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718
篇与
军事
相关的结果
- 第 14 页
-
以色列将驱逐被扣400多名“全球坚韧船队”人员 来源:新华网 10月2日,在以色列南部阿什杜德港附近,“全球坚韧船队”船只被拖向港口。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日电(记者陈君清 路一凡)据以色列媒体2日援引军方消息报道,以军在1日晚至2日晨对“全球坚韧船队”的拦截行动中控制了41艘船,扣押400多人。这些人将被驱逐出境。以军消息显示,以色列海军突击队、导弹舰队、港口安全部队等参与了拦截行动,控制了这支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队。以军先是登上6艘大船,然后控制小船,整个行动历时约12个小时。所有船只已被拖至以南部阿什杜德港。 10月2日,在以色列南部阿什杜德港附近,“全球坚韧船队”船只被拖向港口。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以总理内塔尼亚胡2日对以军拦截船队的行动表示赞赏,称该行动阻止了数十艘船只“进入战区”。拦截事件发生后,多国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公然违反国际法,敦促以色列确保船上人员安全并立即放人。哥伦比亚1日宣布驱逐以色列驻该国全部外交人员,以回应以色列在国际水域拦截“全球坚韧船队”时扣押两名哥伦比亚公民。 10月2日,在以色列南部阿什杜德港附近,“全球坚韧船队”船只被拖向港口。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全球坚韧号船队”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他们寻求打破以色列自2007年以来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以方指认船队成员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有关联,船队组织者对此坚决否认。 -
普京:美供乌"战斧"将引发局势升级 但不会改变战场局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日在出席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全会活动时表示,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将引发新一轮的重大升级,但不会改变战场局势。普京强调,此举将进一步损害俄美关系,“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美国副总统万斯9月28日称,美国正在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当天也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请求美国总统特朗普允许乌克兰使用“战斧”巡航导弹,但特朗普尚未就此作出决定。据介绍,“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通常从舰艇和潜艇发射,主要用于海军部署,也有陆基型号,其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总台记者 王斌) -
以色列宣布:将驱逐出境 据《以色列时报》10月2日报道,10月1日晚和2日早上,以色列海军突袭了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海上封锁的“全球坚韧船队”。以媒称,沙耶特第13海军突击队登上“全球坚韧船队”47艘船只中的约40艘,扣押了数百名活动人士。目前他们被带到阿什杜德港,随后将被驱逐出境。以色列外交部表示,“乘客安全且健康状况良好。”据报道,“全球坚韧船队”至少有4艘船只因各种技术故障被困海上,这些故障与以色列军方行动无关。以色列海军未来还将扣押这些船上的活动人士,或将这些船只拖回港口。另据路透社报道,“全球坚韧船队”组织者2日表示,以色列军队拦截了39艘前往加沙的船只,这些船只载有救援物资和包括瑞典气候问题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在内的外国活动人士,只剩下1艘船只仍在向加沙地带航行。路透社称,“全球坚韧船队”于8月下旬启航,由40多艘民用船只组成,向加沙运送药品和食品,并载有大约有500名议员、律师和活动人士。这支船队穿越地中海的行动引起了国际关注,包括土耳其、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内的一些国家派出船只或无人机,以防本国公民需要援助。这次行动引发了以色列的多次警告,要求其返回。陈葭 -
以色列海军拦截"全球坚韧船队" 英法意西土都回应了 据路透社、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2日报道,在以色列海军拦截“全球坚韧船队”中的大分部船只,并扣押了船队搭载的数百名活动人士后,英、法、意、土等国先后对此发声。 以军在1日晚间拦截船只时,活动人士举起了双手英国外交部2日呼吁以色列确保“全球坚韧船队”运送的援助物资安全运抵加沙。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以色列突袭“全球坚韧船队”后,英国外交部一直与以色列政府保持联系。该发言人表示,英国希望此事能够得到安全解决,符合国际法,并充分尊重船上所有人员的权利。声明还说:“解决加沙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是以色列政府的责任。”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法国呼吁以色列当局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保障他们的领事保护权利,并允许他们尽快返回法国。”巴罗表示,法国认为该地区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实现停火,确保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向加沙大规模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则批评了“全球坚韧船队”进入加沙的尝试。她说:“我仍然认为这一切不会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表示,西班牙正在密切关注“和平人道主义船队”的情况。他指出,西班牙外交部、西班牙驻以色列大使馆和地区领事馆已全力动员,为船上的西班牙公民提供外交和领事支持。土耳其外交部谴责此次拦截是“恐怖主义行为”,并呼吁追究“此次袭击的肇事者”的责任。2日,以色列外交部发布了拦截视频。视频显示,瑞典气候问题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坐在一艘船的甲板上,一名以色列军人向她递上水和一件夹克。以色列表示,被拘留的活动人士已被送往阿什杜德港。以色列政府将“全球坚韧船队”的行为称为“挑衅”,并表示:“格蕾塔和她的朋友们安全且健康。”据以媒报道,这些被扣押的人士将被驱逐出境。相关报道:牛弹琴:意军舰撤离加沙救援船队被以扣押 欧洲人怒了欧洲愤怒了。已经是深夜,在希腊雅典,在德国柏林,在法国巴黎,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尤其在意大利,从那不勒斯到米兰,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从热那亚到佩鲁贾,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对 " 全球坚定 " 加沙救援船队的袭击。10月1日,欧洲的不眠之夜。我看到,意大利两大工会发出号召,号召所有意大利人抗议以色列的非法行为。号召书这样写道:" 从现在起,我们呼吁每一位工人、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主和团结组织封锁一切:生产、物流、运输、学校、服务,以抗议以色列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西方政府的共谋,他们继续向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提供武器和政治支持。保卫‘全球坚定’船队,就是保卫自由、和平、劳动尊严和人民尊严!"10月1日是星期三,这还是工作日。按照意大利工会联盟的建议,10月3日,星期五,还将举行全国总罢工。这肯定也不会局限于意大利,会蔓延至整个欧洲。很可能这是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活动。欧洲人没有理由不生气。 图为抗议现场" 全球坚定 " 船队,日前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出发,共有约50艘民用船只,船上是来自4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国际志愿者。这些五花八门的渔船、游艇上,载有大批食品、药品、医疗设备及其他紧急物资,希望能突破以色列的海上封锁,送到苦难的加沙民众手中。船上很多欧洲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著名的瑞典 " 环保少女 " 通贝里。我知道,对于通贝里,很多朋友都看不上,认为这就是西方捧出来的一个典型。她的过去,我不做点评,但她这次能前往加沙,还是让人刮目相看。必须看到,对于以色列的大开杀戒,美国一直保持沉默,欧洲无所作为,但至少有那么一部分人,勇敢采取行动,要突破以军封锁,要亲自前往加沙。难得,非常难得。人性的光辉,往往在最黑暗的夜空下才显得格外明亮。不管他们的过去如何,但他们现在的举动,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图为" 全球坚定 " 加沙救援船队但他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以军,这也注定了不会一帆风顺。通贝里就对路透社说,每晚都有无人机在船队上空盘旋。她们听到过爆炸,船上还被投掷过不明物体。她说:" 这次行动的核心是为了加沙,而非我们自身。无论我们可能面临何种风险,都远不及巴勒斯坦民众每天所面临的风险。"" 国际水域感觉就像战场。" 另一名国际志愿者阿卡尔对 NBC 描述," 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却无人前来救援。"我前面说,欧洲愤怒了,其实,更准确地说,欧洲人愤怒了。有些欧洲国家,更让人感到的是可笑。 救援队的船只至少两个可笑细节吧。第一个可笑,意大利的前倨后恭。意大利一度表示,派遣军舰为船队提供保护。但到了9月30日,意大利怂了,明确表态,救援船队进入距加沙海岸150海里(约278公里)范围,意大利军舰就撤……很简单,意大利不愿与以色列发生冲突。更别忘了,在英国、法国、比利时等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之际,意大利一直不愿意承认。对于意大利的行为," 全球坚定 " 船队痛批," 意大利政府屈服于以色列的傲慢和无法无天 "。这也是意大利人格外愤怒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艘船只已遭以军扣押第二个可笑,以色列的抹黑妖魔化。对于 " 全球坚定 " 船队,以色列宣称,在加沙发现了相关材料,证实 " 哈马斯直接参与 " 该船队的组建。500名海上抗议者,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他们愤怒于加沙的杀戮,愤怒于西方国家的无动于衷。这是现在的哈马斯能动员的?当暴力试图扼杀呼声,它往往只会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激起更响亮的呐喊。不得不说,以色列的最新情报,考验的是全世界的智商。但以色列的狠辣手段,却是不容置疑的。10月1日夜,以色列海军拦截了这些船队,我们可以听到视频中 " 举起手来 " 的怒吼。随后消息传出,多艘船只已遭以军扣押,包括通贝里在内的很多人被以军逮捕。消息传回欧洲,欧洲人彻底愤怒了,即便已经是深夜,很多人高举巴勒斯坦旗帜,走上街头呐喊;在意大利,愤怒更在人们心头燃烧,一些人占领了铁路…… 图为相关报道配图最后,怎么看?还是粗浅三点吧。第一,对这些勇敢之人,唯有致敬。前面说了,他们都有比较优渥的生活,他们明知有很大的凶险,但还是义无反顾驶向加沙。别忘,2010年,就在加沙外围的国际水域,以军袭击了一支援助船队,10人被打死。但勇敢者还是出发了,因为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在加沙,已经有6.5万人被打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很多加沙人,活不到第二天。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行。这里,还要说一个国家,西班牙。相比于意大利最后关头怂了,西班牙依然在坚持。而且,西班牙最近还下令,禁止美军利用两处西班牙军事基地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在欧洲国家中,有些国家习惯于作秀,但个别国家,总还是有强烈的是非。第二,以色列的霸道,越来越危险。以色列肯定不怕救援船队,该拦的拦,该杀的杀。但为什么救援船队,明知凶险,明知到不了加沙,但还是要去。他们就是想将以色列的残暴、霸道,彻底暴露于世界面前。以色列可以扣押这些船只,可以逮捕这些志愿者,但激起的是全世界的愤怒。我看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当即拍案而起,谴责拦截是内塔尼亚胡犯下的 " 国际罪行 ",他要求以色列驻哥伦比亚所有外交官 " 立刻离开 "。我之前所说,没有全世界的道义支持,以色列国也不可能建立;道义失去了,以色列还能存在吗?第三,欧洲啊欧洲,可怜的欧洲。必须要说,今天的巴以问题,盘根错节,但源头是西方,尤其是欧洲。是西方人对纳粹大屠杀的愧疚心理,最终促成了一个以色列国的成立。但这又打破了中东平衡,引发了一连串的中东战争,以及现在的加沙苦难。以色列杀红了眼,美国还各种偏袒,欧洲人出离愤怒了。你看吧,10月3日,意大利肯定是全国瘫痪,梅洛尼政府如果不能顺应民意,不排除她也可能被赶下台。这个世界,没有对比,更没有伤害。中国这几天,国庆黄金周,大家忙着游玩,秋高气爽,一派祥和。但看看这个世界,加沙杀戮还在继续。就在这一天,至少60人被打死,还有两人被饿死;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人们在愤怒地抗议,在等待着又一个愤怒的黎明。和平不是世界的常态,而是被精心守护的珍贵礼物。唉,我们真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 -
首次披露:九三阅兵式所用刺刀全开刃 (原标题:首次披露:刺刀全开刃)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1dc7afffb17cc447e89be12f5f7462538f477b900ae8143599ff1596450c6e58d9b2917d9e287c7adca2270e43de0f1287bd57dacef83bb47e38131581c691441215cba27cfc3c083076351feff3c4bf4f4a977ba86a9ce03df1f55ce2974fb89b02d57bf06d67577cec09d4a65665c79029d316ef1e62aa.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K9VFU82E").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1dc7afffb17cc447e89be12f5f7462538f477b900ae8143599ff1596450c6e58d9b2917d9e287c7adca2270e43de0f1287bd57dacef83bb47e38131581c691441215cba27cfc3c083076351feff3c4bf4f4a977ba86a9ce03df1f55ce2974fb89b02d57bf06d67577cec09d4a65665c79029d316ef1e62aa.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1dc7afffb17cc447e89be12f5f7462538f477b900ae8143599ff1596450c6e58d9b2917d9e287c7adca2270e43de0f1287bd57dacef83bb47e38131581c691441215cba27cfc3c083076351feff3c4bf4f4a977ba86a9ce03df1f55ce2974fb89b02d57bf06d67577cec09d4a65665c79029d316ef1e62aa.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K9VFU82E"))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K9VFU82E.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九三阅兵刺刀全开刃</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视频综合)</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我们所有刺刀都是开了刃的,都是配备的制式武器。” 10月1日晚,央视播出胜利日阅兵专题片《必胜》第一集,武警部队方队副方队长张文海在片中披露,九三阅兵中所使用的劈枪全开刃。 “我们端着枪100多步出去,可以说是前面后面都有刺刀,如果稍微没有胆气,在队伍里出现松懈,没有血性,你就会受伤。”张文海说。 专题片《必胜》采取纪实手法拍摄,讲述受阅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背后的训练故事。 片中提到,武警部队方队在阅兵集训点一直以严厉刚硬的训练作风著称,踢腿带风、落地砸坑,钢枪铁腿的武警部队方队为受阅动作定义了硬核标准。劈枪,是徒步方队受阅动作中最具传承意义的一环。 士兵劈枪画面 武警部队方队主教练兼领队周勇表示,“三把枪”不单单是一个受阅动作,更是人民军队披坚执锐、枕戈待旦、练兵备战的一种展示。 “一提枪就要想到主动请缨上战场,冲出战壕就冲锋;一劈枪就要想到劈开那些曾经笼罩在我们头上的屈辱历史,一定要用刻在骨子里的杀敌决心。”周勇说。 今天,由先进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已成为阅兵仪式中备受关注的一环。然而,士兵手中的这把钢枪依然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最佳注解,那就是枪听我的,我听党的。 今晚21时30分,专题片《必胜》第二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延伸阅读 九三受阅方队是如何练成的 大量训练画面首次公开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九三阅兵前,随着阅兵日的临近,阅兵集训点的一天往往是以各种考核拉开帷幕。每一次考核的成绩关系着13个方队在本次阅兵集训中的排名。 海军方队平均年龄不到21岁 有次考核,海军方队表现不佳。海军方队因为平均年龄不到21岁,再加上他们独一无二的受阅服颜色,被其他方队亲切地称呼为“海军小白”。而他们最大的特色还在于海军方队百分之九十的队员是正在读军校的大学生。 北京阅兵集训点 在北京的阅兵集训点,南北纵横数千米的训练道是13个徒步方队、182个排面血脉偾张的练兵场。每一天,这里振聋发聩的口号声、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震得四周的空气都在嘶嘶发烫。 火箭军方队以战略军种的名义第三次参加阅兵,尽管在阅兵集训点还属于“新人梯队”,却因为集训以来高质量的训练成果、一路领先的考核成绩,刷出了强烈的存在感。 2009年国庆大阅兵画面 正步是徒步方队受阅动作中最具仪式感的一环,天安门前的96米128步是人类身体与精神最极致的同频共振。这128步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深刻表达,更深藏着这支队伍的制胜密码,那就是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优秀的大学生军官越来越多 军改以来,人民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部队人才引进,优秀大学生军官越来越多。他们思维活跃、理念先进、善于学习,为阅兵训练场带来了新的气息。海军方队里这些面庞稚嫩的学员肩负着未来指挥舰艇向海图强的使命,今天,他们用同样的使命感和智慧让阅兵训练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武警部队方队在阅兵集训点一直以严厉刚硬的训练作风著称,劈腿带风、落地砸坑,钢枪铁腿的武警部队方队为受阅动作定义了硬核标准。 劈枪是徒步方队受阅动作中最具传承意义的一环。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手握钢枪与强敌血战到底,今天,尽管身后是钢铁洪流,人民军队的手中仍紧握着那把代表血性与不屈的钢枪。 劈枪是徒步方队受阅动作中最具传承意义的一环 今天,由先进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已成为阅兵仪式中备受关注的一环。然而,士兵手中的这把钢枪依然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最佳注解,那就是枪听我的,我听党的。 手握钢枪的战士 7月30日,在阅兵集训点,之前在各自场地上分别训练的各个块组进行了首次空地全要素合练,可能是对全新训练场景的不适应,这次合练,徒步13个方队全部没有通过联合指挥部的考核。而作为仪仗方队后第一个通过主席台的受阅方队,陆军方队首当其冲地承受了最多的批评和压力。 陆军方队首当其冲地承受了最多的批评和压力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永远走在最前头。近百年来,陆军用实战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历史底色。从战火中走来、功勋卓著的陆军注定要承担更多的使命与担当。 海军方队出现了失误, 整个方队在晃 8月6日,阅兵集训点迎来了又一次合练,这次海军方队出现了失误, 整个方队在晃。 陆军方队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8月6日合练是陆军方队蛰伏已久、一雪前耻的好机会,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发生了。 彩排场地有三种音差 陆军方队主教练张莉伟介绍,当时出现了很多意外情况,有三种音差,还有直升机干扰,外部的干扰因素非常大。 踢正步的脚步声很明显, 踩不到一个点上,也踩不到乐上面 陆军方队擎旗手马瑞介绍,踢正步的脚步声很明显, 踩不到一个点上,也踩不到乐上面。 将训练场上的不完美变成天安门前的零误差,是每一个受阅队员都要走过的千山万水,是训练场上的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多少英雄儿女为了一声号令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幻化成今天受阅官兵不练到极致不罢休的追求。军命即天职,军令大于山。 女兵头发能捏出水,男兵脸上全是汗 分列式之前近两小时的严阵以待,这个过程不会出现在阅兵直播的画面中,却是对受阅队员身与心的最大考验。两个小时的岿然不动,是人民军队斗志昂扬、顽强不屈的缩影,更是对忠诚与坚守最深情的表达,正如面对统帅时他们山呼海啸般的宣誓: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火箭军方队主教练张洪锋已经是第六次参阅 作为火箭军方队主教练的张洪锋,这次已经是第六次参阅。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阅兵,23岁的他作为标兵首次参阅。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阅兵,23岁的张洪锋作为标兵首次参阅 本次阅兵的民兵方队承载着厚重的抗战记忆与家国情怀。女民兵们全部来自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根据地,从太行山区到沂蒙山区,从松花江畔到江淮大地,她们带着身后的抗战历史走过天安门。26岁的黄伊蕊在陕西富平长大,参加阅兵之前,14年抗战对她来说是一段久远到难以触摸的历史。 阅兵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翻阅的一本集体相册,那些战旗猎猎的照片上有遍地忠骨,有英雄闪光,有每个中国人的来时路,有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8月9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第一次夜间合练,这是所有受阅方队需要迈过的一个大坎,他们要第一次面对陌生的场地、复杂的流程,演练画面也将第一次通过媒体展示给翘首以待的大众。 九三阅兵夜间彩排画面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受阅方队的每一步踏出了人民军队震彻山河的钢铁威仪。新时代强军征程上,人民军队的每一步穿过历史的硝烟,承载着和平的期待。复兴之路上,中华民族的每一步从苦难中奋起,在磨砺中自强,终将走向壮阔的远方。 本次阅兵,徒步方队共有来自全军170多个基层单位的5000多名官兵参阅,阅兵结束后,他们回到原来的岗位,那是祖国的大山深处、丛林海岛、荒原戈壁、万里边疆,在那里有他们千千万万的战友,他们将共同用身后的山河锦绣继续回答: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如果说装备是一支部队战斗力的骨骼,那么忠诚信念则赋予装备能打胜仗的灵魂,骨骼挺拔、灵魂滚烫,这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人民军队。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特朗普宣布:向卡塔尔提供强有力安全保障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据法新社10月1日报道,根据白宫发布的一项法令,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华盛顿的盟友卡塔尔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卡塔尔曾在9月份遭遇以色列对其领土发动的空袭。根据美国总统于9月29日签署的这项法令,“美国将把对卡塔尔领土、主权或战略基础设施的任何武装袭击视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文件进一步指出:“若发生此类袭击,美国将采取一切合法及相应措施——包括外交、经济手段,并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一些观察人士将这些安全保证比作《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机制。卡塔尔是美国在海湾地区不可或缺的盟友。该国不仅驻有美国大型军事基地,更在华盛顿推动结束加沙冲突的尝试中发挥着关键调解作用。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袭击,目标直指聚集在这个海湾国家首都多哈市中心某住宅区的哈马斯官员。此次袭击引发了特朗普的罕见谴责,美国总统明确表示自己“极为不满”。卡塔尔外交部10月1日回应称,多哈“欢迎美国总统签署该项法令,承认针对卡塔尔领土的袭击即是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9月2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朗普的见证下,通过电话向卡塔尔领导人表达了歉意。卡塔尔方面次日确认,在此次通话中获得了美国提供的安全保证,以及以色列不再对其发动袭击的承诺。特朗普曾于5月访问卡塔尔,作为其海湾之行的一站,并受到了热烈欢迎。卡塔尔向这位美国总统赠送了一架价值估计达数亿美元的波音747客机。尽管面临美国民主党提出的腐败指控,特朗普仍接受了这份厚礼。(编译/刘卓)延伸阅读牛弹琴:以色列道歉了,但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很难得的,以色列道歉了。看披露的图片和视频,9月29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各自落座,特朗普一只手还拿着电话,显然,这是在跟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内塔尼亚胡的表情,有些怪异。按照白宫披露的信息,当着特朗普的面,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道歉了。第一个道歉,是道歉以色列导弹袭击卡塔尔,导致一名卡塔尔官员身亡。第二个道歉,是道歉在谈判期间,以色列袭击哈马斯官员,侵犯了卡塔尔主权。内塔尼亚胡并且保证,以色列不会再发动类似袭击。撮合这次电话的特朗普也表态,对两位领导人的积极态度予以肯定,“希望在多年相互怨恨和沟通不畅之后,将以色列-卡塔尔关系置于积极轨道”。一场对卡塔尔首都前所未有的空袭,就此算翻开新的一页。 白宫披露的照片从某种程度说,这当然是好事,冤家宜解不宜结,尤其在虎狼中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不得不说,这揭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真相。别忘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有中东规模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以色列长途奔袭卡塔尔,对多哈办公楼发动攻击,美国怎么可能不知道?毫无疑问的一点,美国事先肯定知道以色列会攻击,美国肯定也对攻击开了绿灯。否则,炮弹是不长眼的,美国如果不知道是以色列战机,不排除真会对以色列战机发动攻击。但美国肯定知道,所以,美军根本不作为,特朗普事后在装糊涂,卡塔尔也在装糊涂。国际政治中,有些沉默比炮火更震耳欲聋,有些默许是写在空白纸上的条约。现在,在特朗普压力下,内塔尼亚胡道歉了,并保证下不为例。这还是很罕见。毕竟,之前,以色列袭击过也门,袭击过黎巴嫩,袭击过叙利亚,袭击过伊朗,以色列道歉过吗?门都没有。但向卡塔尔道歉,这更说明,美国对以色列还是有影响力的,只要美国真想做,真对以色列施加足够的压力,以色列也不敢忤逆。当然,以色列之所以道歉,还因为对美国有更多所求。权力天平上的每一次低头,背后都标好了看不见的价码。 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现场从特朗普角度看,他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在和内塔尼亚胡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吹嘘说,现在是“文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子之一”。为什么?因为特朗普当天还提出了新的加沙和平计划,没有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计划分为20点,后面还附有一张加沙态势图。我看了一下,20点拉拉杂杂,但最关键的实际也就5点。1,以色列接受协议72小时内,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然后,以色列释放250名终生监禁的巴勒斯坦囚犯和10月7日后被以色列关押的1700名巴勒斯坦人。2,哈马斯完全解除武装,承诺和平共并放下武器的哈马斯成员被赦免,希望离开加沙的哈马斯成员获准离开。3,加沙将由一个“和平委员会”管理,特朗普担任主席,管理层还包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4,加沙彻底非军事化,哈马斯被完全排除在外,国际社会将帮助加沙重建。加沙人也不会被强迫离开。5,美国、约旦、埃及等国将组建一支临时国际稳定部队(ISF),以军将分阶段撤离加沙。很戏剧性的一个细节,特朗普吐槽,他太忙了,根本没精力当这个“和平委员会”的主席,但其他人敦促他这样做,“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以色列和所有相关人员都要求我这样做”。所以,他也就勉为其难了。 特朗普手里拿的是以色列分阶段撤离加沙态势图,内塔尼亚胡在一旁指指点点看披露出来的图片,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在交谈,特朗普手里拿的,就是以色列分阶段撤离加沙态势图,内塔尼亚胡则在指指点点。这是好事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是好事。至少为苦难的加沙提出了和平的方案,而且,比以前多少还有进步。别忘了,此前特朗普曾提出,加沙人统统都离开,以后也不许再回来,这里要开发海景房地产。那离开的200万巴勒斯坦人去哪儿?特朗普建议,阿拉伯国家你们接受!阿拉伯国家都气疯了,这是变相驱离啊,土地送给以色列,还要我们来买单。至少这一版和平方案,允许加沙人留了下来。但哈马斯能接受吗?很难!几个难点:1,哈马斯能不能接受放下武器?2,哈马斯和以色列能不能释放人质?3,“和平委员会”能不能得到加沙人支持?每一个都是问题。让哈马斯公开宣布放下武器,就像让特朗普承认自己错了——理论上可能,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哈马斯看来,这无异于投降,而且是遭受巨大牺牲后的投降。而且,放下武器不容易,放下仇恨更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具体到交换人质,特朗普的方案中,还有一个先后顺序,哈马斯显然也不会同意,万一以色列反悔了呢?至于“和平委员会”,尤其是布莱尔,我看到,很多巴勒斯坦人第一反应,这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哈马斯政治局还在研究。我看到,哈马斯一个高级官员已表态,巴勒斯坦人不是“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具体到布莱尔,他“应该因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中所扮演的角色接受审判,而不是还让他来管理加沙”。所以,这肯定还有一个激烈的讨价还价。当然,对以色列来说,不允许还价,你只能接受。当着特朗普的面,内塔尼亚胡就说:“总统先生,如果哈马斯拒绝您的计划,或者他们接受您的计划,然后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反击,那么以色列将独自完成这项工作。这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完成,也可以用困难的方式完成,但它会完成的。”最后,怎么看?还是粗浅三点吧。第一,特朗普确实很想搞定加沙战争。我们还是不要怀疑特朗普的和平决心。他心心念念想拿诺贝尔和平奖,他吹嘘自己已制止了七场战争,但俄乌冲突和加沙战争,毫无疑问是他拿诺奖的拦路虎。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端出了自己的和平方案,甚至强压以色列,你必须先向卡塔尔道歉,这样卡塔尔才愿意继续帮你。果然,在以色列道歉后,卡塔尔也表态,愿意继续为和平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有时,最有效的权力不是发号施令,而是让棋子自己走到你预设的位置。在对付以色列方面,我们不得不说,特朗普还是有一套的。第二,特朗普故意忽略了最大问题。那就是一个巴勒斯坦国问题。别忘了,“两国方案”是美国当年也支持的方案。最近,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纷纷承认一个巴勒斯坦国,就是实在看不下去了。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说,两国解决方案是“摆脱这场噩梦的唯一出路”,巴勒斯坦人建国“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奖励”,没有它,该地区将“没有和平”。但在特朗普的方案中,根本没有巴勒斯坦国;以色列更强调,也不允许巴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加沙。这样的结果,巴勒斯坦人能接受吗?打来打去,一个国家都没有了,希望还有吗?哈马斯能心服吗?当和平的蓝图抽掉了地基的梁柱,再华丽的建筑也只是空中楼阁。第三,中东这个真相真很残酷。前面已经说了一些,最后再啰嗦几句。从表面看,以色列好斗好战,很多时候说打就冲,而且往死里打,美国也管不住。但这绝对不是真实。关键是美国真正管束过以色列吗?在加沙,已经有6.5万多巴勒斯坦人被杀,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连欧洲国家都看不下去,严厉谴责以色列的滥杀无辜;但美国还在偏袒以色列,在安理会一票否决,还继续向以色列输送杀人武器。如果美国愿意施压,如果美国真采取措施,以色列不敢不听。所以,我们看到,特朗普一声令下,内塔尼亚胡乖乖拿起电话,向卡塔尔道歉。但很多时候,美国听之任之,甚至各种放纵支持。别忘了,正是特朗普,宣布将美国驻以使馆迁到耶路撒冷,还宣布自己永远站以色列一边。国际关系的残酷在于,正义总是在强权的阴影下徘徊,苦苦等待被唤醒的时机。所以,洋洋洒洒20条方案,更多是对巴勒斯坦对哈马斯的约束,哪怕释放人质,都不是同时释放,而要哈马斯先。历史的法则常常如此:胜利者定义何为“和平”,而败者则必须接受名为“投降”的秩序。我看到,有人就感叹,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一个巴勒斯坦国,就没有正义,以色列还在发号施令,特朗普的“和平计划”,不过是内塔尼亚胡的公关噱头罢了。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
以军扣押13艘运送物资船 一艘闯过封锁线但"前景未卜" 据环球时报2日报道,以色列外交部发布的视频显示,被称为“环保少女”的瑞典气候问题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所在的船队在当地时间1日遭遇以军突袭,她本人及同伴已被登船的以军扣押。通贝里所在的“全球坚韧船队”称,在距离加沙海岸线70海里外的海面,通贝里所在的“阿尔玛”号,以及包括另外2艘主力船“苏里乌斯”号和“阿达拉”号在内的多艘船只遭遇以军袭击。“全球坚韧船队”发言人赛义夫·阿布克谢克证实,该船队共有44艘船,目前以军已扣押其中的13艘,但后续船只仍在继续向加沙方向前进。船只实时追踪数据显示,目前至少还有26艘船在朝加沙海岸靠近。船队中一艘名为“米凯诺”的船只已经闯入加沙附近海域,但目前暂不清楚该船只是否已经被以军拦截。 ▲数据显示,一艘名为“米凯诺”的船只已经闯入加沙附近海域13艘船上来自37个国家的两百余人被扣押“全球坚韧船队”由多国活动人士组成,除通贝里外,成员还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孙子曼拉·曼德拉、西班牙巴塞罗那前市长阿达·科洛以及欧洲议会的几名议员。该船队于9月从西班牙启航,试图突破以色列的海上封锁,将人道援助物资运往加沙。活动人士表示,他们要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围困,打开一条人道主义走廊,从海上向加沙提供援助。报道称,这些活动人士早就预料到了会与以军对峙,所以他们提前练习了如何在避免发生暴力的情况下与以军周旋。事实上,早在9月24日,这支船队就遭到了无人机袭击和通信干扰。此后,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派遣海军舰船前往“全球坚韧船队”所处水域。发言人赛义夫称,被扣押的船上总共有来自37个国家的两百余人,其中包括30名西班牙人、22名意大利人、21名土耳其人以及12名马来西亚人。“虽然有人被捕,但我们仍将继续执行任务。”赛义夫说,还有约30艘船在努力摆脱以军追捕,试图抵达加沙海岸。 ▲以军在1日晚间拦截船只时,活动人士举起了双手现场视频显示,以军在10月1日晚间拦截船只时,船中的活动人士举起了双手。图片显示,以军在10月2日早上端枪对着一船的活动人士。“全球坚韧船队”发布的视频还显示,1日晚间,该船队中的“尤拉拉”号船遭到以军水炮袭击。 ▲以军在2日早上端枪对着活动人士多国谴责以色列以军:想送物资可走既定渠道拦截事件发生后,多国政要予以谴责。土耳其外交部严厉谴责以色列拦截前往加沙船队的行为,称以色列在国际水域对民用船只采取的军事行动会危及无辜平民的生命。土耳其外交部称,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被扣土耳其籍公民获释,“土耳其政府将对肇事者采取法律行动。”爱尔兰外交部长西蒙·哈里斯表示,事件发生后,自己已经与其他牵扯其中的欧盟国家交谈,“我们将重点帮助船队中的爱尔兰公民。”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社交平台发文谴责以色列对船队的“恐吓和胁迫”。安瓦尔表示,以色列阻挠人道主义行动,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权利的蔑视,更是对世界良知的蔑视,“马来西亚将采取一切手段让以色列负责。”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前海事部门负责人克雷格·默里则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以色列此举违法,“该船队当时处于国际水域,以色列无权管辖……在公海拦截船只并绑架船员是犯罪行为。”“全球坚韧船队”在国际水域被以军扣押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多地街头掀起了抗议示威活动。报道称,从欧洲到南美洲,从西班牙马德里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抗议者们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拦截前往加沙的船队。 ▲马德里街头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全球坚韧船队”组织者指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称其限制该组织对加沙的援助。事实上,自哈马斯2007年夺取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以来,以色列一直对加沙实施海上封锁。而从2010年以来,活动人士一直在想办法通过海路进入加沙。今年6月,以色列拦截了载有通贝里等人的“玛德琳”号,扣押了船只和船员,将船上的人全部驱逐。以色列此前曾警告,绝不会让“全球坚韧船队”抵达加沙,以色列还指责该船队与哈马斯有关联,船队组织者否认了这一说法。据报道,以军通过无线电向船上的活动人士发出警告:“如果想往加沙运物资,你们可以通过既定渠道。你们可以将物资送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物资经过安全检查后将送往加沙。”不过,“全球坚韧船队”组织者拒绝了这一提议,其认为以色列并不真诚。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综合环球时报编辑 张莉审核 官莉 -
从四星上将到合同工 五角大楼被指拟对5000人随机测谎 据《参考消息》报道,今年4月起,美国国防部就所谓“国家安全信息泄露事件”展开调查,防长赫格塞思威胁对相关人员进行测谎。但到了7月,白宫下令叫停这一做法。如今,测谎风声再起。据环球网援引美媒10月1日报道,美国副防长史蒂夫·范伯格的备忘录草案显示,国防部长办公室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所有军人、文职雇员和合同工(预计超过5000人),或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随机测谎。目前,相关措施仍在审议中。五角大楼发言人在回复邮件中拒绝就该计划作答,仅称相关报道“不属实”。仍在审议中副防长范伯格在备忘录草案中称,保护敏感信息,对于国家安全、作战人员安全以及高层决策空间至关重要。上述草案和范伯格的另一份文件显示,五角大楼考虑实施一套严格程序,要求总部人员(包括高官在内)签署全面保密协议,并建立随机测谎机制,以加强打击信息泄露。根据拟议政策,相关对象将面临随机测谎测试及定期的安全审查面谈。不过,草案和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人员将签署协议和接受测谎,被认为将适用于国防部长办公室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所有人员,涵盖四星上将、行政助理以及承包商等,人数超过5000人。副防长范伯格还在草案中警告称,不遵守保密协议者可能会受到惩罚。五角大楼也会通过军事司法系统,对未签署协议的服役人员进行处罚。有消息称,违反协议的相关人员可能面临解雇。目前,相关备忘录草案尚未签署批准、未注明日期,仍处于审议阶段。最新消息称,五角大楼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拒绝就该计划作答,但指出相关报道失实且不负责任。铲除批评者按照惯例,美国情报界确实会在特定周期内(比如每隔数年),通过测谎来维持安全许可。美国联邦调查局也用过这一手段追查泄密源。但在五角大楼,随机测谎却是史无前例。为何突然打破常规?不少观察人士认为,这与特朗普政府和国防部推行的“忠诚战略”密切相关。赫格塞思试图通过加强信息控制,来压制和铲除内部批评者。一些官员则批评称,这些举措表面上或有助于防止泄密,但本质上都是“恐吓手段”,真正目的就是在职场上制造恐慌氛围,把忠诚度凌驾于一切之上。事实上,按照前官员和国家安全律师的说法,五角大楼已有成熟的法规来限制和惩处泄密,额外的保密协议不过是画蛇添足。一名前国防高官直言,“如果你接触过情报计划,就早已承担保密义务。公开演讲要事先审核,和媒体的接触要报告,根本不需要再来一份新协议。”有评论指出,五角大楼这套新规不是为了打击任何外国间谍活动,更多是为了确保内部对国防部和特朗普政府领导层的忠诚。白宫曾叫停事实上,这并非五角大楼首次威胁使用测谎仪。今年3月,《大西洋月刊》爆料称,赫格塞思与多名政府高官曾在加密社交软件“信号”上讨论美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计划,并提前泄露行动消息。事件曝光后,五角大楼陷入动荡。赫格塞思随即解雇三名高级官员,指控他们向媒体泄密,但始终拿不出证据。此后,赫格塞思威胁要在部门员工中使用测谎仪,并付诸实施。直到7月,赫格塞思主要顾问韦弗等人向美国总统办公室“投诉”后,白宫才下令叫停测谎行动。收紧透明度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个月,除了掀起内部风暴,赫格塞思还在收紧媒体透明度方面毫不手软。在赫格塞思领导下,五角大楼大幅减少例行记者会次数,严格限制记者与高官一起出行,甚至将部分新闻机构的办公室逐出大楼。媒体记者被迫签署协议,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索取或收集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并非机密。违者可能失去采访资格。讽刺的是,福克斯主播出身的赫格塞思曾靠电视新闻走红,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为特朗普内阁中最强硬的“反媒体斗士”。从测谎到限制媒体,有评论人士发问,这一系列措施真的是为了所谓“国家安全”,还是赤裸裸的权力傲慢?(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原标题:《从四星上将到合同工,五角大楼拟对5000余人随机测谎?一场“忠诚审判”?》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 -
以色列警告加沙居民:只剩最后机会撤离 据《以色列时报》10月1日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当天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已接近包围加沙城,当地居民有“最后机会”撤离。卡茨补充称,当地居民想要离开,需要通过以色列的检查站。据报道,此次撤离将加剧加沙城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8月在一份报告中宣布加沙城进入饥荒状态。 加沙城(资料图)卡茨发出最后通牒之际,加沙地带的医疗部门称,至少有35人死于以色列的炮火。同日,加沙地带北部的武装分子向以色列南部发射了两枚火箭弹,但被以色列国防军拦截。几个小时后,又有五枚火箭弹从加沙北部向南部港口城市阿什杜德发射,其中四枚被防空部队击落,第五枚落在空旷地区。卡茨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以色列国防军目前正在占领加沙城南部内扎里姆走廊的西部直至海岸,“将加沙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部分”。“这将加强对加沙城的包围,所有离开加沙城南部的人都将被迫通过以色列国防军的检查站,”卡茨说。“面对以色列国防军持续的活动,这是加沙居民最后一次机会,他们可以向南迁移,将哈马斯孤立在加沙城。”卡茨称:“以色列国防军正在为所有可能性做准备,并决心继续其行动,直到所有人质返回、哈马斯解除武装,最终结束战争。”以媒称,这一决定将给尚未离开加沙城的人们带来压力,并阻止数十万逃往南部的居民返回家园。据法新社报道,加沙城当地居民说,以色列飞机和坦克整夜轰炸居民区。“爆炸没有停止,”住在加沙城希法医院帐篷里的拉巴·哈拉比说道。他告诉法新社:“我不会离开,因为加沙城的情况与加沙地带南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所有地区都很危险,到处都是轰炸。我们正在等待死亡,或者等待停战的到来。”红十字会则表示,战斗迫使其暂时停止在加沙城的行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只要情况允许,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位于代尔巴拉赫和拉法的办事处将继续努力为加沙城平民提供支持,这些办事处仍在全面运作。”陈葭 -
关键时刻意大利怂了 意总理:与以对抗或破坏停火努力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上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在“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于希腊附近海域遭无人机袭击后,西班牙将与意大利一道派遣军用军舰为该船队提供保护。 然而,如今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参与其中的意大利突然“变卦”——宣布将停止军舰护航行动…… 据路透社、法国24新闻台当地时间9月30日报道,意大利国防部当天表示,一旦救援船队驶入距离加沙海岸150海里(约278公里)的范围,一旁的意大利护卫舰将停止前进。同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要求救援船队立即停止行动,并警告“坚持与以色列对抗”可能会破坏推动加沙停火的外交努力。 路透社称,意大利停止护航的决定,将使得救援船队更容易受到以色列军队的攻击,而船上的活动人士也深知,“未来数小时内可能会再次遭袭”。 为此,意大利方面敦促救援船队成员接受一个“妥协方案”,即在塞浦路斯港口卸下援助物资,从而避免与以色列军队的正面冲突。然而,船队代表一再拒绝这一提议。 “我们再次重申:船队将继续航行。意大利海军不会阻碍此次任务。打破封锁的人道主义诉求不能被拖回港口。”“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在一份声明中这样强调。 隶属于“全球坚定”船队的“奥马尔·穆赫塔尔”号船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根据意大利国防部的说法,一旦救援船队抵达距离加沙海岸的特定范围,护航的意大利护卫舰将停止前进。 “这一点在最近几天已多次告知”。意方声明补充称,其军舰将向救援船队活动人士发出两次警告,之后救援船队可能就将抵达那一个特定范围距离内。 “许多人乐于破坏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推动的和平计划,”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一份声明中则称:“我担心船队试图突破以色列海上封锁的行为,可能会提供这样的借口,我认为该船队应该立即停止行动。” “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的意大利籍发言人玛丽亚·埃琳娜·德利亚(Maria Elena Delia),当地时间9月30日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布一段视频中说,活动人士正在为未来数小时内可能再次遭到袭击做准备。“以色列很可能今晚就会攻击我们,因为所有迹象都指向这一情况将发生。”她表示。 德利亚证实,活动人士已得知,意大利政府计划让海军护卫舰停止护航并折返,以避免与以色列发生“外交事件”,而救援船队无意听从意大利不允许靠近加沙海岸的警告。她还批评,“意大利政府屈服于以色列的傲慢和无法无天之下”。 “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由多国民间组织、人道救援团体和国际志愿者组成,正动用约50艘民用船只,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的长期封锁,直接向当地平民运送食品、药品、医疗设备及其他紧急物资。船上有来自意大利、瑞典和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律师和活动人士,其中包括著名的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 当地时间9月14日,在两艘参加“全球坚定”船队的船只出发前,人们聚集在希腊港口 路透社 当地时间9月22日,通贝里曾对路透社表示,每晚都有无人机在船队上空盘旋。她在船上通过视频通话说道:“这次行动的核心是为了加沙,而非我们自身。无论我们可能面临何种风险,都远不及巴勒斯坦民众每天所面临的风险。” 意大利国防部长圭多·克罗塞托(Guido Crosetto)曾表示,他预计这一救援船队将在公海遭到拦截,而活动人士可能会面临被逮捕的风险。 当地时间9月30日,克罗塞托发出“最后呼吁”,敦促救援船队成员接受一项“妥协方案”,在塞浦路斯投放援助物资,从而避免与以色列军队对峙。不过,救援船队代表多次拒绝了这一提议。 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也对救援船队成员的安全表示担忧。 “各方都在说,‘希望不要发生暴力,希望人们能受到尊重’,这非常重要。”利奥十四世对记者表示。 当地时间9月23日晚,“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在希腊加夫多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航行期间,遭到身份不明的无人机攻击并遭遇通信干扰。船队多艘船只上空和周边共听到至少13次爆炸,同时有无人机或飞机向至少10艘船只投掷“身份不明的物体”。 “国际水域感觉就像战场,”人权活动家阿卡尔9月24日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表示描述了那一夜的痛苦经历,“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却无人前来救援。” 救援船队指责以色列必须对袭击事件负责。以色列曾多次批评该船队,称其“变相支持哈马斯”,但未就自身是否与无人机袭击事件有关作出回应。 今年6月,以色列曾在国际海域拦截前往加沙的“马德琳”号援助船,强行登船并拘押12名船员至以色列,随后将他们遣返。以色列方面称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船队组织及多家国际援助机构批评这一行动是加沙长期海上封锁的延续,并指出其违反国际人道法。 当地时间2025年9月30日,波黑萨拉热窝,“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船员合影 当地时间9月24日,联合国人权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阿尔基坦表示,针对“全球坚定”加沙救援船队遭受的无人机袭击,必须展开独立、公正且彻底的调查,此类攻击必须立即停止,责任人必须被追究。 “对那些试图向加沙提供援助、支持数十万饱受饥荒和饥饿之苦民众的人员进行袭击和威胁,令人难以置信。”阿尔基坦说道。 他强调:“作为占领方,以色列必须在其能力范围内,确保向加沙民众提供食品和医疗物资,或同意并为确保公正的人道主义救援计划得以快速、无阻碍地送达提供便利。” 随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以色列正面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抵制。而作为另一个派遣军舰护航救援船队的国家,西班牙则继续在有关以色列的问题上“硬刚”。截至发稿,西班牙没有发布类似意大利那样停止护航的声明。 据西班牙《国家报》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西班牙已关闭一条武器运输通道,禁止美军飞机和船只通过西班牙境内的罗塔、莫龙两处军事基地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西班牙-美国联合委员会负责管理美军在西班牙基地,该委员会的消息人士表示,无论是直接从罗塔、莫龙军事基地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还是运载武器的飞机和舰艇在这两座基地中途停留后前往以色列,都在西班牙政府的禁令范围之内。 这名消息人士强调,“罗塔和莫龙并不是后门”,西班牙不会允许美国无限制地使用其境内的军事基地。 此外,据路透社当时间9月29日报道,飞行追踪网站的数据显示,有三架来自土耳其空军基地的无人机,已经连续三天在前往加沙地带的国际援助船队上空巡航。 当地时间9月30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方正密切关注东地中海海域人道援助船只的安全航行,并将在必要时协调相关机构和国际方,出动在该地区执行任务的军舰及搜救力量提供支持。 来源|观察者网 -
以军抓扣"环保少女"细节披露:用高压水炮攻击船只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社10月2日报道,以色列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以色列海军拦截了数艘来自“全球坚韧船队”的船只,并将其转至以色列某港口。据央视新闻,以色列外交部1日发表声明说,以海军当晚在地中海拦截并登上多艘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海上封锁的船只。以色列媒体报道,对方正是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以外交部声明说,以军“安全拦截”多艘船只,正将船上人员转移至以色列港口,他们抵达以色列后将被驱逐出境,其中包括被称为“环保少女”的瑞典气候问题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和她的朋友。 以色列外交部发布通贝里被扣押的视频截图“全球坚韧船队”组织者说,以军士兵登上船队中的三艘船,有一艘船遭到以方“故意冲撞”,以方还用高压水炮攻击其他几艘船,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现场画面显示,其中一艘船上的部分活动人士在以军登船时将手机扔入海中。以军称,此前多次通过无线电等方式“警告”船队改变航向。以外交部当晚早些时候公布的视频显示,一名以色列海军军官用无线电对船队成员说:“你们正接近封锁区域,如果希望向加沙地带提供援助,可以通过既定渠道进行。请改变航向前往(以色列)阿什杜德港,援助物资将在那里接受安检后再转运至加沙地带。”另据参考消息援引半岛电视台此前报道称,以色列军方拦截了“全球坚韧船队”中驶往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的4艘船,并逮捕了大约70名活动人士。报道称,“全球坚韧船队”方面表示,他们的船只遭到以色列军方的故意撞击或高压水炮攻击。船队官网的航迹追踪器显示,数十艘船目前正停留在以色列和加沙地带海岸附近。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全球坚韧船队”由47艘船组成,总计500多名活动人士。以方指认其中一些主要参与者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有关联。以军1日晚先是干扰船队通信信号,然后在午夜前登船。 9月21日,在利比亚的黎波里,一艘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只准备启航土耳其外交部谴责以色列袭击援助船队呼吁解除对加沙封锁土耳其外交部10月1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在国际水域袭击“全球坚韧船队”,称其为“违反国际法、危及平民安全的恐怖行径”。声明指出,该船队由多国民间人士组成,正以和平方式向加沙运送人道物资。此次袭击表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种族灭绝式”军事政策,已从针对巴勒斯坦人民扩大至所有反对其行为的国际行动者。土方表示,事件发生后,已与涉事国家协调,启动外交与法律程序,推动被扣押的土耳其及他国公民获释并追究责任方法律责任,同时呼吁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立即行动,敦促以色列解除加沙非法封锁、保障人道援助进入并维护海上航行自由。此前9月30日,土耳其国防部曾称正关注东地中海援助船只安全,必要时将协调军舰和搜救力量提供支持。意大利多地爆发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拦截“全球坚韧船队”当地时间10月1日晚,意大利罗马、米兰、那不勒斯等多地,爆发抗议以色列拦截“全球坚韧船队”的游行示威。罗马上千名示威者高喊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政府的口号,从火车站前往总理府时被警方拦截。米兰上千人在斯卡拉广场集会,那不勒斯约300名抗议者进入中央火车站,阻断列车通行数分钟。此外,都灵、热那亚等地也有规模不等的示威。拉美多国抗议 图为抗议现场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日,拉美多地举行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拦截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当晚,墨西哥多个城市爆发游行示威,声援参与“全球坚韧船队”而被以色列扣押的同胞。墨西哥外交部要求以色列当局保障被扣押的墨西哥人权利。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当晚也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扣押2名参与船队的哥同胞。哥伦比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坚决反对任何侵犯哥伦比亚公民在国外人身安全、自由和人权的行为,并重申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智利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以色列拦截“全球坚韧船队”一事表示严重关切。智利谴责扣押行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保障的航行自由及国际人道主义法所规定的义务。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谴责以色列政府拦截行动为“不可接受的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委内瑞拉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拦截行动是“懦弱的海盗行为”。编辑|陈柯名 向江林校对|魏文艺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 -
台湾首艘潜舰自造原型艇冷却管线疑似渗漏 知情人发声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10月2日报道,台“安全会议咨询委员”黄曙光请辞并获赖清德批准后,外界关注他主导的潜艇自造进度是否受影响。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9月30日宣称,对首艘原型艇“海鲲”号完成建造仍有信心,但“11月交艇有挑战”。对此,长期关注潜艇自造的台湾前海军护卫舰舰长黄征辉1日说,他询问海军内部人士得知,此次海试传出有冷却主机的进排水管线“疑似渗漏”的问题,若位于舱内深处,“得自上层一路拆到最底层再装回”,相当耗时,也凸显潜艇内管线密集、维修难度高的问题。 图为“海鲲”号潜艇 图源:台媒报道称,“海鲲”号潜艇是台湾首艘潜舰自造原型艇,关系到后续量产与潜舰自造进程。随着主导者人事变动与测试进度延宕,外界对进程更加关注。黄征辉1日在岛内政论节目中称,“海鲲”号潜艇虽已完成港内测试,但原定9月完成海试、11月交艇的进度已出现变数,近期“在港里停了超过20天未再出海”,显示疑难尚未排除。他说,现在不要再说11月交付,因为潜艇第三度回到干坞且“整整维修了61天”,依常理若只是系统调整应可在码头处理,反复进坞意味着“结构或关键技术遇上难题”。黄征辉还以自身经验说明海试风险。他说,潜艇海试须验证最大深度与最高航速,海试过程对系统可靠度要求极高。他询问台海军内部人士得知,此次传出有冷却主机的进排水管线“疑似渗漏”的问题,若位于舱内深处,“得自上层一路拆到最底层再装回”,相当耗时,也凸显潜艇内管线密集、维修难度高的问题。据台媒报道,由于“海鲲”号计划在今年11月前交艇,在此之前必须通过浮航、潜航、操雷发射等阶段。黄曙光的辞职时机在该潜艇刚完成第三次海上浮航测试、尚未进入潜航阶段之际,“此举对该潜艇后续测试,乃至于后续潜艇是否能顺利建造投下不确定性,有待继续观察。”台海军前顾问郭玺9月30日上午曾在大直“海军司令部”前举行记者会称,台湾自制潜艇相关计划近期在人事与进程上出现重大变化,“海鲲”号的整合管理系统问题不断,后续潜艇的建造经费可能暴涨,连先前已经定制的船壳也因可能修改设计而必须作废,他认为自制潜艇计划恐怕“寿终正寝”。针对有关台潜艇自制话题,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完全是自寻绝路。造再多的武器,买再多的装备,都是劳民伤财、装点门面。“海鲲”如果用于“以武谋独”,则早晚都是解放军的网中之鱼。延伸阅读核心推手离职,岛内再次唱衰自制潜艇被台湾民进党当局寄予厚望的自制潜艇“海鲲”号从开工以来就风波不断,海试几经推迟。台湾海军和负责建造的“台船”原本坚称该潜艇能在9月完成出海测试相关课目,确保11月交付,但如今9月已经只剩最后几天,“台船”终于改口承认“9月无法完成海试”。中时新闻网等台媒29日的报道宣称,如果天气允许,“海鲲”号最快9月30日进行第4次浮航测试。不过,台湾亲绿媒体《自由时报》28日称,当初“海鲲”号潜艇项目的主要推手已经相继离职,这更让该项目的前景蒙上阴影。 图为黄曙光(资料图)报道称,被称为台湾自制潜艇项目重要推手的台军前“参谋总长”黄曙光,日前已确定“请辞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黄曙光自任职“台湾海军司令”开始,就成为“海鲲”号从合约设计、细节设计到造船的核心人物,他于2021年6月退伍后,又在同年9月接任“国安会咨询委员”、台湾自制潜艇项目小组召集人。但岛内媒体梳理黄曙光近期动态时发现,去年4月“海鲲”号进行泊港测试最后阶段时,他宣布辞去台湾自制潜艇项目小组召集人一职;如今,预计11月交舰的“海鲲”号尚在海试阶段,黄曙光此时又坚持“挂冠而去”,等于不再参与该项目相关的工作。由于“海鲲”号计划在今年11月前交舰,在此之前必须通过浮航、潜航、操雷发射等阶段。黄曙光的辞职时机在该潜艇刚完成第3次海上浮航测试、尚未进入潜航阶段之际,“此举对该潜艇后续测试,乃至于后续潜艇是否能顺利建造投下不确定性,有待继续观察。”岛内对“海鲲”号能否如期在11月交付也开始产生疑虑。《自由时报》称,除了黄曙光已离任外,曾表示要与他一同搭乘“海鲲”号出海的前“台船”董事长郑文隆,及其继任者黄正弘,也都已经离职。黄曙光等人曾信誓旦旦地宣称将“随舰下潜”的表态更随之烟消云散。“台船”总经理蔡坤宗说,黄曙光当初只是“请民众不要担心”;但就专业角度而言,潜艇空间狭小,若非负责操作与测试任务的人员,“其实不应上船参加”。 “海鲲”号7月海试时的画面“台船”新任董事长陈政宏近日则直接承认,“海鲲”号不可能在9月完成测试。前台湾海军护卫舰舰长、退役上校黄征辉28日透露,“海鲲”号原本预计11月交舰,但它6月17日第3次出海测试回来以后就直接进干船坞维修到9月2日,在干船坞中停了几十天。还有岛内专家分析称,“海鲲”号可能曾出现过重大问题,才会违反潜艇建造常态,再次回到干船坞作业,“不排除是拆掉漏水管线重新施工。”出身台湾潜艇部队的台军前高级军官李喜明表示,根据其早年间赴荷兰接收“剑龙”级潜艇的经验,潜艇建造过程最少有两大整合,一个是战斗系统整合,另一个是载台系统整合,两个系统之间又有整合。“不能把装备买来以后再考虑怎么摆,而是还没买之前就已决定好该如何整合。显然台湾自制潜艇现在碰到的问题就是整合,把不同来源的装备装进潜艇之后再来想办法整合,这是非常困难且高风险的。”台湾《镜报》则爆料称,今年4月下旬,台“海军司令”唐华要求“台船”准备进行“海鲲”号海测,结果未依据测试程序执行,导致发生重大故障事件,据说是两部主机进水,动力系统出问题。再加上整合载台管理系统的进度缓慢,数千项的系统整合一直赶不上进度。据知情人士透露,“台船”拟建造的“海鲲”号后续型号还更改了主要装备,导致潜艇的耐压壳必须重新设计制造,整个工作程序都要改,但“台船”没有这样的能力,以至于未来后续潜艇“能不能做下去都成为大问题”。 -
新款“胖妞” 运-20B与运-20比有何不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运-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代号“鲲鹏”,因为庞大的身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妞”。在今年九三阅兵中,3架运-20A、3架运-20B组成运输机梯队接受检阅,这是装配“中国心”的运-20B首次接受检阅。最新款“胖妞”——运-20B亮相,瞬间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运-20B和之前的运-20相比,有哪些不同?总台记者独家探访,为您揭秘。在胖妞的诞生地——航空工业西飞机库,记者看到了正在调试的运-20B。专家告诉记者,运-20和运-20B最大的区别就在发动机上。运-20B是在运-2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装配了新型的国产发动机,不仅航程远了、载重大了、速度也更快了,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 航空工业一飞院专务 冯军:运-20B跟运-20A状态不一样,最大的地方就是发动机用的是自己研发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地面推力会大一些,更省油,所以飞机换装的航程会更远一些。随之而来的供电、液压、防控等系统也都跟着进行了改进。据介绍,运-20B不仅在油耗、航程、载荷等方面都有了提升,同时还增强了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能在更复杂的条件下完成任务,满足战略投送需求。(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吴天白 陶嘉树 柏清玉) -
牛弹琴:意军舰撤离加沙救援船队被以扣押 欧洲人怒了 (原标题:欧洲愤怒了) 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 欧洲愤怒了。 已经是深夜,在希腊雅典,在德国柏林,在法国巴黎,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尤其在意大利,从那不勒斯到米兰,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从热那亚到佩鲁贾,人们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对 " 全球坚定 " 加沙救援船队的袭击。 10月1日,欧洲的不眠之夜。 我看到,意大利两大工会发出号召,号召所有意大利人抗议以色列的非法行为。 号召书这样写道:" 从现在起,我们呼吁每一位工人、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主和团结组织封锁一切:生产、物流、运输、学校、服务,以抗议以色列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西方政府的共谋,他们继续向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提供武器和政治支持。保卫‘全球坚定’船队,就是保卫自由、和平、劳动尊严和人民尊严!" 10月1日是星期三,这还是工作日。按照意大利工会联盟的建议,10月3日,星期五,还将举行全国总罢工。 这肯定也不会局限于意大利,会蔓延至整个欧洲。 很可能这是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活动。 欧洲人没有理由不生气。 图为抗议现场 " 全球坚定 " 船队,日前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出发,共有约50艘民用船只,船上是来自4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国际志愿者。 这些五花八门的渔船、游艇上,载有大批食品、药品、医疗设备及其他紧急物资,希望能突破以色列的海上封锁,送到苦难的加沙民众手中。 船上很多欧洲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著名的瑞典 " 环保少女 " 通贝里。 我知道,对于通贝里,很多朋友都看不上,认为这就是西方捧出来的一个典型。她的过去,我不做点评,但她这次能前往加沙,还是让人刮目相看。 必须看到,对于以色列的大开杀戒,美国一直保持沉默,欧洲无所作为,但至少有那么一部分人,勇敢采取行动,要突破以军封锁,要亲自前往加沙。 难得,非常难得。 人性的光辉,往往在最黑暗的夜空下才显得格外明亮。 不管他们的过去如何,但他们现在的举动,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图为" 全球坚定 " 加沙救援船队 但他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以军,这也注定了不会一帆风顺。 通贝里就对路透社说,每晚都有无人机在船队上空盘旋。她们听到过爆炸,船上还被投掷过不明物体。 她说:" 这次行动的核心是为了加沙,而非我们自身。无论我们可能面临何种风险,都远不及巴勒斯坦民众每天所面临的风险。" " 国际水域感觉就像战场。" 另一名国际志愿者阿卡尔对 NBC 描述," 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却无人前来救援。" 我前面说,欧洲愤怒了,其实,更准确地说,欧洲人愤怒了。 有些欧洲国家,更让人感到的是可笑。 救援队的船只 至少两个可笑细节吧。 第一个可笑,意大利的前倨后恭。 意大利一度表示,派遣军舰为船队提供保护。但到了9月30日,意大利怂了,明确表态,救援船队进入距加沙海岸150海里(约278公里)范围,意大利军舰就撤…… 很简单,意大利不愿与以色列发生冲突。 更别忘了,在英国、法国、比利时等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之际,意大利一直不愿意承认。 对于意大利的行为," 全球坚定 " 船队痛批," 意大利政府屈服于以色列的傲慢和无法无天 "。 这也是意大利人格外愤怒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艘船只已遭以军扣押 第二个可笑,以色列的抹黑妖魔化。 对于 " 全球坚定 " 船队,以色列宣称,在加沙发现了相关材料,证实 " 哈马斯直接参与 " 该船队的组建。 500名海上抗议者,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他们愤怒于加沙的杀戮,愤怒于西方国家的无动于衷。 这是现在的哈马斯能动员的? 当暴力试图扼杀呼声,它往往只会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激起更响亮的呐喊。 不得不说,以色列的最新情报,考验的是全世界的智商。 但以色列的狠辣手段,却是不容置疑的。 10月1日夜,以色列海军拦截了这些船队,我们可以听到视频中 " 举起手来 " 的怒吼。 随后消息传出,多艘船只已遭以军扣押,包括通贝里在内的很多人被以军逮捕。 消息传回欧洲,欧洲人彻底愤怒了,即便已经是深夜,很多人高举巴勒斯坦旗帜,走上街头呐喊;在意大利,愤怒更在人们心头燃烧,一些人占领了铁路…… 图为相关报道配图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对这些勇敢之人,唯有致敬。 前面说了,他们都有比较优渥的生活,他们明知有很大的凶险,但还是义无反顾驶向加沙。 别忘,2010年,就在加沙外围的国际水域,以军袭击了一支援助船队,10人被打死。 但勇敢者还是出发了,因为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在加沙,已经有6.5万人被打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 很多加沙人,活不到第二天。 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行。 这里,还要说一个国家,西班牙。 相比于意大利最后关头怂了,西班牙依然在坚持。 而且,西班牙最近还下令,禁止美军利用两处西班牙军事基地向以色列输送武器。 在欧洲国家中,有些国家习惯于作秀,但个别国家,总还是有强烈的是非。 第二,以色列的霸道,越来越危险。 以色列肯定不怕救援船队,该拦的拦,该杀的杀。 但为什么救援船队,明知凶险,明知到不了加沙,但还是要去。 他们就是想将以色列的残暴、霸道,彻底暴露于世界面前。 以色列可以扣押这些船只,可以逮捕这些志愿者,但激起的是全世界的愤怒。 我看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当即拍案而起,谴责拦截是内塔尼亚胡犯下的 " 国际罪行 ",他要求以色列驻哥伦比亚所有外交官 " 立刻离开 "。 我之前所说,没有全世界的道义支持,以色列国也不可能建立;道义失去了,以色列还能存在吗? 第三,欧洲啊欧洲,可怜的欧洲。 必须要说,今天的巴以问题,盘根错节,但源头是西方,尤其是欧洲。 是西方人对纳粹大屠杀的愧疚心理,最终促成了一个以色列国的成立。但这又打破了中东平衡,引发了一连串的中东战争,以及现在的加沙苦难。 以色列杀红了眼,美国还各种偏袒,欧洲人出离愤怒了。 你看吧,10月3日,意大利肯定是全国瘫痪,梅洛尼政府如果不能顺应民意,不排除她也可能被赶下台。 这个世界,没有对比,更没有伤害。 中国这几天,国庆黄金周,大家忙着游玩,秋高气爽,一派祥和。 但看看这个世界,加沙杀戮还在继续。就在这一天,至少60人被打死,还有两人被饿死;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人们在愤怒地抗议,在等待着又一个愤怒的黎明。 和平不是世界的常态,而是被精心守护的珍贵礼物。 唉,我们真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
所在船队遭遇突袭 环保少女再次被以军扣押 (原标题:环保少女再次被以军扣押) 环保少女再次被以军扣押(视频截图) 据以色列外交部刚刚发布的视频,被称为“环保少女”的瑞典气候问题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所在的船队遭遇以军突袭,她本人及同伴已被登船的以军扣押。 以色列外交部2日发布的帖文称,通贝里所在的船只已被以军扣押,船上人员正被转移到以色列港口,通贝里本人及其他乘员均健康安全。视频中,通贝里已处于以军控制下。 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援引通贝里所在的“全球坚韧船队”的消息称,以军首先破坏了船队的通讯,拦截了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随后登上并控制了包括3艘主力船在内的多艘船只。“全球坚韧船队”还表示,以军在实施上述行动时还冲撞了其中一艘船,并对多船发射了水炮。 相关新闻 以军强行拦截加沙援助船队,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发声谴责 以色列外交部1日发表声明说,以海军当晚在地中海拦截并登上多艘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海上封锁的船只。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月2日报道,委内瑞拉及哥伦比亚对以军此举表示谴责。 报道称,委内瑞拉外交部长伊万·希尔在社交平台Telegram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军队袭击了一艘承担着和平使命的民用船只,“其唯一目的在于向遭受饥饿与灭绝(威胁)的巴勒斯坦人民运送5500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该声明补充说,“封锁人道主义援助是蓄意发动战争的手段,是通过其他方式延续种族灭绝的行为,企图通过饥饿消灭人口,以补充其无差别轰炸行动。” 半岛电视台提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也对以军拦截加沙援助船队的行动表示谴责,并宣布驱逐以色列驻哥伦比亚全体外交人员。报道提到,上述加沙援助船队的成员包括两名哥伦比亚公民。 报道提到,佩特罗在社交平台X发文称,哥伦比亚与以色列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立即被废止”。他还表示,该国外交部计划对以色列提起诉讼,并呼吁国际律师予以支持。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拦截的船队正是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 《以色列时报》此前介绍称,“全球坚韧船队”由47艘船组成,总计500多名活动人士。以方指认其中一些主要参与者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有关联。以军1日晚先是干扰船队通信信号,然后在午夜前登船。 针对以军这一行为,土耳其外交部1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军在公海拦截“全球坚韧船队”是“恐怖主义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并危及无辜平民生命。哈马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以军拦截加沙援助船队是“海盗罪行和针对平民的海上恐怖主义”。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承诺保障卡塔尔安全 新华社多哈10月1日电(记者汪强)美国驻卡塔尔大使馆1日公布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的一项行政令,内容为美国承诺保障卡塔尔安全,强调对卡塔尔“领土、主权或关键基础设施”的任何武装袭击将被视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行政令说,美方政策是保障卡塔尔安全和领土完整免受外部攻击,并采取包括外交、经济在内的一切合法和适当措施、“必要时”采取军事手段,以维护两国利益、恢复和平与稳定。 在以色列9月9日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后,特朗普于9月29日签署了这一行政令。以色列称空袭针对身处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造成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安全人员死亡,引发广泛谴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29日在美国白宫与特朗普会谈时同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向卡塔尔道歉,承诺今后不会袭击卡塔尔。 卡塔尔外交部1日晚发表声明说,卡塔尔欢迎特朗普签署这一行政令,认为此举是加强两国防务伙伴关系的重要一步。卡塔尔将继续作为值得信赖的斡旋方,与美国及国际伙伴合作,应对共同挑战,通过外交途径推动解决冲突。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分析,特朗普这项行政令强化美国对卡塔尔的安全保障,但实际效力有待观察。美国前一任总统签署的行政令可以被后一任总统撤销,而且美国是否会兑现承诺尚不清楚。通常,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或条约需要美国参议院批准。美国总统曾在未经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签署国际协议,如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却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最终,是否采取军事手段仍取决于总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