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710
篇与
军事
相关的结果
- 第 28 页
-
委内瑞拉部长:美公开承认谋杀11人 但没有一个是毒贩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美国军方上周在加勒比海对一艘“与委内瑞拉毒贩有关的运毒船”实施打击,造成11人死亡。不过委内瑞拉内政、司法与和平部部长迪奥斯达多·卡韦略11日表示,美军打死的都不是臭名昭著的犯罪组织“阿拉瓜火车”的成员,也不是毒贩,而是平民,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特朗普政府的说法,这艘船只当时正运输非法毒品,但即便面对美国国会要求解释的呼声,特朗普政府仍未提供更多细节。 “他们公开承认杀了11个人!”卡韦略在国家电视台上说,“我们在国内进行了调查,这些失踪人员的家属想要找回亲人,当我们在村镇里走访时,没有人是‘阿拉瓜火车’成员,没有人是毒贩。” 卡韦略补充说:“这是一起使用致命武力对一群公民实施的谋杀。”他质疑美国如何认定船上有毒品,以及为何不选择逮捕这些人。 卡韦略称,美国的袭击是因为委内瑞拉有丰富的资源,直言“美国的袭击是为了石油、天然气和黄金”。 他认为美方的指控是为其侵略行径寻找借口。卡韦略宣布,委内瑞拉将采取更强硬的回应措施。 特朗普9月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军对一艘涉嫌“与委内瑞拉贩毒集团有联系”的运毒船进行了致命军事打击,有11人在行动中死亡。 委内瑞拉政府在事件发生后曾表示,特朗普发布的打击视频是人工智能生成的。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回应称:“这些是邪恶的‘阿拉瓜火车’毒品恐怖分子,企图把毒品运入我国并杀害美国人。” 五角大楼暂未回应置评请求。 特朗普发布的美军在加勒比海打击“运毒船”的画面 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核心幕僚策动下,特朗普政府在拉美方向动作频频,上月就打着“扫毒”的幌子,向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部署军事力量,紧张局势骤然升温。 9月5日,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已下令向波多黎各机场部署10架F-35战斗机,以打击拉美地区贩毒集团。美国“战区”网站也证实,10架F-35战斗机已奉命飞往波多黎各增援此次禁毒任务。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此前已宣布,在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接壤、毒品走私活动频繁的边境地区增派2.5万名士兵。 他11日早些时候表示,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战斗前线”部署军队、警察和民兵。马杜罗指控美军企图推翻他的政府,但并未透露这次全国部署的具体兵力。 “如果有必要,我们已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马杜罗在中央海岸的卡里比亚城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时说。他身边站着国防部长洛佩斯。 “从哥伦比亚边境到东部,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整个委内瑞拉海岸线都已有正规部队全面部署。”马杜罗补充道。 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与马杜罗关系尤为紧张。2017至2021年首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曾对马杜罗发起包括1500万美元悬赏在内的“极限施压”行动。 但今年1月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分析人士一度推测特朗普可能软化对马杜罗立场,以寻求对方协助实施大规模非法移民驱逐计划。此后特朗普派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赴加拉加斯谈判,促成在押美国公民获释,近月来委方也同意接收美国遣返航班。 但特朗普政府坚称无意承认马杜罗政府。 下半年以来,双方关系再度激化。特朗普政府的多名官员几次公开宣称,芬太尼和毒品走私已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美国必须采取行动。 鲁比奥7月底发声明声称马杜罗“窃取选举”、与贩毒集团勾结。他在8月7日又表示,将贩毒集团贴上恐怖组织的标签,美国就能够以“情报机构、国防部等其他美国力量来针对这些组织”,“我们必须开始将他们视为武装恐怖组织,而不仅仅是毒品交易组织”。 随后,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8月8日声称,马杜罗涉嫌通过犯罪组织向美国输送毒品,指控其领导一个名为“太阳卡特尔”的贩毒团伙,对其悬赏提高至5000万美元。 委方谴责美国再次尝试粗暴干涉委内政,扰乱其和平稳定。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伊万·希尔通过社交媒体发声,炮轰美方举动是“有史以来最荒唐的烟雾弹”,目的是转移公众对美国杰弗里·爱泼斯坦丑闻的注意力。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8月8日被问及美方指控时表示,墨政府没有掌握任何证据表明马杜罗与墨西哥境内的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存在关联。 “就墨西哥方面而言,我们没有开展相关调查,”辛鲍姆表示,“正如我们常说的,如果他们掌握证据就拿出来。我们没有任何证据。” 半岛电视台早前分析认为,对马杜罗的指控服务于特朗普的另一政治目标:为其扩张行政权力提供合法性依据。 分析称,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频繁动用包括1798年《敌对外侨法》在内的紧急措施推进大规模驱逐等政策。这位以强硬立场当选的总统始终将移民与犯罪混为一谈,但援引这项战时法律需满足“宣战状态”或遭遇“外国入侵”的法定条件。为此,特朗普政府便将委内瑞拉塑造为策划对美国“犯罪入侵”的元凶。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美军七舰压境委内瑞拉还有核潜艇 一个细节耐人寻味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名,部署一支两栖中队前往委内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域。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这些舰艇共载有约4500名军人,其中包括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 美国海军向委内瑞拉海岸派兵 目前情报显示,美军派出的两栖中队包含7艘海面舰艇和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美国安全专家、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政府任职的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拉美问题专家埃文·埃利斯表示,这支部队的规模和兵力部署与表面上宣称的缉毒理由不太符合,他担心有可能演变成另一次“入侵巴拿马”事件。不过,埃利斯也表示,他不能确定特朗普是否完全“下定决心”要抓捕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美国海军“大兵压境” 白宫新闻秘书称“为缉毒” 还称马杜罗是“贩毒集团逃犯头目” 据情报汇总显示,目前可以判断美军派出的部队包含三艘“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格雷夫利”号、“杰森杜纳姆”号、“桑普森”号)、三艘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圣安东尼奥”号、“劳德代尔堡”号),此外“伊利湖”号巡洋舰和“纽波特纽斯”号核动力攻击潜艇也被编入这支部队。其中,部分舰艇已经开到委内瑞拉海岸线附近,还有一部分正从加勒比海域赶往指定地点。此外,美国海军还出动P-8“海神”巡逻机进行侦察。 白宫方面表示,此次军事部署是特朗普政府打击毒品战略的一部分。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特朗普“准备动用美国的一切力量来阻止毒品流入我们的国家”。她还试图否认马杜罗的合法性,称其为“贩毒集团的逃犯头目”。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肖恩·帕内尔称,打击毒品需要“政府整体努力以及与地区伙伴的全面协调”。他补充说,特朗普希望“消除这些贩毒集团威胁美国领土、安全与保障的能力”,但他拒绝透露未来行动的细节。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曾秘密签署行政令,允许使用军事力量打击被列为“外国恐怖组织”的拉美贩毒集团,并指示国防部准备相关计划。 委内瑞拉应对局势 将大规模部署无人机 “将动员450万民兵保卫国家”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洛佩斯本周表示,委内瑞拉将派遣军舰和无人机巡逻该国海岸线,以应对与美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该国国防部发布视频宣布将大规模部署无人机,并在该国加勒比海沿岸进行海军巡逻,并且还要“在我国领海更北处部署大型舰艇”。 委内瑞拉集结兵力 马杜罗宣布,将动员450万民兵保卫国家。当地时间8月27日,马杜罗发表讲话说:“我们从不向任何人低头。今天不会,将来也不会。我要明确一点:我们永远不会接受任何人再凌驾于我们之上。” 美专家分析排兵布阵 可能是针对马杜罗的“抓捕行动” 而非常规禁毒任务 埃文·埃利斯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出任国家安全顾问,参与过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研究制定。 埃利斯8月28日表示,他认为从舰队部署的规模和兵种的安排上看,这将是一次针对马杜罗的“抓捕行动”,而非一次常规的禁毒任务。 埃利斯指出,美国海军部署舰队的逻辑并非要进行水面交战,而是为后续“从空中和地面派遣部队”做准备。这些舰艇配备战斧巡航导弹、海军陆战队员和直升机,能够支持快速登陆或精准打击,适合执行有限规模的军事行动,比如抓捕高价值目标。 对比“入侵巴拿马”事件 一个细节让专家猜测 美军也可能是“虚张声势” 埃利斯在评论中提到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代号“正义行动”)的那次行动,当时美军以缉毒为名逮捕巴拿马领导人曼努埃尔·诺列加,那次行动总共出动2.7万人的部队,舰艇部署与本次行动类似。当时,美国政府也是指控诺列加涉嫌向美国境内输送贩卖毒品。特朗普政府则将马杜罗列为“毒品恐怖分子”,并于2025年8月将悬赏金额从2500万美元提高到5000万美元。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资料图 埃利斯表示,虽然有迹象显示美军有可能重演“入侵巴拿马”行动,但他不确定特朗普是否真能下定决心。他认为美军很可能在“虚张声势”。埃利斯举例说,美国的核潜艇被称为“沉默舰队”,而这次核潜艇的部署能被媒体公开报道,说明有可能只是为了起到恐吓威慑作用。 埃利斯指出,1989年美军在巴拿马的行动在美国国内获得了国会授权支持,但本次行动并没有类似授权。此外,马杜罗的国际影响力远高于诺列加,一旦发生冲突将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 -
媒体:九三阅兵后美"战争部长"要求通话 完全没提到台湾 原创 沈逸 观察者网底线思维 上海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聊一聊中美国防部长近期的通话。现在美方的职务名称是“战争部长”,听起来有点别扭——中方是国防部长,美方是战争部长。 2025年9月9日晚,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应约与美方通话。这次通话是应美方邀请,中方接受并参与。根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双方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对话。新华社报道称,董军在讲话中强调,应以两国元首共识为基础,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这可以说是为两军关系确立了三个指导原则或目标,并重申不冲突、不对抗是双方共识,更是一条底线。 五角大楼通过发言人肖恩·帕内尔表示,此次通话坦率且具有建设性。美方主动表明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谋求政权更迭或对华实施“卡脖子”式压制。但同时,根据路透社及美国国防部原文,美方也强调在太平洋及亚太地区拥有重要利益,并将坚决维护这些利益。 这次高层对话发生在九三阅兵之后。可以这样理解,美方新任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国务卿鲁比奥等特朗普安全团队核心成员,在观看阅兵后对中国作出了回应。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清晰的信号传递。美方接收到了信号,并未否认或无视,也没有采取军事施压,而是主动通话沟通,这种互动方式值得关注。 9月9日,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通过视频举行了会谈 路透社 从互动中可以看出,中方首先展现出战略自信,坚持不冲突、不对抗,明确指出这不仅是两军共识,更是底线。同时强调应从军事战略角度校正双方认知,推动中美关系向稳定、正向发展。中方的自信体现在明确告诉美方:当前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已发生变化,美方的战略需相应调整,而认知校准是第一步。 其次,中方立场鲜明,强调核心利益不容侵犯。什么是核心利益?中国实现完全统一,董军表示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事。任何“以武助独”、“以台制华”的企图都必将失败。这意味着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动作注定失败。中方提醒美方应认清现实、尽早改弦更张。 在南海问题上,中方表明愿与域内国家合作。请注意,美国不是域内国家,而是域外国家,却正在煽风点火。中方也点名批评了个别域内国家的侵权挑衅行为,虽然未直接指名,但菲律宾显然被隐含其中。中方态度明确:不寻求在南海称霸,但南海问题应由域内国家共同解决,反对域外势力侵权挑衅。中国愿承担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责任,并罕见地明确向美方表示,一切对华遏制、威慑和干涉都是无效和行不通的。 中方希望美方早日找到新的对策,这一立场鲜明、自信,同时也强调秉持开放态度,保持沟通交往,为两军关系增添积极因素和实质内容,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确定性。这体现了中国基于实力的战略自信,以及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与格局。 从美方来看,态度则比较微妙。视频显示,赫格塞思在通话中表情拘束、紧张,一方面赫格塞思出身排长,缺乏这种高级别战略对话的经验,另一方面恐怕也反映出九三阅兵传递出的信号所带来的心理震慑,这个后劲仍在“赫排长”的心中回荡。 美方释放的信号也颇为值得玩味。 首先,姿态明显放软,主动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意图推动“政权更迭”。按照美国媒体的解读,与美国国内那些明确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煽动对抗的对华鹰派相比,赫格塞思的发言堪称相当保守和克制。可以说,面对实力,再癫狂的思想也会沉淀下来;再浑浊的眼神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但美方嘴上仍不放松,坚持强调在亚太地区拥有“重要利益”,将坚定维护这些利益,并将该地区视为战略优先方向。换言之,美方仍会继续“搞事”:一边沟通、一边管控,却不会放弃任何“扇阴风、点鬼火”的机会,甚至在必要时直接介入。这番话可理解为,美方仍在竭力维持其作为霸权国家的体面。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美方的通话稿中,完全没有提到“台湾”二字,以往那些坚持错误立场和政策的老调重弹也没有出现。这究竟意味着美方对台策略调整的开始,还是仅属短期战术回避——比如暂避锋芒、以待日后?目前仍有待观察,但这一细节无疑非常重要。 总体来看,此次通话可被视为九三阅兵之后,美方对中国传递出的战略信号的一次明确回应。他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军事实力的显著提升,包括不仅限于: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武库、具备全球覆盖能力且解决战备问题的东风-5C洲际导弹、已投入实战应用的无人作战系统、高超音速武器与反无人机体系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东风-5C洲际战略核导弹 简而言之,美方见证了一个兼具美国曾构想的“未来战斗系统”(FCS)和2023年“复制者计划”特点的中国版实战化体系。该系统无论在核力量还是常规战力层面,都有效抵消了美国的优势,形成战略威慑。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次通话——中国通过阅兵的系统性实力展示,明显降低了美方进行战略冒险与军事投机的冲动,为中美关系迈向新阶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稳定基础。 从欧美媒体第一时间对通话的解读来看,大致可总结出三方面信息: 第一,中国展现出日益增强的战略自信。无论是通话中提出“中国完全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事”这一新表述,还是阅兵所展示的装备实力与整体筹划执行能力——本质上是一场实战化演练——都极大增强了中国的底气,使外部世界、尤其是视中国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美国,清晰感知到中方的自信。 第二,在新的实力对比下,中美两国、两军关系正在步入一种“新常态”。中方会更坦率地亮明实力、说清底线:台湾问题不容干涉,南海稳定必须维护,任何遏制、威慑或干涉企图都将被有效反制。同时中方也明确表示,在核心利益之外,愿与美方保持沟通交流,为双边关系增加确定性,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第三,中美两军关系在整体双边结构中的角色可能发生微妙转变。以往常说中美关系“压舱石”是经贸,而现在也许正进入一个以实力对比为基础、两军关系成为战略稳定“新压舱石”的阶段。双方将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校准认知——基于军事实力的新现实,重新定位两军关系,进而为两国关系奠定更平稳的底层逻辑,确保整体结构稳定向上。 总体来看,通过此次对话,中美双方都在努力构建更可靠、稳定的战略关系。中方通过阅兵展示决心与能力,美方则以理性沟通回应——尽管曾有不良记录和出尔反尔的行为,中方仍愿保持对话、设置稳定机制。即便在反制错误策略的同时,中国仍保留了沟通渠道,展现出建设性姿态。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全新开端:在九三阅兵之后,也许比预期更快,中美关系有望在新的实力基础上,步入全新发展轨道,呈现全新态势。这对中美两国、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体系而言,都是一个增强稳定与确定性的积极信号。 延伸阅读 台前舰长吕礼诗谈九三阅兵:好多装备打台湾根本用不上【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吴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邀观礼的台湾海军前舰长吕礼诗6日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他说,出席九三阅兵既是为了缅怀先烈,也是想告慰他们: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9月3日,受邀嘉宾观看阅兵方队(视觉中国) 中国的付出得到普遍肯定 环球时报:你是什么时候接到邀请的?当时是什么感受? 吕礼诗:我在7月就接到邀请了。之前有人问我,我只说很想前往,但以为不可能。那时候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参加这样的阅兵仪式,不是举手就能去的”。所以真收到邀请时,我非常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到很荣幸,我不过是亿万中国人之一,能够参与盛会的人非常有限。我有这个荣幸获得邀请,非常高兴。 环球时报:现场观看阅兵,对你来说最震撼的是什么? 吕礼诗:对我来说,最震撼的就是看到天安门城楼上全球南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几乎都到场。中国这些年来在外交方面,无论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在积极地为全球南方国家找出路。这些国家来参与这个盛会,甚至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暂时放下国内事务,不辞辛劳地在9月3日清晨抵达中国。之前,日本曾千方百计阻挠一些国家不要出席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显然并不成功。这也证明中国的付出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普遍肯定。中国维护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为原则建立的国际秩序,获得大家一致认可。 环球时报:这是你第一次出席大陆的阅兵仪式吗?出席九三阅兵,对你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吕礼诗:是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台湾一些人,包括极少数“台独”分子,对九三阅兵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活动并不像他们讲的那样“用枪杆子来纪念”。大陆通过这样的活动,告慰抗日战争14年中为国家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的前辈,他们当初对于国家的付出,山河记得,我们也记得。这也是我决定参加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4155b92997e29496460eb9d2b42af4d511eba8b0f7eb46fb884be66b1ea2e832f1c5064eb0c82fd6f467099e9699adff40ca1aaacfed94ba9ede129ba7365573a74245e6fbfec62d37f9b2da060918326b90274dcce399a879d67c1d9dfe61172f5a7d62768f43f500f5b2ea3c71c752.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C7P9N9S9").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4155b92997e29496460eb9d2b42af4d511eba8b0f7eb46fb884be66b1ea2e832f1c5064eb0c82fd6f467099e9699adff40ca1aaacfed94ba9ede129ba7365573a74245e6fbfec62d37f9b2da060918326b90274dcce399a879d67c1d9dfe61172f5a7d62768f43f500f5b2ea3c71c752.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4155b92997e29496460eb9d2b42af4d511eba8b0f7eb46fb884be66b1ea2e832f1c5064eb0c82fd6f467099e9699adff40ca1aaacfed94ba9ede129ba7365573a74245e6fbfec62d37f9b2da060918326b90274dcce399a879d67c1d9dfe61172f5a7d62768f43f500f5b2ea3c71c752.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C7P9N9S9"))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C7P9N9S9.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台湾前舰长吕礼诗观礼九三阅兵:勇者无惧,在做中国人该做的事</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国际在线)</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现代战争真正的作战核心 环球时报:阅兵展示的装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吕礼诗:我感兴趣的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很多人提到的往往是“大国重器”,包括从东风-41“跳号”到东风-61的陆基洲际导弹、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以及各式造型的“忠诚僚机”等。这些当然非常引人注目,但现在的作战形态、如何建立新质战斗力,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新质战斗力的组合最重要的是数据收集,然后通过算法以及算力协助指挥官作出正确决策。这也就是九三阅兵展示的信息作战群部分,它又分成网络空间部队方队和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从各种天线和已经列装部队的装备,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对多域甚至全域战争所进行的准备。所谓“全域”,指的是陆海空、空间、网络和电磁频谱。 信息支援部队和网络作战部队,才是现代战争真正的作战核心,即如何通过这些装备,争取到相对的资讯优势。我们能在交战中掌握较为完整的信息,让战争的迷雾弥漫在对方的战场,让对手不能完全了解实际交战状况,从而处于挨打局面。 当然“大国重器”部分,我们也在九三阅兵上看到非常多的突破。从鹰击-12到鹰击-18,我们一直以为“缺号”可能是因为研究还没有成功,或者在测试之中。现在才知道,其实是我们了解得太少。这一次阅兵几乎把所有的型号都补上,让我觉得非常讶异。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div class="video-inner" style="padding: 25px;padding-bottom:20px;"> <div class="video" style="height: 435px; background: #000;"> <video id="VA7UPNFQR" preload="true" controlslist="nodownload" width="100%" height="100%" controls="controls" style="object-fit: contain;" poster="http://videoimg.ws.126.net/cover/20250907/NUHJYIE9X_cover.jpg" data-vid="VA7UPNFQR" alt="台退役舰长吕礼诗回台后盛赞九三阅兵:眼眶里头都是泪啊"></video> </div>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8df1d3b5929ed927b71e6d9ec9c823f60f289f3c80e1143e3d5fcfc0b24ed302aee2d15d0f6fc7e54a2b60d07a4d7b54250f5a4a71d465bd3baff9331a406af249c561950441fdbc79c343e3b005e051fcad0eacf6adc16d13e49032d6efca894faa6fc2fcc3aa9a93ab72ae4ab2ed06.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A7UPNFQR").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8df1d3b5929ed927b71e6d9ec9c823f60f289f3c80e1143e3d5fcfc0b24ed302aee2d15d0f6fc7e54a2b60d07a4d7b54250f5a4a71d465bd3baff9331a406af249c561950441fdbc79c343e3b005e051fcad0eacf6adc16d13e49032d6efca894faa6fc2fcc3aa9a93ab72ae4ab2ed06.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87b682cd26ca409e8df1d3b5929ed927b71e6d9ec9c823f60f289f3c80e1143e3d5fcfc0b24ed302aee2d15d0f6fc7e54a2b60d07a4d7b54250f5a4a71d465bd3baff9331a406af249c561950441fdbc79c343e3b005e051fcad0eacf6adc16d13e49032d6efca894faa6fc2fcc3aa9a93ab72ae4ab2ed06.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A7UPNFQR"))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A7UPNFQR.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台退役舰长吕礼诗回台后盛赞九三阅兵:眼眶里头都是泪啊</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环球网资讯)</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环球时报:你心里有没有暗暗和台军的装备进行对比? 吕礼诗:我讲一句很多台湾人不愿意面对的话:其实我们没得可比。早在2013年,两岸海空实力就已经出现严重倾斜。最近几年,美国对台湾不太输出武器平台,卖的基本都是单兵装备,如“毒刺”防空导弹和“标枪”反装甲导弹。这些只是实施近距离对抗的武器,对整个战场无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至于台湾买这么多的装备,为什么最先获得的是M1A2T,是因为购买的地区少。大家深知就现在的作战形态,这些装备虽不能说大而无当,但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极为有限。再说台湾买的“海马斯”火箭弹,2023年的美菲“肩并肩”军演,当时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眼前一共发射了6枚,无一命中,这些装备的宣传远大于它的实际效能。此外,台湾还买了F-16V战斗机,这是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通过的对台军售,到现在已经过去超过4年,台湾一架都没有取得,但是钱已经付了大半。 现在的作战是体系化作战,从九三阅兵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解放军载人装备的体系化,还看到无人装备的体系化,甚至连无人机都已进入第六代。反观台湾社会,发展了多年的“腾云”无人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法列装部队。所以,台湾要实事求是,不要自我欺骗。 这些装备是为捍卫和平 环球时报:民进党当局禁止台湾各界人士出席九三阅兵等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你此次出席,回到岛内会否面对不同的声音? 吕礼诗:我们遭到非常多的压力、网暴,甚至台当局扬言惩罚。包括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台大教授苑举正,以及我个人,他们都试图阻止出席,但徒劳无功。就我个人而言,参加九三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并没有违反台湾任何规定,那些人不过是想要给我们的心理造成压力。 但就像我刚刚讲到的,我们出席活动是表达身为中国人对于先辈的悼念,告诉他们“这盛世中国,如你所愿”。身为中国人,相对于先辈为了国家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我们所遭遇的压力和网暴都算不上什么。我同时想说明的一点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这个名称取得好,它涵盖了全中国人民。 环球时报:有岛内舆论认为,九三阅兵展示的一些装备是针对“台独”分子的。你对此怎么看? 吕礼诗:对于那些数典忘祖的人,我们要用全中国人民的力量去唾弃他们。阅兵展示的不少装备,射程都超过1.2万公里。应对台湾,怎么会用上这些装备呢?这不是“威慑”台湾,相反是大陆追求和平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追求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这些国家觊觎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充沛人力。阅兵展示的装备,就是告诉霸权国家、军国主义或法西斯国家,中国的国力足以确保现在的经济成果,中国已经不是19世纪40年代的那个中国,彻底断了他们的野心。从这个角度讲,这些装备不是针对台湾使用的。 我再举个例子,之前汤加发生复合型灾难,解放军投入了运-20和071型综合登陆舰,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驰援,第一时间提供了非常多的救灾物资和医疗物品。后续大家都猜测,071综合登陆舰前往汤加带着什么样的军事装备,结果载的是重建所需的各式器具。 这就是中国为捍卫整个地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在今年缅甸地震中同样如此。这告诉大家,中国崛起从来不像霸权国家那样通过武力去侵占他人,而是作为地区最重要的和平基石。 赖清德支持率只会更低 环球时报:在民进党“大罢免”大失败之后,你觉得岛内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吕礼诗:最大变化是促使民进党一些人开始进行检讨与思考。他们之前一再以为自己胜利在望,结果看到的是“大罢免”大失败。他们已经离台湾人民太远了,以为靠着行政权力可以迫使其他政党屈服,但台湾人民用选票作出了选择。票开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才是少数。 虽然赖清德当局进行了局部改组,但他们对于权力的追求仍然不遗余力。之前嘉义和台南发生风灾,他们并没有积极救灾,反而瞄向明年的“九合一”选举。这表明他们的心中并不照顾台湾人民的生活,但是不照顾人民,即使再选举,也会遭到唾弃。赖清德的支持率现在创新低,一般舆论认为还会更低。他只追求“抗中保台”,对于抗战胜利以及即将到来的台湾光复节这些值得纪念的节日,赖清德却称台湾应该“脱中入北”,甚至沿用“终战日”,而“终战”是战败的日本的说法。 站在中国的立场,我们是历经了14年的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取得成功,当然是抗战胜利,怎么能说成“终战”呢?只要是有良知和血性的人都知道,他这样只不过是追求所谓“台独金孙”的自我定位,而这违背了多数台湾人的意愿。我认为他的支持率只会更低,没有任何回升的可能性。 环球时报:今年不仅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你如何理解台湾光复和祖国抗战的关系? 吕礼诗: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中国一直要求收回被《马关条约》割让出去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如果没有抗战胜利,台湾现在还是殖民地,台湾人还在过着亡国奴的日子。所以,台湾光复和中国抗战是密切相连的。如果没有抗战胜利,台湾就无法光复。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乌军袭击俄重要港口 北约部署"东方哨兵"防御东翼领空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周战报总结称,过去一周,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控制了3个居民点,并打击了乌军工复合体企业、为乌军服务的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等目标。俄国家原子能公司则于同日发表声明称,乌军1架军用无人机12日袭击了斯摩棱斯克核电站运行机组所在的建筑。目前该无人机已被拦截,袭击并未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其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也处于正常范围内。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9月12日凌晨乌国家安全局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最大的石油装运港口普里莫尔斯克港,以及多个其他石油泵站。该港口也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输油管道系统的终端。袭击导致该港口起火,石油装运被迫暂停。此外,乌国家安全局还袭击了向俄方乌斯季卢加港输送石油的多个泵站。 俄乌前线作战画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克宫:俄乌谈判“暂停”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9月12日报道,克里姆林宫12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已“暂停”。美国总统特朗普想要结束这场已持续三年半的冲突的努力正步履蹒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吹风会上对记者表示:“我们的谈判代表有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沟通。但就目前而言,说‘暂停’可能更为准确。”应对俄罗斯空中威胁 北约宣布部署“东方哨兵”防御东翼领空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亚力克苏斯·格林克维奇在北约总部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吕特表示,北约已发现无人机侵犯了四个国家的领空,俄罗斯空中活动愈发频繁,无论这些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具有极高危险性。目前,北约正在部署“东方哨兵”系统以强化东翼防御态势,该系统将整合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个盟友的军事资源。佩斯科夫: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是“情绪过激”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12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波兰因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而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是“情绪过激”的表现。佩斯科夫此前还表示,俄白联合军演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是为了继续推动两国之间的合作。波兰政府9月12日宣布,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当天开始举行“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波兰即日起关闭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延伸阅读乌专家:俄乌都不想停火 特朗普想得太简单了800多架无人机扑向乌克兰境内目标,基辅市中心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顶层起火,浓烟滚滚。当地时间2025年9月6日到7日,乌克兰方面称遭受了俄军自2022年2月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人机攻击,乌克兰政府大楼亦首次遇袭起火。截至7日晚,本轮空袭已造成数十人伤亡。“不管媒体报道了多少关于和平与谈判的新闻,但战事的激烈程度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改变过。”身处基辅的乌克兰跨大西洋对话中心主席马克西姆·斯克里普琴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斯克里普琴科 图/受访者供图斯克里普琴科是乌克兰知名的外交事务和安全事务专家,曾担任多家乌克兰主流智库的领导职务,现任乌克兰跨大西洋对话中心主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和欧亚项目非常驻研究员。近日,他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对于俄乌“战与和”的未来,这位乌克兰政策界资深顾问并不感到乐观。他坦言,不仅俄罗斯方面认为自己仍处于军事优势状态,乌克兰方面“其实也不想停火,因为停火意味着再难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被占领土”,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距离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已过去约三周时间,俄乌前线战事反而进一步升级。塔斯社9月8日称,过去一周乌军在卢甘斯克战线损失了4300多名士兵和300多辆作战车辆;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则称,乌军自8月以来在顿涅茨克战线夺回的土地,是新失去土地的5倍多。当地时间9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称,他仍致力于迅速实现和平。他说,自己将和欧洲领导人再次讨论和平计划,并尽快与普京通话。不过,特朗普也暗示,他对俄罗斯持续空袭乌克兰“不满意”,可能重新考虑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特朗普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中国新闻周刊》: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峰会已经过去三周,国际社会没有看到乌克兰和平进程出现重大进展,俄乌领导人峰会似乎依然遥遥无期,军事行动仍在升级。你认为,泽连斯基和普京会面的可能性还大吗?斯克里普琴科: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和平进程,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的理解并不相同。对乌克兰来说,我们的选择非常有限。国际社会的支持不能持续,很多国家的内部议程正在变化,而乌克兰人正在战场上死去。所以,我们一定要结束这场战争,结束战争就必须进行谈判。甚至是在2022年2月战争开始的几小时内,泽连斯基也曾提出想和普京交谈。可以说,乌克兰一直在谈判桌上。但另一方面,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与乌克兰对话是无用的,因为乌克兰只不过是西方的傀儡,俄罗斯通过谈判想实现的不是停火,而是重回“大国俱乐部”。此外,俄罗斯国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军队确实消耗很大,但乌克兰军队更加筋疲力尽,所以俄军应该继续前进。而特朗普一开始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只要把双方带到谈判桌上,战争就会结束。最初,乌克兰也不同意特朗普的想法,我们的立场是:我们不能在前线无条件停火,除非乌克兰首先获得有效的安全保障。但现在,乌克兰的态度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我们同意随时开始。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想通过阿拉斯加峰会测试俄罗斯方面是否真的愿意开始和谈。但俄罗斯从未向特朗普的想法让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能对俄罗斯施加的影响相当有限,如果美国真的对俄罗斯施加二级制裁等“严厉”的施压措施,这也会损害美国自己的经济。《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普京邀请泽连斯基到莫斯科谈判,泽连斯基则邀请普京到基辅谈判。这两种选择都是不太能被双方接受的。那么,如果俄乌领导人峰会还能举行,最有可能的举办地是哪里?斯克里普琴科:有几个不同的选项。最好的选择是土耳其,从俄罗斯飞往土耳其不需要经过第三国,而且土耳其处于相对中立的状态。事实上,我认为土耳其是唯一一个可能在停火后真的派遣“维和部队”在俄乌非军事区巡逻的国家。当然,俄乌双方对土耳其都不算完全满意,但这可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们要考虑一个情况:如果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这场会晤到底是什么形式?如果只是俄乌双方的会晤,土耳其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如果包括第三方,比如特朗普甚至一些欧洲领导人,那么地点的考量会更复杂。还有一些中东国家可能成为备选方案。瑞士也是一种可能,但这意味着普京的专机要获得很多欧盟成员国的过境许可。“获得糟糕的安全保障,还不如继续战斗”《中国新闻周刊》:安全保障方案是谈判的核心问题之一。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显然同意普京的观点,即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乌克兰及其盟友会考虑改变特朗普的观点,还是会提出替代性方案?斯克里普琴科:北约的问题不是新问题。乌克兰加入北约,从来不在美国政府的讨论范围内,无论是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还是更早之前的奥巴马政府。美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就是,北约不包括乌克兰。而且,北约内部存在很多反对乌克兰加入的声音,除美国之外的一些欧洲国家也不会同意。所以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我想强调的是,乌克兰社会对于加入北约也缺乏兴趣。如果你在乌克兰进行一次全民公投,问人们是否想加入北约,多数人会回答“是”;但如果你问“你是否相信北约的安全保障”,多数人会回答“否”。每个人都知道“北约第五条”,但如果真的研究它,你就会发现文本极其模糊,它并不是说北约成员国需要为了其他成员国被入侵而“宣战”。所以,当我们现在说乌克兰需要“接近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时,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强于北约第五条”的明确保证。理想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份协议,明确指出:如果乌克兰再遭遇袭击,某些具体行动就一定会发生。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外交辩论,我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停火协议可以与此相比,因为乌克兰并不会完全听从美国总统的话来行事。《中国新闻周刊》: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俄罗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欧洲安全组织前秘书长格雷明格则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他觉得这个方案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安全保障。你如何看待这种类似“欧洲维和部队”的模式?斯克里普琴科:我也不认为这是有效方案。欧洲国家的军队没有战斗经验,规模有限,而且这些国家内部对于出兵没有政治共识。比如,现在马克龙同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然后呢?5年之内,法国会出现一位新总统,法国很可能就会选择撤出乌克兰。即使法国的“维和部队”没有撤出,一旦俄乌战事再起,法国军队会留在那里战斗吗?他们只会撤出,然后说“对不起,我们的维和任务失败了”。我认为,这场战争已经向我们证明,一个国家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军队。这才是安全保障的核心逻辑。对欧洲国家来说,现在最现实的讨论,是对乌克兰采购武器给出更多的财政承诺,将乌克兰武装成“豪猪”。这必须落实到非常具体的数字上。《中国新闻周刊》:这都是理想情况。乌克兰的底线是什么?对乌克兰来说,什么样的安全保障方案是最低限度的,但同时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斯克里普琴科: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争,我们不能接受糟糕或无用的安全保障。到最后,如果摆在桌面上的安全保障选项都是无用的,那么战争就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所谓的“安全保障”比继续战争更加可怕。因为在目前的战争中,乌克兰还能得到来自盟友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如果我们只是拿到一个无用的“安全保障”,但事实上失去了外部帮助,其结果可能还不如继续将战争维持下去。“机会之窗很快就会关闭”《中国新闻周刊》:听起来,关于安全保障方案的谈判将会持续很长时间。那么,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否应该先讨论停火?斯克里普琴科:过去几个月来,这一直是乌克兰政府的立场。当然,从乌克兰的角度,我们其实也不想停火。停火意味着冻结冲突,意味着我们将难以在战场上收回领土。但“无条件停火”是特朗普向乌克兰提出的要求,我们只能说“好吧,那让我们从停火开始”。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俄罗斯方面则强调,先有一个稳定的战线,然后再谈停火。俄方认为他们每天都在前进,而每一次前进都意味着俄罗斯的谈判地位得到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但战争是不可预测的。比如几周前,俄方曾提出用苏梅州的一些俄占地区,来交换顿涅茨克的乌军控制区。而最近,乌军在苏梅州进行了反攻,夺回了一些“筹码”。不过,总的来说,现在俄罗斯认为停火是乌克兰的胜利,是俄罗斯的损失。对于停火,我还想强调两点。一方面,不管国际媒体报道了多少关于和平与谈判的新闻,但前线战事的激烈程度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改变过。另一方面,我接受的是苏联时代的国际关系教育,我和俄罗斯的官员学者们是同一批老师教出来的。所以我相信他们学习过和我学习过的一样的逻辑:“如果不想让对手实现目标,你就要最大限度地拖延它,时间站在你这一边。”而美国政治不是这样的,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来说,如果他不能在乌克兰实现和平,他可能会失宠,可能会很快离开政治舞台。所以,各方处理停火问题背后的逻辑就是不同的。《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来,俄乌前线的战事不会很快停止,而秋天马上就要来了,此前双方总是会在秋季发起新的大规模行动。乌克兰军队能守住目前的防线吗?乌军是否也会发起新的攻势?斯克里普琴科:只要战争继续,乌克兰军队将尽一切可能收回土地。但战争是不可预测的。未来,也许乌克兰会面临问题,也许俄罗斯的前线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崩溃。比如,乌克兰是首先在战场上大规模投入使用无人机的一方,我们用廉价无人机摧毁了造价高昂的主战坦克,甚至俄军的战略轰炸机。现在全世界都在向我们学习这种完全改变战争的战术方法。但是,俄罗斯也在向我们学习,现在他们大量使用的光纤无人机,就非常难以拦截。《中国新闻周刊》:有乌克兰政策界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过去几个月里,乌克兰其实采取了一种战略——尊重特朗普,但拖延和平进程,直到特朗普对俄罗斯失去耐心,转头支持乌克兰。这一战略某种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特朗普不断对俄罗斯公开表示不耐烦。那么,乌克兰应当继续保持这种战略吗?斯克里普琴科:首先,我的感觉是,今年秋冬之际的和平进程将是决定性的。机会之窗很快就会关闭,因为2026年底美国会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很可能掌控众议院,特朗普将陷入政令难以推行的窘境。至于你提到的战略,我认为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愤怒”,能给乌克兰带来什么?对我们来说,最起码这意味着持续的情报共享和武器援助。乌克兰认为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特朗普一怒之下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迫使俄罗斯立刻坐到谈判桌前。但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整个世界紧密相连,美国政府准备牺牲多少自己的利益来实现这一目标?不过,对特朗普来说,他在一怒之下,确实可能会表示:“我不关心经济,我只想让俄罗斯受苦,因为俄罗斯背叛了我的和平计划。”也有另一种可能。特朗普会说:“我真的累了,我厌倦了这一切,我不在乎你们的战争。我依然愿意和乌克兰分享情报、出售武器,但我也要和俄罗斯达成经济协议。”这是我们需要向特朗普解释从而极力避免的情况。 -
两年袭击中东七国 以色列下一个目标是谁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从也门到卡塔尔,从黎巴嫩到伊朗,众多中东国家都遭遇过以色列的袭击。然而,以色列却毫无收手之意。西方媒体统计,从2023年开始,中东只有少数国家没有遭遇过以色列的空袭。两年袭击中东七国,以色列下一个目标是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廖百智认为,以色列的目标还有多个,而非单个的国家。廖百智认为,不能说“下一个目标是谁”,而应该是“下一批目标是谁?”专家认为,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近两年。经过两年多的斗争,以色列的心情已经极度膨胀,甚至已经迷失自我。 目前以色列组建了历史上最极右的政府,以色列民众、反对党也是集体偏右的状态。所以在打击哈马斯、黎真主党、伊朗的问题上,以色列民众有高度共识。 以色列战略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所谓“以实力求和平”。对以色列而言,实力就是武力。所以以色列要占领加沙、蚕食约旦河西岸、要和所有邻国都有缓冲区。目前以色列已经与黎巴嫩、叙利亚达成了这个目标,下一个是不是埃及、约旦?而且,以色列还要在叙利亚打通所谓的“大卫走廊”,这一走廊直通伊拉克。如果真能实现,以色列将实现其所谓“大以色列”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以色列来说,谁敢挡在它的路上,它都会发动打击。原标题:《两年袭击中东七国,以色列下一个目标是谁?》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
哈马斯证实其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在以色列袭击中幸存 当地时间9月1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证实,其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在以色列针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实施的袭击中幸存。 △哈利勒·哈亚(资料图)哈利勒·哈亚是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以军此次袭击正是瞄准了哈利勒·哈亚在多哈的办公室。以色列国防军和以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9日发表声明称,针对在多哈的哈马斯高层领导人进行“精准打击”。哈马斯随后证实哈马斯方面有人员在袭击中身亡,其中包括哈利勒·哈亚的儿子,但以方暗杀哈马斯高层的图谋“未能得逞”。卡塔尔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称,袭击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数人受伤。(总台记者 赵远方) -
美参议员造谣"中国电磁武器融化印度士兵" 被网民群嘲 《印度斯坦时报》12日报道称,美国参议员威廉·哈格蒂在发言中称“中国用电磁武器融化印度士兵”。这一消息,很快引发网民群嘲。 图为威廉·哈格蒂 资料图在11日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一场关于印度的讨论中,哈格蒂称中国曾对印度士兵使用了电磁武器。“中国使用电磁武器直接熔化了印度士兵”,哈格蒂在讲话中称,他还特别强调自己说的“融化”是“字面意思的融化”(literally melt)。据中国军网等军事专业媒体分析,电磁武器可高效破坏敌方武器装备中的电子元件,致其失效或损坏,该武器对人体也会产生辐射等伤害,但不会产生能融化人体的高温。因此,印度媒体报道的哈格蒂的“军盲”发言,很快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嘲笑。有网民称,自己很好奇哈格蒂是从哪得知的这个“消息”,并质疑他为什么能在如此重要的决策中引用完全不加核实的消息。还有网民嘲讽他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动画片看多了”。梁由之延伸阅读没上任就挑拨,“中国和金砖?印度更想跟我们好” 美国驻印度大使提名人塞尔吉奥·戈尔(Sergio Gor)还没上任,就挑拨起了中印关系。据路透社和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戈尔出席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时,承诺拉近美印关系,并敦促印度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戈尔还宣称,印度和中国几乎没有共同点,不太可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美印关系“要温暖得多”。同时,他还袒露野心,宣称上任后将离间印度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关系。架势挺大,有鲁比奥保驾护航据介绍,戈尔现年38岁,为白宫总统人事办公室主任,负责特朗普政府各部门招聘的工作,以对特朗普忠诚著称,其强硬作风遭到不少非议,被马斯克公开称为“蛇”。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任命戈尔担任美国驻印度大使,同时兼任南亚及中亚事务特使。当时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将戈尔派往印度,是向印度政府传递“强烈信号”,即美印贸易谈判需严肃对待,且所有信息都直接来自特朗普本人。 特朗普与戈尔(右) 社交媒体公开资料显示,戈尔原名谢尔盖·戈罗霍夫斯基(Sergey Gorokhovsky),1986年11月出生于当时属于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东北部城市塔什干,1994年举家搬至马耳他,后于1999年移民到美国洛杉矶。多年来,戈尔为特朗普担任过多个职务,并与特朗普周边的许多人保持着密切关系,其中包括他的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戈尔此前曾协助创建了一家出版公司,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后向特朗普支付了数百万美元来出版他的书籍。2024年,他运营了一个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显然,特朗普政府高层十分重视戈尔。报道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陪同戈尔参加了11日的听证会。二人并肩而坐,鲁比奥还负责向在场议员们介绍了戈尔。鲁比奥说,印度是“美国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戈尔“能够在政府内部和通过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完成工作”。路透社表示,鲁比奥的出席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举动。有参议院助手表示,他们记不起上一次国务卿现身听证会并介绍大使提名人是什么时候了。“首要目标:离间印度和金砖国家”听证会期间,谈及陷入僵局的美印贸易谈判时,戈尔向议员们表示:“我们在这些关税协议上相距不远。我认为这将在未来几周内得到解决。”戈尔表示,他未来将加深美印在国防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联系。“我将优先考虑深化与印度的国防和安全合作。这包括扩大联合军事演习,推进防御系统的共同开发和共同生产,以及完成关键的国防销售。”当被问及是否承诺推动“四方安全对话”如期举行峰会时,戈尔却只得说,“无法确保具体日期”。有美媒8月底爆料称,特朗普近期曾多次尝试与印度总理莫迪通话,却四次遭电话拒接。由于关系降温,特朗普决定取消秋季的印度之行及出席“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的计划。紧接着,印度“礼尚往来”,也突然取消了原计划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的行程。“虽然我们现在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但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戈尔声称,美国与印度政府的关系“持续了数十年,比他们与中国的关系要温暖得多。”戈尔继续挑拨中印关系,宣称两国间存在矛盾,因此“不太可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他进一步揣测称,印度“在各种问题上”站在美国这一边,而非金砖国家。“巴西、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推动远离美元,印度将此视作权宜之计……相较于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印度更愿意、更开放地与我们接触”。 11日,鲁比奥陪同戈尔出席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 视频截图戈尔同时不忘吹捧自家“老板”和莫迪的“深厚友谊”。他告诉在场议员们:“总统即使在批评印度时,也会不遗余力地赞美莫迪。他们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关系。”。他透露,特朗普已经邀请印度商工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下周访问华盛顿,届时将与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会面,以讨论一项“充满希望的交易”。他还强调,贸易谈判仍然是拉近美印关系的关键杠杆,他承诺将推动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并向美国开放市场。对印度,特朗普态度阴晴不定路透社称,戈尔在听证会期间的发言,凸显出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印度语气开始出现缓和迹象。特朗普8月份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使总关税水平达到50%。这项额外关税措施将于当地时间8月28日生效。特朗普称,这是为了“惩罚”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面对特朗普的贸易压力,印度政府态度强硬。与此同时,莫迪加大与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家互动。9月1日,莫迪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此外,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普京计划于今年12月前往印度,参加第23届俄印领导人年度峰会。看到中俄印领导人在上合峰会亲密互动,特朗普破大防。9月1日,特朗普发文炮轰印度,控诉印度在对美贸易问题上“完全单方面”。印度媒体对此反应一致,纷纷将之与莫迪的中国之行联系在一起。“看起来,我们已经把印度和俄罗斯输给了中国。”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突然发了这么一段话,还配上了中俄印领导人在上合峰会期间的合照。报道认为,特朗普暗示俄罗斯和印度正向中国靠拢,并对此深感“背叛”,尽管是他施压威胁两国在先。数日后,特朗普对印度语气开始缓和。特朗普9日写道:“我很高兴地宣布,印度和美国正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我期待与我非常好的朋友、印度总理通话……”路透社认为,这标志着美印关系在持续数周外交摩擦后开始重置。然而,就在特朗普开始拉拢印度的同时,还在做第二手准备。日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施压欧盟,对中国、印度等俄罗斯能源买家实施“二级制裁”。此后又有更多细节传出。原来,特朗普竟要求欧盟对中印加征100%关税。据路透社报道,一名美国官员和一名欧盟官员透露称,特朗普是在当地时间9日与欧盟官员通话时,向欧盟提出的上述要求。据称,作为向俄罗斯施压的一部分,特朗普敦促欧盟对华征收高达100%的所谓“二级关税”,同时鼓励欧盟对印度采取类似措施。知情欧盟官员表示,美方的意思是,如果欧盟同意美方要求,美国则愿意实施类似的关税。这名官员称:“他们基本上是在说:我们会这样做,但你们需要和我们一起做。”彭博社也提到,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表态称,在欧盟率先对俄能源买家征税后,美方愿意效仿欧盟。不过,此前有知情人士称,除非美国也采取行动,否则欧盟不太可能同意所谓“二级征税”。 -
内塔尼亚胡放狠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犯众怒 多国谴责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1日签署协议,推进在约旦河西岸建设“E1区”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并宣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就在几天前,以色列战机对身处卡塔尔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层成员发动“精准打击”。以方一系列行动屡遭谴责,愈发受到外交孤立。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爆炸发生后浓烟滚滚 视频截图内塔尼亚胡放狠话内塔尼亚胡11日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举行的一场仪式上签署协议。以总理府当晚发表的声明显示,内塔尼亚胡在仪式上说:“我们将要兑现承诺,即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这片土地属于我们。”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极右翼政客、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在出席同一场仪式时对内塔尼亚胡说,以色列将很快庆祝“吞并约旦河西岸”。8月中旬,斯莫特里赫发表声明称,他计划批准在耶路撒冷以东和马阿勒阿杜明之间的“E1区”建造约3400套定居点住房。随后,以国防部下属的民政管理局高级规划委员会批准这一住房建造计划。以色列媒体说,此举将把约旦河西岸一分为二,并使得东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区域无法连成一片。巴勒斯坦外交部对此发表声明说,以色列此举将削弱实施“两国方案”的机会,使巴勒斯坦国难以实现,破坏其地理和人口的统一性,并将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分割成彼此隔离、地理上不相连的区域。 这是8月26日从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拍摄的以方规划的“E1区”和耶路撒冷(远处)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摄以方行动遭谴责舆论普遍认为,以色列推进“E1区”定居点计划不仅会加剧巴以矛盾,也会使以色列进一步陷入外交孤立。法国外交部8月中旬发表声明说,法方对以方这一决定予以最强烈谴责,并敦促以方放弃这一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计划。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也相继表示,以色列此举公然违反国际法并使“两国方案”无法实现,必须立即阻止。此外,针对以色列突袭卡塔尔对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国际社会纷纷发声谴责,认为以色列此举“不可接受”,不仅违反国际法、侵犯卡塔尔主权,还进一步危及地区局势。 这张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的照片显示,9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左一)等在一处辛贝特指挥中心内交流 新华社发联合国安理会11日发表媒体声明,就卡塔尔首都多哈9日遭空袭表示谴责,对卡塔尔表达声援,强调支持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长期在安理会袒护以色列,否决谴责以色列或对以色列不利的决议草案。有媒体认为,美国罕见同意通过这份声明,反映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在美国盟友卡塔尔境内发动袭击。“两国方案”呼声响自7月下旬以来,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陆续表示计划或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总统马克龙8月2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法国与沙特阿拉伯将于9月共同主办“两国方案”会议,落实“两国方案”是“唯一可行途径”。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10日到访英国并与首相斯塔默举行会晤,其间两人就英国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以军在加沙地带推进军事行动等议题发生争吵。英国首相府发言人表示,斯塔默在会谈中谴责以色列日前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说这是“公然侵犯重要伙伴国的主权”,无助于实现各方迫切想看到的和平。同时,英方“恳请”以方改变针对加沙地带的政策,称以方必须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并停止军事攻势,以防止“人为造成的饥荒进一步恶化”。(记者:路一凡、王卓伦、乔本孝) -
伊朗外长:浓缩铀材料埋在被美轰炸的废墟下 无法获取 据新华社9月8日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7日撰文,表示伊朗愿意接受对其核计划的监督以及铀浓缩活动的限制,以换取西方解除对伊制裁。阿拉格齐此后在接受伊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目前伊朗很难取出自己已有的浓缩铀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还埋在被轰炸过的核设施废墟底下。此前在和以色列爆发冲突期间,美军曾在今年6月22日出动B-52轰炸机攻击伊朗核设施,卫星资料显示纳坦兹、伊斯法罕和福尔多的核设施表面均遭到破坏。(此前报道:巨型钻地弹首次实战!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直接成本5亿美元,间接代价难以估量) 6月被美军轰炸后的伊朗福尔多核设施阿拉格齐在采访中表示,伊朗国内的原子能管理部门正在评估埋在地下的浓缩铀的具体保存条件,最终将会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截至目前,这批浓缩铀还处于“无法获取”的状态。阿拉格齐称:“不幸的是我们的材料现在都在废墟底下,不能到达我们手里进行利用”。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埃及开罗,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在开罗解放宫出席新闻发布会 图据视觉中国这是自6月22日遭美军定点打击后,伊朗高级官员第一次公开回应浓缩铀材料的下落问题。此前有以色列媒体公布的图像显示,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周围似乎出现卡车,猜测是伊朗在往外转移浓缩铀材料,但阿拉格齐这次的表态否认了这一猜想。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埃及开罗,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左)签署核查议定书 图据视觉中国本月9日,阿拉格齐在埃及开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达成新的合作框架,伊朗在原则上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伊朗境内的核设施。格罗西表示,这份合作框架协议涵盖“伊朗的所有核设施和装置”并且“对检查程序提供了清晰的理解”。不过,阿拉格齐补充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在得到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之后才能进入核设施现场,“鉴于目前的条件,我们非常小心谨慎,对遭受破坏的核设施未做任何干预,除非有关系到生命安全或者环境保护的紧急事态发生”。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综合新华社等编辑 包程立延伸阅读不带手机的伊朗总统被以定位险遭暗杀:被保镖"出卖" 6月以伊冲突期间,伊朗数十名顶级核科学家和高级军事指挥官遭以色列暗杀今年6月以伊冲突期间,伊朗数十名顶级核科学家和高级军事指挥官遭以色列暗杀。伊朗总统、外长也被列为目标,所幸逃过一劫。当时,舆论惊呼伊朗的安全与情报系统已被以色列渗透成“筛子”。一项最新披露的伊朗情报部门调查报告揭示了以色列暗杀行动何以能够得手,尤其是揭开6月16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建筑遭袭以致伊朗总统险遭暗杀的内幕。调查结果显示,以色列将携带手机的保镖视为安全薄弱环节并由此入手,通过窃听保镖手机来追踪并锁定伊朗重要人物,凸显伊朗存在严重安全漏洞。两个多月不得其解本月早些时候,伊朗总统办公厅主任表示,以色列6月16日轰炸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建筑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袭击,意在暗杀总统佩泽希齐扬。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但在安保措施高度严密的情况下,此次袭击何以能够实施却让德黑兰百思不得其解。先回顾一下整个事件。6月16日,冲突爆发第四天,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德黑兰西部一处隐蔽建筑内召开会议。以色列突然发动空袭,被曝发射6枚导弹攻击建筑出入口,意图封锁逃生通道并切断空气流通。袭击发生后,电力中断,与会的伊朗高官通过应急出口逃离。总统佩泽希齐扬在撤离过程中腿部受轻伤。据悉,这次由总统出席的会议极为机密,仅少数高级官员和军事指挥官知晓会议时间和地点。而且会议地点非常隐蔽,位于德黑兰西部一处山坡下100英尺(约30米)深的掩体内。由于是机密会议,安保自然森严。鉴于以色列在“闪击”伊朗的最初几天内已轰炸伊朗多处军政机构和核设施,造成多名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身亡,伊朗为此采取严格安保措施:部署大量保镖、禁止高级官员使用手机和WhatsApp等即时通讯应用,等等。当天,总统佩泽希齐扬、司法和情报部门负责人以及高级军事指挥官等高层分批乘车抵达会场。他们知道可能被以色列情报部门追踪,所以未携带手机。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伊朗前副总统哈希米为此警告:“渗透行动已经深入到我们决策层的最高层。”调查报告称,个中蹊跷困扰了伊朗两个多月,直至如今才解开谜团——原来问题出在高层贴身的保镖身上。即便政府已下令严禁使用手机,但安保人员似乎仍当耳旁风,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子,暴露了会议地点。结果,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通过窃听驻守在会议建筑外的安保人员手机,精准命中目标。来自德黑兰大学的伊朗知名政治分析人士萨桑·卡里米指出,伊朗高级官员和指挥官不带手机,但他们的随行人员、安保人员和司机都有手机。“这些人没有认真采取防范措施,导致伊朗大量重要人物被以色列追踪定位。”一名以色列国防官员不无得意地说:“动用那么多保镖是一个弱点,而这个弱点是我们制造的又能够被我们所利用。”不过,以色列并未完全得逞。虽然驻守在掩体外的安保人员无一存活,但所有与会官员均未丧生,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撤离过程中腿部受轻伤 资料图当务之急是补漏洞从保镖入手追踪伊朗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以色列长期渗透伊朗安全和情报机构行动的一部分。自2022年末以来,以色列密切追踪伊朗高级核科学家,但为避免与拜登政府发生冲突,一直推迟打击行动。从2022年末到今年6月,一个所谓“斩首小组”审查了摩萨德2018年窃取的伊朗核科学家档案,将暗杀目标从400人缩减至100人。最终,以色列实施一项名为“血色婚礼行动”(取自《权力的游戏》一段血腥剧情)的计划,成功暗杀伊朗数十名核科学家和高级军事将领。调查报告认为,以色列在6月袭击伊朗期间实施的“定点清除”行动暴露了伊朗安全系统存在严重漏洞,“6·16”袭击更是伊朗一次毁灭性失误。事实上,有消息称,去年7月底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遇刺后,负责高层安保任务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安萨尔·迈赫迪”旅指挥官阿萨迪就发出警告——“手机即暴露源”。伊朗随后升级安保措施,禁止高官及保镖携带手机。去年9月,以色列在贝鲁特一处掩体内暗杀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也给伊朗敲响安保警钟。调查报告认为,伊朗虽然意识到来自以色列的致命威胁,已下令禁止政府、军方高层以及核科学家使用智能手机,但是保镖等安全人员似未严格遵守这项规定。即使在以色列6月突然出手、接连暗杀多名核科学家和军事指挥官后,仍未引起保镖对禁令的重视,以至于让以色列在6月16日的袭击中钻了空子。目前,伊朗正式禁止保镖使用智能手机,只允许使用对讲机。伊朗政治和军事分析人士哈姆泽·萨法维认为以色列的情报和技术优势已对伊朗构成“生存威胁”,不能再掉以轻心。“我们的安全和情报系统存在重大漏洞,眼下没有什么比修补漏洞更紧迫了。” -
俄媒:特朗普给中东盟友上了一课 ▲美国总统特朗普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 俄新社网站9月10日刊登题为《“不幸事件”:特朗普给中东盟友上了一课》的文章,作者是达维德·纳尔马尼亚。主要内容编译如下:卡塔尔成为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后被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的第8个国家。此前,内塔尼亚胡政府已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也门、巴勒斯坦境内目标甚至埃及的边防哨所发动攻击。正因如此,表面看来这似乎并不稀奇——8个国家还是9个,谁在乎呢?但此次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卡塔尔是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伙伴之一,以色列轰炸的实质上是其庇护着的一个重要盟友。仅仅4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多哈,签署了价值1.2万亿美元的协议。多哈向他赠送了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飞机,该飞机已开始改装为“空军一号”。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就位于多哈附近,卡塔尔承诺投入100亿美元升级该基地。而此前伊朗核设施遭轰炸后,德黑兰也曾对该基地实施报复性打击。也就是说,3个月内卡塔尔先后成了伊朗和以色列的袭击目标。事实上,只要华盛顿认为必要,未来此类情况还会重演。那些挨打不还手的人注定会继续挨打。多哈近几十年试图通过能源出口积累的资源换取外交影响力,这样的时代已然终结。中东各国心知肚明,只要该地区国家仍在安全问题上依赖美国,它们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多哈。而以色列则获得了完全的行动自由。欧洲国家可以谈论承认巴勒斯坦独立,但这可能很快沦为一纸空言。任何有关国际法的劝诫都已无效,这套体系已退化到“责成通报即将实施的袭击”的可悲境地。但卡塔尔的中东邻国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多哈的遭遇证明,华盛顿在该地区只有一个首要盟友,其他伙伴皆可沦为轰炸目标。这或许能促使它们谋求安全保障多元化,而非指望一个日益衰落的保护者。(编译/魏良磊)延伸阅读专家:以色列攻击"禁区"卡塔尔 卡塔尔或倒向其他大国 ▲卡塔尔首都多哈被袭击 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9月9日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称,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 据报道,这是以色列首次针对海湾国家发起袭击,标志着中东动荡重大升级。卡塔尔居住着很多来享受安全生活的外籍人士,此次以色列发起的突袭将给这些人留下阴影。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向红星新闻分析称,此次袭击是对卡塔尔地区形象和信誉的一个巨大打击,“接下来卡塔尔国内相对中立的情绪可能发生变化。在意识到自身不够安全后,卡塔尔也有可能更加依赖外部的安全保护。” ▲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多哈,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特殊时刻以色列为何突袭重要调解国?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3时左右,多哈一处居民区遭空袭。以色列宣布对此次袭击负全责,而袭击的目标就是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值得注意的是,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讨论一份由美国提出的最新加沙停火方案。而就在发动袭击的当天上午,以色列军方才通过社交媒体向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所有巴勒斯坦居民发出撤离通知。王晋认为,“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和“要求加沙城居民撤离”时间重合可能是个巧合。但他同时指出,以色列选在这个时间节点袭击卡塔尔的确有自己的考量。“首先就是一个背景性的节点。以色列一直希望在全球击杀参与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的哈马斯高层,而哈利勒一直都是以色列的重要追杀对象。”王晋补充说,以色列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一直在评估和观察,希望通过一次性的军事打击,最大限度地清除在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组织网络。“这次可能是以色列得到情报,有相关哈马斯成员集中出现在了一个场所。”王晋分析称,这对以色列来说是个“大好机会”。据此前报道,一名卡塔尔高级官员透露,卡塔尔首相刚会见了哈马斯谈判代表,哈马斯代表团随后决定再次会面讨论一份美国提出的提案,并从土耳其来到卡塔尔。美国扮演何种角色是“来不及通知”还是“有意默许”?袭击发生后,有以色列高级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开了绿灯”。在爆炸声传出数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白宫收到美军方通知,即以色列正在袭击卡塔尔,“我立即要求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通知卡塔尔即将发生袭击,但为时已晚”。特朗普说,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决定,与自己无关。“此次袭击不利于美国利益,侵犯了卡塔尔的主权。”特朗普承诺,类似的袭击不会发生第二次。而对于特朗普“立即通知卡塔尔”的说法,卡塔尔方面表示,卡塔尔在袭击发生10分钟后才收到美方警告。王晋认为,美国与这场袭击脱不了干系,“毕竟美国在卡塔尔有一万驻军和非常严密的防空体系。”就以色列此次的袭击细节来看,以军出动了10余架战机执行任务,向哈马斯领导层身处的建筑投下至少10枚弹药。“也就是说以色列朝同一个目标投炸弹,而在卡塔尔的美军没有予以有效拦截。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默许了以色列的这一袭击行为。”王晋总结称,虽然美国没有直接参与,但其仍在此次袭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可能知情且默许以色列发动袭击而并未予以阻止。” ▲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爆炸发生后浓烟滚滚(视频截图)中东或产生“寒蝉效应”加沙停火谈判还有戏吗?袭击发生后,卡塔尔领导人通知美国政府,他们计划暂停调解。但美国政府随即向其施压,卡塔尔随后表示将继续参与调解。多方分析认为,此次袭击可能破坏任何促成和平的努力。卡塔尔高级外交官哈马德·穆夫塔赫表示,此次袭击“明显旨在破坏该地区的和平谈判”。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中东政策高级研究员哈桑·阿尔哈桑也表示,这场袭击可能让谈判陷入停滞。王晋认为,此次袭击的确会给未来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对话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实从以色列的视角看,无论是卡塔尔还是美国参与的斡旋都不能满足以色列的核心需求,即不能让哈马斯继续主导加沙地带战略格局。”王晋称,实际上对以色列而言,斡旋谈判是否能继续并不重要,“以色列更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完成对加沙地带政治格局的重构。”此次针对卡塔尔的袭击是前所未有的。王晋分析称,一直以来卡塔尔的经济形势都比较好,也能通过政治斡旋或经济援助等形式具体参与地区事务。“但现在,卡塔尔本土遭到直接袭击,其国内相对较中立的情绪可能会发生变化。”王晋补充说,此次袭击会让卡塔尔的地区形象遭到很大影响,“在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够安全后,卡塔尔可能逐渐倒向其他某一大国,也更依赖外部的援助或安全保护。”另有分析指出,以色列这次在卡塔尔发动的袭击可能在中东地区产生“寒蝉效应”。卡塔尔长期作为棘手外交谈判的中立国家,且与美国关系密切。这次被袭击的是卡塔尔,那下一个被袭击的国家又会是谁呢?王晋认为,作为影响力较大的阿拉伯国家,卡塔尔遭袭可能导致阿拉伯国家集体向以色列施加外交压力。据报道,目前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埃及、巴基斯坦、约旦、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马尔代夫等国均发布声明谴责以色列的袭击行为。而在欧洲,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以及欧盟等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以色列正遭到越来越强烈的反对。王晋认为,此次袭击后,以色列的国际声誉也会进一步恶化。 -
福建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专家解读 福建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日前,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是福建舰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为何选择这样的路线?海军研究院专家李剑表示,该舰在上海建造完成,东海海域水深及海况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全面测试要求。而南海海域水深足够、海况复杂,更适合开展系统性的航母试验与训练。从地理位置看,经由台湾海峡前往南海是最高效、合理的正常航线选择。李剑表示,此次行动将试验和训练任务放在一起,是为了确保装备能快速形成作战能力,同时这可能是福建舰正式入列之前,最后一个阶段的实验。据悉,2019年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山东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12月17日入列,舷号为“17”。如今,福建舰也开展了这一训练,你期待福建舰什么时间正式入列?延伸阅读福建舰首次"远航秀" 专家:中国"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12日,官方证实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军事专家表示,这表示福建舰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中国的“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与其他两艘航母相比较,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 资料图微信公众号“人民海军”12日援引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介绍,日前,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相似的一幕曾在2019年11月发生过。新华社发布消息称,11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母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这是山东舰首次穿越台湾海峡,一个月后的12月17日,山东舰在三亚军港正式入列。军事专家张军社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航母是从零开始起步,从山东舰的 “发展史”看福建舰的成长的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福建舰的“首次远航秀”表明距离其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根据发言人的表态,福建舰已经开始跨海区训练,这一方面表示福建舰各项技术性能已经成熟,开始远离熟悉的海域,进行远海能力测试。”“以前福建舰在东海、黄海进行海试,此次赴南海陌生海域进行训练是对航母远海航行能力、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舰员协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与提升。”张军社说。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2024年5月1日上午8时许,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1日发布消息称,11日下午1时左右,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西北约200公里的海域,发现向西南方向航行的中国海军航母福建舰、 导弹驱逐舰杭州舰和济南舰,其中,福建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发现。 图为福建舰除了在入列前福建舰和山东舰均开展跨海区训练,两艘航母还有另一个“巧合”。山东舰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至18日,山东舰进行了首次海试。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进行过八次海试。山东舰于11月14日上午离开大连造船厂,展开第九次出海试航,并进行跨海区的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而此次福建舰也应该是在实施第九次海试任务之际,展开跨海区训练。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报道,中国官方宣布于10日对上海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外界分析认为福建舰将再次出港,进行第九次海试。中国海事局官网8日发布航行警告显示,10日从早上10时30分到晚上8时将对长江口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管制范围涉及302灯浮-301灯浮-42灯浮连线至长兴岛码头水域,以及深水航道进出口船舶。报道称,今年5月福建舰进行第八次海试前,上海海事局也曾发出类似通知。“如果这是福建舰第九次海试,那么参照山东舰情况分析,这也很可能是福建舰入列前的最后一次海试。”张军社表示。这位军事专家进一步分析说,首先,在8月初播出的纪录片《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中披露的细节表明我国已完全掌握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的技术程序,同时舰载机飞行员已培训成熟。其次,“九三阅兵期间,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歼-15T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歼-15DH和歼-15DT舰载电子战飞机悉数亮相。而中国海军在舰载反潜直升机方面一直都有研究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海军初步建成核心舰载机体系,配齐了 ‘航母五件套’。”张军社介绍,航母五件套由隐形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构成。“值得注意的是,九三阅兵的所有装备都是现役主战装备,这表明歼-35、歼-15T、歼-15DH、歼-15DT以及空警-600均已服役,而且开始在航母上实际应用。”这位军事专家表示,这也表明福建舰服役即形成战斗力。而且与辽宁舰、山东舰相比,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
福建舰首次"远航秀" 专家:中国"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12日,官方证实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军事专家表示,这表示福建舰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中国的“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与其他两艘航母相比较,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 资料图微信公众号“人民海军”12日援引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介绍,日前,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相似的一幕曾在2019年11月发生过。新华社发布消息称,11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母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这是山东舰首次穿越台湾海峡,一个月后的12月17日,山东舰在三亚军港正式入列。军事专家张军社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航母是从零开始起步,从山东舰的 “发展史”看福建舰的成长的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福建舰的“首次远航秀”表明距离其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根据发言人的表态,福建舰已经开始跨海区训练,这一方面表示福建舰各项技术性能已经成熟,开始远离熟悉的海域,进行远海能力测试。”“以前福建舰在东海、黄海进行海试,此次赴南海陌生海域进行训练是对航母远海航行能力、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舰员协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与提升。”张军社说。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2024年5月1日上午8时许,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1日发布消息称,11日下午1时左右,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西北约200公里的海域,发现向西南方向航行的中国海军航母福建舰、 导弹驱逐舰杭州舰和济南舰,其中,福建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发现。除了在入列前福建舰和山东舰均开展跨海区训练,两艘航母还有另一个“巧合”。山东舰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至18日,山东舰进行了首次海试。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进行过八次海试。山东舰于11月14日上午离开大连造船厂,展开第九次出海试航,并进行跨海区的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而此次福建舰也应该是在实施第九次海试任务之际,展开跨海区训练。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报道,中国官方宣布于10日对上海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外界分析认为福建舰将再次出港,进行第九次海试。中国海事局官网8日发布航行警告显示,10日从早上10时30分到晚上8时将对长江口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管制范围涉及302灯浮-301灯浮-42灯浮连线至长兴岛码头水域,以及深水航道进出口船舶。报道称,今年5月福建舰进行第八次海试前,上海海事局也曾发出类似通知。“如果这是福建舰第九次海试,那么参照山东舰情况分析,这也很可能是福建舰入列前的最后一次海试。”张军社表示。这位军事专家进一步分析说,首先,在8月初播出的纪录片《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中披露的细节表明我国已完全掌握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的技术程序,同时舰载机飞行员已培训成熟。其次,“九三阅兵期间,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歼-15T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歼-15DH和歼-15DT舰载电子战飞机悉数亮相。而中国海军在舰载反潜直升机方面一直都有研究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海军初步建成核心舰载机体系,配齐了 ‘航母五件套’。”张军社介绍,航母五件套由隐形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构成。“值得注意的是,九三阅兵的所有装备都是现役主战装备,这表明歼-35、歼-15T、歼-15DH、歼-15DT以及空警-600均已服役,而且开始在航母上实际应用。”这位军事专家表示,这也表明福建舰服役即形成战斗力。而且与辽宁舰、山东舰相比,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延伸阅读央视披露:突破弹射等技术 福建舰有望集齐"航母5件套" 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砺剑》栏目7月31日最新报道——从世界航母发展来看,一艘成熟的航母须具备制空、制海、预警、电子对抗及反潜等强大的综合战力。军迷们把支撑这些能力的核心舰载机体系称为 “航母五件套”。集齐“航母五件套”难度有多大?“航母五件套”堪称现代化航母战力核心,由隐身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构成。 2024年中国航展,歼-15T首次公开亮相集齐“航母五件套”难度极大,既要突破弹射、隐身等顶尖技术瓶颈,又得有支撑从舰体到舰载机量产的完整工业体系,更离不开长期巨额投入和专业人才梯队。这是对国家国防科技硬实力的全方位严苛考验。 福建舰有望集齐“航母五件套”中国“航母五件套”有望在福建舰上实现军事评论员 张军社:随着歼-15T等舰载战斗机公开亮相,外界长期以来一直在议论的中国航母舰载机“五件套”正在逐步实现。我想这个“航母五件套”舰载机,将来可能会在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上实现。 图为福建舰 -
印度也盯上了缅甸稀土 专家:没中国技术支持很难加工 (原标题:印度也盯上了缅甸稀土,"没有中国技术支持,难") 原创 王一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王一 继美国考虑去缅甸开采稀土后,印度也打起了缅甸稀土的算盘。英国路透社9月10日援引4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印度正寻求与缅甸一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合作在当地开采稀土,以减少对中国战略资源的依赖。 3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矿业部已下令要求国有和私营企业探索在缅甸东北部开采并运输稀土矿。参与讨论的企业包括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和私企中西部先进材料公司(Midwest Advanced Materials),这两家公司去年都获得了印度政府的资金,用于开展稀土磁体商业化制造。 知情人士称,印度希望在国内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以确认其中是否含有足够的重稀土元素,能否进一步加工成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设备的磁体。 其中两名消息人士表示,印度矿业部在今年7月的一次线上会议中提出了这一要求,与会者除了前述两家公司外,还包括至少一家其他公司的代表。 印度一处矿山 《印度时报》 路透社指出,这是印度政府一次罕见的与非国家行为体的直接接触,同样,印度与缅甸民地武的接触也是第一次被报道。 缅甸克钦独立军于1961年成立,现已发展成缅甸最大的民地武之一。在2021年缅甸军方推翻民选文官政府后,克钦独立军去年从军政府手中夺取了克钦邦的矿区,全球大部分重稀土都产自于此。 一名克钦独立军官员告诉路透社,他们已开始为印度收集稀土矿样本供其测试,且同意评估是否具备向印度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镧、铈、镨、钕等,具有极为丰富的磁、光、电、热等特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制造到战机隐身涂层,许多尖端技术都非常依赖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 全球稀土资源并不稀缺。数据显示,近年来缅甸稀土产量一直在飙升,从2014年的200吨上涨至2020年的3.1万吨,跻身全球前三。印度的稀土储量也位列全球前列,达690万吨,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奥里萨邦和喀拉拉邦富含独居石(一种矿物)的沿海砂岩中,前段时间在拉贾斯坦邦的贾洛尔和巴尔梅尔地区也发现了稀土矿。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仍着急找缅甸民地武合作开采稀土的一大原因在于,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更让印度着急上火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正逐步建立起稀土出口管制制度。去年12月,中国就宣布严控对美国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今年,中国又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对于稀土出口管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意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 为保障供应,印度总理莫迪8月31日访问中国时曾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晤,讨论共同开采稀土事宜,但双方未公布任何协议。 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10日报道,印度和澳大利亚正探索在2022年启动的关键矿产投资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合资企业,这些合资企业的其中一项业务就包括对稀土元素的协同加工。 路透社上月也报道称,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正与韩国、日本的公司接触,讨论合作开采稀土以及商业化等事宜。 一位印度官员证实,印度非常重视关键矿产,“我们当然鼓励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以确保从全球现有供应商处获得稀土矿”,但他没有直接提及印方与克钦独立军的接触。 据报道,除了印度外,伊朗能源部去年12月也派出一个小组前往克钦邦考察矿产资源。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7月也听取了开发缅甸稀土矿的提议,并考虑与克钦独立军合作,可能还会拉印度加入。 与此同时,缅甸也在继续向中国供应矿产。国泰君安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口径进口稀土总量约7.73万吨,其中自缅甸进口量为4.4万吨,占比57%。 印缅关系独立分析师安格舒曼·乔杜里(Angshuman Choudhury)认为如果中国也在跟缅甸沟通,确保稀土供应,“那为什么印度要落后呢?”,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竞争也构成了此次(印度与克钦独立军)接触的框架。” 2名消息人士称,印度有意与克钦独立军建立一条长期的稀土供应通道,但穿越缅甸偏远和欠发达山区运输大量矿石的物流挑战巨大。另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参与了相关讨论,但倾向于由私人企业承担运输责任。 缅甸问题专家博蒂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此前曾对美国试图从缅甸往外运稀土一事做出评价,称考虑到克钦地势险峻、基础设施落后,美国想要在中国眼皮底下从该地区运输稀土“完全是疯了”。 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的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Abhijit Kulkarni)此前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也指出,迄今为止,印度对全球稀土产量的贡献不到1%,缺少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是该国发展稀土产业的几大挑战。 比利时稀土专家纳比尔·曼切里(Nabeel Mancheri)表示,即使印度与克钦独立军能就向印度出口稀土达成协议,双方在没有中国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也很难加工稀土。他分析说,理论上,印度可以分离这些原料并制成产品,“但要扩大规模,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仍需时间”。 延伸阅读 中方驳回稀土进口申请 美防务公司:每天都胆战心惊 中国此前宣布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新规,引发广泛关注和多样解读。 中方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与此同时,考虑到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中方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合规申请。 尽管如此,西方仍不断炒作有关话题,尤其是渲染中国的稀土出口对西方国防军工领域造成“威胁”。 《华尔街日报》8月3日披露,为了寻找非中国来源的稀土磁铁,一家为美国军方提供无人机零部件的制造商被迫将订单推迟长达两个月。 据业内人士说,美国国防工业所需的某些材料价格,现已飙升至中国推出限制措施前的五倍以上。更有公司表示,最近钐的报价已飙升至其正常价格的60倍。钐是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美国的供应商和国防高管们抱怨,这一切都在推高国防系统的成本。 有评论指出,关键矿产的紧缺凸显出美国军方在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尽管近年来美国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些矿产的替代来源,但一些稀有元素过于“小众”,西方无法以经济可行的方式生产。 一些美国公司警告称,如果关键矿产供应无法恢复,他们将面临减产。 目前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稀土矿 Leonardo DRS是意大利防务巨头Leonardo在美国的子公司。其首席执行官比尔·林恩(Bill Lynn)上周三表示,该公司目前锗的存量仅维持在“安全库存”水平。“为了维持产品及时交付,2025年下半年的材料供应必须改善。”林恩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说。 锗被用于该公司生产的导弹和其他设备中的红外传感器。林恩说,公司正在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同时寻找锗的替代材料。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要求国防承包商在2027年之前停止采购含有中国来源矿产的稀土磁铁,因此一些公司拥有相当规模的磁铁库存。但对于许多其他关键矿物,供应商和防务公司通常持有的库存不足一年,有些仅够维持几个月。 美国国防行业的一些人士表示,无人机制造商属于最脆弱的群体,其中很多是小型初创公司,收入非常有限,缺乏供应链方面的经验,并且没有大量储备稀土磁铁和金属。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企业也每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总裁达克·哈德威克(Dak Hardwick)说。 据美国防务软件公司Govini数据,美国国防部武器系统使用的超过80000个零部件涉及目前受中国出口管制影响的关键矿产。Govini指出,几乎所有关键矿产供应链都至少包含一家中国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的限制措施会导致广泛的影响。 据悉,自今年早些时候加强出口管制以来,中国已开始要求企业提供详尽的文件,说明将如何使用稀土和磁铁。这是为了确保这些材料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 一家为民用设施和防务公司供应中国产稀土磁铁的西方公司表示,该公司最近用于民用领域的稀土磁铁进口申请已获中方批准,但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申请则被驳回或推迟。 今年5月,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无人机电机制造商ePropelled收到其中国稀土磁铁供应商的消息,后者发来了中国官方的表格,要求其提供ePropelled产品的图纸以及一份买家名单。供应商还要求ePropelled保证,中国供应的稀土磁铁不会用于军事领域。 很显然,ePropelled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其拥有的约100家客户中,既包括美国大型防务承包商,也包括乌克兰的无人机制造商。随后,ePropelled的中国供应商暂停对其发货。 ePropelled不得不将其客户订单延后两个月,并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寻找代替供应商。不过,这些供应商同样依赖中国的稀土。 ePropelled还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初创磁铁生产商Vulcan Elements和总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USA Rare Earth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些公司至少要到今年年底才能为ePropelled供货。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士兵将无人机装载至卡车上 金属贸易商们透露,由于中国要求了解稀土磁铁和金属的最终用户,因此贸易商进行囤货的许可申请也未能获得批准。 面对稀土短缺困境,美国一心寻找中国稀土替代方案,却并不顺利。7月初,美国国防部同意斥资4亿美元购入全美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优先股,成为其最大股东。MP Materials拥有美国目前唯一一座正在运营的稀土矿,被视作重振美国稀土行业的最大希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莱特(James Taiclet)随后表示,与MP Materials的协议是开创性的,该协议将有助于确保其F-35战机和巡航导弹所需的磁铁供应。但泰克莱特强调,建立新的供应链需要时间。 美国多名人士此前分析指出,美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但缺乏愿意在这一中国主导行业中冒险的投资者。对于资本来说,贸然进入采矿业务存在固有风险。 美国国防部和MP Materials的交易已经引发多名矿业高管与前政府官员的担忧。有批评者称,这笔交易“越界了”,这会让MP Materials获得不公平优势,使其得以压价挤垮对手、扰乱市场,从而损害美国的长期竞争力。有稀土企业高管抱怨道,“美国政府这是在选赢家定输家。他们似乎把宝都押在了一家公司上。” 《华尔街日报》称,眼下,传统上将关键矿产采购外包给次级供应商的防务公司现在正利用其市场影响力,试图自己掌握关键材料来源。 “大型防务公司变得越来越恐慌,他们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除非亲身参与,否则根本无法获得磁铁。”马萨诸塞州稀土精炼企业Phoenix Tailings的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迈尔斯(Nicholas Myers)说。 对于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此前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体现了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一贯立场。 新华社则在评论中指出,中国的目标是“规范出口”而非“禁止出口”,是“促进便利合规贸易”,而非切断正常商业往来。与其陷入“脱钩断链”的焦虑或“战略武器”的迷思,不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适应中国的治理新规上来,通过坦诚对话与合作,共同确保这一关键资源能在和平、可持续的框架下,继续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
以军72小时内袭击叙利亚等6国 胡塞武装:反击必将到来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唐陆一】当地时间9日下午,以色列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官员发动针对性空袭。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日报道称,对卡塔尔的空袭是以色列一系列大规模跨境打击行动的一部分,使得以色列在72小时内的攻击国家数量增至6个。自今年年初以来,以色列已攻击了7个国家。 9月9日,卡塔尔多哈,以色列战机发动空袭后,浓烟升入天空。(视觉中国)半岛电视台称,自8日以来,以色列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攻击力度,将高层建筑列为打击目标,大肆摧毁基础设施,导致当地居民流离失所。8日下午,以色列战机对黎巴嫩贝卡谷地和赫尔穆勒地区发动袭击,造成至少5人死亡。以军称,此次袭击击中黎真主党的武器库和军事设施。真主党目前对此并未作出回应。该袭击以方是对去年11月签署的《黎以停火协议》的最新违反。据叙利亚媒体消息,8日深夜,以色列战机袭击了叙利亚多处地点,包括霍姆斯地区一处叙空军基地和拉塔基亚省附近的一座军营。叙媒称,对叙利亚的袭击是以色列“一系列侵略性升级行动”的一部分,旨在破坏其主权。9日凌晨,前往加沙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全球坚韧船队”的一艘船只在突尼斯水域疑似遭到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并发生火灾,所幸船上成员并未受伤。不过,突尼斯方面否认支援加沙船队遭无人机袭击。半岛电视台称,10日深夜,该船队再次遭到无人机袭击。据美联社报道,10日,以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空袭。由胡塞武装控制的也门卫生部表示,此次空袭造成至少35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此外,也门萨巴通讯社10日称,也门两家主要报社《也门日报》和《9月26日报》编辑部大楼遭到以色列空袭,造成记者和平民伤亡。胡塞武装“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马沙特10日誓言将继续发动袭击,并警告以色列人“保持警惕,反击必将到来,绝无例外”。10日当天,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唐宁街10号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会晤。其间,双方发生争吵。赫尔佐格称,双方在英国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以军在加沙地带推进军事行动议题上“分歧明显、言辞激烈”。路透社称,新一轮巴以冲突已导致以色列与欧洲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英国卫生大臣韦斯·斯特里廷此前表示,以色列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处理方式正使其逐渐沦为国际“弃儿”。不过,半岛电视台分析称,西方国家对以色列袭击的口头谴责未必会转化为有意义的政策调整。延伸阅读以色列在卡塔尔突袭细节披露 专家:美国是最大的输家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以色列9日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称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美国试图撇清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袭击“不是我做的决定”,白宫称空袭地点令特朗普“感觉很糟糕”。 这张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的照片显示,9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左一)等在一处辛贝特指挥中心内交流。新华社发“筹划数月”“未能得逞”当地时间9日下午3时左右,多哈一处居民区遭空袭。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多次传出巨大爆炸声,升起滚滚浓烟,人群惊恐逃散。相关照片显示,一幢大约三层高的红色联排别墅建筑被炸,部分损毁,露出瓦砾。有周边居民告诉媒体,爆炸导致他们的房屋颤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这次空袭由以色列“独立”发起并实施,以方承担全部责任。一名匿名以方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空袭行动“筹划数月”,以军出动10余架战机执行任务,向哈马斯领导人身处的建筑投下至少10枚弹药。哈马斯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高层的图谋“未能得逞”。不过,空袭造成6人死亡,包括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的儿子等5名巴勒斯坦人,以及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门人员。哈亚是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据信是以色列此次暗杀的主要目标。声明说,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讨论一份由美国提出的最新加沙停火方案,这说明以色列根本无意达成任何协议,美国“因其对以色列的持续支持,负有共同责任”。 9月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安全人员在事发现场附近执勤。新华社发(尼库摄)“破坏任何促成和平的努力”以色列发动空袭后,内塔尼亚胡9日在美国驻以大使馆一场活动上称,以色列针对哈马斯领导层实施“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可以为立即结束加沙战争铺平道路。他同时说,以方接受特朗普就停火提出的建议,首先是立即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以色列时报》报道说,一名以色列高级国防官员9日表示,以色列对位于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领导层的袭击可能会“结束加沙地带的战争”。他说,这次袭击“是战胜哈马斯的重要一步”,行动增强了以色列的威慑力,或带来“方向上的转变”,从而在以色列设定的条件下结束加沙战争。一个代表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的团体9日发表声明说,把被扣押人员带回家的希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渺茫,但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被扣押人员马坦的母亲埃纳芙·赞高克表示,此次袭击无异于给他的儿子判了死刑。她在社媒平台上写道:“为什么他(内塔尼亚胡)要毁掉每一次达成协议的机会?”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9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构成“国家恐怖主义”,说内塔尼亚胡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为了个人利益,“破坏任何促成和平的努力”。他说,卡塔尔正在动用各种手段回应这起袭击,包括组建一支法律团队对以方追责。他还呼吁地区国家一致应对以方行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整个地区都必须对这种野蛮行为作出回应。” 9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记者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特朗普:不是我做的决定以色列证实此次空袭后,一名以方高级官员向以色列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批准”此次袭击。美方随后试图撇清关系。特朗普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空袭决定是内塔尼亚胡做的,“不是我做的决定”。据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国军方发现以色列战机正向东飞行,遂要求以方作出解释。以色列继而告知美方,准备在卡塔尔对哈马斯领导层发动袭击。这一消息上报给特朗普。特朗普在社媒平台上写道,他立即指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通知卡塔尔袭击即将发生,“然而,不幸的是,已经太晚了,无法阻止袭击”。卡塔尔方面则表示,美国直到袭击发生10分钟后才发出警告。卡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9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说,关于卡塔尔提前被告知此次袭击的说法“完全不实”,卡方是以色列在多哈的袭击发生时才接到一名美国官员的电话。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9日在记者会上说,特朗普将卡塔尔视为美国的“强有力盟友和朋友”,对这次袭击的地点“感觉很糟糕”。“单方面在卡塔尔境内发动空袭,无助于推进以色列和美国的目标。”但她同时声称,消灭哈马斯领导层“是一个值得的目标”。莱维特说,袭击发生后,特朗普同以色列和卡塔尔方面分别通电话。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特朗普称这一事件“可能成为和平的机会”;与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通话时,特朗普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在卡塔尔境内再次发生。“最大输家”是美国?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以色列此次袭击已远超打击哈马斯的范畴,而是直接侵犯了卡塔尔“这个与美国有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的主权,这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篇分析报道说,对中东地区来说,此次袭击将产生寒蝉效应:如果像卡塔尔这样与美国关系如此密切的盟友都遭到以色列攻击,下一个会是谁?“海湾地区正处于困境之中,但最大的输家是美国。”科威特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巴德尔·赛义夫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美国尽管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和军事援助国,却似乎不愿或无力遏制以色列在整个地区的攻势,这正在损害美国作为海湾地区安全保障者的信誉。“对海湾国家的安全而言,这一事件将是一个分水岭。”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苏丹·巴拉卡特说,海湾国家一直认为它们的安全可以由美国保障,而现在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如果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能对卡塔尔背后捅刀,那么其他海湾国家应当非常严肃地考虑,并就它们与美国的关系采取与此前完全不同的主张。” -
“无人机风波”下俄白启动联合军演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波兰、俄罗斯特派记者 禹丽敏 肖新新】波兰外交部11日表示,应波兰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将就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波兰方面表示,9日夜间,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兰军方在北约盟友支持下紧急处置,开火击落部分无人机。俄方否认这一说法并表示,准备与波兰国防部进行磋商。北约谴责俄方这一“极其危险”的行为,称其将紧张局势推向新水平。此外,俄同白俄罗斯于12日开启的“西部-2025”联合军演也引发波兰等邻近北约国家的担忧。这场“无人机风波”让波兰成为欧洲的安全焦点。波兰总理图斯克10日称,俄罗斯“入侵波兰领空”是“大规模的挑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波兰最接近公开冲突的时刻”。同时,波兰当天正式请求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4条——当任何一缔约国认为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英国《卫报》称,波兰的请求为启动更高级别的《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创造可能。 波兰总理图斯克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10日当天,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纳夫罗茨基称:“今日的会谈印证了盟友间的团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特朗普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在与纳夫罗茨基通话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俄罗斯的无人机怎么会侵犯波兰领空?又来了!”CNN还提到,美国国务院此前称,约有1万名美军驻扎在波兰。欧洲多国政要在第一时间表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以及德国总理默茨均谴责俄罗斯“行为鲁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呼吁建立覆盖欧洲的联合防空体系。北约秘书长吕特称,北约的应对行动“非常成功”,目前正在对局势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密切监测东部局势,防空系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对于波兰的指控,俄国防部10日回应称,俄军并未计划攻击波兰境内目标,此次所谓“越过波兰边境的无人机”最大航程不超过700公里。俄外交部10日称,俄国防部发布的事实驳斥了波方再次散布旨在加剧乌克兰危机的谣言。俄“news.ru”新闻网10日报道称,波兰等北约国家炒作所谓俄无人机入侵事件,或与“西部-2025”联合军演有关,该军演使北约国家感到紧张。据俄塔斯社报道,“西部-2025”联合军演将于本月12日至16日在白俄罗斯境内举行。演习的主题是运用军队集群以确保联盟国家的军事安全,演习参与者还将演练核武器以及“榛树”导弹的使用准备。波兰总理图斯克9日称,由于俄白军演,波兰11日将完全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界,包括铁路口岸。波兰内政和行政部长凯尔温斯基11日称,目前将无限期关闭波白边境。波兰国防部副部长托姆奇克透露称,为应对俄白联合军演,未来几天内,波兰在东部边境部署的士兵数量将从目前的约1万人增至4万人。尽管CNN称,此次无人机拦截行动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首次开火”,俄方或借该事件“试探北约的决心”,但分析人士认为,北约与俄罗斯直接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仍然有限,原因在于一旦失控,代价将极其高昂,相较于“开打”,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是边境摩擦以及随之而来的制裁与外交博弈。未来几周,北约的表态与军力部署将是观察局势走向的关键。俄《观点报》10日分析称,波兰、乌克兰等国将无人机事件渲染为“俄罗斯侵略”,是“精心准备的挑衅行为”,同时叠加“西部-2025”联合军演,或是为了将北约卷入冲突,并加大对俄的施压力度。 -
西班牙各界:西方国家应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0日在欧洲议会全会上表示,加沙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欧盟拟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加以应对。她表示,欧盟委员会希望暂停对以色列的财政支持,并冻结所有对以色列的付款。对于欧盟提出的新举措,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表示欢迎。他说,西班牙希望欧盟能够全面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西班牙多次批评以方军事行动。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西班牙专家和民众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实现和平的重要基础,西方各国应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西班牙经济学家 佩德罗・巴拉甘:欧盟国家应当彻底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并且应当以更加激进的方式实施(武器)禁运——不仅停止直接运送武器,也包括禁止运往以色列的武器过境欧盟。我相信,不仅仅是西班牙,欧盟多国也在考虑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并暂停贸易往来。 西班牙马德里居民 埃斯特班:在我看来,发起战争是非常错误的,绝不能向冲突严重的国家运送武器,无论是为了防御还是进攻。 西班牙马德里居民 玛丽亚:必须要停止和以色列的一切往来,要停止和他们的所有贸易。 西班牙专家表示,只有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才能解决冲突,最终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西班牙经济学家 佩德罗・巴拉甘:我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根本所在,也是解决冲突的基础。以色列现在的种种行为,都违反了联合国相关决议。我认为,目前唯一可能实现和平的举措,就是承认巴勒斯坦国,并让巴勒斯坦人民摆脱他们正在遭受的军事袭击。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西班牙多次批评以方军事行动。2024年5月,西班牙与挪威、爱尔兰一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同年6月,西班牙加入南非政府在联合国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提起的“种族灭绝”诉讼。本月8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依法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等9项措施。 -
消息人士:以军原计划在土耳其打击哈马斯高层 (原标题:以军曾考虑在土耳其打击哈马斯高层 为何又选择卡塔尔?) 以色列媒体9月1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9日以军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袭击行动是替代方案,以军原本计划在土耳其开展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的打击行动,但是因为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此举可能导致局势升级,令以色列承担更大代价。而以色列政府确信美国能够处理好卡塔尔方面的善后工作,所以以军选择在多哈行动。 此外,报道称,消息人士同时表示,埃及向美国表示,埃及方面愿意为哈马斯高层提供庇护,任何在埃及进行的类似袭击企图都将带来毁灭性后果。 为什么是卡塔尔? 卡塔尔在中东扮演了什么角色?以色列以打击哈马斯为由,对卡塔尔发动了空袭。而在今年6月份,为报复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伊朗对美国驻卡塔尔的军事基地发动了导弹袭击。这两次重大事件中都出现了卡塔尔的名字。 卡塔尔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何相互敌对的伊朗和以色列都把打击目标选在了卡塔尔?卡塔尔在目前中东局势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斡旋身份未能帮助卡塔尔实现自身安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卡塔尔是中东“小国大外交”的一个典型国家,也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还是美军在中东的乌代德空军基地的所在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近年来卡塔尔在中东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当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斡旋的角色,而卡塔尔之所以如此定位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也是为了通过积极参与外交斡旋,把自身塑造为一个类似于中立国的国家,从而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因为在卡塔尔的设想中,冲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对居于斡旋地位的调解国采取直接的军事打击行动。但此次以色列对卡塔尔的军事打击突破了这样一个各方本来默认的潜规则。卡塔尔首都多哈遇袭画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卡塔尔和哈马斯一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卡方之所以敢让哈马斯领导人在卡塔尔进行活动,其实除了前面所说的仰仗自身的调解国身份,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因为卡塔尔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盟国,并且受到美方全方位的安全义务,那第三方国家是不敢对自己采取强硬的军事行动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但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一次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行动当中,美国最终对以色列的行动“开绿灯”,显示出美国的中东同盟体系是等级制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只是盟友体系中的“二等公民”,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安全关切是可以被牺牲的。 美国与中东盟国关系面临更大信任赤字学者表示卡塔尔事件后美国与中东盟国关系面临更大信任赤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那么这不仅对于卡塔尔和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事实上也对美国和各个阿拉伯盟国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信任赤字。而在更早的今年6月份,伊朗对美国的军事反击中,同样选择卡塔尔,是由于美军基地的存在,所以美军基地非但未能帮助卡塔尔防范外部威胁,反而使之成为第三方打击的首选对象。而当相关的威胁真实出现时,美国部署在卡塔尔的防御体系也没有为卡方的国家安全施加任何的保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在这一次事件之后,卡塔尔以及其他的地区阿拉伯国家都会重新考虑自身和美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关系,也会进一步强化地区国家在政治安全领域的战略自主。 -
夜鹰出击 东部战区空军某部开展下半夜飞行训练 来源:东部战区文 | 佘毅、万永生、张云帆图 |金力盟、齐浩翔、葛润钊子夜时分轰鸣划破寂静,灯光刺破黑夜数架战鹰如离弦之箭在夜幕中画出凌厉的轨迹航灯与繁星交相辉映共同见证了东部战区空军某部这场下半夜飞行训练—— 夜幕中塔台灯光亮起全体官兵迅速进入战位顺利完成任务前准备工作随着指挥员命令的发出战机如利剑出鞘拉开下半夜飞行训练战幕 飞行人员紧盯态势、细致操作在黑暗的空域中完成多项课目演练有效验证了一批战法技法 伴随着星光点点战机列队“归巢”机务人员迅即展开完成加挂充填、维护保养等工作为战鹰拂去夜航的征尘 此次下半夜飞行以重难点课目为牵引以实战化训练为导向旨在锤炼官兵技战术水平检验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下一步该部将持续聚焦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以黑夜为战场、以实战为标尺铸就一支“全时能战、全域胜战”的空中劲旅 暗夜淬锋芒,星夜砺铁拳引擎啸月,航迹破夜空军航空兵全时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