掘培育创新种子和促进多方协同的关键纽带,有效链接了创新团队、产业需求、金融资本与科研机构。面向未来,她期望创新创业者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顶天立地”、秉持“开放协同”,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AI创新生态。复旦大学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AI原创成果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正是‘政产学研金’高效协同,共同滋养创新沃土的生动实践,将复旦一流科研力量、上海银行专业科技金融与青浦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空间紧密链接。”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锡琦表示,立足上海西大门与虹桥商务区重要承载地的定位,青浦已锚定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的目标,并致力于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力量协同并进,共绘发展新蓝图。 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表示,本次大赛由多方共同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水平舞台,为创新种子厚植了发展的土壤。“科技创新,始于成果转化,成于金融赋能”,上海银行将一如既往地通过更精准、更前沿、更融合的金融供给,助力从科学家的创新到企业家的创意,从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到生产线的落地产出,使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更好同台共舞,让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赋能未来: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活动现场,为将“金融赋能”的承诺,转化为陪伴企业穿越周期、特别是跨越“死亡谷”的具体行动,上海银行青浦支行发布了“上海银行全周期赋能与生态共建服务体系”,并与青浦区科委、复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获奖选手代表一同签署赋能计划。接下来,上海银行将为本次大赛的参赛者们开启绿色通道,开展一对一定制化的综合金融赋能服务。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蓬勃动能。赛事帷幕虽已落下,但创新征程刚刚开启。未来,上海银行将以“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紧密联动各方,与各位科学家、企业家一道,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行动,共建一个有活力、有韧性、面向未来的科技金融新生态,为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贡献更多力量。原标题:《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栏目主编:崔家琛 文字编辑:徐卓人来源:作者:卓凝 -
Oracle 将首发基于 AMD Instinct MI450 的公开可用 AI 超级集群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Oracle 甲骨文与 AMD 双方美国当地时间 14 日宣布,Oracle 的云服务平台 —— Oracle 云基础设施 (OCI) 将在业界率先提供公开可用的、基于 AMD Instinct MI450 系列显卡加速器的 AI 超级集群。 OCI 的这一新超级集群将采用 AMD "Helios" 液冷机架设计,结合 MI450 GPU 与 EPYC "Venice" GPU、Pensando "Vulcano" DPU 以及 UALoE 纵向扩展、UEC 横向扩展,于 2026 年第三季度开始部署 50000 块 MI450,并将在 2027 年及以后逐步扩展。 -
谷歌最强模型 Gemini 3.0 被曝 10 月 22 日登场:延迟、成本更低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科技媒体 BGR 昨日(10 月 1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谷歌有望于 10 月 22 日发布下一代 AI 模型 Gemini 3.0,主要改进延迟、成本和编码方面,并显著提升 SVG 图像生成性能。在 OpenAI 于 8 月初发布 GPT-5、Anthropic 于 9 月底推出 Claude Sonnet 4.5 之后,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目光聚焦于另一位重量级选手谷歌,有望于 10 月 22 日发布 Gemini 3.0。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此次爆料的核心证据是一张在 Reddit 和 X 等社交平台上传播的截图,内容似乎是谷歌内部的“重大里程碑”规划表。该表格明确提及计划于 10 月 22 日“宣布”Gemini 3.0,文件内容显示,谷歌可能早在今年 8 月就已启动了 Gemini 3.0 的内部测试。 根据目前流出的零星信息,Gemini 3.0 预计将在多个维度超越现有的顶尖模型 Gemini 2.5 Pro。首先,新模型有望优化延迟和成本控制方面,这意味着更快、更经济的 AI 服务。其次,传闻称提升其编码能力,并且会扩展其智能体功能,让其能更自主地完成复杂任务,而不仅仅是作为聊天机器人存在。更具体的性能提升体现在特定任务上。有用户在网上发布的对比图显示,Gemini 3.0 在生成 SVG(可缩放矢量图形)方面的表现远优于 Gemini 2.5 及其他模型,图像细节和准确性均有显著飞跃,不过这些图片的真实性同样有待验证。 此外,还有媒体推测,谷歌可能会同步升级其视频生成工具至 Veo 3.1,并推出由 Gemini 3.0 Pro 驱动的 Nano Banana 轻量化模型。 -
王自如称早就和罗永浩翻篇 10月13日,王自如在直播中表示,“‘能不能去一下老罗老师的播客’,我都刚才讲了,咖位不够,过气网红,配不上罗老师的十字路口。我觉得其实人生最主要的东西,就是你要多尝试,增加生命的宽度,所以我就是之前在一个采访里边我也讲过,其实我觉得罗老师根本不在意这件事了已经,我也早就把这件事翻篇了。”此前,王自如与罗永浩2014年8月直播交锋轰动互联网,核心围绕锤子手机T1的评测争议展开,起因是王自如的测评机构ZEALER发布锤子T1评测视频,指出手机存在屏幕易碎、散热设计缺陷、品控不稳定等问题。罗永浩认为评测存在事实错误和恶意倾向,公开约战王自如直播对质。在直播中,罗永浩逐条反驳王自如的评测结论,王自如全程被动,被罗永浩现场压制。 -
与OpenAI深度绑定,博通在陪Altman进行一场“AI豪赌” 博通与OpenAI的深度合作,是一场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豪赌。周一华尔街见闻撰文,市场传出博通将为OpenAI开发大量芯片及计算系统的消息,推动其股价周一飙升近10%。这项协议是OpenAI与包括英伟达、AMD在内的全球顶级AI芯片供应商达成的一系列采购计划中的一部分。据报道,OpenAI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用数十万颗芯片填充数据中心,其总耗电量将达到26吉瓦,这一数字足以让纽约市夏季的峰值用电需求相形见绌。然而,这仅仅是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向员工透露的未来八年建设计划的十分之一。然而,关键问题在于,OpenAI将如何为此买单尚不明朗。这家AI领域的明星初创公司今年的预计收入约为130亿美元,虽已相当可观,但远不足以支撑Altman所描绘的庞大支出。该公司已告知投资者,预计到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对博通而言,这意味着它将大量资源押注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客户。豪赌背后的潜在回报与风险 对于博通而言,与OpenAI的合作描绘了巨大的商业前景,但也伴随着对等的风险。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Stacy Rasgon周一估计,该交易有望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为博通带来“远超10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OpenAI的叙事逻辑是,人工智能将实现指数级增长,如今因畏惧风险而犹豫不决的竞争者,未来终将被淘汰。Altman已讨论通过新的融资工具为其雄心提供资金,而这日益依赖于大规模的债务。但对博通来说,这本质上是对一个高风险客户的巨大押注。外界有理由怀疑,Altman的宏伟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如果OpenAI的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博通将面临直接冲击。相较于英伟达或AMD,博通在这场赌局中的投入甚至更大,因为其合作的定制化性质决定了更高的成本。更关键的是,一旦OpenAI的业务陷入困境,这些专门为其开发的系统将很难转移给其他客户使用。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在近期与分析师Stacy Rasgon的讨论中坦言,虽然开发大型AI系统将提振公司盈利,但也会稀释其毛利率,尽管他并未透露具体幅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博通对 OpenAI 的押注甚至比英伟达或 AMD 更大。竞争加剧与估值难题 尽管与OpenAI的合作看似风光,但博通在其定制芯片业务领域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其高企的估值也令部分市场人士感到困惑。英伟达和AMD仍在积极争夺OpenAI的订单,这可能引发价格战,从而进一步挤压博通的利润空间。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博通定制芯片业务的核心客户谷歌,已经开始与中国台湾的联发科合作开发定制AI芯片。博通的股价目前约为其明年预期收益的40倍。在一定程度上,这得益于CEO Hock Tan在提升效率和榨取利润方面的卓越往绩,他将博通打造成一个盈利持续增长、整体毛利率超过70%的综合性企业。但难以解释的是,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博通的远期市盈率一直高于英伟达。后者是AI芯片领域遥遥领先的市场领导者,并拥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分析认为,与OpenAI的绑定或许能为博通未来数年的销售增长奠定基础,但考虑到OpenAI的宏大愿景仍缺乏清晰的财务模型支撑,投资者不应将其视为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
用人工智能节省成本,高盛今年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已通知员工,预计今年将进行新一轮裁员,因该银行寻求进一步降低各业务部门的成本,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 图源:高盛公司官网 一份周二上午发给员工的备忘录显示,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表示,将“控制今年年底前的人员增长”,并计划在全公司范围内“有限度地削减部分岗位”。不过,高盛发言人詹妮弗・祖卡雷利(Jennifer Zuccarelli)在电话采访中补充称,公司预计到年底整体员工人数仍将有所增加。截至 9 月底,高盛的员工总数为 48,300 人,较去年底增加了约 1,800 人。IT之家注意到,在这份向员工发布的备忘录中,公司同时宣布启动其“OneGS 3.0”战略。高层管理人员在信中强调,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将成为推动未来增长的重要路径。他们指出,在客户准入、贷款流程、监管报告和供应商管理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将是一项“多年期的工作”。“尽管我们目前仍处于评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最佳部署场景的初期阶段,但越来越明确的是,我们的运营效率目标必须体现这些变革性技术所带来的效益。”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总裁约翰・沃尔德伦(John Waldron)以及首席财务官丹尼斯・科尔曼(Denis Coleman)在备忘录中共同表示。他们还强调:“为了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我们必须在运营的各个方面实现更高的速度与敏捷性。这不仅仅意味着对平台进行重新改造。”高盛股价在周二早盘走低,此前该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支出上升,尽管其投行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增幅超过同行竞争对手。今年早些时候,高盛已在其年度常规调整中进行了裁员。截至第二季度末,其净员工人数比三个月前减少了 700 人。 -
Figure03卷起来了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余杨编辑|苗正卿头图|视觉中国10月10日消息,Figure宣布上新,推出了第三代AI人形机器人。产品更新的主要突破点是感官套件和手部系统,Figure的工程师在软硬件领域均做了调整,用于实现 Helix - Figure 专有的视觉-语言-动作 AI。简单来说,Figure03 给机器人手指都装上了“眼睛”,卷起来了。今日最新消息,英特尔推出机器人AI套件,据称,研发团队可借此在更低风险下评估、适配和扩展机器人方案,从而降本增效。英特尔此举可以说是闻风而至,紧跟Figure 03 的结构性更新,给机器人厂商和企业之间搭了一座桥。 具身智能也需要提高“认知” Figure宣称,Figure 03 改进了无线充电、语音推理音频系统以及电池安全,使其在家庭环境中用起来更加方便和安全。在打消用户群体安全顾虑的同时,Figure主要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流。Figure设计了新一代视觉系统,用于实现高频的视觉运动,在新摄像头架构中,03捕捉的帧率提升了一倍,延迟降低了四分之一,每个摄像头的视野也扩大了 60%,但在外形上保持了紧凑。这种架构有着更大的景深,为 Helix 提供了更密集、更稳定的感知流。这对于在家庭等复杂、杂乱的空间中进行智能导航和精确操控非常有帮助。此外,Figure 03 每只机械手都集成了一个嵌入式手掌摄像头,拥有了“眼睛”。这带来了更宽的视野和更低的延迟传感,可以在抓握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近距离视觉反馈。也就是说,即使在主摄像头被遮挡的情况下,例如,伸手进入柜子或在狭窄空间内工作时)这些摄像头也能使 Helix 保持视觉感知,并实现持续的实时自适应控制。大致想象一下,当我们摸黑在光线不足的空间找东西时,由于识别困难,会反复拿错物品。现在,这种困难被解决了,“矿工的手指”不仅自带了照明,还安上了“放大镜”,在需要精细操作的场景,机器人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到细节信息,感知流再回传到“中枢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并快速决策,为机器人带来更加高效的响应。 不仅如此,机械手的触觉也得到了改良。Figure 03有着更加柔软灵敏的指尖,与物品的接触面积相应扩大,抓取物品变得更加稳定和灵巧。据官方测试,每个指尖传感器都能检测到低至3克的压力,其灵敏度足以感知回形针在手指上的重量。现在,不论是易碎、不规则,抑或是移动着的物体,新一代机器人都能轻松“拿捏”。 此外,AI 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最大区别在于,AI 机器人被寄予了“主动学习”的厚望。Figure 03 被加入了 10 Gbps 毫米波数据卸载功能,允许整个机队上传以 TB 为单位的数据,这使得 Figure 03 具备独特的大规模、端到端像素到动作学习能力,在解放人类双手的基础之上,还解放了人类的头脑。 机器人穿上了“衣服” Figure 创立之初的目标即是打造一款能够执行类似人类的任务并直接向人类学习的通用机器人,其工业化应用方面早已与BMW等企业达成合作,而Figure 03 则为进入家庭进行了针对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家庭环境,03 首先在重量减轻了 9%,体积也显著减小,这样更容易在家庭空间中移动。 不仅如此,03 还首次穿上了“衣服",如上图所示的灰色和黑色“针织外套”,但03的外套显然要更加结实,衣服采用耐切割和耐用材料制成,不仅可以拆卸、清洗、更换,还支持个性化定制。在不远的未来,人类或将拥有红的蓝的白的自定义RGB色机器人。同时,为了更容易与机器人自然交流,Figure 03 升级了音频硬件系统,以实现更好的实时语音转换。与 Figure 02 相比,它的扬声器尺寸增加了一倍,功率增加了近四倍,麦克风的位置也进行了重新调整,以提高性能和清晰度。Figure 一直致力于实现完全自主、无线系统的愿景,这次更新还实现了无线感应充电和无线数据卸载。Figure 03 的脚部被内置了充电线圈,踏上无线支架即可以充电。这意味着,在家庭环境中,Figure 03 不需要人类“喂饭”,机器人可以根据自身电量自动对接并充电。 如何“克隆”机器人 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和商业化,Figure 卯足了劲对具身智能的生产“基因”进行排列组合,重塑生产流程。要做到机器人的批量生产,首先需要将可制造性和成本纳入考虑,为此,Figure 的机械和电气工程团队减少了配件数量和装配步骤,总的来说还是“泰勒制”标准化生产那一套。虽然前期的投资较大,但从长期看,Figure将在薄利多销的思路中占据更为广大的市场,在推动具身智能普及的同时实现商业利益。为了扩大规模,Figure甚至构建了一条全新的供应链。Figure 选择对多个关键模块的构建进行垂直整合,包括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结构和电子设备,所有这些模块均完全由公司内部设计。而对于单个组件,Figure 战略性地选择并与能够满足团队要求的产量、时间表和严格质量标准的供应商合作。也就是说,这条供应链或将盘活一条全新的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值得一提的是,Figure 成立了BotQ 作为专用制造工厂。在Figure 的预期中,BotQ 的第一代生产线初期每年可生产多达 12,000 台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实现 100,000 台机器人的年产量。为了严格控制质量、迭代和速度,Figure 将最关键系统的生产转移至内部。BotQ 工厂配备了最先进的系统和数字化集成,并以内部开发的制造执行系统 (MES) 为支撑。每个子组件和最终组装件都经过这条生产线,并具有完全的可追溯性,从而确保了质量、可重复性和持续改进。最后,Figure 强调了03 在商用市场的潜力,表示自己在关注家用市场的同时将对商业应用毫不放松,总的来说是“既要又要还要”。在官方视频中,03 以更快的速度“打包物品”、“送快递”,介绍文本中更是“花式营销”。 但在笔者看来,Figure 最后的这一波“求生欲”恰恰暴露了当前具身智能的技术盲区。手指上的摄像头、触觉增强、无线充电与语音系统,确实拓宽了人机交互与作业精度的边界,但它并没有解决“家用机器人”真正的关键难题——即低成本、低功耗与高冗余安全性。在宣传中,03 强调“面向家庭”,但从感知架构、算力部署到训练体系,其底层仍然是工业机器人逻辑的延伸:追求高精度、高带宽和可批量复制的制造流程,而非贴近生活的实用性与情感适配。它展示了具身智能的上限,却没有触及人机共处的下限。当机器人依旧依赖昂贵的传感堆叠与集中式训练,而非生态级别的学习网络时,“通用机器人”只能停留在演示与资本叙事的交汇点。Figure 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它距离真正的“家用智能生命体”,还有一整个生活世界的距离。毕竟,问题不只是它能否看见、能否学习,而是——你,真的愿意让 Figure 03 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吗?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1730.html?f=wyxwapp -
美国又对数百万中国电子产品做"大扫除"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一场突如其来的“下架惊魂”席卷了北美电商圈。10月10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布伦丹·卡尔宣称:美国主流电商平台已下架数百万件被禁的中国电子产品。这场风暴被媒体称为“清洁购物车行动”。据布兰登·卡尔称,此次被移除的物品或是在美国禁止设备清单上,或是未经FCC授权,这其中,包括华为、杭州海康威视、中兴和大华技术等公司的家用安防摄像头和智能手表。不过,早在2022年FCC就已宣布禁止这几家企业的新设备在美销售。海康威视就曾表示美国业务占公司境外收入已不足3%,占整个公司的营收更是不足1%,大华技术也明确表示退出美国市场。那么此番下架的数百万产品又是谁呢?“这波下架的产品一般具备两个要素:带有被禁品牌名的关键字+FCC强监管的品类。”深耕美国物流电商市场多年的壹鹿有你国际物流相关负责人邹韬告诉虎嗅。据其解释,虽然海康威视、大华等品牌早已很少在美国销售,但电商平台上的一些产品会为了销量,擦边使用这些品牌关键字。此外,一些产品可能还没有完整的FCC资料就已先上架了。这主要由于FCC的涵盖标准不是特别清晰(比如智能手表中,也包括普通手表、或功能手表等干扰项),所以亚马逊很难去强制要求提供认证,其后端也还没有完整的FCC资料审核流程。“此次被下架的产品也较难重新上架,估计大多会变成死链接。”邹韬说。因为一旦被监测到,亚马逊一般都是先斩后奏直接下架,误判的可能性较低。产品需要在时间限制内提交FCC认证,否则会变成死链接。但若是产品被下架了才去申请,一般都是赶不上的,FCC认证流程快的话也要三个月左右。虽然目前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主要还是在美国站下架产品,切换站点后产品链接仍能打开,但风暴并未停息。 “绞索”收紧 FCC的“绞索”已经越来越紧了。2019年的NDAA禁令只限定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采购,并未妨碍中国产品在广阔的民用市场发展。2022年的《安全设备法案》颁布后,FCC开始禁止为清单上公司的新设备发放授权。但这也留下了一道口子,此前已获授权的“存量”设备和大量的“贴牌”产品,依旧可以在市场上合法流通。但这一次,FCC不仅令美国主流电商平台下架了数百万中国电子产品,布兰登·卡尔还称将在10月28号进行一场投票,一旦通过,未来任何设备,只要包含来自黑名单公司的组件都将无法获得授权,且曾获授权的“存量”设备也会被禁止。如果这一措施真的实行,甚至可能连许多海外企业也会受到牵连。ArcadianAI上的报道曾扒出一份名单,称澳大利亚的安防品牌Swann、美国安防品牌Night Owl、Amcrest、LTS,加拿大安防品牌Lorex等,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都疑似是海康威视或大华。海康和大华还深度参与了安防产业的许多链条(安防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算法、芯片、结构件与零部件等)。有业内人士就向虎嗅透露,算法环节已高度集中于大型安防厂商手中,海康与大华不仅硬件领先,也会直接对外销售算法。芯片环节市场也很集中,基本被三家主导。华为海思在部分高端产品上占有份额,其余大部分份额由富瀚微与新唐科技瓜分,海康系产品主要采用富瀚微。 高监管产品向何处去? 对于国内安防公司来说,由于国内基建高峰已过、人口下降等因素,海外扩张早已成主线。而在海外市场中,美国依旧是全球监控设备金额最大的单一市场。“美国一年约出货3000万台,中国大陆和欧洲分别为2000万台、1000万台。”业内人士告诉虎嗅。美国独栋住宅普遍、摄像头需求更高都是支撑市场的重要原因。在美国市场,中国安防品牌相对本土品牌Ring(亚马逊旗下)、Arlo、Blink等,本就不占据有利位置。FCC政策愈发收紧,更是给它们增加了挑战。“本土电商平台会对自有或关联品牌在流量和广告位上倾斜,且本土品牌具备更强的软件服务、本地化支持和售后。”业内人士说。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安防品牌不得不寻找各种新路径。“在美国采取本地存储的模式是方法之一。”业内人士告诉虎嗅。一方面,本地存储成本更低,适合美国独栋住房“多摄像头覆盖”的长期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本地存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云端数据隐私的顾虑,尤其对中国出海品牌更为重要。“另外就是开拓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市场。”其补充道。东南亚基建相对薄弱,监控需求愈发旺盛,比如越南市场的增速就非常快;南美市场由于犯罪率较高,对安防的需求也较为旺盛。据海康威视2024年年报数据,发展中国家占海外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2024年,其境外营收259.89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8.10%)。这次FCC“大扫除”,与其说是一场针对特定企业的打击,不如说是一次对中国制造出海模式的“压力测试”,谁能扛住测试,如何扛住,正成为许多企业命运攸关的问题。 -
深圳无人机日运快件2万票 来源:深圳发布据深圳市邮政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在第56届世界邮政日到来之际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俊明发表公开致辞透露深圳智慧寄递发展成果亮眼当前深圳无人机日均运输快件已达2万票无人车日均快件处理量超7万票 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线夜间配送服务。 (美团供图)黄俊明透露,当前,深圳正着力建设以深圳为中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低空寄递网络,已建成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8个,配备无人机175架,配送站点60个,开通航线449条,覆盖市内6个区,同步开通深圳至珠海、中山和东莞的跨城跨海航线,实现同城2小时、跨城3小时送达,每日飞行超1000架次,日均运输快件2万票。记者获悉,此前深圳指导快递企业成功打造“空中生命线”“黄金珠宝航线”“空中深中通道”“全国首个轨道物流驿站”“校园无人机配送”等多个无人机快递配送应用场景。为加强人才培养,还支持京东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落地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指导顺丰联合深圳鹏城技师学院,联手打造全国技工教育系统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成深圳首个社区小微型低空经济服务站,实现无人机进小区。 同时,深圳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加快无人接驳车技术升级,发展“无人车+快递员”混合配送模式。累计在全市5个区,投放无人车115辆,快件日处理量超7万票。顺丰是在深投放无人车规模较大的快递企业。此前公司曾透露,当前无人车主要承担营业部3公里范围内的短途接驳,有效缩短了快递员取货距离、减轻劳动强度。以平峰时段为例,无人车助力下,快递员日均揽派件量可从100票提升至120票,效率提升20%,整体派送时效最高可提升50%。除发力智慧寄递外,黄俊明在致辞中还提及,深圳持续提升行业互联互通水平。 全市各类快递品牌27个,各层级快递服务网点超6000个,每平方公里网点达3.3个。 智能快件箱超2万组,每平方公里达10组。 跨境寄递路由通达海外224个国家和地区,海陆空航线超1500条。 绿色发展方面,深圳积极应用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监测分析平台,深化过度包装治理,全市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8%。全市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493万个。全市快递企业新能源车达5100辆。 资料显示,2024年深圳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6.7亿件,同比增长17.4%;跨境寄递业务量达15.5亿件,同比增长47.5%,稳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行业继续发挥经济“晴雨表”作用,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9.4亿件,同比增长10.3%,承载商品流通货值超9200亿元。 -
OpenAI“砸钱”太猛引担忧,甲骨文(ORCL.US)CEO力挺:坐拥近10亿用户,巨额AI开支不是问题 智通财经APP获悉,甲骨文(ORCL.US)首席执行官Clay Magouyrk坚信,OpenAI 能够承担其消耗的大量云基础设施服务的费用。在周一于甲骨文举办的“AI World”大会上接受采访时,Magouyrk表示:“当然,OpenAI 可以花 600 亿美元购买一年的云服务资源。”今年 7 月,OpenAI 与甲骨文达成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价值超过 3000 亿美元。OpenAI租用英伟达(NVDA.US)芯片,以便通过甲骨文的系统运行模型,同时还将使用CoreWeave(CRWV.US)、谷歌(GOOGL.US)和微软(MSFT.US)的系统。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设计一款定制的人工智能处理器,由博通(AVGO.US)负责制造。今年,OpenAI 签下的那些高额交易将极大地提升这家初创公司的计算能力。周一早些时候,博通和 OpenAI 表示,他们将共同部署价值 10 GW的 OpenAI 新款芯片。负责生产大部分AI芯片的英伟达公司上个月表示,将向 OpenAI 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以支持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至少达到 10 GW的处理能力。其次,就在上周,OpenAI 宣布将在未来数年部署 6 GW的 AMD 处理器。随着人工智能和云服务公司每隔几天就会宣布一项大型项目,人们往往不清楚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这些相互关联的交易还加剧了人们对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泡沫的担忧,尤其是因为其中许多合作项目都涉及OpenAI,该公司发展迅速但尚未盈利。Magouyrk说道:“看看他们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吧,如今已经达到了近 10 亿之多。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作为上个月被选中领导该软件公司的两人之一,Magouyrk克与另一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Mike Sicilia一同出席该活动。OpenAI上周表示,其主打产品“ChatGPT”聊天机器人(该产品不到三年前才正式推出)目前每周活跃用户已达 8 亿。而在 2024 年,OpenAI录得 50 亿美元的净亏损。Sicilia表示,甲骨文公司已开始将 OpenAI 的人工智能模型整合到患者访问平台中,以便查看电子健康记录。甲骨文在 2022 年以约 28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子健康记录供应商Cerner。Sicilia谈到 OpenAI 时说:“我已经看到了这些成果,而且我确实认为它们将会对各个行业、各类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建设如此规模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新能源。Sicilia说:“我认为这更多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电力的问题。”周一,甲骨文公司的股价上涨了 5%。今年以来,该股票已上涨了 84%,使得甲骨文公司的市值接近 9000 亿美元。 -
神农 AI 大模型 + 农业中关村,2025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 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于 10 月 13 日在北京平谷开幕,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800 名嘉宾,共话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神农 AI 大模型 3.0、农业中关村 2.0 等一系列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相继发布。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0 年,全球仍有 5.82 亿人口长期处于食物不足状态。与会嘉宾围绕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AI 与未来农业等内容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农业挑战。与会代表表示,极端天气正威胁全球粮食生产稳定性,农业低碳转型是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中国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将与全球一道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据澎湃新闻报道,神农 AI 大模型 3.0 由中国农业大学打造,是目前全国覆盖农业学科和场景最全的大模型,具备农业知识问答、生产决策推理等功能。 此次发布的神农 AI 大模型 3.0 聚焦 36 个农业智能体,模型以“小体积、高智能、低成本”为核心突破,推出 32B、7B、1B 三个版本,通过动态稀疏机制与增量压缩技术实现模型算力缩小 50%,同时关键任务性能损失低于 1%。目前,神农大模型已在北京周边、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推广应用,服务用户超 10 万人。IT之家查询官方资料获悉,“农业中关村 —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平谷,整合全球能源、工业和农业科技前沿成果,以新能源消纳转化为核心,开展多项全球首创工业农业创新技术科研攻关。在 10 月 13 日的大会上,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彭石发布《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发展 2.0》,该计划明确提出以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为重点,致力于打造全国农业科创中心。 -
库克到访中国首日:现身LABUBU上海展,在抖音直播间“带货”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界面新闻从泡泡玛特公众号获悉,10月13日,上海THE MONSTERS十周年巡展现场迎来一位特殊访客——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作为最新一次中国之行的首站活动,库克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LABUBU系列创作者龙家升进行了互动交流。展览现场,三人一起参观了THE MONSTERS系列原创手稿和其他产品。龙家升还在iPad Pro上绘制LABUBU与库克的“同框合影”。参观结束时,王宁代表泡泡玛特向库克赠送了一份惊喜礼物。 三人一起参观了THE MONSTERS系列原创手稿和其他产品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 今年是LABUBU诞生的十周年,为此,泡泡玛特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全球巡回纪念展览,巡展首站落地上海。此次巡展公开了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龙家升手稿和最完整的THE MONSTERS历代公仔。值得关注的是,库克此次访华恰逢国内通信行业重要变革节点。10月13日晚间,国内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公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中国电信则依据工信部许可文件,正式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eSIM手机业务。eSIM技术通过将传统SIM卡信息转化为电子化数据文件,实现了无需实体卡片即可开通通信服务的功能,不仅简化了设备激活流程,还为轻薄型终端设计提供更多空间。同在当日晚间,库克又现身抖音Apple Store官方直播间,宣布iPhone Air国行版将于10月17日上午9点开启预售,10月22日正式线下开售。 iPhone Air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10月14日,苹果中国官网更新后的iPhone Air发售信息显示,在中国大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可为本产品提供eSIM支持。苹果官方表示,从apple.com购买的未接入运营商网络的iPhone均为无合约机。也就是说,用户不会受限于某家网络提供商或某个多年期服务合约。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和资费。用户的新iPhone激活后仍然是无合约机,可以使用任何为iPhone提供服务的网络。作为苹果首款完全采用eSIM设计的机型,iPhone Air凭借7.1毫米的机身厚度,成为苹果史上最薄手机。iPhone Air目前提供深空黑色、云白色、浅金色和天蓝色外观,起步存储容量为256GB,并提供512GB和1TB配置,起售价为7999元。据运营商披露数据,此前开放的eSIM预约通道反响热烈,中国移动预约通道上线4小时内排队人数突破15万。中国联通截至10月13日晚的预约量也接近7万,市场对eSIM机型的期待可见一斑。此次也是库克年内第二次到访中国。今年3月,他曾与苹果其他全球高管一起出席了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随着eSIM业务落地,苹果对中国市场无疑抱有更多期待。今年7月底,苹果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三财季财报,其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攀升至153.7亿美元,这是自2023年第四财季以来,苹果在大中华区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
拥抱人形机器人星辰大海,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发行 在政策加持、技术迭代等利好因素共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25年更是被看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今年以来,机器人重要概念指数大涨,以中证机器人指数为例,今年已取得了41.80%涨幅,高于同期大盘宽基指数的表现。(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1.1-2025.9.24)庞大的增长潜力不仅吸引了资金争相涌入,也吸引了众多机构布局。中银基金顺应市场,抓住机遇,旗下的产品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A类:025553 C类:025552)重磅发行,旨在为投资者解锁机器人产业投资、一键布局机器人赛道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星辰大海。在AI技术深度赋能的当下,“AI+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赛道,正展现出政策支持、科技革新和全球巨头竞相布局的三重共振效应,在产业起步阶段积蓄磅礴的发展势能。政策层面,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勾勒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清晰蓝图,为行业锚定了战略方向。科技革新方面,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成熟应用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智能大脑”实现关键跃迁,赋予其更精准的感知与决策能力等。更关键的是,自2022年以来,全球众多知名产业巨头纷纷入局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通过技术攻坚与生态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资料来源:工信部,中国政府网,北京市人民政府网,深圳政府在线,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等)此次发行的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编制方法上,指数从待选样本中选出所有机器人主题公司的证券,同时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10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不足100只时则全部纳入。这种编制方法既能一定程度保证样本的流动性,又可以突出机器人主题特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5日,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共73 只,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132.50亿元,呈现出明显的中小盘特征。从市值分布来看,这一特征或更加凸显,成份股中300 亿元以下总市值的企业占比接近8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wind,截至2025.9.25)在行业分布上,成份股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信息技术两大领域,权重分别达到54.08%和35.8%,充分体现了机器人产业"硬科技"的特征。此外,“硬科技”属性也反映到指数重仓股中,前十大重仓股大多为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且集中度较高,合计权重达到了50.36%。(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wind一级行业,截至2025.9.24)从历史表现来看,指数体现了高弹性的特点。数据显示,自指数基日(2010年12月31日)以来至今,中证机器人指数取得了106.90%收益率。(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12.31-2025.9.24)当前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布局机器人指数产品或正当时。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本基金属于R4中高等级产品,仅适合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4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
极兔速递-W(01519)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包裹量增长23.1% 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78.7% 新市场增长47.9%突破亿件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4日,全球物流服务运营商极兔速递-W(01519)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之第三季度,公司总体实现包裹量约76.8亿件,同比增长23.1%;日均包裹量8,340万件,各主要市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东南亚及新市场增长尤为迅猛。作为东南亚市占居首位的快递公司,极兔第三季度在东南亚市场业务保持了强势的增长,实现包裹量20亿件,同比增长78.7%;日均包裹量2,170万件。截至2025年9月底止,东南亚网点数量达到10,700个,较去年底增加900个。同时受东南亚市场包裹量快速增长的的影响,干线车辆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第三季度东南亚干线车辆数量较去年底增加900辆至5,500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包裹量55.8亿件,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达10.4%;日均包裹量6,060万件。新市场(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方面,极兔第三季度实现包裹量1.04亿件,同比升47.9%;日均包裹量113万件。 -
AI陪伴应用泄漏上千万条私密聊天丨南财合规周报(第210期) 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上一周国内外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治理、科技竞争上值得关注的动态。本周,我们重点关注:OpenAI Sora 2重磅登场,版权风波再起;两部门统筹集约部署政务领域AI大模型;高通公司被立案调查;两款AI陪伴应用被曝数据泄露,含四千多万条私密聊天记录;首位AI女演员出道;ChatGPT 周活跃用户破 8 亿,规模超竞争对手总和;OpenAI与AMD达成合作。监管与数据安全1、OpenAI Sora 2重磅登场,版权风波再起 国庆期间,OpenAI突然扔出Sora 2核弹,一大批惊艳Demo放出,物理智能提升一大截,首次实现音画同步,首周下载量便超过了ChatGPT,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单。 在因 Sora 要求版权持有人必须“主动退出”(opt out)其角色视频生成政策而引发巨大争议、并吸引大量媒体关注之后,OpenAI CEO Sam Altman宣布,OpenAI 将改用“肖像生成需授权”(opt in)的体系,并为版权方提供更多“角色生成控制权”。现在的Sora 2会拒绝生成各种人物形象,并提示“此内容可能违反了我们关于与第三方内容相似性的规定”。 不过,这道新护栏仍没有保护已逝名人,对Sora版权的争议也并未平息。 美国演员工会、美国电影协议、多家好莱坞艺人经纪公司也发出抗议,强烈反对用AI生成演员,称这是对版权内容的剥削。《“请不要再发爸爸的AI视频了”,OpenAI面临新的版权麻烦》2、两部门统筹集约部署政务领域AI大模型,避免重复建设 10月10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全文公布,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的工作导向和基本参照。《指引》强调场景牵引,列举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和辅助决策四类参考场景,并要求政务部门围绕这些工作中的共性、高频需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典型场景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应用。《指引》还就大模型安全管理作出专门要求。应构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分类分级治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流程,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做好政务大模型对抗攻击的检测与处置,识别并拦截提示词注入、资源消耗攻击等。加强政务大模型内容安全管理,综合运用语义识别、规则库、模型算法等,做好多模态输入输出内容的识别、分析与管控,建立合理的代答、拒答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敏感内容等。3、高通公司被立案调查,市场监管总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10月10日消息,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表示这是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开展的一项日常执法工作。2025年6月,高通公司在未进行申报、也未与我局作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完成对Autotalks公司的收购。接到举报后,市场监管总局进行了核实,高通公司也承认了相关事实。在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我局依法对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事宜进行立案调查。4、两款AI陪伴应用被曝数据泄露,含四千多万条私密聊天记录 10月8日,网络安全研究机构Cybernews曝光了一起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涉事的两款AI陪伴应用分别名为Chattee Chat和GiMe ChatAI。此次事件导致了超40万名用户信息被公开,泄露内容包括4300余万条用户与AI的私密对话,以及60余万张图片和视频等。目前导致数据泄露的漏洞已修复。据了解,Chattee Chat和GiMe Chat系主打情感陪伴、虚拟社交、娱乐互动的AI陪伴软件,用户可自由创建可视化虚拟AI角色,并为角色设置性别、人格特征、语音风格、相处模式等,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与角色互动,从而形成稳定的长期陪伴关系。日前,该机构发现支撑前述两款应用用户交互数据传输的服务器Kafka Broker被直接暴露于公网,且未设置任何身份验证或访问权限控制机制。这意味着,任何知道链接的人都可以直接访问服务器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用户在安卓和iOS设备上与AI伴侣分享的消息、媒体文件和活动日志等。AI动态1、首位AI女演员出道 在9月底的苏黎世电影节上,一位名叫Tilly Norwood的女演员亮相,引发媒体和网友热议。她由AI制作公司Particle6打造,是全球首批AI生成演员角色之一。Tilly的出现,意味着以Sora为代表的AI视频生成技术正加速渗透,并可能深刻改变影视行业。在网络上,她与真实的女明星并没有什么两样,也会在推特上更新动态,随时分享自己的逛街、熬夜日常,秀最新剧照。Tilly Norwood背后是AI制作公司Particle6,她是该公司打造的第一个AI演员角色。Particle6是一家使用AI技术制作视频的公司。在官网上,Particle6宣称他们制作的所有视频均为100% AI生成。2、ChatGPT 周活跃用户破 8 亿,规模超竞争对手总和 10月6日举行的OpenAI 开发者大会上,OpenAI CEO Sam Altman 公布了最新数据:ChatGPT 的周活跃用户已达到 8 亿人次。这一数字不仅在过去四个月内实现翻倍增长,更是超过了包括 Meta AI、Gemini、xAI、Claude 和 Perplexity 在内的五大竞争对手的总和。根据统计,若以周活跃用户数推算,ChatGPT 的月活跃用户规模约为 32 亿,而其余五家主要对手合计仅为 15.75 亿。即便将后者翻倍,仍略低于 ChatGPT 的整体规模。ChatGPT 在 2023 年 11 月首次突破 1 亿周活跃用户,至 2025 年 2 月已达到 4 亿,而在今年 8 月则冲至 7 亿,如今再度刷新纪录。3、OpenAI与AMD达成合作 10月6日,AMD宣布与OpenAI签署了一项多年期合作协议,将为后者提供约6GW规模的AI加速芯片,用于建设大型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这项协议预计价值达数百亿美元,并赋予OpenAI在满足特定出货和股价条件后,以象征性价格认购最多1.6亿股AMD股票的权利,相当于约10%的潜在持股。受此消息推动,AMD股价在公布当日暴涨24%,市值一度飙升至33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MD CEO Lisa Su称,这是公司迄今最大规模的AI部署项目。AMD最新一代Instinct MI450芯片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陆续交付,成为OpenAI新建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