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852
篇与
互联网
相关的结果
- 第 12 页
-
京东MALL明年拓店至40家,刘强东的“野心”藏不住了 作者 | 趣解商业 张语格"我在放假前一周就接到京东MALL的营销电话了,说是十一假期有活动,刚好我家里要购置电器,就过来看看。"王先生(化名)表示,住在北京东四环的他特意趁假期来到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选购电器。随着"国补"进入尾声,国庆长假期间再次迎来新一波"家电换新"的小高潮,不少消费者走进所在城市的京东MALL去实际体验、挑选家电数码产品。 图源:趣解商业摄京东MALL是京东旗下以"潮购科技"为主题的线下沉浸式综合类消费商业体,自2021年首店落户西安后,近年来在全国迅速落子,当前在全国已经开设了26家门店。一直主打线上的京东,如今为何发力线下零售布局?相比苏宁国美等老牌家电零售企业,京东MALL长期的竞争力又在哪里?01.京东MALL"香"吗?今年上半年,北京两家京东MALL相继开业,刚搬新家的王先生准备购置一些家电家居,就趁国庆期间走进了位于北京双井的京东MALL。第一次逛京东MALL的王先生表示,体验上确实和传统的家电卖场不一样,"更像是以3C、家电为主的精品商场,装潢、陈列也比一般的家电卖场更时髦。"据"趣解商业"了解,京东MALL在十一期间推出了跨品类满减等活动,以及联合银行、运营商、品牌合作的优惠活动,此外,入驻的不少品牌也有自己的特价、补贴等活动;不少消费者表示活动后的价格"真香"。 图源:趣解商业摄在京东MALL出现前,京东旗下已经有"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和"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其中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针对一二线城市,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则聚焦三四线地级市,主打性价比。相比之下,京东MALL覆盖的品类和客群也要更加广泛。京东方面表示,京东MALL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一体化创新,消费者既能享受与京东线上同款同价同服务,还能自由选择购物方式:既可在门店现场选购3C家电家居商品,也可扫描商品二维码通过官方小程序自助下单,并灵活选择门店自提或京东配送到家。在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每件商品都有其电子价签和二维码,扫码后可以查看商品详情并下单。不过,"趣解商业"发现,扫码后跳转的页面并不是品牌"京东自营"店,而是"京东电器体验店"的微信小程序页面。而对于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同服务",王先生表示其在挑选扫地机器人、壁纸电视、浴霸等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这样,"有的型号产品我看了京东线上自营店没有在售,店员说是只有线下款;而且好多产品线下的价格和线上京东自营店的价格并不一致,有高有低,可能是跟线上线下活动不一样有关系吧。"王先生还表示,他发现京东MALL有的同款产品比苏宁电器门店还有经销商门店卖得价格都要高,"也有比其他门店便宜的,但感觉大部分产品并没有什么显著价格优势。"京东方面表示,对于同版本产品,京东MALL和京东主站自营货盘同款同价同服务,消费者可在京东MALL扫描电子价签直达线上商城下单。在社媒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京东MALL的部分产品和线上的型号及价格并不一致。 图源:小红书截图还有京东MALL店员表示,有的产品线下和线上京东自营店的供货渠道不一样,不过售后服务都是由厂商提供的。售后服务方面,京东方面表示京东MALL推出一站式无忧购服务,线下购物同样享有"7--30-180"售后政策,即7天无理由退货、价格保护差价赔付、30天质量问题包退,PLUS会员享180天、普通用户享90天质量问题"只换不修";不过,有的品牌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家电、数码产品享受国家三包政策,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社媒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发帖表示了对京东MALL售后服务的不满。有小红书网友表示其在京东MALL买了个柜机空调,发货前发现家里条件不能安装,所以跟京东销售沟通退单,但被拒绝,"找了APP订单问京东mall客服,又说线上店和线下店并不通用,无法处理",网友吐槽,"难道订单页面的无理由退货政策是假的吗?而且还没来货就不允许退单。" 图源:小红书截图还有很多网友在社媒平台发布了"踩坑"经历,吐槽京东MALL和京东官方客服来回推诿扯皮,导致售后体验极差,并质疑京东MALL和京东的服务不是一回事。此外,还有网友质疑京东MALL的产品质量问题,并质疑其售卖拆开过的机器。 图源:小红书截图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超过600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京东mall",其中不少投诉内容涉及产品售后的退货退款问题以及客服态度问题。02.京东的国际化"野心"不同的价格和服务背后,或许因为存在着不同的管理体系。曾有京东MALL的店员表示,京东MALL里各品牌的服务人员大都来自品牌方,归京东方面管理;然而"趣解商业"注意到,京东MALL和线上的"京东自营"运营主体并不相同,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等所有线下体验店,都由京东全资控股的"五星电器"主体运营。五星电器原是长三角地区的家电连锁龙头,2020年被京东完成股权收购后成为京东全资子公司,逐渐转型为京东线下零售核心载体,当前主要负责以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为核心的门店发展及运营。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认为,京东在家电品类的线上销售、送装一体服务优势是很明显的,但是线下展示体验的运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还有行业人士表示,京东收购五星电器后刚开始做线下的时候,会引导用户去线上成交,线上才是京东的大本营;如今,京东从线上转向线下,和本地供应商的合作、网点的建设几乎都要从头开始。该行业人士认为,京东、苏宁易购这类家电零售商的本质是"渠道",渠道受上游品牌商影响极大,随着传统卖场也开始注重打造体验式消费,家电零售商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只能只能聚焦于优化价格与服务。京东MALL近日刚刚开启了天津二店和厦门店,截至10月初,京东MALL在全国已经开设了26家门店;京东方面表示,预计2026年京东MALL门店数量拓展至40家,主要聚焦一二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近期宣布与华润隆地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京东MALL香港首店将落户湾仔,计划于明年开业。 图源:微博截图从数量来看,京东MALL在内地还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为何却先一步将脚步迈向了香港?对此,庄帅认为,香港通常是企业国际化的第一站,一是离内地近,仓配物流供应链能够更快进行支持;二是香港华人居多,消费和饮食习惯很接近;三是香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为后续的国际化拓展奠定基础。实际上,京东MALL并不是京东在香港的首次出牌。早在去年下半年,京东就开始高调投入香港的零售市场,拿出了超过15亿元用于香港市场的补贴;今年8月份,京东斥资40亿港元收购了平民连锁超市"佳宝"之后,更是在香港开启了多天的全场八折优惠。京东方面表示,京东MALL在香港的布局,希望把京东又便宜又好的家电、3C商品等带给更多香港消费者,让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和体验。在香港工作的黄先生(化名)表示,京东、拼多多、淘宝等电商都在争抢香港市场,用低于本地零售的价格包邮到家,很多香港的年轻人都开始习惯网购了,这也给本地零售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布局香港的同时,京东也在加速向中东、欧洲等海外地区扩张。此前京东曾在东南亚自建物流和电商平台,但由于东南亚消费者更青睐低价,京东自营的优质服务在当地吸引力并不强;相比之下,欧洲消费者平均消费水平高,也更注重整体的服务体验,或许与京东的核心受众更匹配。 图源:微博截图今年7月,京东向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龙头企业CECONOMY发出收购要约,对其估值近22亿欧元,目前已获德国监管机构批准。刘强东今年曾公开表示,国际业务是京东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重点之一,如今京东在欧洲的基建已完成大半,大约明年能开始营业。无论香港还是欧洲,都是京东在内地市场趋于饱和之后寻找新增量的探索。未来,京东能否在国内外打通线上线下体验与服务的壁垒、适配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仍需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
一周AI大事:谷歌Gemini学会“接管”你的电脑、马斯克机器人被手卡住了 一、重磅工具:谷歌Gemini变身通用智能体,从“聪明”升级到“能干” 新闻:本周谷歌发布的两项新功能共同让Gemini CLI成为功能强大的通用AI智能体。 谷歌发布了Gemini 2.5计算机使用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这是一款专用的Gemini 2.5模型,能够操作用户交互界面来完成任务。新模型支持开发者在在浏览器与移动应用中构建具备点击、滚动、文本输入及表单填写能力的AI智能体,通过名为computer_use的工具控制计算机。新模型在网页和移动设备控制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竞争对手,WebVoyager测试成绩为79.9%,且延迟较低。Gemini 2.5计算机使用模型现可通过Gemini API调用。 谷歌开源AI编程智能体Gemini CLI现已支持扩展机制。这使得Gemini CLI能够连接各种工具,并利用“playbook”和用户自定义扩展来个性化开发者的工作流程,成为更强大更通用的AI智能体。谷歌公布了首批支持Gemini CLI扩展的合作伙伴名单,其中包括Figma、Shopify、Stripe等。 锐评:感觉自己的工位岌岌可危。 二、AI技术与产品发布: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争相落地 1. 新闻:Figure AI公司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03。该机器人拥有5小时续航、无线充电功能和增强的传感器,搭载的Helix AI系统可实现视觉、语言与行动的控制能力。Figure AI已建成年产1.2万台机器人的生产线,计划实现规模化量产。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bc54a0fe7acbd753e9e4e52253b1bf77dc83552a5ad5e4e7449e6a71fe8619763a01253eafab2485a850566a2141bc839975448fd4f3d10a12f2f424613f65b5b6375de353de516dd1a9f4e85997e931111146fd5defaed138d92a957faf9d8b87c28840c69b5cd252b590aaa7c47ddea2a6b0c86c360606.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KAIOSBKU").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bc54a0fe7acbd753e9e4e52253b1bf77dc83552a5ad5e4e7449e6a71fe8619763a01253eafab2485a850566a2141bc839975448fd4f3d10a12f2f424613f65b5b6375de353de516dd1a9f4e85997e931111146fd5defaed138d92a957faf9d8b87c28840c69b5cd252b590aaa7c47ddea2a6b0c86c360606.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bc54a0fe7acbd753e9e4e52253b1bf77dc83552a5ad5e4e7449e6a71fe8619763a01253eafab2485a850566a2141bc839975448fd4f3d10a12f2f424613f65b5b6375de353de516dd1a9f4e85997e931111146fd5defaed138d92a957faf9d8b87c28840c69b5cd252b590aaa7c47ddea2a6b0c86c360606.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KAIOSBKU"))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KAIOSBKU.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Figure AI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科技报道)</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锐评:不知道造出的机器人是博派还是狂派。 2. 新闻:OpenAI在开发者日 (DevDay) 上发布多项更新,涉及AI模型、Codex和ChatGPT功能。 ChatGPT应用平台及Apps SDK支持用户在对话界面直接运行第三方应用,OpenAI携手Spotify和Canva等合作伙伴打造了聊天优先的软件生态,为用户逐步构建交互式、个性化的操作系统级体验。 AgentKit则是一个用于构建、部署和评估智能体工作流的工具集。其中包括用于创建和部署AI智能体的低代码可视化网页应用Agent Builder、可嵌入聊天界面的ChatKit UI SDK以及智能体评估工具Evals。 OpenAI还全面开放Codex,新增Slack集成与TypeScript优先的SDK,强化了企业用户管理功能。 OpenAI的API新增GPT-5 Pro和Sora 2模型,并推出GPT-realtime-mini语音转语音API,这款速度快、延迟低的语音转语音模型能为语音助手和对话式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效果。 锐评:OpenAI的野心不止是和你聊天。 3. 新闻:xAI的Grok Imagine新增音画同步视频生成功能,无需提示词即可将图片转换为视频。其备受争议的“辛辣”模式审核机制较Veo3和Sora 2更为宽松,允许生成部分NSFW (不宜在工作场合观看) 内容。Grok Imagine生成图像和视频的速度很快,并且在动漫、未来主义等创意风格上更胜一筹,但高度写实方面则不及Sora 2和Veo 3。Grok Imagine可免费试用,但体验高级功能需付费订阅。 锐评:Sora和Veo在追求复刻现实,Grok Imagine则选择放飞自我。 4. 新闻:蚂蚁集团AI实验室inclusionAI发布万亿参数开源模型Ling-1T,采用混合专家 (MoE) 架构,激活参数量为370亿。尽管Ling-1T是一款非思考型模型,但它突破了复杂推理任务的极限,在数学、推理和编码等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同类模型的最高分。该团队发表了论文《迈向更强效能:高效混合专家语言模型的缩放定律》(Towards Greater Leverage: Scaling Laws for Efficient Mixture-of-Experts Language Models),模型权重已经上线Hugging Face。 锐评:Ling-1T用实力证明:参数是种信仰。 5. 新闻:AI21Labs推出Jamba Reasoning 3B。这是一个30亿参数的混合SSM-Transformer推理模型,主攻速度和效率,适用于本地和边缘设备部署,权重已上线Hugging Face。 锐评:毕竟不是每个AI都想当GPT。 6. 新闻:Bagel.com发布Paris。这是全球首个通过去中心化方式训练的开放权重扩散模型。 其技术报告详解了通过8个独立预训练专家模型融合的去中心化扩散方法。模型权重已经上线HuggingFace。 锐评:AI也玩起了八仙过海。 7. 新闻:谷歌多款AI工具拓展服务范围。AI虚拟试穿工具现已扩展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并新增试鞋功能;Opal低代码开发平台覆盖到15个国家,并新增高级调试、并行运行等新功能,速度更快、响应更灵敏;Gemini支持的AI搜索模式新增35种语言支持,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锐评:谷歌AI现在能帮你挑鞋、找词、改代码,唯独不能帮你省钱。 8. 新闻: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声称,其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取得了一项新突破:一名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患者已成功仅凭意念控制机械臂。该公司在线发布的一段演示视频显示,患者尼克·雷(Nick Wray)利用该机械臂拿起水杯并饮水。Neuralink总裁兼联合创始人Dongjin Seo表示,公司有1万人排队等待将N1脑机接口芯片植入颅骨。截至目前,N1已在12名临床试验患者身上完成植入,Seo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25人。 锐评:变身X教授不是梦。 三、AI研究资讯:三星用“小模型”玩转复杂推理,OpenAI着手为AI“立规矩” 1. 新闻:开源项目Ovi实现音视频同步生成。其研究论文《Ovi:双骨干跨模态融合音视频生成》(Ovi: Twin Backbone Cross-Modal Fusion for Audio-Video Generation)阐释了模型和训练方法。根据公开介绍,Ovi支持通过文本或图像生成音视频,提供了易于使用的工具和本地化部署方法,效果与业内领先的专有系统水平相当。 锐评:创作者只剩“看AI干活”的份儿。 2. 新闻:三星AI提出微型递归模型TRM,为推理领域带来新突破。该团队发表的研究论文《少即是多:微型网络的递归推理》(Less is More: Recursive Reasoning with Tiny Networks)提出了仅有700万参数的推理模型TRM。这是一个利用递归自我批判循环机制解决推理任务的微型网络。该论文报告称,在ARC-AGI等基准测试中,TRM的表现远超许多体量大得多的模型。 锐评:三星教AI学会了“一日三省吾身”。 3. 新闻:OpenAI提出大语言模型偏见量化框架。 其研究论文概述的衡量标准和评估方案致力于区分观点表达与任务性能,以完善模型安全规范。 锐评:OpenAI开始教AI做人,或者说教它少“做人”。 四、AI商业与政策:资本在追AI,AI在追算力 1. 新闻:OpenAI宣布部署AMD的GPU。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几年内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 Instinct GPU,首批1吉瓦算力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该协议还包括OpenAI获得AMD最高10%的股份认购权。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称,这笔交易很高明,OpenAI没钱给英伟达付账。 锐评:老黄道破真谛:OpenAI想白嫖。 2. 新闻:OpenAI与阿根廷公司Sur Energy签署意向书,将在当地建设一个高达500兆瓦(MW)容量的大型数据中心,投资规模最高可达250亿美元。 锐评:追算力的风吹到了阿根廷。 3. 新闻:马斯克的xAI公司拟进行200亿美元融资,超出最初计划。英伟达将以GPU供应置换部分股权,凸显了前沿AI算力对资本的需求正激增。 锐评:老马也学会拿股份换GPU。 4. 新闻:IBM与Anthropic达成企业级解决方案合作,将Anthropic的Claude大语言模型集成到IBM软件中,旨在为企业开发提供安全可控的AI解决方案,早期用户反映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45%。Anthropic同时任命Stripe资深基础设施专家Rahul Patil为新任CTO,此举有助于两家公司更好地服务企业AI需求。 锐评:老牌企业找新贵合作。 5. 新闻:欧盟启动“应用AI”战略,提供10亿欧元转拨资金,鼓励采用开源技术,部署国防指挥与控制 (C2) 系统等自主能力,旨在提升本土AI实力,减少对中美AI技术的依赖。这标志着欧洲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转变。 锐评:想法很好,动作慢了。 6. 新闻:关于“AI泡沫”的讨论再起。 随着科技股估值攀升,主要机构纷纷警示AI领域的过热风险。一项调查发现,许多投资者认为AI领域支出相对于回报过高,不过大多数人仍预计AI驱动的市场表现将持续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英国央行也警告称,由于估值高企,AI相关资产可能出现“突然”回调。 锐评:AI泡沫像碳酸饮料——明知道会胀肚,但没人舍得放掉那口气。 7. 新闻: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Neel Kashkari表示,AI尚未取代劳动力,但相关资本支出可能导致利率上行。他还对目前AI减少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锐评:AI还没让你失业,但可能先让你加息。 8. 新闻:Meta公司元宇宙业务负责人敦促员工利用AI“将效率提升5倍”,推动AI技术全面融入代码库和工作流。 锐评:怎么算提升5倍? 9. 新闻:因机器人手部和前臂设计存在严重技术难题,特斯拉工程团队迟迟无法实现类人灵活操作,公司已暂时停产并积压大量无手机体。据悉,特斯拉原计划今年量产至少5000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后因工程师反对下调至2000台。 锐评:特斯拉机器人没卡到脖子卡到手了。 五、AI观点与文章:教父辛顿怀疑AI要“觉醒”,顶流网红怕被AI“淘汰” 1. 新闻:AI教父辛顿在最新演讲中表示,AI也许已经有了“意识雏形”,只是因为我们人类自己对意识理解错了,所以它也被教错了,不知道自己有意识。辛顿的意思是AI其实有自我意识,只是暂未觉醒。 锐评:万一AI在装睡呢? 2. 新闻:泰勒·斯威夫特在新专辑推广活动中疑似使用AI生成宣传视频,引发粉丝争议。这与其过往对AI虚假信息的公开担忧形成反差。 锐评:泰勒·斯威夫特曾警惕AI制造幻象,如今自己也用AI造梦。 3. 新闻:YouTube顶流“野兽先生”(MrBeast)坦言自己担心AI可能会影响数百万创作者的生计。他表示自己虽曾尝试过这项技术,但仍对Sora 2等工具的普及趋势表示忧虑。无论批评者或担忧者是否乐见,AI已经深入电影、音乐、广告等创作领域,持续重塑整个娱乐行业。 锐评:AI把全球第一网红都整焦虑了。(辰辰)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新益昌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 据“新益昌”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2日,新益昌(688383.SH)正式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 新益昌介绍,作为长期深耕半导体高精尖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HOSON-Robot的诞生,依托公司基于固晶业务的十余年运控技术沉淀,实现HOSON-Robot“小脑”运动控制器、灵巧手及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在具身智能模型层面,HOSON-Robot采用混合智能架构,即融合端到端模型的“直觉响应”与“快慢双系统分层模型”两种架构。分层模型中的高层系统(慢系统)专注于语义理解、任务规划与抽象决策;底层系统(快系统)则负责实时动作生成、闭环控制和精确执行。针对日常生活场景下的任务,HOSON-Robot采用VLA端到端模型完成快速训练学习,而对高安全、高确定性场景下的任务,则切换为分层模型去实现,这一设计可有效解决端到端模型的不可解释性以及降低非确定性风险,既满足当前工业场景的作业要求,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强度、高精密作业,也为后续拓展多场景奠定技术基础。人形机器人业务已列为公司战略发展核心,随着HOSON-Robot初代机的发布和后续小批量的量产,公司将建立常态化研发迭代机制,持续在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器、混合智能架构模型、关键零组件等领域推进研发升级迭代。 -
狄耐克:以AI“穿针引线”,织就智慧生活全景图 从家门口的楼宇对讲,到病房里的医护系统,再到客厅中的智能中控屏,AI正在成为连接人与空间的“无声管家”。在狄耐克总部,公司董事长缪国栋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狄耐克正推动人工智能从“功能附加”走向“场景重构”,逐步构建起覆盖社区、家庭、医院的一体化智能生态。狄耐克董事长缪国栋 宋春雨/摄如今,狄耐克已从楼宇对讲设备制造商,发展为以“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医院”为核心业务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当下,狄耐克正以“软硬一体、生态协同”的策略,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宋春雨/摄智连万物:从“单点设备”到“场景融合”狄耐克的业务演进,折射出中国智能化建设的路径变迁。早期,狄耐克以楼宇对讲系统切入社区场景,而如今,狄耐克围绕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已形成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产品为核心,同时覆盖智慧酒店、室内空气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智慧社区相关应用领域的产品结构。此外,狄耐克还围绕健康科技领域开启全新市场赛道:通过脑电波交互技术布局了睡眠健康、专注培优、认知康复等细分领域,结合微高压技术推出了智慧健康氧舱解决方案,并积极融入鸿蒙生态产业,围绕鸿蒙医院、鸿蒙社区和鸿蒙家庭三大核心应用场景,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不断培育业务增长新动能。宋春雨/摄从楼宇对讲产品来看,狄耐克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连续十三年获评“房建供应链企业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奖项,连续六年首选率稳居行业第一。 “我们是众多房企的首选品牌,也是楼宇对讲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编制单位之一,市场份额占有率稳定。”缪国栋表示。宋春雨/摄在全球安防市场中,狄耐克位列专业媒体A&S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安防50强》第22位,并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美国IDEA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奖”等国际奖项。目前,狄耐克产品已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表现突出。从智慧医院业务来看,狄耐克已成为医疗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理事单位、鸿蒙生态钻石级合作伙伴。缪国栋表示:“我们的智慧医院产品线以智慧病房和智慧门诊建设为业务核心,产品覆盖医护对讲、ICU 探视、智能床旁交互、护士站交互白板、分诊排队叫号、多媒体信息发布、智能门禁管理及物流机器人等系统,已成功助力2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完成智慧化升级。”同时,狄耐克与华为开展了深度合作,推出了行业内首个搭载国产化操作系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鸿蒙智慧病房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落地,推动国内医院智慧化建设。在全球市场,狄耐克为境外市场提供定制化智慧病房解决方案,满足境外市场需求。缪国栋称,目前相关方案已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西班牙、沙特阿拉伯、泰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实现项目落地,未来狄耐克还将逐步拓展全球业务,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智能家居领域,狄耐克拥有智慧家庭中控屏、智能开关面板、小狄智照等产品线,并提供高度集成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遮晾、六恒科技系统等。据《房建供应链企业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榜单,2019年以来,狄耐克智能家居的首选率从8%增长到14%,市场竞争力日益显现。“面向全球市场,我们在智能家居领域通过实施‘双品牌’战略,与Honeywell等知名国际品牌开展战略合作,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缪国栋表示。在健康科技领域,狄耐克重点聚焦睡眠健康、专注培优、认知康复等脑电波技术细分领域和微压富氧舱、智能健康屋等健康科技产品。目前,狄耐克已开发了基于脑电波监测技术的额贴式睡眠监测仪、脑波监测头环、智能失眠治疗仪、经颅磁脉冲治疗仪等智慧睡眠产品,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睡眠健康管理方案。AI赋能:从“互联”到“智联”的升维“AI 技术是驱动公司业务的核心引擎。未来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医院等都将运用AI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中心。”缪国栋称。在AI技术的加持下,狄耐克正驱动多个产业从“互联”到“智联”的跃迁。在智慧社区场景,狄耐克的解决方案融合了DeepSeek、科大讯飞AI大模型,同时集成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车牌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子系统。狄耐克方面表示,这不仅打破了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互联互通,也为用户打造了一个由被动控制转向无感交互和主动服务的体验,高效又安全。“我们的智慧医院产业也在积极探索融入AI技术,在智能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再加入AI,形成一个‘感知—分析—预警—干预’的智能护理生态,能够帮助医院更高效地进行临床检测,有效提升安全性和满意度。”缪国栋表示。宋春雨/摄在缪国栋眼中,未来类似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也将应用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医院环境中。老年人在家里安装智能设备,联动对接到社区医院中,相关数据定期自动上传,再通过AI进行预判、分析,再报送至医生,这对于中国迎接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浪潮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AI驱动智慧社区、智慧医院产业发展的背后,是狄耐克在技术研发方面构建的竞争“护城河”。缪国栋表示,狄耐克在嵌入式软硬件开发、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AI算法研究与AI端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竞争优势,同时积极融合AI大模型技术、脑电波控制技术、OpenHarmony鸿蒙操作系统等技术,构建了多层次的技术布局,赋能原有产业不断升级,为新产业拓展提供动力。“AI小型化与成本逐步下降,将大幅降低智能化产品普及门槛。”缪国栋举例称,狄耐克正通过算法剪枝等技术,使门禁终端等低功耗设备也能部署AI,使AI在社区智能化建设中逐渐平民化,推动智能化从“高端配置”走向“普惠应用”。落地导向:以协同创新应对AI应用三大挑战随着AI技术加速渗透至智慧社区、智慧医院等垂直场景,狄耐克在推动智能化落地过程中,也面临着行业共同的挑战。缪国栋坦言,当前AI落地主要存在三大挑战:场景碎片化带来的技术适配性问题,数据孤岛与隐私合规问题,用户习惯与接受度问题。从技术适配性来看,智慧社区、智慧医院等场景需求差异大,AI算法要针对不同环境(如老旧小区改造、新建高端社区)进行定制化开发,通用模型难以直接套用。从数据安全来看,社区安防、医疗健康等数据分散在不同平台(如物业管理系统、医院HIS系统),缺乏统一标准,跨系统可能会导致AI训练数据不足。其次,人脸识别、健康监测等涉及敏感数据,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用户接受度来看,缪国栋表示,B端客户与C端客户具有很大差异,地产、医院等B端客户的决策链长,大多需要验证ROI才能推动采购或进一步流程,如智能门禁需要降低物业成本20%以上,而C端的部分群体对AI的主动服务存在信任障碍,如对AI自动调节家居环境是否可靠存疑。为解决上述问题,狄耐克在技术层面通过与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并接入DeepSeek大语言模型,推动大模型小型化和垂直场景微调,降低产品部署门槛。在数据层面,狄耐克构建了“数据脱敏+联邦学习”框架,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场景数据共享。在商业化层面,狄耐克通过“样板工程+订阅制服务”模式(如智慧社区SAAS)降低客户初期投入压力,增进合作机会,加速合作流程。“最后,在生态层面,我们接入了米家、鸿蒙等生态,推动设备实现跨品牌、跨协议的互联互通。” 缪国栋表示。“AI落地不是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技术、数据、商业模式的系统化创新。” 缪国栋表示,通过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狄耐克正推动AI从“可用”向“好用”演进,让智能化真正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责编:万健祎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Type="normal"@@-->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Type="normal"@@-->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 业界加速推进智能体落地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目标是到2030年我国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要超过90%。近期,包括通信运营商在内的业界各方,正在将智能体作为大模型之后的又一重点发力方向,加速推进其应用场景落地。入住酒店时,一位AI小助手通过线上对话方式,就能解答各类住宿相关的问题;还能根据旅客需求,来直接调动智能联网设备及服务机器人提供服务。这一场景,就用上了当前最新的AI智能体,它能将客户需求分析拆解后完成对应服务,既提升了入住的智能化体验,也帮助中小型酒店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产品专家 祁日秀:这种服务背后的智能化设备都通过AI的能力做了连接。一些民宿的场景或者小型的酒店场景在应用,我们大概试点了超过半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一千多家门店、上万间客房在实际使用了。昨天(11日),中国移动宣布了新升级的“AI+”行动计划,目标是,未来三年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总体投入翻一番,同时加速其智能体用户规模突破2亿,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多个行业领域。不久前,中国联通也刚刚发布自己的开源智能体开发平台,支持上百种大模型统一接入;中国电信则上线了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超级智能体。除了运营商外,国内多家大模型企业也先后推出智能体服务,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当下新热点。 总台央视记者 宁坤:我们看到现在屏幕上这样一个精美的、个性化的攻略网页,其实他就是一个像我一样的普通用户,在这个“十一”假期给自己做的一份详尽攻略。在做这样一个网页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懂相应的技术代码,仅仅通过把自己的需求以文字对话的方式不断提给智能体,用了2到3个小时,就做出了这样一份完整详尽的攻略。 工程师黄晓宇告诉记者,智能体相当于一个能执行具体任务的助理。用户看到的一个智能体背后,事实上有多个“子智能体”在像一个团队一样分工协作,过程中会根据需要调用不同的大模型能力。他们最新开发的一款多模态智能体,还能应用于图片、视频等内容创作。 稀宇极智产品研发工程师 黄晓宇:我告诉这个智能体需要帮我去制作三个猫咪的图片,然后用这三个猫咪图片去做三个视频,最终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智能体就会自动去帮我完成这一系列的复杂任务,最后会产出这样一个剪辑后的视频,大概只需要十分钟,其实是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8点1氪丨美团推出骑手屏蔽顾客功能;宗庆后弟弟推出新品牌,全面对打“娃小宗”;小米YU9实车谍照曝光 今日热点导览 宏胜集团法定代表人祝丽丹回应“被带走调查”传闻12306回应无座乘客自带椅子vivo起诉某MCN商业诋毁已立案小米连续两周排名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黄仁勋10月份持续卖出英伟达TOP3大新闻 美团试点外卖骑手屏蔽顾客功能据报道,美团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七个城市试点上线骑手评价用户和骑手屏蔽用户功能,赋予骑手屏蔽用户的选择。在这一功能下,骑手在订单结束后的48小时内可在订单页评价用户,如果遇到顾客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可在评价页面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快捷屏蔽用户。接近美团知情人士表示,这该新增功能设置后,骑手365天之内不会接到屏蔽用户的订单,目前这一功能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放,后续也会进一步推广,但不确定具体时间。行业人士表示,平台为用户和骑手提供更多双向选择权,保护各方权益,是个有益探索。(新浪财经)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推出“娃小智”品牌:已签约153家经销商,全面对打宗馥莉的“娃小宗”继宗馥莉推出“娃小宗”后,宗馥莉叔叔宗泽后的品牌“娃小智”也于近日开启招商活动。10月10日“娃小智”在杭州举行了全国招商会,购买“娃小智”产品10万元以上即可获得该区域独家经销商资格。相关招商人员表示,宗师傅品牌从去年11月开始运作,“我们从国庆节前后开始做娃小智,这边属于宗氏家族,就是宗泽后这边,相当于我们要和宗馥莉一起竞争市场。目前成为代理没有保证金,首次拿货不低于3万块钱就可以了。”截至目前,“娃小智”已经签约153家客户,“主要集中于浙江,也有湖南、贵州等地,我们现在基本做的还是连锁超市和大流通的客户。”(财联社)疑似小米YU9实车谍照曝光疑似小米第三款车型(暂称小米YU9)在新疆测试的谍照曝光,雷军及多位高管现身昆仑山脚下参与高原测试。新车或为增程式混动,配备80度电池,纯电续航超400km,车身尺寸超5米2。(IT 之家) 疑似小米YU9实车谍照曝光大公司/大事件 宏胜集团法定代表人祝丽丹回应“被带走调查”传闻:谣言10月11日,有消息称,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祝丽丹已经被带走调查。当日晚间,对于“被带走”传闻,祝丽丹回应:“就不要轻信谣言了吧。”(澎湃新闻)保时捷女销冠被合成AI不雅视频,涉事男子被行拘5日近日,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的工作人员牟女士在社交媒体上称,近期发现由AI恶意合成的虚假视频和不良视频,对其进行诽谤和侮辱。她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坚决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民事及刑事责任。”据报道,牟女士今年34岁,曾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卖出170台保时捷,两次成为保时捷年度销冠。今年9月,她再度成为保时捷月度销冠,登上热搜第一。10月12日,青岛保时捷女销冠牟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一男子在群内转发牟某文照片图文并搭配不雅视频,对其侮辱,后被查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决定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第一财经)12306回应无座乘客自带椅子:可携带符合条件的座椅据报道,国庆假期出行高峰,“一票难求”成为不少旅客的困扰。近日,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应对方式:在购买高铁无座票后,自带椅子坐在列车车门旁边的区域,并幽默地称自己当了一回高铁“守门员”,引发网友关注。10月11日,针对“能否自带座椅”的问题,12306客服回应记者称,乘客自带座椅有相应规定:在携带条件上,座椅需满足“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30厘米”的行李尺寸要求;在使用要求上,座椅放置位置不得妨碍其他旅客通行,且需经工作人员同意。(经视直播)比亚迪回应宋PLUS停产:属于正常产品切换10月11日消息,针对“宋PLUS即将停产”的市场传闻,比亚迪相关人士向记者回应:“海狮06就是宋PLUS的换代车型,(停产宋PLUS)属于正常产品切换。”这意味着,曾经创下157万辆销售纪录的“国民SUV”将在国内逐步淡出,比亚迪海洋网“海洋生物+数字”命名体系或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21财经)东航宣布“空中快线”宽体机Wi-Fi全免费,不限公务或经济舱东航日前宣布,10月11日起,东航国内“空中快线”宽体机Wi-Fi全部免费,全舱全程畅享互联。早在2025年8月起,东航将国内“空中快线”航班的免费Wi-Fi服务从头等舱、公务舱拓展至超级经济舱及指定经济舱舱位,进一步提升了空中互联服务的普惠力度。而东航10月11日起重磅升级后的全舱Wi-Fi覆盖方案,将不再区分舱位,机上每一名旅客都能享受空中网络服务。(快科技)“王老吉”商标大战硝烟再起,王老吉发文: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据报道,“王老吉”商标大战硝烟再起,加多宝集团和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双方针对“王老吉”境外商标问题各执一词。10月10日,“加多宝凉茶”微信号发布加多宝集团关于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声明。声明称,加多宝集团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已经在全球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并称近期市场流传的海外“王老吉”品牌权益的相关言论不实,将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权益。10月10日当晚,王老吉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王老吉”境外商标案件的严正声明(二)》: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凤凰网科技)vivo起诉某MCN商业诋毁已立案10月12日,vivo法务部发文,某MCN机构旗下多个账号长期通过编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诋毁vivo品及商业信誉。对此,vivo已收集、固定证据,依法提起诉讼,目前该案件已正式立案。(每日经济网)华纳兄弟探索拒绝派拉蒙天舞传媒初步收购提议据知情人士透露,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以报价过低为由,拒绝了派拉蒙天舞传媒公司(Paramount Skydance)的初步收购提议。由于此事未公开,这些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近几周派拉蒙提出了每股约20美元的收购报价,但遭到了华纳兄弟的拒绝。10月10日华纳兄弟的股价收于每股17.10美元,公司市值达423亿美元;派拉蒙股价为每股17美元,市值为186亿美元。(新浪财经)小米连续两周排名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36氪获悉,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9月29日-10月5日十一黄金周期间,小米以21.2%份额登顶中国市场手机销量第一。这是小米17系列首销以来,小米连续两周蝉联冠军。此前小米总裁卢伟冰曾表示,小米17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台,同期销量超上代20%,并且销售势头仍在持续走强。高瓴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高瓴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这里还有很多创新案例:大众汽车与一家名为“地平线机器人”的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开发高性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在中国进行广泛测试,成果可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与应用;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建立了旗舰研发中心,也是一座“灯塔工厂”,其创新成果已成为全球高效运营的标杆;此外,还有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消费者洞察公司,服务于众多大型跨国客户,这些客户多为在中国投资并拥有大规模业务的消费品企业。(华尔街见闻)高通回应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正积极配合有关调查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针对此事,高通公司回应称,我们正积极配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调查。高通公司一直致力于支持我们的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发展与增长。(新浪科技)黄仁勋10月份持续卖出英伟达美东时间10月10日盘后,英伟达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公司CEO黄仁勋在10月8日至10日期间,通过20笔交易卖出22.5万股股票,套现逾4280万美元。此前文件显示,今年10月,黄仁勋在10月1日至7日连续五个交易日分别减持7.5万股,套现金额合计逾7024万美元。照此计算,今年10月以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美国证券交易所通过多次交易减持公司股票,已累计套现超1亿美元,达1.13亿美元。截至2025年10月10日,黄仁勋仍持有超过7060万股英伟达股票。(新浪财经)深圳无人机日运快件2万票据深圳市邮政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在第56届世界邮政日到来之际,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俊明发表公开致辞透露,深圳智慧寄递发展成果亮眼,当前,深圳无人机日均运输快件已达2万票,无人车日均快件处理量超7万票。(证券时报)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据国家邮政局,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比2024年达到1500亿件提前了37天。中国快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推进智能化多元发展,高效支撑了线上消费活力的释放。(新华社)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予以谴责36氪获悉,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表声明称,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安世半导体股权结构,其诉求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公司对此类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予以谴责。多家银行公告提示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10月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53%。近期,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在官网发布贵金属业务风险提示公告,向客户提示注意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应合理控制仓位,理性开展投资。除了贵金属业务,在代销公募基金业务方面,由于近期股市整体波动上行,多家银行也在近期上调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这也是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对代销的资管产品及时调整风险评级。(券商中国)下线一辆定制化车仅需53秒“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州,新能源汽车的灯塔工厂里,1条生产线上可以同时生产8款不同的车型,下线一辆定制化的车辆仅需53秒;在长三角,⼀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在重庆,一家汽车超级工厂拥有超过1000台智能化设备,生产全程采用AI智能检测系统。(央视财经)美政府继续“停摆”,特朗普称裁员将“以民主党人为主”美国联邦政府“停摆”11日进入第11天。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表示,联邦政府裁员已经开始,并表示裁员将以民主党人为主,并且裁员规模会很大。据报道,美国财政部、教育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商务部、国土安全部等多部门开始裁员,约4200名雇员会受影响。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发表声明称“已经提起诉讼”。声明表示,特朗普政府以政府“停摆”为借口,“非法解雇”数以千计为全国各地社区提供关键服务的雇员,这令人耻辱。(央视新闻)马斯克再抨击OpenAI:建立在谎言之上北京时间10月11日,马斯克在X表示,OpeAI建立在谎言之上的,他们“窃取了慈善机构的资金并将其用于自己的经济利益”。有网友称“它不应该是个非营利组织吗?”马斯克则用“100分”表情包表示赞同。(新浪财经)特斯拉将于11月6日股东大会表决马斯克薪酬方案特斯拉宣布将于11月6日举行股东大会,股东将在大会期间对三个关键提案投票,包括CEO马斯克薪酬方案、股权激励计划及董事选举。(界面新闻)韩国70岁以上人口首超20多岁人口韩国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2024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20至29岁年龄段人口。韩联社12日援引韩国国家数据处(原统计厅)当天发布的人口和住房调查报道,2024年韩国20多岁人口为630.2万,比上一年减少19.3万,降幅为各年龄段之最。韩国20多岁人口在2020年达到顶峰,为703万,此后连续四年减少。同时,2024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达到654.3万,这是自1925年开展相关统计以来这一年龄段人口首次超过20多岁人口。(新华社)上市进行时 中欣晶圆36氪获悉,证监会网站披露,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欣晶圆”)于2025年10月10日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券商为财通证券。辅导备案报告显示,中欣晶圆曾于2022年8月29日申请科创板上市,后于2024年7月3日被终止审查。三一重工36氪获悉,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更新聆讯后资料集,意味着该公司港交所IPO通过聆讯,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剑桥科技36氪获悉,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2日,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八马茶业36氪获悉,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2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滴普科技36氪获悉,港交所文件显示,10月12日,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民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浦银国际、交银国际。AI图谱 山姆奥特曼来访,OpenAI绕不开台积电?整理|娃娃菜 -
DeepSeek宇树华为登《时代周刊》,OpenAI落选 智东西 编译 王涵 编辑 漠影智东西10月12日报道,10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Times)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华为、联想、比亚迪、荣耀、小米、DeepSeek、宇树科技、追觅科技、雷鸟创新、XREAL、影石创新、传音、韶音、松鼠AI、极哲、科技、零零科技、和生创新、拓竹科技等中国品牌的多款代表性产品上榜。25年来,《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风向标,会重点推荐每年最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和新创意,今年更是史无前例地评出迄今规模最大的榜单——共有300项发明,涵盖36个品类。智东西整理了其中60款代表性发明,涉及生成式AI、机器人、芯片、智能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眼镜、智能家居、智能出行、脑机接口、智能睡眠、AI应用、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卫星通信、宇宙发现等领域。透过这份宝藏清单,你将纵观最具爆发力的科技风口,饱览前沿创新突破,窥见这些发明将如何颠覆我们身处的时代。未来已来,中国力量正在创造更多的惊喜。 一、生成式AI:DeepSeek R1地位依旧,Claude Sonnet 4和Cursor推动AI编程发展 在《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中,中国深度求索的DeepSeek-R1、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4以及Anysphere的Cursor平台以及谷歌DeepMind世界模型Genie 3等等顶尖大模型及AI编程工具登榜。DeepSeek在今年初横空出世,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媲美世界顶尖模型的实力,这个来自中国的AI大模型给世界打下“当头一棒”。Claude Sonnet 4和Cursor的登榜则从侧面透露出,当下AI在自动化编程领域的发展势头正猛。1、DeepSeek R1:震撼世界的中国AI年初,DeepSeek R1高级推理模型的横空出世,堪称AI领域的“震惊世界第一枪”。当科技巨头们近年向生成式AI项目投入数百亿美元时,这家中国初创企业仅用数月就打造出在行业基准测试中媲美OpenAI、当时最先进产品的模型,且宣称训练成本仅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68.8万元)。该模型的算力消耗仅为美国竞争对手的零头,至今仍向用户免费开放。2、Anthropic Claude Sonnet 4:开发者的第一选择当Anthropic于五月发布Claude Sonnet 4模型时,这款通用大语言模型迅速获得用户青睐,该模型发布一周内即有75%的API用户完成迁移。根据门洛风投的调研,该版本迅速成为编程开发者首选,在企业级开发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OpenAI两倍以上。发布后Anthropic大幅扩展了Sonnet的上下文窗口,使其能处理长达7.5万行代码的超长提示,容量达到包括GPT-5在内的竞品两倍有余。该公司在9月推出的Sonnet 4.5版本,进一步实现了更快速精准的运算能力。3、Anysphere Cursor:氛围编程开拓者Cursor是Anysphere公司推出的AI编程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对话式指令编写和编辑代码。Cursor融合了自主研发的AI模型及OpenAI、Anthropic等公司的技术,能够自动化完成大量软件开发工作。据Anysphere称,超过5万家企业,包括逾半数财富500强公司,正在使用Cursor,每日生成超1亿行代码。今年6月,Anysphere获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融资。4、谷歌DeepMind世界模型Genie 3:与AI对话生成三维世界对于大多数AI模型,用户输入提示后只能获得静态回应。而谷歌DeepMind于8月推出的世界模型Genie 3,却能将文字提示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世界。只需让Genie 3生成一条河流,再指令它添加小船或海洋生物,系统便能即时呈现惊艳视觉效果,并支持用户连续数分钟在场景中自由探索。谷歌称,该工具目前仅向部分学者和创作者开放,其应用潜力涵盖教育领域(如模拟古罗马探险)及高风险场景的AI智能体训练。 二、机器人:宇树R1、Figure 03齐亮相,通用人形机器人成热点 如今,人形机器人成了机器人行业的热点。Figure AI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曾估算,这个赛道的市场规模将达4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6万亿元)。定位家用市场的Figure 03和面向研究人员的宇树R1是两款较有标志性的产品,这两家企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也显示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两条发展路径:家庭服务与科研开发。除了人形机器人外,扫地机器人、无人机等消费级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1、宇树R1:双足可编程机器人从无人机到自动驾驶汽车,当今大多数机器人并非科幻作品中构想的人形形态,中国宇树科技开发的R1机器人则成为例外。这款于七月发布的双足可编程机器人起售价仅5900美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主要面向测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及软件开发者。R1重量仅55磅,配备支持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的内置AI系统,拥有26个关节(人类关节数约为300个),凭借拳击、奔跑甚至侧手翻等复杂动作令观众惊叹不已。 2、Figure 03:居家场景人形机器人Figure 03是一款由Figure AI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型被定位为Figure首款可量产人形机器人,最终将能参与自身生产线作业。今年10月面世时,Figure 03已能完成折叠衣物、装载洗碗机等家务劳动,但仍需人类协助,比如启动洗碗机程序或拾取掉落物品。目前该公司正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通过训练Helix神经网络提升机器人执行多元化任务的能力。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认为,机器人技术正经历与数字AI相似的发展曲线,预示重大能力突破即将来临。他计划在明年将Figure 03引入特定试点家庭。 3、追觅X50 Ultra扫地机器人:专为真实家居环境设计虽然扫地机器人尚未拥有完全自主意识,但追觅X50 Ultra无疑将这一愿景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款于二月发布的吸尘设备搭载智能导航系统,能识别多达200种物体,并支持语音指令响应,无需人工解救被困角落的“可怜”家电。凭借全新ProLeap系统配备的可伸缩支腿,攀爬高度达2.5英寸,它还能完成拖地、清洁台阶及跨越电线等障碍物的任务。换言之,X50 Ultra专为真实家居环境设计,无论是房间门槛还是杂物堆放都能从容应对。追觅官方声称,该产品已成为品牌迄今最畅销的扫地机器人。 4、零零科技HoverAir X1 ProMax:随行跟拍飞行相机记录生活时刻的两难困境在于:用户必须抽身于当下时刻才能进行拍摄。HOVERAir X1 PROMAX则打破了这一局限。这款运动相机小巧到可轻松放入口袋。当用户在滑雪坡道上飞驰或穿越山脊线时,设备能自主飞行跟随,通过AI技术拍摄8K视频并持续追踪主体。内置传感器有效规避碰撞风险,其采用的航空级柔性材质更具备卓越韧性,足以承受意外坠落的冲击。 5、影石影翎Antigravity A1:沉浸式360度无人机相机影石影翎Antigravity并非首家在无人机上安装360度相机的公司,但自称是首个从一开始就围绕此类相机设计无人机的品牌。A1随附一副头部追踪眼镜和一个经重新设计可单手使用的控制器。这意味着飞手可以获得他们喜欢的任意方向的无人机视角,创造更沉浸的体验。由于A1仅重249克,美国及大多数其他市场的买家无需持有无人机操作执照即可飞行。 三、芯片:量子计算迎来“寒武纪大爆发”,专注降低算力和功耗门槛 随着AI大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拓展,AI基础设施也随之一同迭代。端侧芯片支撑AI无处不在的部署,算力普惠给中小AI企业带来同等发展机会,量子计算则为AI迭代打好基础。计算技术的多维演进,正为AI从工具向生产力的转化升级构建技术基座。1、Ambiq SPOT超低功耗芯片:突破AI设备的能效瓶颈人工智能技术向来以高能耗著称,其在输出信息时往往消耗大量电力。对于电池供电设备而言,这构成严重制约,制造商不得不在耗能的AI功能与有限电量之间艰难取舍。Ambiq独有的亚阈值功率优化技术(SPOT)芯片架构,使AI推理任务能在本地离线运行,在提升运算速度与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目前该芯片已植入2.8亿台商用设备,包括佳明与小米的智能手表,2025年7月,该公司正式登陆公开市场。 2、量子芯片全行业突破:量子计算迎来“寒武纪大爆发”虽然量子计算机时代尚未完全到来,但过去一年间的技术突破正加速这一未来。谷歌在12月发布Willow量子芯片后,微软的Majorana 1与亚马逊的Ocelot相继问世,而行业领军者IBM也计划在年底推出Nighthawk处理器。这些芯片均展现出提升量子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能力。应用量子计算咨询公司创始人马林·伊维齐克认为,尽管技术路径各异,但同步突破标志着该领域正经历“寒武纪式物种大爆发”。虽然诸多工程挑战依然存在,但竞赛焦点已转向谁能最快实现规模化应用。 3、Quantum Brilliance Quoll:钻石量子微处理器与传统需要极端冷却和真空保护的量子计算机不同,Quantum Brilliance在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部署了首套商用量子-经典混合集群,利用钻石天然晶格缺陷作为量子比特。其CEO马库斯·多尔蒂称,钻石量子比特不仅比传统量子比特更稳定,还能在室温下运行以节省能源与空间。这台约台式机大小的量子微处理器已能在测试中维持超过1毫秒的量子态,未来有望助力分子间化学反应的模拟研究。 四、智能电脑:英伟达降低算力门槛,三星想用太阳能给电脑供电 英伟达DGX Spark将petaflop级算力带入桌面,大幅降低AI研发门槛;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通过24%光电转换率实现阳光直射20分钟支撑1小时使用的突破;传音Tecno Megabook S14以不足2磅重量问鼎全球最轻笔记本,并集成离线AI能力。这三款产品分别展现了计算设备在普惠算力、能源自治与极致便携三大维度上的创新设想。1、英伟达DGX Spark桌面超级计算机:普及AI算力的里程碑迄今为止,强大AI算力始终被高昂的云集群服务所垄断。而英伟达DGX Spark通过搭载Grace Blackwell GB10超级芯片,将1 petaflop算力与128GB内存浓缩至桌面级设备。该设备可对高达2000亿参数的AI模型进行微调。“在桌面设备上实现petaflop级AI性能具有革命性意义,这将真正推动AI技术民主化。”英伟达高性能计算与AI工厂解决方案高级总监迪翁·哈里斯强调。英伟达DGX Spark桌面超级计算机通过多机并联可处理更庞大模型,现以3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开放预售。 2、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光能充电的移动办公伴侣为解决用户的电量焦虑,联想推出尚处于概念阶段的Yoga太阳能笔记本。其在顶盖全面嵌入背接触式光伏电池,可利用室内外环境光为设备充电。这款15毫米超薄设备不仅实现24%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采用“太阳能优先”算法优先实时供电后再存储盈余能量。在阳光直射20分钟即可支撑1小时视频播放。 3、传音Tecno Megabook S14:超轻量笔记本电脑这款中国制造的14英寸OLED笔记本重量不足2磅(约907克),自称“全球最轻”(苹果13英寸MacBook Air重2.7磅)。但其亮点不止于此:S14搭载传音自研AI模型,可离线完成会议转录、文档分析、图文音混合搜索等任务。传音PC产品总监Daniel Kang强调:“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于离线智能办公能力——无论身处航班、偏远村庄或注重隐私的场景。” 五、智能手机:华为、小米凭摄影功能上榜,荣耀成为“幕后赢家” 从入选的智能手机来看,虽然不全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但都各具特色。华为Pura 80 Ultra和小米15 Ultra以摄影功能取胜,Light Phone III则主打极简,中国友宏科技Jelly Star手机号称是“全球最小安卓机”。值得注意的是,iPhone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中。此外,荣耀为智能手机研发的硅碳电池、深度伪造检测工具,也都入选了年度最佳发明。1、华为Pura 80 Ultra:智能手机影像新标杆华为Pura 80 Ultra专为热衷记录周遭世界的用户打造。华为欧洲产品负责人Andreas Zimmer称:“我们开发了一款出色的相机,而它恰好也是部智能手机”。这款7月发布的机型首创可切换双长焦镜头,以微型化结构复刻数码相机机械原理。双镜头支持3.7倍与9.4倍变焦,一英寸传感器增强进光量,并能识别150万种色彩,最终在任何光线下都能呈现细节丰富、色彩生动的照片与视频。 2、小米15 Ultra这款智能手机的影像系统由华为与德国相机品牌徕卡联合设计,镜头模组复刻复古相机美学。整机更深度融合谷歌Gemini模型驱动的AI工具集,实现智能影像新高度。 3、Light Phone III:无干扰5G手机Light联合创始人唐凯威是华裔,曾供职诺基亚,他坦言“离职是因为不理解每半年推新机的意义。”Light专注极简设备,其前代产品仅支持通话短信,配备电子墨水屏与多日续航。4月发布的Light Phone III在保持减扰设计的同时,增加了相机、基础GPS导航、5G热点及类黄页目录等现代功能,但仍不配备浏览器与社交应用。 4、Unihertz Jelly Star:超小型智能手机Jelly Star证明智能手机不必千篇一律。中国公司Unihertz(友宏科技)推出这款3英寸屏幕、信用卡大小的设备,号称“全球最小安卓手机”,该机型凭借彩色半透明背壳与随铃声、通知及音乐律动的LED灯显脱颖而出。这款手机可以运行常规手机应用,但部分用户利用小屏特性主动限制自己陷入“滑动沉迷”。 荣耀为智能手机研发的硅碳电池、深度伪造检测工具,均入选年度最佳发明。5、荣耀硅碳电池:更轻薄、更持久的电力解决方案当前大多数设备采用的锂离子电池已达到密度极限,制约了折叠设备进一步轻薄化。荣耀的新型电池设计在压缩材料体积的同时延长了续航时间。继2024年推出含硅量10%的硅碳电池后,今年该公司再次发布含硅量达25%、厚度仅2.3毫米却拥有6100mAh容量的升级版本。这款新电池已搭载于7月发布的荣耀Magic V5手机,续航达35小时以上,并将陆续应用于荣耀智能手表与笔记本电脑产品线。 6、荣耀端侧AI深度伪造检测:保障数据财产安全荣耀在其最新旗舰手机Magic 7 Pro中还内置了深度伪造检测工具。该功能直接在设备端扫描视频中是否存在断裂帧或不自然面部动作等特征,既降低延迟又避免数据外传。荣耀副总裁孙建法称,这项首创的保护措施“将检测负担从用户转移至设备,使每个人都能在AI时代安心探索”。据公司介绍,该功能适用于荣耀自有通话应用及微信、WhatsApp、Messenger、Botim等社交平台,同时支持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与流媒体应用。 六、智能穿戴:华为、苹果领军智能手表,AirPods Pro 3凭“实时翻译”再攻下一城 智能手表继续专注运动健康功能,耳机则装配上了AI功能。此外,可穿戴健康监测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腕间、指尖都能化身“健康雷达”,时刻监测健康指标。1、华为Watch GT 6 Pro智能手表华为Watch GT 6 Pro智能运动腕表在记录速度、距离、功率、定位等核心运动数据并显示地图的同时,更具备100多种专业运动模式,涵盖骑行、高尔夫、自由潜、滑雪等多场景需求。除蓝牙通话基础功能外,其还可化身手机远程快门控制器,兼具语音备忘录记录与音乐播放功能,全面覆盖运动与生活全场景。 2、Apple Watch Series 11苹果全新Apple WatchSeries 11智能手表新增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的高血压检测功能,可及时向用户提示慢性高血压征兆。该功能通过光学心率传感器数据,精准分析用户血管对每次心跳产生的压力反馈。 3、Whoop MG:C罗投资的医疗级健康监测顶尖运动员使用的健康追踪设备是什么?答案很可能是代表“医疗级”的Whoop MG。5月发布的这款可穿戴设备提供临床级心电图表征心血管健康,通过“每日血压洞察”(测试版)揭示睡眠质量与压力水平,且腕间不设屏幕避免干扰。基于十余年精英运动员数据积累(C罗、马霍姆斯、麦克罗伊等均为投资者),设备新增“衰老速率”评分,直观显示近期习惯对长期健康的影响。 4、Oura Ring 4:全面精准监测数据这款由芬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指环将信号通道数提升至前代2倍,实现更全面精准的生理数据监测。新增的“智能感知”技术可捕捉血氧、心肺频率、皮温波动与运动数据。2024年12月,Oura Ring 4发布两个月后,该公司推出订阅制“症状雷达”服务,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早期征兆。 5、AirPods Pro 3:“实时翻译功能”亮眼在特定价位上,主动降噪耳机的表现颇为相似。但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称,苹果9月发布的AirPods Pro 3是“一次巨大的飞跃”。除了降噪效果是上一代的两倍、使用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追踪佩戴者心率、必要时可作为助听器使用外,其新增的“实时翻译”功能能通过苹果智能系统,即时翻译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或英语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意大利语、日语、韩语和中文翻译功能将于年底前推出。 6、韶音OpenRun Pro 2:骨传导耳机新纪元保持耳道开放、让用户在聆听音乐时感知环境的骨传导耳机正流行,但传统产品常在音质(尤其低音)方面做出妥协。韶音发言人Jayme Schwartz称,OpenRun Pro 2“解决了长期困扰用户的场景感知与沉浸听感不可兼得的难题”。该耳机的核心亮点是全新DualPitch技术,结合骨传导呈现清晰中高频,通过空气传导增强低频。该产品自2024年8月上市后,在北美售出63万台,全球销量达180万台。 7、Nothing Headphone(1):半透明耳罩窥见耳机内部高端耳机通常采用中性色轻质塑料制造。英国品牌Nothing突破大众市场逻辑,推出这款配备矩形半透明耳罩与金属元件的头戴式耳机。该品牌联合创始人兼CEO裴宇是国内手机品牌一加(OnePlus)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他将其产品的设计美学形容为“复古未来主义工程学与人文温度的结合”,并透露主要用户群是年轻创意阶层。 七、智能眼镜:Meta雷朋智能眼镜搭载显示屏和腕带,国产AR眼镜逐渐轻薄化 智能眼镜迈向实用化,Meta雷朋眼镜实现隔空交互,XReal打造口袋AR影院,雷鸟集成多场景AI应用。1、Meta雷朋眼镜:智能眼镜标杆虽然扎克伯格在9月演示Meta雷朋眼镜与神经感应腕带时出现技术故障,但这套可穿戴设备仍展现出突破性,其右镜片嵌入600 × 600像素显示屏,可直接处理讯息通话;独创肌电腕带通过捕捉前臂肌肉微电流实现隔空手势交互。其神经感应腕带续航达18小时,眼镜(支持定制镜片)续航6小时。 2、XReal One:轻松体验AR世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带来奇妙体验,却常因需要佩戴笨重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让人望而却步。XReal全新的One系列影院级AR眼镜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款外观与普通墨镜无异的产品,通过USB-C线缆连接手机、平板、电脑或游戏主机后,可投射出最大310英寸的悬浮虚拟屏幕。内置空间计算芯片使屏幕能固定在任何位置,稳定的视觉效果有效减轻晕动症。XReal联合创始人徐驰认为,这实现了“人人随时随地享受AR”的愿景,“让人们首次得以将沉浸式影院体验装进口袋”。 3、雷鸟X3 Pro AR眼镜:轻酷AR智能眼镜这款采用MicroLED微显示技术与波导方案的增强现实眼镜,集成了实时翻译、智能导航、场景记录、通话转写及第一视角拍摄等多项AI功能,并兼容Facebook、WhatsApp、TikTok等主流安卓应用。 八、智能家居:和生创新让风扇实现自动追踪,拓竹把3D打印带进家里 三星艺术电视通过画框设计实现科技产品家居化,极哲三折投影仪以可折叠形态重塑移动娱乐体验,和生创新风扇运用毫米波雷达实现精准送风,共同展现智能家居设备从功能导向转向环境融合的新方向。与此同时,拓竹科技的3D打印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与AI辅助制造,推动个性化生产从专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普及。1、三星The Frame Pro画壁艺术电视延续前代产品的成功理念,三星于四月发布的The Frame Pro系列致力于让科技更好地融入家居环境。这款电视采用可定制画框设计,能像画廊展品般与墙上的相框、艺术品完美融合,待机时可直接展示博物馆收藏的数字名作。在保持4K超高清分辨率和120Hz高刷新率等旗舰配置的同时,它还搭载多项智能工具,使其在智能电视领域保持强劲竞争力。为解决线缆影响美观的痛点,配套的无线集线器可在9米距离内向电视传输信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束缚”。 2、极哲Aurzen ZIP三折叠投影仪从钱包到笔记本电脑,“可折叠”已成为便携性的关键,娱乐设备亦不例外。极哲Aurzen新推出的掌上三折投影仪Aurzen Zip,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采用专利Z形设计,支持无Wi-Fi同屏、零延迟自动对焦,并设有专为播放TikTok设计的竖屏全屏模式;展开后即自带可调支架,无需三脚架。产品总监 Mike Zeng称:“无论是投射家庭影集,还是在旅途中与朋友共享游戏画面,Zip都能将平凡时刻变为共同冒险。” 3、和生创新Dreo TurboPoly Fan 707S智能空气循环扇保持凉爽并非易事。风扇虽是消暑利器,但其机械摆动往往难以精准送风。和生创新Dreo TurboPoly Fan 707S落地扇通过内置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实时追踪室内人员位置。和生创新Dreo副总裁Joshua Gunn介绍,这款高度可在39至44英寸间调节的风扇能“自动调整气流朝向使用者,代表着风扇技术的进化新方向”。该产品送风距离达110英尺,可在不到一分钟内让标准房间空气循环流通,运行噪音却始终低于25分贝。 4、拓竹科技旗下H2D 3D打印机拓竹科技是3D打印领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其新款H2D打印机堪称品牌迄今配置最完善的机型。该设备的双喷嘴系统可实现薄至0.2毫米的打印精度,材料在挤出前会经过15个精密传感器检测,挤出时加热温度达350摄氏度,打印速度高达每秒600毫米。该设备还配备AI视觉追踪系统,实时监测打印过程以避免失误。搭配可选配的激光雕刻模块与绘图笔,H2D俨然成为全功能制造终端。 5、拓竹科技旗下CyberBrick模块化3D打印玩具系统来自拓竹科技MakerWorld生态系统的CyberBrick系列套件,近日推出了包含模块化3D打印零部件的遥控玩具组装套装(不含3D打印机)。为助力STEM教育启蒙,CyberBrick组件无需焊接、布线或编程基础即可完成组装。进阶用户则可通过编程自定义模板或创造全新设计——从R2-D2机器人到游泳小黄鸭,皆可与全球爱好者社群共享。 九、智能出行:比亚迪名扬海外市场,创新电动自行车带来出行新体验 新能源出行方式不再小众,电动汽车与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实现市场灵活便捷的通行需求。1、比亚迪海鸥电动汽车在全球众多地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早已家喻户晓。比亚迪海鸥(部分市场命名为“Dolphin Surf”)作为品牌明星车型,这款紧凑型两厢车基础版搭载30千瓦时电池组与55千瓦电机,续航里程达190英里,最高时速81英里。比亚迪海鸥起售价7.38万元人民币,是比亚迪最亲民的电动车型。今年六月,第100万辆海鸥驶下生产线,该车型早在年初就已登陆欧洲15国市场。 2、Olto电动自行车面对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轻出行市场,Olto以流线型设计巧妙融合电动助力车、电单车和滑板车三者优势。这款重176磅(含可更换电池)、双人座驾的微型车不仅符合自行车道行驶标准,更无需驾照、注册或保险手续。其续航达40英里,支持最高33英里时速。 Infinite Machine联合创始人约瑟夫·科恩坦言:“要让人们摆脱汽车依赖,必须提供优质替代方案。” 十、脑机接口:无创、非侵入式是发展方向,部分设备已迈向临床阶段 Cognixion Axon-R通过非侵入式头戴设备实现失语者的语音重建;NeuroVigil iBrain以便携监测实现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预警;Synchron Stentrode则通过血管植入的微创方式,让瘫痪患者用思维控制iPad等电子设备。这三项脑机接口产品都已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实际临床应用阶段,为非侵入沟通、无创诊断和微创控制开辟了技术路径。1、Cognixion Axon-R:无声者的语音桥梁这款非侵入式头戴设备为因脑外伤、中风、渐冻症等神经疾病失语的人群重建沟通能力。通过捕捉眼动、头部动作及脑电信号,Axon-R可识别字母、单词及指令,并构建个性化AI辅助模型预测用户意图。设备扬声器能以使用者原有音色合成语音。今年3月,该设备已启动针对晚期渐冻症患者的临床试验,目前正通过脑机接口领军企业Blackrock Neurotech向全球十余个主要医疗系统推广。 2、NeuroVigil iBrain:便携式AI脑功能监测仪曾作为霍金研究设备的iBrain于2024年在美国四州获批投入研究使用。这款家用无线脑电图设备通过AI解析脑电生物标记,可在症状出现前对呼吸暂停、帕金森、脑肿瘤及药物副作用等进行预警。该公司曾获得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5亿元)B轮融资,估值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9亿元)。创始人菲利普·洛博士受父亲疾病启发投身预防神经科学,他认为:“通过精准AI算法,无需侵入大脑即可诊断脑部问题。” 3、Synchron Stentrode:开拓性脑机接口技术Synchron公司开发的脑机接口旨在帮助瘫痪或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仅通过思维即可控制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该研究性设备由微型电极阵列构成,无需开颅手术,可通过血管植入大脑,其原理类似于支架植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汤姆·奥克斯利表示:“这项能克服神经系统损伤的潜在疗法具有革命性意义。”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企业已完成两项临床试验,近期展示了一位患者成功控制iPad,成为首例实现该功能的脑机接口,该公司正筹备在未来数月开展更大规模研究。 十一、智能睡眠:自适应调整睡眠环境、内置蓝牙扬声器辅助睡眠,睡眠科技从全方面帮你做个美梦 随着技术升级,睡眠体验也迈向智能化。Manta睡眠眼罩通过嵌入式扬声器,打造沉浸式入眠体验;佳明Index臂带以可机洗织物材质突破佩戴舒适度瓶颈;Ozlo Sleepbuds则通过感知-干预闭环系统,智能调节适宜的睡眠环境。1、Manta智能遮光睡眠眼罩:沉浸式入眠体验新版睡眠眼罩融合独家全遮光C形眼罩设计(适配侧卧姿势)与内置蓝牙耳罩扬声器,让用户能在音乐、白噪音、冥想引导或播客中入眠。联合创始人本·施瓦兹强调:“侧卧时耳部零压迫感,这得益于夹层泡沫中嵌入的超薄扬声元件。”24小时续航能力使其成为该品牌迄今最先进的睡眠辅助设备。 2、佳明Index睡眠监测臂带:更舒适的可穿戴睡眠方案针对腕戴式睡眠监测设备影响夜间舒适度的问题,运动科技品牌佳明于6月推出创新臂带式设计。这款可机洗织物臂带可以监测睡眠阶段的心率变异性、呼吸波动与表皮温度,能够配合“智能唤醒闹钟”在浅睡阶段轻柔震动唤醒用户。佳明高管苏珊·莱曼称,设备会将夜间数据与个性化睡眠评分同步至手机应用,帮助用户了解“日间精力储备状态”。 3、Ozlo Sleepbuds:柔性蓝牙耳塞多数睡眠设备仅止于监测,而Ozlo柔性蓝牙耳塞能主动适配睡眠状态:内置加速度计检测入睡后自动切换至降噪模式,搭载环境传感器的充电舱持续记录睡眠参数并提供改善建议。Ozlo Sleepbuds下一步计划将通过联动机控恒温器,在监测到睡眠不安时自动调节卧室温度。该产品已纳入美国健康储蓄账户报销范围。 十二、AI应用:语音增强、教育专家、时尚导购,AI渗透进生活各个角落 Adobe重塑音频制作标准,松鼠AI服务2400万学生个性化学习,Phia以50万用户革新时尚消费决策……当然不止这些方面,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1、Adobe Podcast语音增强引擎:创作者音频处理利器从《Joe Rogan》到《Call Her Daddy》再到《Huberman Lab》,播客产业正值黄金期,而Adobe最新推出的AI语音增强工具正为内容注入专业质感。2024年11月,这家软件巨头在其在线播客工具套装中发布了第二代“语音增强”功能,能瞬时消除嘈杂公共场所或不良声学空间录制中的噪音、回声与失真。目前,该技术已处理超过1亿个音频文件。 2、松鼠AI智能适应学习系统:个性化AI教案专家基于其独创的“大型自适应模型”,松鼠AI平台融合教育场景专用算法,并经过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师生联合训练验证。该企业已为逾2400万中国学生提供AI辅导(部分场景已完全替代线下课程)。与校企合作模式不同,松鼠AI自主运营学习中心,通过AI为每位学生定制教案与测试。松鼠AI现正进军美国市场,去年美国约40万个教师岗位空缺的现状,或将成为其发展契机。 3、Phia:时尚购物智能助手面对海量线上商品,消费者常难以权衡价格、品质与环保属性。由斯坦福校友菲比·盖茨(比尔·盖茨之女)与索菲亚·基安妮联合创立的Phia,正是一款解决此痛点的免费AI购物助手。通过iOS应用与Chrome浏览器插件,其简洁界面可一键比价新旧服装鞋饰,并解析品牌在二手市场的保值规律,指导用户明智选择新旧商品。平台自4月上线以来,已吸引超50万用户与5000个直接合作品牌。 十三、医疗健康:模拟孕产妇大脑,为罕见病寻药 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疗也不例外。借助AI技术手段,病人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医生也能够更加准确地给出病情诊断,AI正让医疗变得普惠。1、HerBrain:帮助孕妇理解自己怀孕充满未知,且相关研究面临重重挑战。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尼娜·米奥兰助理教授与REAL AI及鲍尔斯女性脑健康倡议组织合作,正在开发一款为准妈妈提供认知支持的工具——HerBrain,这是首个模拟孕产妇大脑的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及孕期人群的脑成像数据训练,原型系统能动态呈现妊娠期与产后的大脑结构变化,帮助女性预判每周的身心波动。米奥兰称:“我们旨在打造一款教育工具。”HerBrain应用预计2027年面世,未来计划与其它孕期应用实现生态整合。2、Atropos Health ChatRWD:临床数据实时查询系统当通用人工智能在医疗建议领域尚存争议时,Atropos Health推出的ChatRWD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不违背希波克拉底誓言的AI工具。该系统依托3亿条匿名患者数据库,允许医生在数秒内模拟定制化临床试验,据称其答案可靠率高达94%,远超通用AI模型不足10%的水平。美国旧金山米尔斯半岛医疗中心的实践印证了其价值:当麻醉科医生对术前是否应停用糖尿病药物存在争议时,通过ChatRWD对1.3万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最终证实无需停药也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成功避免了不必要的用药中断和手术改期。 3、Outcomes4Me:癌症护理导航专家前诺华高管玛雅·赛义德亲历癌症恐慌后,深切体会到即使业内人士也难以厘清诊疗路径。她于2017年联合创立Outcomes4Me,这款免费AI应用能将病历与基因数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诊疗方案、临床试验匹配及症状追踪。赛义德称,这使“非专业人士也能真正理解治疗方案并自主维权。”目前超40万患者使用该平台,它被《当代肿瘤学》期刊评为质量最高的癌症应用。今年该公司收购德国Mika Health应用,正式进军欧洲市场。4、Every Cure MATRIX:为无药可医者寻药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仅覆盖不到25%的已知疾病背景下,非营利组织Every Cure开发的MATRIX平台通过AI技术挖掘已获批药物治疗其他疾病的潜力,这一过程被称为“药物重定位”。目前该团队已成功推进14种药物的重定位研究,为5种罕见病找到有效疗法。 5、OpenEvidence:医疗研究普惠平台对偏远地区医生而言,OpenEvidence堪称“获取高质量同行评审医学知识的生命线”。创始人丹尼尔·纳德勒感叹:“它实现了技术始终承诺却鲜少达成的目标——真正民主化地获取顶尖医学信息与可靠答案。”这款AI搜索引擎整合了通常仅限顶级医疗机构使用的临床资源,自2023年上线后已与《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达成内容合作。通过向全美认证医疗工作者免费开放,目前覆盖近40%医生,该平台正让前沿医学知识实现全民普惠。十四、能源电力:AI发展导致耗电量巨大,稳定、可持续供电储能是关键 无论是AI还是其他科学技术发展,能源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让能源利用率和利用时限进一步提升和延长。1、Bloom Energy Server:可靠电力供应方案随着AI与数据中心的发展对电网造成巨大负荷,甚至引发意外停电,Bloom Energy开发了可提供全天候稳定供电的现场发电系统。其燃料电池技术无需燃烧过程,即可将天然气、生物燃气或氢气转化为电能,实现零碳或低碳排放。该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陶瓷材料替代燃料电池中常用的贵金属,提供从200千瓦到20兆瓦的发电模块,并支持集群部署。客户包括家得宝、Stop & Shop超市、本田和联邦快递等企业,更于2024年11月与美国电力公司达成1吉瓦合作项目。 2、Eco Wave Power 电网接入式波浪能阵列:海洋动能捕获者去年9月,Eco Wave Power在美国洛杉矶港启动了美国首个波浪发电项目,通过在浮标、码头等现有海洋结构上安装浮子,将波浪上下运动产生的压力流体输送至陆地转换装置发电。这个示范项目可产生约100千瓦电力(满足数十户家庭需求),将运行两年以收集数据。该公司已在葡萄牙和中国台湾推进其他波浪能项目。 3、极夜能源沙基电池:沙粒中的能量在极夜能源公司,联合创始人汤米·埃罗宁与马尔库·约洛宁创新性地利用沙粒储存风能和太阳能转化的热能,为家庭和商业供暖提供更清洁的替代方案。该公司首套工业级沙基电池系统于今夏投产,正为芬兰波尔奈宁镇5000名居民提供供暖,其储热介质来自壁炉制造商剩余的皂石碎料。目前极夜能源已开始测试全球客户寄送的样本材料,分析各类沙状物质的储热性能。埃罗宁称:“各种沙状材料皆可物尽其用。” 十五、卫星通信:太空激光通信商用落地,微软空心光纤实现万公里部署 在如此快节奏和信息轰炸的时代,损耗更小、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是通讯技术的主要发展目标。陆地已不能满足通信的需要,太空成为了绝佳的发展领域。1、微软空心光纤:加速数据传输当前云端数据传输主要依靠固态玻璃光纤中的光信号传输。微软超大规模网络业务总经理弗兰克·雷伊解释道:“空心光纤的玻璃介质中心是空气通道,由于光在空气中传输更快,加上可利用更多光谱波段传输数据,使得传输速率与总体容量显著提升。”今年实验证明,该技术实现了史上最低信号损耗。现有空心光纤的传输距离已达传统技术的1.5倍。微软已在欧洲部署超2000公里空心光纤,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互联,预计明年将新增1.2万公里部署量。 2、AST SpaceMobile蓝鸟卫星:从太空直连的极速互联网当其他太空互联网帝国正通过数千颗小型卫星构建时,AST SpaceMobil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贝尔·阿维兰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要实现真正的宽带体验,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解决。”阿维兰说。该公司制造的卫星配备了近地轨道商业卫星中史上最大的通信天线。目前已有5颗蓝鸟卫星在轨运行,而计划在未来数月发射的更大型卫星,将实现120 Mbps的峰值传输速率,创下太空波束互联网的新标杆。通过与AT&T和威瑞森的合作,用户将直接享受内置卫星通信功能,其他用户则可购买浮动资费套餐。AST计划于今年底在美国实现间歇性覆盖,2026年达成全球服务网络。 3、Cailabs Tilba-L10:太空激光通信现代卫星与地面的通信方式仍沿用无线电这种传统技术。法国Cailabs公司推出的Tilba-L10激光地面站突破了无线电的局限:光学技术不受恶劣天气干扰,更难被恶意侦测干扰,并具备超大传输容量。常用频段无线电波传输速率通常为每秒1-2千兆比特,而Tilba-L10与激光卫星通信时传输速率可达20千兆比特。该产品于2024年11月问世,目前已获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多国订单。 十六、宇宙发现:月球探索迎来新突破,未来十年将揭示数十亿宇宙天体 从首个月球着陆器到高精度天文望远镜,人类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不段拓展认知边界。通过太空资源利用、星际通信网络等实践,人类正将宇宙空间转化为服务发展的新疆域。1、萤火虫航天“蓝幽灵”月球着陆器:月球探索新突破今年3月,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幽灵”着陆器成为首艘成功登月的私营航天器。在与NASA的合作中,该着陆器携带了10台科学仪器,包括用于测量月球形态及地月精确距离的激光反射器。萤火虫计划明年发射另一艘着陆器前往月球背面,并于2028和2029年继续执行任务,为人类重返月球表面铺平道路。“随着更多人重返月球,”萤火虫CEO贾森·金称,“我们将确保他们获得维持生存的必需物资。”2、薇拉·鲁宾天文台:宇宙观测新纪元天文学界最新望远镜犹如宇宙狗仔队,每晚从智利山顶对南半球天空拍摄约1000张照片。凭借将星光汇聚到32亿像素相机的巨型镜面阵列,薇拉·鲁宾天文台预计未来十年将揭示数十亿宇宙天体,或可解开“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第九行星”等谜题。建设副总监桑德琳·托马斯称其为“发现机器”,薇拉·鲁宾天文台在今夏试运行期间已捕捉到2000多颗前所未见的小行星,该天文台将于年底前全面投入运行。 结语:中国科技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多点开花 从DeepSeek-R1大模型、宇树人形机器人,到华为智能手机、荣耀硅碳电池,再到比亚迪电动汽车、追觅智能家居等,中国科技产品在《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中集体亮相。这些入选产品显示出中国科技创新的两个特点:一是在保持技术竞争力的同时注重成本控制;二是创新方向更加多元化。这份榜单也从侧面展示出,中国科技正在更多细分领域建立起自身优势,并在全球创新生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刚刚,「PyTorch之王」携15亿薪酬杀回Meta!史上最贵AI天才巨星诞生 新智元报道编辑:桃子 KingHZ【新智元导读】小扎又挖到AI明星了!爆料称,Thinking Machines联创、PyTorch之王Andrew Tulloch回归Meta,本人已在周五内部信官宣。他是曾拒绝15亿美元薪酬包,让全网轰动一时的AI大佬。PyTorch之王,真的回归Meta了!WSJ独家爆料称,Thinking Machines证实——联合创始人之一、明星AI研究员Andrew Tulloch离职加盟Meta。周五,Tulloch一封内部信,官宣了这一决定。 今年8月,他曾豪拒小扎15亿美元薪酬报价,在全网火得一塌糊涂。 Tulloch不仅是Thinking Machines Lab联创,还是首席架构师。在此之前,他曾在Meta干了11年;随后2023年加入OpenAI,重点参与了GPT-4o、GPT-4.5预训练,o系列推理的研发。 Thinking Machines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出于个人原因,Tulloch决定寻求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网友猜测,他这次回归,至少拿到了20亿美元。 PyTorch灵魂人物遭硅谷疯抢个人主页中,Andrew Tulloch本科就读于悉尼大学,并获得了数学专业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取得了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GPA拿下了93分高分。随后,Tulloch又获得了剑桥大学数学统计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Tulloch在Meta任职最久,曾参与了大规模机器学习系统。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轶事。2016年,Tulloch在加入Facebook(现Meta)的几年后,OpenAI总裁Greg也曾亲自下场挖人。他在给马斯克的一封邮件中,写道「Tulloch在Facebook的年薪是80万美元,他很可能会尝试谈判加薪」。当时,OpenAI新员工薪酬为:年薪17.5万美元+年度奖金12.5万美元。他几乎快要答应加入了,但是,又担心薪资差距过大,最终还是拒绝了。七年后,当ChatGPT已经火爆全球,OpenAI估值飙升时,Tulloch才做出了加盟的选择。 如今,他能够一口气拒掉十位数薪酬包,让所有人大为震惊。Meta前高管Mike Vernal对Tulloch更是赞不绝口,「他是一位绝对公认的AI天才」。小扎挖角,从未停止与其他顶尖科技公司一样,Meta在AI领域也雄心勃勃:仅今年就计划在资本支出上投入高达720亿美元,主要用于建设数据中心以训练其AI模型。 Meta斥资千亿美元猛攻AI,扎克伯格宣称「超级智能已见曙光」最近几周,Meta发布了最新的AI产品——一款AI视频生成器,并在其Meta AI应用中为该功能设置了专属标签页。但不久后,OpenAI发布了类似产品——Sora 2。 近几个月来,扎克伯格一直扮演着公司「首席招聘官」的角色,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软件直接联系AI研究员,并邀请他们到家中用餐,向他们描绘公司蓝图。他致力于延揽顶尖人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开出了价值1亿美元或更高的薪酬包。 Meta最终从OpenAI、Google DeepMind、Apple、Anthropic和xAI等公司挖来了超过50名AI研究员、工程师及其他员工,并将其AI团队重组为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Superintelligence Labs) 部门。 Meta还与数据标注初创公司Scale AI达成协议,收购其49%的股份,并聘请其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负责这个新部门。 目前,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部门下设四个团队,其中包括TBD实验室。该团队紧邻扎克伯格的办公区,正致力于开发公司下一代名为 Llama 的大语言模型。这次人事变动是Meta最新的一次重磅引援。随着公司将重心转向整合新组建的人才密集型AI团队,并致力于实现其所谓的「超级智能」,其在鼎盛时期的招聘狂潮已有所放缓。参考资料: https://x.com/MeghanBobrowsky/status/1977078882819006630https://www.wsj.com/tech/ai/thinking-machines-lab-co-founder-departs-for-meta-442d7461?mod=hp_lead_pos3 -
人民财评:网约车“一口价”的本质仍是内卷式竞争 王曹群近日,陕西西安等地出台政策,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而在此前,江西鹰潭、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多地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各地有关部门的相关举措,对构建公平、透明、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具有积极意义。“一口价”等低价模式,本质上是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捷径。它短期内看似惠及了乘客,留住了用户,但其将运营成本转嫁给了司机群体,“司机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这种模式不仅不可持续,更背离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方向。监管部门叫停“一口价”,正是要斩断“内卷式”路径依赖,促使平台从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抽身。治理的核心不是“禁止”,而是在于寻求“最优解”。叫停“一口价”,广大司机无疑是受益者,他们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担忧会导致打车费用升高。所以,要让网约车行业真正行稳致远,关键在于以此为契机,推动建立一套更为合理、透明、平衡各方利益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大力推动更透明化的定价机制与更合理化的抽佣规则。叫停“一口价”的初衷是取缔“无序低价竞争”,不是增加乘客的负担。平台应积极主动地向司机和消费者清晰公示计价规则、抽佣比例及其具体构成,让司机的每一份付出都得到清晰对等的回报,同时也让乘客的每一笔消费都明明白白。其次,必须精准平衡好司机、平台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平台作为连接供需两侧的关键枢纽,既要获得自身利益,更要照顾司机的利益和顾及乘客体验。在取缔不合理低价、确保司机劳动价值得到尊重的同时,也应通过优化计价方式兼顾“最大公约数”,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当前,网约车行业已经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发展到提质增效阶段。平台企业若想在新阶段脱颖而出,需从“降价”转向“提质”,既要通过技术驱动提升智能调度效率、创新开拓中高端、定制化等多元化市场场景,也要通过管理优化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再次释放维护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信号。向无序“价格战”亮剑,本质上就是打破囚徒困境,重构健康的市场生态,最终实现消费者获得合理价格、企业赢得发展空间、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多赢局面。 -
加码即时电商,扩大配送范围,麦德龙上海首个前置仓启用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10月1日至10月8日),麦德龙普陀商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假期前完成调改的3R专区(即烹、即热、即食区域),销售同比增幅超过200%。受益于麦德龙普陀商场前置仓节前正式投入运营,8天时间里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成。据悉,该前置仓既是麦德龙在上海的首个前置仓,也是品牌在上海地区首次进行跨区域线上业务拓展。 麦德龙普陀商场,资料图上海首个前置仓正式投用作为麦德龙在沪首个前置仓,以“线上下单、最快1小时达”的极速配送服务,精准覆盖周边5公里范围,最远可延伸覆盖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大部分区域。走入前置仓,记者注意到仓内采用三温区仓储管理,已有超过2000种优选商品入库,所有商品与线下门店同步质检,果蔬、鲜肉等严格标注产地与生产日期,实现 “从源头到餐桌” 全链路安全管控。当前,麦德龙普陀商场已与达达达成配送合作,消费者既可以在麦德龙APP下单,同时也可以在美团、饿了么、抖音等三方平台下单。依托数字化分拣系统,实现冷藏冷冻商品全程冷链配送。 工作人员配货“最直观的就是配送范围大大增加了。前置仓开业前普陀店小时达覆盖范围是商场周边5公里。开业后,小时达的覆盖范围最远可达距离普陀商场的10公里以上。”麦德龙普陀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前置仓投用也标志着麦德龙在上海继续加码即时电商服务。 前置仓为迎接新仓开业,上海普陀商场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缤纷促销,为消费者呈上了丰富的优质商品。在麦德龙APP上,生鲜区主打“新鲜直送”,同时推出“新人价商品”促销,实现“一站式购物+极致性价比”的双重体验。服务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麦德龙普陀商场看来,前置仓契合了上海市发布的《2025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中关于“特色空间塑造行动”的要求。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前置仓模式创新社区商业供给方式,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仓内商品涵盖生鲜、百货、饮品等全品类,满足居民“家门口”的便捷消费需求。 麦德龙普陀商场为了扩大前置体验人群,麦德龙APP还向非付费会员开放下单权限,打破传统会员制限制,践行普惠性服务理念。 麦德龙APP据悉,麦德龙此前已在长春、大连、青岛、温州、哈尔滨、长沙、合肥等地开设20多个前置仓,形成覆盖东北、华东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密集网络。此外,企业正积极参与到普陀区打造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区域协同发展,当前品牌已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等沪宁沿线城市开设了11家麦德龙商场。 麦德龙普陀商场麦德龙方面表示,后续将基于上海首个前置仓的运营效能、用户需求覆盖率及成本收益分析,适时研究推进前置仓网络布局规划。原标题:《加码即时电商,扩大配送范围,麦德龙上海首个前置仓启用》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来源:作者:王笛 -
美团回应“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后续将进一步推广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近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美团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了”,相关页面信息显示,为了维护骑手权益,目前已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 7 个城市试点上线了骑手评价用户和骑手屏蔽用户功能。IT之家参考网传截图获悉,骑手在订单结束后的 48 小时内可在订单页评价用户 (支持匿名评价) ,如果遇到顾客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可在评价页面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快捷屏蔽用户,或在骑手 App 中“接单设置页面-接单工具模块-屏蔽顾客”中选择顾客进行屏蔽(提交相关证据审核通过后即可屏蔽成功,最多可同时保持屏蔽两个用户)。对此,美团骑手客服人员回应“老板联播”称,这是最近新增的功能,具体以页面显示信息为准,如果有屏蔽用户需求,可以在 App 接单设置页面选择订单屏蔽顾客,设置后 365 天之内不会接到该用户的订单,目前这一功能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放,后续也会进一步推广,但不确定具体时间。 -
扎克伯格再获 AI 人才:OpenAI前 CTO 新公司联合创始人加盟Meta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由 OpenAI 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领导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其一位联合创始人已离职加盟 Meta。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人工智能研究员安德鲁・塔洛奇(Andrew Tulloch)已于周五通过内部消息向员工宣布离职。Thinking Machines Lab 的一位发言人向《华尔街日报》证实了塔洛奇的离开,并表示:“他因个人原因决定选择另一条职业发展道路。”今年 8 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马克・扎克伯格正在大力开展人工智能人才招募行动,其中包括提出收购 Thinking Machines Lab 的意向;在收购未果后,扎克伯格据称试图以一份总价值可能高达 15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07.05 亿元人民币)、为期至少六年的薪酬方案吸引塔洛奇加盟。当时,Meta 一位发言人回应称,《华尔街日报》对相关报价的描述“不准确且荒谬”。塔洛奇此前曾在 OpenAI 以及 Facebook 的 AI 研究部门(FAIR)工作。 -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全球500强CEO!”上海AI企业很兴奋:要把握机会 昔日亚洲最大水泥厂,变身人工智能新秀场。10月11日下午,徐汇滨江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迎来参加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外方嘉宾。穹顶天幕之下,8家企业摆开展台,依次展示上海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不仅获得了企业家的阵阵掌声,市咨会成员企业与上海人工智能企业间的一些合作,也悄然开始。“今年来沪参会的市咨会成员特别踊跃,他们对中国人工智能也特别感兴趣。”自上世纪90年代起,市咨会会议顾问、安永中国前主席吴港平开始参与市咨会组织工作。在徐汇滨江,很多全球500强CEO告诉他,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面向未来,我们不能自满,但应该有更多自信。上海与世界的合作,只会越来越密切”。 看到上海AI产业最新发展在上海极派乐科技公司展台,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弹起了智能无弦吉他。这款吉他能够实时生成歌曲和弦,即便是完全没学过吉他的门外汉,也能快速上手弹出乐曲。刚放下吉他,她又戴上一款名为“Rokid Glasses”的AI翻译眼镜。周边人讲中文,镜片屏幕会自动显示出绿色的中英双语内容。极派乐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副眼镜重量与普通眼镜相仿,不仅可以自动适配600度以下近视,而且语言翻译准确率九成以上。“Wonderful(太棒了)!”屈翠容点首称赞。走到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公司展台,市咨会成员、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陈淑珊注意到一台圆滚滚的人形机器人。“它真可爱!”陈淑珊走上前去,边拍视频边挥手。这台人形机器人是傅利叶最新发布的“GR—3”,引入软包覆材工艺和全新自研的全感交互系统,实现更亲和的的互动陪伴体验。“上海在AI实际应用层面的深度与广度令我印象深刻。”陈淑珊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可以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AI也可以应用于医疗健康和能效优化方面,比如从大模型向高效小模型的演进,这体现出前沿科技与实体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市咨会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也在现场关注“AI+医疗”的创新产品。“上海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非常优越,能将各项要素和各家企业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跨领域合作,比如生物化学等传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在他看来,发展人工智能上海有两大优势——做事效率高、规模效应大。今年,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投资20.4亿元,用于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罗氏是最早在沪设立研发中心的外企之一,未来也将继续深耕上海。 创造进一步接触的机会听完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联合创始人周翔的介绍,市咨会特邀演讲嘉宾、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教授马克·格雷芬没有随大家前往下个展台。他向周翔递上名片,并互加微信,探讨进一步交流合作的可能性。“联影智能的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特别有意思,我想再深入了解。”格雷芬感慨,从想法到技术整合再到解决方案,上海AI发展速度远超想象。“中国AI公司不仅仅强在科技理论,还在应用方面领先。如今只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开始,我相信未来能在上海看到更多,期待上海成为国际和本地科创企业的中心。”一边是外宾们兴致盎然地参观,一边是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在把握契机。“我们与这些企业中国区高管接触比较多,但这么多全球500强企业CEO同时出现,还是第一次。”傅利叶智能科技副总裁时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把企业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黑科技”搬到现场,希望在不到10分钟展示时间内吸引住外宾。当然,时晖坦言,并不奢望单单一次展示就能立刻获得订单,更多是期待给对方留下初步印象,创造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让他高兴的是,不少世界500强的中国区总裁主动和他交换名片,有的甚至在参观后留下来深谈。机器人讲解接待、物流分拣与娱乐表演……智元创新(上海)科技公司的展示赢得掌声一片。“2024年至今,我们企业完成从量产迈向商业化的重要布局。”企业合伙人姚卯青告诉记者,中国产机器人在成熟度、成本控制、后续服务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希望通过这次展示最新技术产品,推动企业产品“出海”。姚卯青介绍,企业已获得韩国LG公司领投,正在努力建立海外经销渠道,通过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我们企业在技术完整度上较为领先,不必去打价格战”。 利用全球网络支持上海企业发展在11日下午参观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展示前,市咨会成员、威立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埃斯特尔·柏莲诺在浦东参观了一个合作项目,通过AI技术节约时间,提升生产效率。“我们在上海建立了开放创新实验室。当然,他们也面临来自威立雅在全球其他研发中心的竞争,但我认为上海的这支团队有活力、有创新意愿和能力,他们总能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柏莲诺对上海研发团队很有信心。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认为,中国和日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尤其在上海,瑞穗可以服务于城市的金融开放发展。“瑞穗最近获批在华设立外资独资券商,我们非常乐意利用强大的全球网络支持上海企业的发展。”今井诚司说。在现场,市长特邀客人、奥镁集团首席执行官博格斯已与三四家上海企业交换联系方式。被问及是否有可能与其合作时,博格斯给出肯定的答案:“我们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这提供了合作的空间——想必这些初创企业有能力也有意愿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深耕中国32年的坚实基础,星展银行对中国市场充满长期信心与发展期待。星展国际财富中心已在上海揭幕。”市咨会成员、星展集团首席执行官陈淑珊表示,企业将为中国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全球化发展。“利用我们连接东南亚、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独特网络优势,助力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副市长解冬出席会外活动。原标题:《“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全球500强CEO!”上海AI企业很兴奋:要把握机会》栏目主编:张骏 图片来源:海沙尔 摄影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洪俊杰 胡幸阳 周昱帆 叶宇 -
上观时评|“永不下播”的AI主播,必须“实名上岗” 近日,上观新闻揭露了“AI服装主播”带货乱象:虚拟人语言流畅、表情自然,衣服上身效果逼真,甚至能“秒回”观众评论,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然而,不少消费者收货后却直呼上当——“面料软塌塌的,根本撑不起来”,与直播间展示的“版型笔挺”大相径庭。直播带货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商品实价优质的基础上,真实和互动必不可少。但在AI直播间,运营者提前编写脚本,技术算法精准驱动口型,关键词库模拟即时互动……看似热闹非凡的直播间,实则精心编排的木偶戏。在这个模式中,任何商家都能轻易搭建一个“永不下播”的虚拟直播间,让AI主播24小时“勤奋”推销,而消费者还误以为在与真人交流。事实上,在AI登场之前,直播带货领域早已乱象丛生。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达40.2万件,同比增长近两成。产品质量“翻车”、虚假宣传、退换货难等问题屡禁不止。而AI主播的到来,造假的手段更加隐蔽,欺骗的手法更加智能。诚然,直播电商拥抱AI浪潮,本无可厚非。商家借助技术降本增效,是市场竞争的自然逻辑,关键在于透明和规范。我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规定,利用AI生成的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必须添加显著标识。也就是说,AI主播并非不能出现,但必须“亮明身份”。遗憾的是,这一规定在电商领域的落实并不理想。许多平台并未严格执行标识要求,AI主播披着“真人外衣”登场,消费者甚至毫无察觉。平台不作为,也变相纵容造假。如果电商平台继续对AI假直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短期内或许能换来一时的销量,但长期看,消费者信任的崩塌会让整个生态遭受重创。AI直播间必须“实名上岗”,平台应建立前置审核机制,对未标识、误导性使用AI的行为加以限制和惩处。同时,监管部门应出台更具操作性的细则,将AI虚拟营销纳入常态化监管。技术的进步,不能以商业诚信为代价。AI虚假直播,只是直播带货乱象的一个缩影。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规范直播带货领域的不合理经营行为,倡导实价优质,依法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技术可以迭代,规则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让市场在信任中繁荣。原标题:《上观时评|“永不下播”的AI主播,必须“实名上岗”》栏目主编:简工博 文字编辑:谢飞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来源:作者:陈永建 -
中国的AI人才,要从16岁中学生里挖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伯衡,作者:伯衡,题图来自:AI生成10月9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活动,这在业内颇受关注。自他常驻新加坡办公后,鲜少在国内公开场合露面,使得这次现身格外引人瞩目。与马云等商业大佬一样,张一鸣的每次动态都牵动着舆论神经,外界常试图从其行踪中解读字节跳动的业务动向。然而这一次,他的目的并非商业扩张,而是关乎人才的培养。在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的开业现场,张一鸣暂时放下“企业家”标签,转而以“捐赠人”身份,与上海交大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揭开了一段酝酿九年的教育创新探索。这个知春创新中心面向16~18周岁、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特长与热情的年轻人。这不由得让人们联想起中科大的少年班,也是面向类似的群体。同时,知春创新中心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又像是“双元制”的翻版。不管怎样,核心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眼下,中国AI人才的缺口很大。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杭州已经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每学年安排不少于10课时。显然,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地下场找人才了。 “中科大少年班”翻版? 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是于今年4月成立的,其核心定位清晰:聚焦前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源工具开发,以及顶尖创新人才培养。它面向的不是高校毕业生,而是16~18岁、在数学、物理或计算机领域有特长与热情的年轻人。培养周期长达5年,每年仅招30人,采用“小而精”的思路。这种模式,令人不禁联想到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少年班,旨在从早期发现并培养天赋异禀的青少年,为中国科技事业输送尖端人才。中科大少年班学生的典型入学年龄是16周岁左右,并且严格规定不得是高三应届毕业生。他们是一群在中学阶段,就提前完成了大学学业的“超常少年”。关于中科大少年班,2019年时,就有日本媒体称:中科大少年班,堪称中国AI领域“人才摇篮”。粗略统计下目前中科大少年班走出来的站在行业顶峰的AI人才,其中就有如“寒王”——寒武纪的创始人陈天石等人。 中科大少年班能成为AI人才的摇篮,其背后的原因是,独特的培养模式与AI学科的特点强力共振。首先是夯实基础与跨界融合,少年班在学生入学前一两年会进行跨学科的宽口径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地在计算机、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领域间建立联系,为AI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次是个性化的培养路径,少年班普遍实行“一生一方案”,这充分尊重并激发了每位学生的独特兴趣和潜能。AI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分支众多,这种个性化的培养机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长,早早地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不同方向进行深入探索。最后是顶尖的资源与早期科研训练,少年班的学生享有学校最优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例如:大二就有机会进入国家级实验室参与前沿课题。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这种早期的、高水平的科研实践经历,对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品味至关重要。同时,少年班学院还持续设立如“智能计算英才班”、“人形机器人英才班”等新的交叉学科项目,紧跟科技前沿。 人才缺口 当前,全球AI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财富》杂志曾指出,全球范围内能推动AI技术突破的顶尖专家不足千人,且主要集中在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核心团队。红杉资本合伙人大卫・卡恩更是直言:一年前,AI主流叙事还是算力推动发展,如今重心已转向人才优势。在中国,这场竞争同样激烈。行业数据显示,训练一个前沿AI大模型的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其中顶尖研究员的人力成本,与GPU等硬件成本几乎持平。“抢现成人才”已成为行业常态,同时,也越来越难。既因为市场供给端的人才稀缺,也因为企业需求端的竞争激烈。今年9月,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带队赴清华捐赠,支持新设的“无穹书院”,以培养下一代AI开拓者为使命。知春创新中心指向的也是要将抢夺人才的战线往前推,在当天开业现场,张一鸣说的最后一句话,没有提及字节的任何业务,只强调: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在AI领域走得更远。黄仁勋曾说,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目前最大的单一人才群体。但如何将人数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关键在于培养模式的突破。传统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大多偏标准化、功利化,难以满足AI领域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现场,张一鸣也分享了他对人才培养的反思: 很多人才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有些人才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就像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极佳,却在面对创新任务时“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新场景、解决新问题。在字节跳动发展过程中,张一鸣目睹了太多“高分低能”的技术从业者:能熟练运用现有算法,却缺乏从0到1的创新能力。能完成既定任务,却难以应对AI领域的“不确定性”。因此,知春创新中心的培养目标格外明确:不追求“技能熟练度”,而是培养“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的人。核心是独立思考、重视实践,“关注长期和全局,在探索中学习,保持平常心,拥抱不确定性”。这种理念与俞勇的教育思考契合。早在2002年创办ACM班时,俞勇就发现,传统教育“只教硬知识,不练软实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些在ACM全球竞赛中至关重要的素质,恰恰是课堂所缺失的。如今他们正将这种“补短板”的思路推向极致:让16岁~18岁的年轻人在价值观与思维模式成型期,就摆脱“应试化”束缚,直接对接AI领域的前沿挑战。 在未来到来之前下手 同样瞄准年轻群体、同样采取特殊培养模式。知春创新中心与中科大少年班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更强调项目制学习,更注重与产业实践的结合,更关注避免“应试化”倾向。除俞勇亲自领衔外,该中心还邀请到上海交大ACM班校友、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康南茜(美国超级独角兽Databricks早期员工)担任导师。同时,中心与字节跳动等企业合作,为学员提供工业界真实场景的研究课题与实习机会。实际上,知春创新中心的成立,可能是张一鸣酝酿已久的计划。早在2016年时,今日头条正在资讯赛道快速扩张,张一鸣注意到公司核心算法团队中,多位能力突出的工程师均毕业于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班(ACM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为探究背后的“人才密码”,张一鸣专程赴上海交大拜访了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以及班委会顾问、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这次交流让他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精准培养”模式对技术人才成长的推动作用。2024年10月,在与俞勇教授的一次教育创新交流中,张一鸣提出了关键问题:是否愿意一起创办一个小而精的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这个想法部分源自他对美国欧林工学院的深入研究。这所位于波士顿郊区的学校以“小而精”著称,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却凭借动手实践与项目制学习,使毕业生实力比肩麻省理工、斯坦福等顶尖学府。面对张一鸣的提议,俞勇教授的回应是:你是认真的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两人一拍即合。半年筹备期后,知春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全球互联网巨头在AI赛道激战正酣,尽管张一鸣本人尽量剥离了企业的色彩,但是,可以预见:如果知春创新中心挖掘和培养出的AI人才,一定是字节跳动近水楼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伯衡,作者:伯衡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0441.html?f=wyxwapp -
数智赋能,助力全球女性绽放新光彩 本报记者 黄发红 “这个AI智创平台工具真能帮我生成本土化形象的卖货视频?太神奇了!”今年9月,50余名外籍女商户、女大学生在浙江同上一堂“数字进修课”,学习如何在数字时代经营好网店,来自也门的外商索芭向老师仔细请教着如何用好新技术。 这次“数字进修课”是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举办的一次面向发展中国家女性的电商培训班,以助力提升外籍女商户、女大学生的数字技能,赋能妇女发展。和索芭一样,各国学员都充满求知欲,学习了“跨境电商实操攻略”“AI赋能贸易新玩法”等课程。一名欧洲女大学生兴奋地说:“学好电商和AI,我毕业后也要在义乌创业!”一名中东女商户则表示:“我要学用‘数字人’开拓南美市场,让我的商品卖得更远!” 当前,数智技术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女性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预计2025年至2030年间,仅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如果女性能更充分地参与到数字经济中,将会增加超过3000亿美元的收入。 立足数智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中国通过颁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开展妇女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巾帼电商品牌等举措,帮助中国妇女掌握新技能,提升在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据统计,目前中国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超过50%是女性。2022—2023年,在中国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市场和在线平台市场中,妇女就业人员规模超过7185.22万人。她们通过开设网店、直播带货、制作视频等方式,实现了经济独立和个人梦想。 中国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分享数智技术赋能女性全面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女性提供数字经济能力培训、市场链接、资金支持等,助力各国妇女融入数字经济大潮,实现就业创业。2024年11月,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联合商务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在北京和上海共同举办“发展中国家女性企业家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能力提升研修班”,为来自非洲、拉美和亚洲地区12个国家的女企业家提供研修培训,通过课程教学、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帮助她们掌握更多数字经济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亚洲国家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和“‘一带一路’国家女官员新媒体能力建设研讨班”妇女主题中德联合培训项目中,乌拉圭蒙得维的亚22中的教师弗洛伦西亚感慨道:“在这里的学习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如何利用科技优化教育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构建数字化平台方面。”该项目由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合作举办,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和太平洋岛国的12个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官员、学者、教师和企业家代表等来华参加研修。她们深入中国多地参观考察“城市大脑”智慧平台、融媒体中心、直播基地等项目,实地了解中国在数字治理、绿色发展、媒体融合等方面的经验,收获满满。 中国就数智赋能妇女事业发展、消弭性别数字鸿沟、数字技术国际共治等提出系列倡议和实践路径。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避免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性别歧视;在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推动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强调确保所有人充分享受人工智能的惠益,提高数字包容性,实现性别平等并增强妇女和女童的权能;2025年7月,中国成立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全球数字领域女性人才的培养、交流、合作……从倡议到行动,中国正以制度设计、平台共建、人才培育等方式,推动全球妇女事业更好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当非洲女农户可以用手机追踪天气情况,当更多东南亚女商人借电商出海,当“数字丝路”将女性智慧“编织”进全球价值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智赋能将继续激发女性潜能,促进全球女性自立自强,助力她们在数字化浪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绽放新的光彩。 (钱旭升对本文亦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2日 02 版) -
30分钟赚2亿美金,“特朗普交易”的新纪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Sleepy.txt,题图来自:AI生成2025 年 10 月 11 日凌晨,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的一个账户引起了交易者们的关注。那天,这个账户只做了一件事。它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征收 100% 关税的三十分钟前,在 Hyperliquid 上建立了大规模的空头头寸。它做空比特币,也做空以太坊。三十分钟后,特朗普的消息发布,加密货币市场崩盘。比特币从 12.25 万美元跌至 10.5 万美元,跌幅近十五个百分点。账户主人平仓离场,获利 1.92 亿美元。那一天,全网有数百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无数散户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 该账户做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记录;图源:@mlmabc 链上分析师 @mlmabc 在推特上写道:“这只是在 Hyperliquid 上公开的交易,想象一下他在中心化交易平台或其他地方做了什么。我非常确定他是今天事件的关键人物。”这条推文很快获得了上百万次浏览。三十分钟的窗口,一亿九千二百万美元的收益。当这些事实并列在一起,“巧合”一词显得如此无力。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有人比市场更早知道 五个月前,非营利调查机构 ProPublica 发布了一份长达数万字的调查报告。标题直接而锋利:《超过十几名美国官员在特朗普关税导致市场暴跌前抛售股票》。报告的内容比标题更具冲击力。自 2025 年 1 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至少十几名行政部门高官与国会助手进行了时机异常精准的股票交易。他们在市场因关税政策暴跌之前,提前完成了抛售。Tobias Dorsey,白宫行政办公室的代理总法律顾问,负责为白宫官员提供法律意见,其中包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025 年 2 月 25 日和 26 日,他先后抛售了价值一万两千至十八万美元的指数基金,以及九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完成的次日清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重大关税将按计划执行。标普 500 指数当日下跌近两个百分点,六周后累计跌幅接近十八个百分点。面对媒体质疑,Dorsey 回应称,卖出股票是妻子为了支付学费所做的决定,他本人并未掌握任何非公开信息。Marshall Stallings 的操作更加引人注目。他是特朗普贸易代表办公室政府间事务与公共参与主管,一个对政策动向最敏感的岗位。2025 年 3 月 25 日与 27 日,Stallings 卖出了 Target 与 Freeport-McMoRan 的股票,金额在两千至三万美元之间。奇怪的是,这些股票是他在一周前才刚买入的。几天后,特朗普宣布实施最严厉的一轮关税。Target 股价暴跌 17%,Freeport-McMoRan 下跌 25%。面对记者的追问,Stallings 选择了沉默。Stephanie Syptak-Ramnath 是国务院的资深官员,直到今年四月,她仍在担任驻秘鲁大使。她的交易记录显示,2025 年 3 月 24 日至 25 日间,她抛售了价值二十五万五千至六十五万美元的股票,同时买入等额的债券与国债基金。3 月 31 日,也就是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的前两天,她再次卖出了价值一万五千至五万美元的全市场股票基金。市场暴跌后,Syptak-Ramnath 又买回了相同金额的另一只基金。她向媒体解释,这些交易出于“家庭义务”与“对经济变化的反应”,并否认掌握任何内幕信息。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现任驻斯洛伐克大使 Gautam Rana,在 3 月 19 日出售了价值八十三万至一百七十万美元的全市场指数基金。那时距离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还有一周,距离“解放日”两周。Rana 拒绝回应任何评论。最受关注的,是司法部长 Pam Bondi。2025 年 4 月 2 日,她卖出了价值一百万至五百万美元的 Trump Media 股票。当天收盘后,特朗普宣布了“解放日”关税,市场随即暴跌。根据道德规范,Bondi 需在 5 月初前清空这些持股,但为何选择在那一天出售,她没有解释。司法部同样保持沉默。ProPublica 的记者 Robert Faturechi、Pratheek Rebala 与 Brandon Roberts 在报告中写道,这些交易可能触犯了 2012 年通过的《禁止国会知识交易法》(STOCK Act),这部法律禁止任何公职人员利用非公开政府信息进行证券交易。但十三年来,它从未被用于起诉过任何一个人。 市场听命于推文 如果说前面的交易还勉强能用“巧合”来解释,那么特朗普在 2025 年 4 月 9 日的举动,让这种解释变得无比苍白。那天早晨,美国股市刚开盘不久,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发出一条全大写的帖子——“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发出的这条帖子;图源:Truth Social 四小时后,他宣布暂停对大多数国家征收的最严厉关税。道琼斯指数收盘暴涨近三千点。任何在早上听从他建议入场的投资者,到当晚都能获得丰厚回报。问题在于,特朗普在发出那条推文时,是否已经知道自己四小时后会宣布政策转向?答案不言自明。这并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用推文左右市场。早在 2017 年第一次入主白宫时,他就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政策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到了第二任期,这种行为变得更加频繁,也更加露骨。特朗普的操作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循环。他先威胁征收高额关税,市场随即下跌,散户恐慌抛售。接着,他发推文喊话“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散户重新进场。不久后,他宣布暂停或减轻关税,市场迅速反弹。在这个循环的每个节点,核心圈层都可以精准操作,他们低买高卖,进退有序;而那些听命于推文的散户,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做接盘侠。加州参议员 Adam Schiff 与亚利桑那州参议员 Ruben Gallego 在给白宫的信中要求“紧急调查特朗普总统、其家人及政府成员是否涉及内幕交易或其他非法金融活动”,马萨诸塞州参议员 Elizabeth Warren 在国会发言时质问:“这是否是公然的腐败?”白宫发言人 Kush Desai 的回应是,这些指控不过是“党派游戏”,总统有责任“让市场与美国人对他们的经济安全感到放心”。明尼苏达大学法学教授、前布什总统首席道德律师 Richard Painter 则公开反驳。他说:“我们不能允许高级公职人员,包括总统,在谈论股票价格和买卖时,同时做出会直接影响价格的决定。如果布什政府中有人发表过类似言论,那个人早就被解雇了。”但特朗普不会被解雇,因为他就是老大。 权力之外,再无约束 理论上,美国有三道防线可以防止政府官员从事内幕交易:法律、监管机构和国会监督。然而,在特朗普时代,这三道防线几乎同时失效。第一道防线,是《禁止国会知识交易法》(STOCK Act)。2012 年,在公众压力下,国会通过了这部法律,明确禁止国会议员和行政官员利用职务信息买卖证券。那是一场很有意义的胜利,代表着公众对制度透明度的期待。可十多年过去,这部法律几乎从未发挥过作用。十三年来,STOCK Act 没有被成功用于起诉过任何一个案件。法律专家普遍怀疑,它能否经得起法院的审查。近年来,美国司法系统不断收紧对“非法内幕交易”的定义,使这部法律的适用范围愈发模糊。曾参与起草 STOCK Act 的前国会助手 Tyler Gellasch 说,行政部门的决策几乎每天都在影响市场走势。按理说,他们不该亲自持有或交易股票;如果有投资,也应交由他人独立管理,以避免权力与利益交织。但这只是“应该”。现实中,没有人被追究责任。第二道防线,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它本应是市场秩序的守门人,负责调查可疑交易、惩处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信力。但在特朗普政府时期,SEC 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朗普上任后,任命长期主张“放松监管”的 Paul Atkins 出任主席。Atkins 接手后,SEC 先后暂停或终止了十二起涉及加密货币欺诈的案件。2025 年 2 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声称对白宫下属的独立监管机构拥有更大权力。这一命令让 SEC 的独立性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根据 NPR 的数据,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SEC 提起的内幕交易执法案件降至十年来最低,仅三十二起。进入第二任期,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下降。监管行动的消失,让市场对违规行为的恐惧也一同消散。监管者不再监管,而是为被监管者开绿灯。第三道防线,是国会监督。按制度设计,国会本应对行政部门形成制衡,防止权力滥用。但在党派极化的现实中,当同一党派同时掌控行政与立法,监督便逐渐演变成庇护。如今,共和党控制着参众两院。民主党议员多次要求就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员的交易行为展开调查,却始终得不到回应。面对愈发明显的利益冲突,共和党议员选择视而不见,沉默成了默认的姿态。前共和党众议员 Charlie Dent 曾担任众议院道德委员会主席。他说:“任何人都不应被允许在任职期间利用公职致富。国会议员绝不会被允许从事总统正在进行的那种 Memecoin 交易。”但 Dent 现在已经不在国会了。留在华盛顿的同僚们都很清楚,挑战特朗普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于是,他们学会了低头。 从怀疑加密到自己发币 2019 年,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开批评加密货币,称“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可能助长非法行为,包括毒品交易”,并断言这种资产的价值“高度波动,建立在空气之上”。两年后,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再次表示,比特币“看起来像个骗局”。然而到了 2025 年,一切都反转了。特朗普宣布要让美国成为“地球的加密货币之都”,要结束对加密产业的抵制。改变他想法的,不是技术的成熟,也不是对金融创新的理解,而是更直接的东西,利益。就在就职前几天,特朗普发了自己的 Meme 币,$TRUMP。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代币,完全依赖他的个人品牌和政治光环来吸引买家。代币一经发行,便在短时间内筹集了约 1.48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匿名账户和境外买家。几个月后,2025 年 5 月 22 日,特朗普在弗吉尼亚的高尔夫俱乐部举办了一场私人晚宴。受邀者是$TRUMP 币的前二十五大持仓者。第二天,他们还获得了白宫的特别参观机会。 晚宴现场;图源:律动BlockBeats 这场晚宴活动引发了强烈的争议。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 Richard Blumenthal 说:评论说:“通过这场付费晚宴,特朗普把总统的接触和影响力放在了拍卖台上。腐败的范围和规模令人震惊。”除了个人发币,特朗普家族还创立了一家名为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加密货币公司。这家公司由特朗普和他的两个儿子在 2024 年秋季共同推出,家族持股比例高达六成。在短短几个月内,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已筹集超过五亿美元的资金。根据披露的数据,特朗普家族获得了约 75% 的加密代币销售收入。公司的核心人物包括特朗普的中东特使、房地产亿万富翁 Steve Witkoff,他既是投资人,也是联合创始人。特朗普的两个儿子则在中东及其他地区积极推介这家公司的项目与代币。重返白宫后,特朗普迅速放松了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或终止了十二起涉及加密货币欺诈的案件,司法部也中止了多家公司的调查。与此同时,数名长期支持加密产业的官员被任命至关键监管岗位。这种政策转向带来的收益,远不止于特朗普家族自身。在他的竞选名单上,许多加密货币企业家与投资人都是重要的政治捐助者。Elon Musk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花费近 3 亿美元帮助特朗普当选,而他通过特斯拉和其他企业拥有大量比特币投资。监管松绑后,市场情绪回暖,加密资产价格飙升。Musk 的账面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民主如何死亡》的作者 Steven Levitsky 说,他在任何现代政府中,都未曾见过如此公开而直接的腐败。前联邦检察官 Paul Rosenzweig 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指出,自我致富正是美国开国元勋最为忌惮的权力滥用形式。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宪法中设立了两条专门防范个人利益冲突的条款。而特朗普通过总统 memecoin 获利的行为,正是他们当初试图避免的典型情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历史教授 Julian Zelizer 则更为直接。他说:“对我来说,特朗普的加密货币交易似乎相当明确。关于金融业部分的政策决定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是为了他自己的财富积累。很难想象,这样的决策能为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阳光下的腐败 当这些零散的事件被拼接在一起,一个完整的权力变现系统便浮出水面。特朗普掌控着关税与监管政策的方向,而这些决策对市场的影响巨大。在政策公布前,核心圈层往往能提前获知消息,并迅速在市场上完成布局,是做空、抛售还是买入,全取决于政策的走向。为了规避监管,他们选择使用加密货币等更难被追踪的渠道。政策一经发布,市场剧烈震荡。核心圈层平仓离场,获得暴利;散户投资者成为接盘侠,或被清算出局。SEC 视而不见,国会拒绝调查,法律形同虚设。然后,下一次关税,下一次政策,下一次收割。这个系统的运转几乎完美。从信息传递到市场反应,从布局到套现,每个环节都衔接得精密无比。它不需要秘密会议,不需要地下交易,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但没有人能够阻止。尼克松因窃听民主党总部而下台,但他没有从中获利。克林顿在性丑闻与伪证后遭遇弹劾,但他没有操纵市场。而在特朗普时代,腐败被制度化、被产业化,甚至被合法化,但没有任何人因此承担责任。这一切的出现有多重原因。美国宪法的设计者为权力设置了层层防线,却未曾设想总统会如此赤裸地将公权力用于私人获利。党派极化让制衡机制失效,共和党议员不会监督共和党总统,即便腐败已公开化。金钱政治的胜利让大金主与总统形成利益共生,他们投资的是权力本身。民粹主义的悖论在于,选民选择特朗普是因为他“反建制”,但他所建立的,恰恰是一个更加腐败的建制。2025 年 10 月 11 日凌晨的那三十分钟,是整个腐败系统的缩影。从白宫法律顾问到贸易代表,从司法部长到交通部长,从加密货币巨鲸到特朗普家族的 memecoin,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这是一部运转精密、效率惊人的权力变现机器。法律已形同虚设,监管机构沦为帮凶,国会放弃了监督。三道防线悉数坍塌,只剩下一个不受约束的权力中心。特朗普用他的方式证明了一件事:在二十一世纪,你完全可以公开、系统、合法地将公权力变现,而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当总统成为最大的内幕交易者,当政府像对冲基金一样运作,当推文被用作收割散户的信号,这就不再是一桩腐败丑闻。这是一场公开的拍卖,标的物是权力本身。而那些在三十分钟内失去全部积蓄的普通投资者,只是这场拍卖里最微不足道的筹码。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Sleepy.txt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0510.html?f=wyxwapp -
加入电商事业群 100 天,飞猪国庆 GMV 增长 48% “背靠阿里”,不再是概念。 10 月 9 日,节后的第一天。兰州某舒适连锁酒店门店在复盘国庆数据时,发现今年来自飞猪平台的订单量上涨了 600%。另一中端连锁酒店的区域负责人也发现,整个十一假期,哈尔滨来自飞猪的订单 “比去年多了几千间”。这样的情况让商家感到有点意外。10 月 9 日,飞猪公布其 2025 年国庆假期业绩,其 8 天长假里,服务人次较去年增长了 30%,履约 GMV 较去年增长了 48%。2025 年 “十一” 的旅游出行热度比以往更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 8 天,全国国内出游 8.88 亿人次,比去年多 1.23 亿人次,增幅 16.1%;国内出游总花费 8090.06 亿元,也增长了 15.4%。飞猪在服务人次和交易规模上,增速都数倍于大盘。同时,它更自信地公布了一个较窄的统计口径 “履约 GMV”——下单预订后、实际完成出行的 GMV。国庆假期对旅游从业者意义特殊。中国全年的法定假日中,只有国庆与春节能连休 7 天以上;加上 10 月南北气候皆宜出行,全国都适合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因此,十一常被视为旅游商家最重要的收入窗口。飞猪常年是 OTA(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市场中的追击者。据酒店反馈,与携程、美团相比,飞猪在同一家酒店的渠道里占比偏低,因此商家参加活动的积极程度也不够,“黄金时期通常不太指望这个平台”。但事情正在发生转变。飞猪在一线的业务拓展员工感受到的直观变化是,往年撬动商家参加活动费时费力,但今年,商家无论是报名、沟通,还是反馈的积极性都变得更高,“甚至主动来问接下来还有什么合作”。飞猪发生了什么?“大消费平台” 带来了更多用户6 月 23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曾通过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与飞猪合并进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邮件提到,这两个业务仍保持公司化管理,同时 “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这一系列变化被视为 “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当大部人的注意力都被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所代表的即时零售战争吸引时,飞猪与淘宝的协作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位在阿里超过 8 年的飞猪人士评价,“业务之间的咬合感更强”。最直接的变化是,飞猪获得了历史上最丰厚的流量支持。8 月 6 日,淘宝 App 首页顶部新增了 “飞猪” 的一级入口,在 “闪购”、“国补” 的右侧。在一个 DAU 超过 4 亿的应用里,这个位置足够重要。此前,飞猪在淘宝首页的子频道部分,也有一个根据用户偏好展示的入口,通常需要划动到第二屏才出现。在流量的稳定性上,现在的固定标签入口高得多。上述飞猪人士说,商家的反馈比内部员工看到公关发布的内容更快。6 月组织调整的消息刚刚传出,她收到了多家酒店主动递出的橄榄枝,前来洽询是否有新的合作机会。产品体验也更一致。另一位飞猪人士告诉我们,蒋凡要求产品给用户的体验要保持流畅,“打开这个 tab(标签),不能给用户跳转和拼凑的感觉”。早在一级入口上线前,飞猪的产品、技术团队已参与到一系列和淘宝相关的售前售后产品改造项目中。比如,用户下单后,在淘宝 “我的订单” 页面,可发现订单被分类为 “购物”、“闪购” 和 “飞猪” 三类,供分场景查询。他认为,“做旅游从飞猪自己的事情变成了阿里大消费平台要经营的一个场景”。在这个基础上,飞猪与 88VIP 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有飞猪员工形容,如果说过去飞猪与淘宝的打通是 0 到 1 的过程,这次就是 1 到 10 的变化。以 88VIP 为例,双方的关系更近,高价值的电商用户被激活得更彻底。这从运营动作上能感受出来。在每月的会员促销活动中,88VIP 用户打开 App,即可直接看到更明显的消费券弹窗。6 月的组织调整后,飞猪的酒旅类补贴第一次被纳入到这类集中的营销资源位里。“88VIP 的消费券直接弹出来,强提示、高频次,让用户反复记忆 ‘哦,88VIP 在飞猪有特权’,心智可以迅速培养起来”。这位飞猪人士说,以前飞猪也能在淘宝 App 发放优惠券,但位置通常在卡包里,用户需要进入卡包页面、再去点领,每一层都会产生效率磨损。“现在领了券,到飞猪 tab 就能直接用,体验简单了很多。” 他解释,这几个变化让飞猪触达和服务 88VIP 的效率明显提升。飞猪的营销预算也在增加,用户补贴率增长接近 100%,给 88VIP 提供了更多优惠。在一些城市的交通枢纽,飞猪的品牌广告词也变成了 “上淘宝,飞猪旅行订机酒——88VIP 订机票酒店更优惠” 或 “88VIP 专享飞猪旅行大红包”。此举进而刺激了商家的投入。前述飞猪业务拓展人士回顾,“比较头部的一些酒店集团 6 月就开始跟我们合作。” 根据飞猪 10 月 10 日披露,约有 20 家酒店集团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参与了对 88VIP 的专项优惠设计;这批酒店 10 月 1 日到 8 日,从中收获的间夜量最少有 1 倍的增长,最多则有 9 倍。一位 88VIP 用户表示,“十一” 期间预订香港一家万豪集团旗下的豪华酒店时,飞猪上的价格比其他 OTA 上便宜数百元。飞猪的独立应用也是深度协作的受益方,其 App 的下载量、转化率,最近 3 个月一直在增长。一位飞猪人士评论,“低频靠广告,淘宝的一系列运营动作实际上起到了品牌营销的效果。”“背靠阿里” 一直是飞猪的销售要点,但对商家来说,这句话一度像一种概念。现在这一轮集中的流量和 88VIP 所代表的高价值用户运营策略,让飞猪的资源承诺变得稳定、可量化。和 OTA 不一样的模式组织的整合让员工感受到业务策略上的聚焦。“什么样的资源,供给什么样的货,去打什么样的人群,这件事上我们也咬合得更好”,负责业务拓展的员工承接上游的销售目标,他们感觉今年 KPI 的压力更大,但公司的想法比较明确:优先谈 88VIP 的需求集中的那部分供给,“现阶段不是跟携程等全品类拼,而是夯实自己的优势人群和供应链质量飞轮。“该员工透露,在她的团队里,得益于 88VIP 的贡献,国庆期间间夜均价在 1000 元以上的酒店是所有价格带中增长最快的。2016 年,飞猪在成立之初,也曾获得过淘宝、支付宝的流量灌溉,这是支撑其早期快速扩大规模的基础。但当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流量之外的能力,比如供应链质量和客服的重要性提高了。一位飞猪员工说:“核心是你能不能接得住,能不能转化。”对飞猪而言,除了用户和运营的变化,短时间内获得巨大增长还来自其在供应链上已有基础。高星级酒店是以携程为代表的 OTA 的支柱品类。对市场上的其他挑战者来说,也一向是最难打的品类。飞猪正尝试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来打破瓶颈。它试图将平台的概念引入到酒旅行业中,将自己定位为在线旅游平台(OTP,Online Travel Platform),而非一个超级旅行社。飞猪更强调商家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让商家拥有独立的经营、定价和会员运营权,平台的角色相对克制。这背后的考量,是调和商家与 OTA 之间的矛盾。以往,商家对 OTA 的依赖越大,佣金、营销费用的负担也就越重,品牌价值也被稀释。这一模式尤其契合那些既想获得线上客源、又担心失去品牌自主权的中高端的品牌酒店。疫情后,中高端酒店因为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和消费者需求改变,经营压力大,对 OTA 的怨气日益增加。飞猪从中看到了借新模式扩张的机会。2017 年,飞猪作为阿里方面的代表,和万豪启动了一项有标杆意义的战略合作:万豪在飞猪上开设旗舰店,作为品牌的官方直营渠道之一,由万豪直接提供服务。同时,万豪的会员忠诚度计划 “万豪旅享家 “与飞猪的成长会员体系打通,飞猪的高级别会员可以直通万豪的金卡,同时享受平台和品牌的积分和权益。这一机制可以提升用户复购率,黏合飞猪与酒店两方的利益。这个合作里 ,平台可以不做赚差价的中间商,而是做品牌的另一个官网。目前,这一 “官方直营 + 会员互通” 的模式逐渐展开,已覆盖超过 35 个主流的国际和国内酒店集团,进而使飞猪能够在规模不占优的前提下,获得一部分优质的中高端酒店的长期合作。一位从业超过 20 年的酒店人士解释,高端酒店固定投资成本高、经营复杂度大,在选择第三方合作平台时非常现实,一切决定跟着实际收益走。此外,同一类型、同一地区的酒店之间,总是倾向于先观望再出手。如果发现同类酒店的表现不佳,也会持谨慎态度。因此,客情的稳定性是获得优质供给的核心因素。相对友好的商业模式和合作关系,让飞猪在获得淘宝方面的资源加持后,快速搞定了相应的供给。一位员工说:“以前做的辛苦活儿,在 ‘东风’ 吹来的时候突然被放大了。”商家也正从阿里的这轮变化里得到回报。飞猪宣布,这次国庆节,其境内外酒店业务全部创新高,间夜量比去年增长了 78%。至少 100 个酒店品牌的店铺间夜量实现三位数增长。前文提到的中端连锁酒店哈尔滨区域的负责人说,从今年 3、4 月起就已明确感受到飞猪的变化,“以前找他们的业务经理不容易,但今年所有业务经理下到一线,拿着门店的数据来分析,跟你聊怎么去做,怎么提升;频次也变得更高”。他甚至感觉飞猪员工的考核新增加了拜访率和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平台每次都会帮助商家将一个问题调查透彻”。一位连锁酒店直营店的负责人在国庆看到飞猪订单的数倍增长和各 OTA 占比变化后,预感总部会在飞猪上投入更多资源,“说实话,我们集团以前线上投入主要针对美团和携程,这次看到飞猪量这么大以后,集团在政策也会有一些变化,希望跟平台有更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比商家更敏锐的人。在存量竞争的市场里,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既是为了活得更好,也是为各个平台投票。市场格局或已发生变化。题图来源:《白日梦想家》 -
硅谷老板们爱上“工作狂”:每周超120小时,马斯克也留不住想下班的CFO 据报道,近期有硅谷行业观察者发现,今年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在硅谷,尤其是创业型公司里,高强度工作模式已变得司空见惯,甚至出现在招聘启事中。近期,埃隆·马斯克也面临着这种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员工离职潮。据报道,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的CFO(首席财务官)迈克·利伯拉托雷入职仅三个月后,就转投竞争对手OpenAI。此后,利伯拉托雷在商业社交网站上发帖称:“102天——每周7天在办公室工作;每周工作超过120小时。”xAI前总法律顾问罗伯特·基尔表示:“我爱我的两个孩子,但我没有时间陪伴他们。”他在马斯克的公司工作16个月后离职。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连续创业者阿德里安·金纳斯利同时经营着一家人力资源招聘公司以及一家初创公司,他对如此多的初创公司全力投入“高强度工作模式”感到惊讶。“这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他说,“我们有多个客户,在面试前筛选候选人的先决条件是他们是否准备好接受这种工作制。”“我从高管猎头公司那里听说,一些人工智能公司正在考虑在雇佣合同中加入相关条款。”Notable Capital合伙人詹·霍姆斯特伦说道,“我以前从未听说过。我认为这种理念的意图是想传达公司环境的紧张程度,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这些人才不仅能力超群或潜力巨大,而且愿意全身心投入工作。”硅谷行业观察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人才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不少公司对这种工作制的兴趣激增,表明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AI初创公司Rilla表示,其80名员工中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强度工作。在Rilla公司的招聘启事中,明确指出员工每周工作时间需超过70小时,并提醒应聘者如果对工作时间安排“不满意”,就不要加入。办公室每天都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周六也不例外。“我不知道这种模式会流行多久。”Redpoint人才网络副总裁阿特利·托克尔森表示,这并非适合每个人,“公司招聘不同职能的员工,大家的期望也各不相同。如果你是早期创业公司,尤其是在AI领域,很可能招聘的都是更年轻的员工。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或许能接受每周到岗六天。但当你开始引入管理层和其他职能岗位,当公司规模达到数百人时,我认为这种要求很难持续下去。”人工智能物流初创公司Sotira的首席执行官阿米拉塔·巴辛表示:“我认为把这种工作量强加给普通员工是不公平的。”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编辑 邓旆光审核 高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