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839
篇与
汽车
相关的结果
- 第 41 页
-
消息称奥迪目标将年销量提升至200万辆,停产走量车型A1/Q2成挑战 IT之家 9 月 3 日消息,奥迪正迎来全新发展阶段,其刚发布的 Concept C 概念车不仅预示着品牌将采用全新设计语言,车内材质品质也将回归高水准。业内认为,这些根本性变革是奥迪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在豪华车销量竞争中追赶并超越主要竞争对手奔驰。据报道,作为大众集团旗下豪华品牌之一,奥迪高管团队正制定一项长期计划,目标是将年销量提升至 200 万辆。 据IT之家了解,奥迪销量表现最佳的年份是 2023 年,当年全球交付量达 189.524 万辆。然而,2024 年其销量同比下滑 11.8%,降至 167.1218 万辆。销量下滑使得特斯拉首次超越奥迪,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去年共交付 178.9226 万辆电动汽车。仅 Model 3 和 Model Y 两款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了奥迪品牌去年的整体销量。同期,奔驰也以 198.34 万辆的交付量领先奥迪,宝马则以 220.0217 万辆的成绩稳居豪华车销量榜首。据路透社报道,奥迪总部英戈尔施塔特正在推进一项计划:继 2008 年首次实现年销量百万辆突破后,如今品牌目标是将这一里程碑数字翻倍。报道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这一激进目标是奥迪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预计将在年底前正式公布。目前尚不清楚奥迪计划何时达成 200 万辆年销量目标,但考虑到该品牌即将停产旗下最亲民的车型,这一挑战难度不小。 主打走量的 A1 和 Q2 车型将在当前这一代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停产,届时 A3 将成为奥迪入门级燃油车型。电动化领域,奥迪已确认将在 2026 年推出一款价格更亲民的电动车型。一年后,Concept C 的量产版本将加入产品矩阵,但鉴于跑车市场份额正不断萎缩,这款车型对整体销量的拉动作用可能会十分有限。不过,奥迪仍期望这款车型能像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初代 TT 那样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走进展厅。在奥迪内部,这款跑车被称为“TT 时刻 2.0”。尽管奥迪尚未就 200 万辆年销量目标发表评论,但消息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可能在这一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为规避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奥迪正考虑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该消息人士表示,理想情况下,美国本土化生产有望使奥迪在该地区的销量翻倍。2024 年,奥迪在美国市场交付了 19.6576 万辆汽车,较前一年大幅下滑 14%。对于奥迪而言,若要全力冲击年销 200 万辆目标,此前品牌放弃过于激进的“纯电 - only”计划无疑是明智之举。奥迪最初宣布计划在 2032 年全面转向纯电动化,但如今已调整策略,燃油车型的生命周期将进一步延长。 -
新平台首款电动车将亮相慕尼黑,宝马“赌上全部身家”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宝马全新一代iX3将于9月5日开幕的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首次亮相,这将是宝马基于新能源平台Neue Klasse开发的第一款车型,距离该平台的发布已过去4年时间。而在不久前,宝马官方也发布了全新一代宝马iX3的预告图。 全新一代宝马iX3预告图 宝马 宝马首席执行官(CEO)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曾于7月投资者表示,通过Neue Klasse平台,宝马在所有相关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新一代iX3将成为“行业的标杆。” 四年磨一剑 宝马于2021年推出了Neue Klasse平台的概念,该平台除电动车开发外,同时兼容燃油和混动车型,计划支持轿车、SUV等多种车型。 Neue Klasse平台采用第六代圆柱电芯,可使能量密度提高20%,续航里程提升30%(最高900km),充电速度提升30%,生产成本降低50%。平台采用800V架构,支持10分钟充300km续航。 此外,传统车企在软件开发方面曾长期落后于特斯拉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因而在智能化方面,Neue Klasse平台配备“超级大脑”高性能计算机。基于该平台的新车型将由4个集成的“超级大脑”驱动,分别负责4大核心用户功能: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 齐普策表示,Neue Klasse平台旨在打造“完美电动汽车”,并降低生产成本。而基于新平台的车型则计划于2025年正式发布。 其后,宝马于2023年1月在CES展上首发了基于新平台的Vision Neue Klasse概念车;次年3月,宝马又发布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定位中型SUV,即全新一代宝马iX3的雏形。 宝马Vision Neue Klasse系列概念车 宝马 2024年4月,宝马在北京车展期间首次在中国展示了以上概念车,并确认将为中国市场开发专属Neue Klasse电动车型,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和功能。 此外,宝马确定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生产,2026年起在中国沈阳工厂投产。 即将亮相的全新一代宝马iX3则延续了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的设计风格,前脸保留了家族式的竖直双肾格栅配合扁平化“天使眼”大灯。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5/1635mm,轴距为2895mm,风阻系数为0.25Cd。 全新一代宝马iX3谍照 皆电 全新一代宝马iX3将会首搭全景iDrive视平线全景显示投影,采用超近距投影技术,在挡风玻璃上形成近40英寸、4K分辨率的投影画面。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宝马iX3搭载第六代动力总成,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达800km,10分钟可提供超过350km的续航里程。 电池方面,全新一代宝马iX3将采用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共同研发的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里程增加30%,充电速度提升30%。 宝马的“巨大飞跃” 长期以来,宝马对汽车电动化转型一直持谨慎态度,并采取燃油、混动和电动的多能源策略。尽管如此,宝马在电动化领域并非毫无建树。就在上周,宝马宣布其电动化车型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超过150万辆。今年上半年,电动化车型已占宝马全球总销量的25%以上。在德国车企中,这一比例较之奔驰和大众更高。 其中,欧洲是宝马电动化进程最快的市场,电动车型占比已超40%。甚至在韩国市场,宝马也取得了显著增长:今年1—7月,宝马品牌在韩电动化车型销量达6846辆,同比增长18.3%。 而为了夯实新平台、新产品在新世代的品牌竞争力,近年来,宝马集团大规模投资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及新世代车型相关的生产设施和体系建设。 例如,宝马投入3亿欧元在捷克索科洛夫打造了“未来出行开发中心”(FMDC),作为宝马全球最大的测试场地,专注于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人工智能方面,宝马正在推进360度全维度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AI全面赋能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已有数百个AI尖端应用场景;动力电池方面,宝马从2019年起建立电芯技术能力中心、电芯制造能力中心与电芯回收能力中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 伯恩斯坦分析师斯蒂芬·利特曼(Stephen Reitman)认为,宝马可以说将全部身家押在了新平台上,新平台有可能成为宝马的“巨大飞跃”。 可能“改变汽车行业的未来”,并改变人们对西方车企在软件能力上的看法。 然而,面对占据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国车企,宝马仍面临重大考验。这一传统汽车巨头能否凭借新平台车型在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重夺主导权,仍有待时间的验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8月车市观察:价格战退潮,价值感上位 导读:聚焦产品价值和出海,中国车企创造增量的两种新方法。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9月1日,各家车企陆续宣布8月销量。汇总各家数据,“变化不居”成为8月销量最恰如其分的注脚。 新势力车企方面,蔚来凭借乐道、萤火虫两大子品牌加持,当月交付突破3.1万辆,创下历史新高,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零跑、小鹏则维持着优异的增长势头。其中,零跑8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连续第4个月创月度交付新高;小鹏也突破3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增长最快的车企之一。 理想则遭遇年内首次月度下滑,交付量跌破3万辆,跌幅超过两成,头部座次被迫拱手相让。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5月、6月、7月国内销量持续走低,尽管8月有所回升,但难掩压力。吉利则凭借银河品牌夯实中低端市场,月销量创造出单月历史新高,成为本月的“黑马”之一。 在价格战退潮、补贴逐渐退出的背景下,市场竞争重心也正在悄然转向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感”:20万以内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如雨后春笋,大空间、高配置的六座SUV也受到追捧。 这些聚焦产品层面的竞争,正在成为新的破局点。除此以外,出海也成为中国车企创造增量的新方法,其中蕴含的潜力不容小觑。 没有“常胜将军”,机会和挑战并存 8月的数据再次提醒汽车行业——稳定的市场格局远未出现,中国市场没有常胜将军,每一家车企都可能在起伏轮回中轮换角色。 “蔚小理”三家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成绩也成为这一现象最好的例证。 8月,在乐道和萤火虫的助力下,蔚来交付新车31305辆,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0525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6434辆,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4346辆。 交付量创造历史新高的还有小鹏和零跑。 8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7709辆,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3%。这也是小鹏连续第十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凭借G7、P7等全新车型,小鹏9月交付量将冲刺4万辆。 零跑汽车也凭借性价比路线和优秀的垂直整合能力,8月交付新车57066辆,同比增长88.3%,环比增长13.8%。据悉,零跑已经连续2个月月交付量突破5万,并且连续6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首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理想。8月,理想交付新车28529辆,跌破3万辆大关,同比下降40.7%,环比下降7.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理想L系列面临换代压力,纯电车型销量贡献有限,所以自6月—8月,理想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同比负增长。 鸿蒙智行8月总交付量为44579辆,其中,问界品牌贡献了近9成,交付量为40012辆。专注于高端市场的问界品牌也站稳脚跟,其8月成交均价高达38万元,问界M9的单月交付量也突破1万辆。 小米也在8月继续维持3万辆以上的交付量。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近期由于交车时间和尾款风波备受争议。作为最晚入局造车的车企,小米汽车目前深受工厂产能有限的困扰。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竞品的推陈出新,提车周期过久意味着客户流失的风险,这也成为小米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8月销量为373626辆,同比增长0.15%,环比增长8.5%。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目前在国内的销量承压——8月,比亚迪国内销量为292813辆,同比下滑14.3%。 整体来看,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正处于波动期和调整阶段,增长主要依靠海外市场的高速发展。 吉利的新能源业务在8月则表现亮眼。8月,吉利汽车乘用车总销量为250167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5%。 新能源方面,8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147347辆,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吉利新能源销量的主力,吉利银河品牌销量达110666辆,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其他传统车企方面,上汽集团8月销量为363371辆、长城汽车为115558辆、奇瑞集团为242736辆,三家车企环比同比均有所提升。 价格战渐退,产品追逐价值感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市深陷“降价潮”的混战中,利润不断被压榨,行业进入了“价格内卷”的怪圈。 然而,自2025年6月以来,政府部门与行业机构联合发声,汽车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价格战”也逐渐退却。 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车企纷纷转变策略,逐渐转向产品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因此,产品层面的“价值感”成为激烈竞争下破局的解法。 例如,小鹏MONA M03以11.98万—15.58万的售价区间,为消费者提供可观的续航、智能化水平和乘坐空间。由此,小鹏MONA M03的8月交付量超过了15000辆,占小鹏8月总交付量的近4成。 与之类似,比亚迪、零跑、吉利银河、奇瑞等车企均推出了多款20万元以内的平价产品。和以往的合资车型相比,这些车型价格接近但体验更优,车企也因此收获良好的销量反馈。 在细分市场,六座SUV已成为车企争相角逐的焦点。消费者对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和智能体验提出更高要求,这类车型因此迎来爆发。 例如,在20—25万元级别,吉利银河通过M9切入大众家庭市场,在该价格段内为消费者提供了5.2米车长、3米轴距的大6座混动SUV产品。 吉利银河向观察者网表示,20万级的6座SUV尚有痛点未解,银河M9则希望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高价值的产品。 “目前主流的六座SUV市场, 设计造型单一,第三排像坐‘小板凳’,座舱不智能,开大车像开船,操控体验不好,吉利银河M9瞄准主流市场用户痛点,填补空白。”吉利银河表示。 在高端市场,蔚来全新ES8则通过加长车身、丰富配置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提升产品的“价值感”,由此也获得不同以往的市场反馈。 与蔚来全新ES8类似,包括理想i8、领克900、问界M8/M9、腾势N9等车型在内,它们其实都是在品牌影响力之外,用更优异的空间、智能化配置和驾乘体验来支撑产品层面的“价值感”。 出海增量不容小觑 海外销量正成为中国车企的重要增量来源。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6万辆,大增75.2%。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主流车企加速“出海”步伐,通过海外市场对冲国内的激烈竞争,实现销量的稳步提升。这一点在2025年8月的数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销量龙头,8月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比亚迪当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达8.08万辆,同比大增146.4%,海外销量已占两成。今年1—8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计销售630728辆。 吉利汽车8月整车出口销量为36077辆,同比下降约22%。尽管海外销量短期放缓,吉利并未放慢全球化步伐,前8个月累计出口25.5万辆。 上汽集团8月整车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合计88289辆,同比增长10.5%;长城8月出口整车达4.52万辆,同比增长11.65%,刷新单月纪录;奇瑞集团8月出口汽车12.95万辆,同比增长32.3%,创造单月出口历史新高,并且连续4个月站上10万辆关口。 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主流车企正集体迎来“出海红利期”。 8月的整车出口成绩表明,海外销量已成为对冲国内市场压力、拉动新增量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比亚迪海外销量快速攀升弥补内需放缓,还是奇瑞、长城近半销量来自国外市场的亮眼表现,都证明“走出去”的潜力在当下不容小觑。 展望未来,随着各大车企持续加码全球化布局,中国汽车在海外的版图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增量将继续为中国车市增长提供强劲助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特斯拉销售人员:Model Y L日均订单近万辆 财联社9月3日讯(记者 张屹鹏)在传统品牌加速转型、新势力抢尽风头的当下,特斯拉亟待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Model Y L虽然价格贵了一些,但是空间更大,后排座椅也更加灵活,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9月3日,在特斯拉Model Y L全国首批交付开启次日,位于北京的某特斯拉门店销售人员在尽力向顾客宣传最新上市的这款大六座SUV。“(Model Y L)卖得非常火爆,上市(8月19日)到现在已经订出去12万辆,差不多每天都有近1万辆的订单,第一批用户这两天开始交付了。”一位销售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业界普遍认为,面对明显的销量瓶颈,Model Y L将成为特斯拉非常关键的一步棋。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合计26.34万辆,较上年同期的27.83万辆同比下降约5.4%;市占率从2020年15%的峰值萎缩至7.6%。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预计为83,192辆,环比增幅超二成。Model Y L上市即卖爆的背景下,特斯拉还在同步调整Model 3的价格体系。9月1日,特斯拉中国将续航里程830公里Model 3售价下调至25.95万元,此前售价为26.95万元,距离该车款上市仅过去20天。“(降价1万元)主要是因为长续航后驱版要与售价28.55万元的长续航四驱版拉开价格差距,同时我们考虑到首批订车用户还没开始交付,所以这次降价不会影响相关权益。”前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介绍,目前特斯拉的购车政策除置换补贴外,还包括8000元车漆减免优惠(用车主引荐链接下单)、贷款5年0息0手续费、1299元购买充电福利包等,该政策将于9月30日截止。“Model Y L在终端的热销,一方面表明大六座SUV有着很大潜力的市场需求。同时,特斯拉在承受中国市场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的背景之下,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凭借产业链低成本优势,特斯拉此前在销量与利润上遥遥领先,但随着“价格战”的加剧,本土品牌迅速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海外市场的持续承压,也是特斯拉加码布局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特斯拉在欧盟遭遇“黑色七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连续第七个月呈下降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7月销售量同比上升39%,但特斯拉仅售出6,600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465辆。 -
销量骤降11%,车企集体踩坑增程? 来源|Tech星球文|任雪芸理想汽车早期的成功,始于一次精准的赛道切入。彼时,增程路线被主流新能源市场忽视,而理想的首款车型理想ONE以增程技术为核心,精准解决了当时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并凭借这一差异化优势实现销量爆发。其实,作为“油箱+电池” 双能源配置的技术路线,增程曾长期被贴上“落后”的标签,但却因直接破解“里程焦虑”,成为了平衡用户需求与补能现实的中间选项。实用和理想汽车带来的成功,让增程在过去几年从“小众选择”成为车企竞相涌入的赛道。传统车企中,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头部玩家先后将增程纳入产品矩阵;造车新势力阵营里,零跑持续加码,鸿蒙智行系列、小鹏、小米等也将增程车型作为重要布局;就连此前对新能源新兴路线态度谨慎的老牌合资品牌通用、福特、现代等,也纷纷披露了增程车型的研发与上市规划。可与阵营持续扩容形成反差的是,增程汽车的市场正在降温。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7月,增程汽车销量为10.2万辆,同比下滑11.4%;与之相对的是,纯电动汽车同期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4.5%,两者市场走势呈现明显分化。理想汽车过去的成功,证明了击中用户痛点的重要性,但眼下增程下滑的趋势表明,“痛点红利” 并非永恒。随着补能设施完善、纯电技术迭代,对于所有入局者而言,如何在守住用户核心需求与顺应长期技术趋势之间找到新平衡,已成为比单纯布局产品更紧迫的命题。 车企集体攻入理想大本营 想买新能源车,却总被续航焦虑“卡脖子”?对这类消费者来说,增程车的确成了不少人的优选答案。一位增程汽车车主表示,现在很多增程车的综合续航都能超过1000公里,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自驾,都无需频繁规划补能,大幅提升了用车便利性与出行安全感。而从车企的角度看,增程车能火,则是因为能算出一笔划算的经济账。 一位汽车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比起从零开始搭建框架的纯电平台,增程技术研发门槛低了不少,花的钱和耗的时间也少很多,对车企来说,不用在研发上砸太多钱,还能快节奏推出新车,显然更经济。所以,当一众新能源车企挣扎于生死线时,依靠增程,理想汽车早早就跑入了“千亿营收”俱乐部,并在2023年,成了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理想的成功,彻底点燃了行业对增程的热情。一批车企开始调整战略,向理想的“基本盘”发起冲击。一位头部车企的产品经理向Tech星球坦言,在前几年,增程是切入新能源市场最快的路径,“而且这个路径也的确被理想验证过了。”回看过去几年增程汽车的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增程车型销量分别实现218%、130%、154%、70.9%的增长,市场占比也从3.6%增长到了9.1%,市占率迅速攀升,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在理想众多追随者中,零跑汽车凭借更低的价格,也确实分到了不少蛋糕。早在2023年,零跑推出的纯电版C11销量,在1月份时仅有426辆,3月有了增程版加持后,C11的单车型销量快速提升,至8月就完成了单月销量过万。这种增长势头在2024年进一步爆发。2024年零跑的销量达到了29.4万辆,同比增长103.8%。今年以来,增程车型的上新节奏明显加快:7月,工信部公告中,别克至境L7、智己LS9、上汽尚界H5等增程车型已完成公示;8月初发布的公告里,小鹏X9增程版、广汽埃安i60增程版又相继亮相。短短两月内5款增程新车密集登场背后,曾被视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已经成为车企热捧的香饽饽。而随着更多玩家入局,增程赛道的竞争已从 “理想独大” 转向 “多强混战”。 扎堆入局后热潮退去:销量承压、车企转向 当全民皆增程时,增程的红利已不复存在。经过4年的高速发展后,增程市场在2025年开始转“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增程式汽车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0.7%下滑至9.8%,从今年1—7月累计零售销量来看,尽管增程拥有12.1%的同比涨幅,但远远低于纯电的35.2%和插混的25.2%。值得注意的是,曾高度依赖增程路线撑起销量的部分车企,如今不仅增速明显放缓,部分还出现了产品战略的转向。以理想汽车为例,其交付量已连续两月同比下滑,且跌幅呈扩大趋势:7月交付新车3.07万辆,同比下滑39.7%;8 月交付量进一步降至2.85万辆,同比跌幅超41%,增程车型的增长动能已显疲软。至于同样以增程车型为销量主力的问界,交付表现也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未能延续此前的稳定增长态势,增程路线的支撑作用逐渐减弱。零跑的变化则更为直接,从销量结构到产品规划逐渐转向纯电。其旗下多款曾以“增程为主、纯电为辅”的热销车型,如今销量构成已彻底翻转;更能作为信号的是,今年新推出的B10、B01 两款主力新车,甚至未规划任何增程版本。 同质化竞争,正是压垮增程赛道红利、导致市场加速饱和的关键推手。理想汽车的一位销售向Tech星球直言,“现在越来越多品牌都在复刻理想的路径,无论是主打家庭用户的核心定位,还是大空间、高配置的产品设计逻辑,甚至连营销话术都高度相似。”这种扎堆模仿的直接后果,是增程市场从早期的蓝海快速变为红海。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但又功能相似的增程车型时,很难再对某个品牌产生独特偏好或购买黏性。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即便是曾占据增程赛道主导地位的理想,也不得不通过多次调整价格来守住市场份额。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单车均价为33.1万元,2023年为32万元,到了2024年,Q4单车均价为26.87万元。此外,一位行业从业者向Tech星球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续航能力持续提升,这使得增程车型过去所依赖的“无里程焦虑”这一核心优势,也在被逐渐削弱,甚至抹平。 增程进化,与纯电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这并不代表车企会彻底放弃增程路线。在上述从业者看来,对当下的车企而言,增程的定位已发生明显转变。它不再是过去被寄予厚望、需要扛起销量大旗的“销量担当”,而是转变为补充产品序列、覆盖特定用户需求的角色。不过,他同时指出,从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维度来看,眼下主流的增程方案已逐渐显露出“上一代技术”的局限性。“用户对纯电续航、补能便利性的要求不断进阶,也在倒逼车企找新突破方向。”据其透露,目前超充和更大的电池,正在成为下一代增程探索的方向。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举行“恒星”增程技术发布会的智己,搬出与宁德时代合作的66度电池、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带来超450公里的纯电续航。尊界S800的动力电池容量也已经达到63度,纯电续航超330公里。作为对比,纯电车型中,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也不过62.5kWh。也就是说,智己和尊界的电池容量,甚至已经超过了部分主流纯电车型。再比如,同样宣布进入增程赛道的小鹏汽车,在工信部目录中显示,其增程版X9纯电续航也将达到450公里。从车企当前的技术动作来看,增程车的进化路子越来越往纯电方向靠拢:电池做得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搭超快充。但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增程车的电池并非越大越好。一方面,大电池确实能把纯电续航拉高,日常通勤不用烧油;可另一方面,成本压力跟着就来了。过去增程车靠小电池能降低电池成本,现在电池容量翻倍,这部分成本直接涨上去,车价自然降不下来,成本甚至超过了同级别的一些纯电车型。此外,更实际的问题是,电池沉了会导致车身变重,不仅费油,开起来的操控感也会打折扣,相当于为了续航牺牲了驾驶体验。当增程往“大电池+超快充”的方向进化,本质是在向纯电的技术逻辑靠拢。这样一来,它过去“靠小电池控成本、靠油补能解焦虑”的独特优势在慢慢消失,反而要和纯电在 “续航、成本、用户体验”上正面比拼。尽管无法定论当下押注增程的对错,但能够确定的是,往后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增程想再去抢占纯电的市场份额,难度会比想象中大得多。 -
变天了!8月微型车终端销量揭晓,仅三款车超万,冠军突破4万辆! 【2025年8月微型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8月(统计周期为8月4日至8月31日)微型车终端销量新鲜出炉。在这个月里,微型车市场展现出了独特的活力与竞争态势。从整体数据来看,本月微型车市场的销量合计达到了85336辆,虽然市场中车型众多,但头部车型的优势较为明显。变天了!8月微型车终端销量揭晓,仅三款车超万,冠军突破4万辆! 具体来看,宏光MINIEV(参数丨图片)毫无悬念地成为本月的销量冠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统治力。在8月的四周时间里,它的销量持续稳定且出色,从第1周的8192辆,到第2周的10182辆,第3周攀升至11337辆,第4周也保持在11151辆,最终合计销量达到40862辆。这样的成绩,几乎占据了整个微型车市场本月销量的半壁江山,足以证明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超高人气。排名第二位的是长安Lumin,它在本月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第1周销量为2897辆,第2周增长至3242辆,第3周达到4240辆,第4周更是提升到4846辆,四周合计销量为15225辆。长安Lumin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产品魅力,逐渐在微型车市场中站稳脚跟,与宏光MINIEV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吉利熊猫位列第三,本月销量为12623辆。四周的销量分别为2626辆、2950辆、3199辆和3848辆,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熊猫以其可爱的外观设计和不错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在微型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奔腾小马排名第四,8月合计销量为7241辆,成为奔腾品牌的销量担当车型。从各周数据来看,第1周1384辆,第2周1441辆,第3周1874辆,第4周2542辆,销量增长较为明显。这款车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产品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微型车市场中也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其他的微型车相比以上四款车型销量差距较大,其中零跑T03本月销量为3647辆,排名第五。零跑T03在续航里程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份额。曾经在微型车市场中也有过一定表现的QQ冰淇淋,本月销量仅为1509辆,排名第六,与宏光MINIEV销量差距越来越大。小麒麟和小蚂蚁分别以1432辆和1370辆的销量位列第七和第八。易至EV3和凯翼拾月的表现则相对较为平淡,销量分别为329辆和305辆,排名第九和第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微型车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曾经的热门车型,如今销量逐渐下滑,而一些新车型则在努力抢占市场份额。各车企也在不断通过优化产品、调整价格策略等方式,来提升自身车型的竞争力,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微型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特斯拉高管莫拉维:半数Model S/X车主选装了FSD辅助驾驶 IT之家 9 月 3 日消息,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Lars Moravy)昨天出席了汽车节目《Jay Leno's Garage》,谈及特斯拉汽车的性能、销量。 拉尔斯・莫拉维在节目中着重介绍了特斯拉 Model S Plaid 汽车,在走进车内谈到内饰时,他透露特斯拉 FSD 的选配率正在“大幅提升”,许多特斯拉车型的选配率从以前的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到“百分之十几”,而 Model S / X 汽车的选装率则达到了 50%-60%。 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对 FSD 的销量持模糊态度,他们此前从未公开过 FSD 的任何销量数据,但许多研究机构会根据独立追踪者、地区数据推测或信用卡消费分析公司估算 FSD 销量,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看到这些估算数据时也只会说:“我们的实际数据比外界的估算多得多”。 外媒 DriveTesla 对此评价道,这种数据并不令人意外,购买高端车型的用户本身就愿意花真金白银尝鲜各种新功能,这些车在北美市场的售价超过了六位数美元,因此再花 8000 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57142 元人民币)买断或者每月花 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707.1 元人民币)订阅这项新奇服务并不稀奇。 -
日系车企进入“蛰伏期” 【导语:近日,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日系车企巨头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和其他跨国车企一样,日系车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巨浪中,日系车企进入蛰伏期,要学会新的游泳方式。】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汽车行业变化太快,即使是跨国车企巨头,当下也面临不小的挑战。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丰田汽车的净利润达到2358.86亿人民币,反观国内包括比亚迪、上汽、吉利在内的18家上市车企在2024年全年的净利润加在一起都不到900亿元。但是,仅过去几个月,情况又发生一些变化。根据最近披露的财报来看,丰田、本田和日产这三家日系车企的情况不容乐观。无论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还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凭借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都构成了日系品牌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而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其中,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4%。 三大日系车企表现欠佳作为日系车企的领头羊以及全球最大的车企,丰田在2025财年第一财季(4-6月)的全球销售额微增3.5%至12.25万亿日元,但期内营业利润下降10.9%,税前利润下降33.1%,归母净利润下降36.9%至8413亿日元。从整个上半年来看,虽然丰田汽车时隔三年再度刷新上半年销量最高纪录,达到554.49万辆,但是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让丰田的这份财报失分不少。因此,丰田大幅下调了全年的利润预期,虽然其依然维持之前所做的全年1120万辆的销量的目标,但是将全年经营利润从3.8万亿日元下调至3.2万亿日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调44%至2.66万亿日元。 本田汽车2025财年第一财季(2025年4至6月)财报同样不容乐观。在整个季度内,本田净利润同比暴跌50.2%至1966.7亿日元,营业利润下滑49.6%。日产汽车的情况也不妙。在2025财年第一财季(2025年4月-6月)营收同比下滑9.7%至27069亿日元;净利润上直接出现了1157亿日元的亏损,而去年同期还有286亿日元的净利润,这也是日产汽车连续第四个季度亏损。日产汽车在美库存周转一度长达100天,为此日产不得不提供高额折扣来清库存,并且关闭了7家工厂,削减了多达250万辆的产能。由此带来的还有日产全球范围内多达2万人的裁员,占其员工总人数的15%。 日系车企被美国关税大棒打疼导致日本三大车企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上调的关税。受美国政府的关税影响,包括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内的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在2025财年的营业利润将减少大约2.67万亿日元,相当于上一财年营业利润的三成多,可谓损失惨重。丰田甚至一度预警,美国关税将导致全年营业利润缩水1.4万亿日元,等同于每日损失38亿日元。 在关税重创下,整车首当其冲。原本进入美国市场仅需2.5%的整车进口关税自今年4月3日起被大幅上调至27.5%,这对日系车企乃至整个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2024年日本出口137万辆汽车到美国,价值约6万亿日元。关税大幅上调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根据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6月对美出口连续三个月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后来虽然经过日本政府的紧急磋商并作出重大让步,但是妥协之后的日本对美国的整车出口关税依然还有15%,相比于之前的2.5%大幅上涨。以本田为例,新关税后其单车成本增加超过3000亿美元,而本田40%在美国销售的车辆需要进口。要想规避关税,只有在美国设厂。但是,投资一家整车厂成本非常高,当前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在美国设厂投产全系车型并不明智。对于像美国这样竞争非常充分的市场,厂家也难以把关税完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因此车企将不得不承担大部分关税带来的影响。 除此以外,美国提高零部件的关税税率,对于日系车企和整个日本经济影响也不小。2024年,日本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值达到1.2万亿日元,这使得关税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就会直接损失120亿日元。而在美国的日系车企,不仅依赖日本本土的零部件,其他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而来的零部件情况也同样遭受关税的冲击。有数据显示,丰田因零部件关税,仅4-6月损失4500亿日元。更不要说今年像钢铁、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弱势美元导致的日元相对走强,都在不断蚕食日系车企的利润。 全球市场遭遇中国车企挑战在中国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只有9.6%,相比于去年同期出现了2.4个百分点的大幅下滑。具体来看,日产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27.95万辆,同比下降17.6%。如果没有N7这款车在年中拉抬一下声势,日产在华的处境将更加艰难;本田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31.52万辆,同比下降24.2%,情况同样不太乐观;反倒是丰田,在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83.77万辆,同比逆势增长6.8%,成为日系车企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品牌。 在日系传统的优势市场——东盟汽车市场,日系品牌表现也是一落千丈。在泰国市场,得益于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1年的2.4%快速攀升至12.8%,包括比亚迪、上汽MG、长安在内的中国品牌市占率快速提升,而日系品牌的市占率从之前的85.6%快速下滑至76.5%。在印尼市场,同样也是受到电动车的助力,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4%增长到2024年的6.4%,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达到两位数,为10.4%。而相应的,日系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超过76%滑落到2025年上半年的71%。 在俄罗斯市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日系车企不得不和其他跨国车企一样大规模退出俄罗斯市场,在俄罗斯当地的整车组装业务基本都已经关停,只保留了代表处以及部分平行进口的业务。而中国品牌汽车,今年上半年在俄罗斯的销量约为34万辆,占俄罗斯市场57%左右的份额。 此外,在欧盟、中东和澳新这些传统日系品牌都有布局的市场,中国品牌汽车同样表现不俗。在欧盟市场,中国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动车型被当体媒体广泛报道;而在澳新和中东市场,中国的燃油车车型正以更高的性价比和令人眼前一亮的品质逐步打动当地消费者的心。 点评日系车企集体处于低谷,除了丰田、本田和日产之外,日本其他车企的营业利润也持续下滑,日本整个汽车行业利润在2025财年将可能经历六年来的首次下降,预计缩水6.8%。无论是美国关税以及中国汽车崛起等外部因素影响,还是日系车企自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步伐缓慢等内因,都意味着日系车过往在全球车市的版图面临被重构的风险。当务之急,进入蛰伏期的日系车企,亟需透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整体业务的翻转。(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李斌剧透三款新车!蔚来四季度冲击月销5万辆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张睿 编辑 | 志豪 李斌放话:蔚来第四季度月销目标5万辆,明年有三款大SUV上市。车东西9月2日消息,就在刚刚,蔚来集团(以下称蔚来汽车或蔚来)召开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和蔚来CFO曲玉一起,回应了蔚来的最新季度业绩、销量目标、产能目标、新车规划等问题。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中)在电话会上,李斌和曲玉两人主要回答了20个左右相关问题,其中有4个关键问题:1、第四季度月销目标5万辆,月产能目标5.6万辆,第四季度三个品牌总销量目标达到15万辆。2、会优先保障蔚来全新ES8和乐道L90的产能,乐道L90目标10月达到1.5万辆产能,蔚来全新ES8目标12月达到1.5万辆产能。3、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车型毛利目标为20%,蔚来集团长期毛利率目标20%,其中蔚来品牌的毛利率目标为20%-25%,乐道品牌的毛利率目标在15%之上,萤火虫的毛利率目标在10%左右。4、明年有三款大SUV上市,5566车型(ET5、ET5T、ES6、EC6)明年不会有新款,萤火虫品牌明年没有新车型。结合财报来看,蔚来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90.087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7.9%。净亏损为人民币49.948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6.0%。经调整净亏损为41.267亿元,同比下降9.0%,环比下降34.3%。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财报数据交付量方面,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为72056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总的来看,蔚来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有所增加,亏损也有所收窄,在交付量上有显著增长。同时,蔚来方面给出的第三季度交付量指引为87000至91000辆,较2024年同一季度增长约40.7%至47.1%。第三季度交付量营收指引为人民币218.12亿元至人民币228.76亿元之间,较2024年同一季度增长约16.8%至22.5%,均是蔚来给出的历史最高指引。一、第四季度目标月销5万 明年有三款大SUV上市 在财报会上,李斌和曲玉回答了20个左右有关问题,车东西对部分重点回答进行了整理,同时对相同类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1、第四季度目标月销5万辆,产能目标5.6万辆。李斌表示,蔚来的目标在今年第四季度达到平均每个月5万辆的销量,也就是在第四季度三个品牌总销量达到15万辆。产能分配方面,李斌给出的规划是第四季度乐道产能2.5万辆每月,蔚来品牌2.5万辆每月,萤火虫产能6000辆每月,三个品牌总产能5.6万辆每月,来支撑每个月5万辆的销量目标。2、乐道L90目标10月达到1.5万辆产能,蔚来全新ES8目标12月达到1.5万辆产能。李斌表示,目前蔚来全新ES8和乐道L90的需求非常强劲,产能预期不足,正在和供应链伙伴一同提升。蔚来将会优先保障蔚来全新ES8和乐道L90的产能,同时由于乐道L60产能让道给了乐道L90,乐道L60目前也需要等车。整个蔚来集团目前有四款车型需要等车(乐道L90、蔚来全新ES8、乐道L60、萤火虫),而乐道的产能问题会在10月有所缓解。 ▲蔚来全新ES8李斌表示,乐道L90的目标是在10月达到1.5万辆每月的产能,蔚来全新ES8的目标是在12月达到1.5万辆每月的产能。3、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车型毛利目标为20%,目前蔚来集团整车毛利率目标为16%-17%。关于蔚来品牌接下来的毛利率变化趋势,李斌表示蔚来在第二季度处于产品切换期,5566车型(ET5、ET5T、ES6、EC6)占第二季度交付20%左右,所以毛利率提升并不明显。而在第三季度随着5566车型和乐道L90的交付,毛利率会有所提升,同时随着蔚来全新ES8在9月交付,蔚来在四季度的毛利率目标会进一步提升。目前蔚来整车毛利率目标为16%-17%水平,来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单车毛利率方面,到第四季度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车型毛利目标是20%。 ▲乐道L90曲玉也补充到,蔚来集团整体的长期毛利率目标是20%,蔚来品牌的毛利率目标为20%-25%,乐道品牌的毛利率目标在15%之上,萤火虫的毛利率目标在10%左右。4、研发投入继续保持20亿左右。研发投入方面,曲玉表示,蔚来的目标是在不影响产出的情况下,逐步提升研发效率,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会有20亿左右(非通用会计准则)的目标研发投入。曲玉还提到,蔚来希望后续新车型的开发可以把成本控制的更低一些。5、明年有三款大SUV上市,萤火虫品牌明年没有新车。后续产品规划方面,李斌表示,蔚来会在明年推出三款大车,分别是乐道L80、蔚来ES9和大5座SUV蔚来ES7。其中乐道L80由于考虑产能要优先满足现有的需求,可能会考虑今年先发布但不交付。蔚来其他的产品如5566车型(ET5、ET5T、ES6、EC6)明年不会有新款计划,可能会新增一些小的特别版型,比如此前推出的ET5冠军纪念版。同时,李斌剧透到在今年的NIO Day上,主角就是蔚来全新ES8上市。另外,李斌明确表示萤火虫明年没有第二款车推出。6、近期车型定价和蔚来全系标配100度电池包产生积极影响。关于蔚来近期车型定价和蔚来全系标配100度电池包,李斌表示乐道L90的定价没有导致乐道L60销量下降,乐道L90推出之后,反而对L60销量有带动影响,在8月乐道L60的订单也创造了新高。 ▲乐道L60同时李斌认为,蔚来全新ES8的推出和蔚来车型标配100度电池,把蔚来的价格体系梳理的比较清晰,对5566车型(ET5、ET5T、ES6、EC6)也有积极的影响。曲玉补充到,5566车型上市时有3.8万元的促销,目前转变为了标配100度电池,成交价格没有太大的变化,对5566车型的毛利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标配100度电池后对销售方面确实产生了帮助,但后续长期影响还需要观察。7、希望把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新车效应时间延长。关于蔚来车型的后续竞争力,李斌表示中国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车发布效应比较强,但很难做到长期热销,所以目前很难给出蔚来全新ES8和乐道L90的长期稳态销量。同时李斌提到,蔚来从今年开始希望尽可能地把新车效应时间延长,但是目前来看很困难,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需要时间观察才能到是否能长期畅销。二、交付量同比增长25.6% 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 财报会上,李斌立下多项业绩和销量目标,而今年第二季度蔚来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财报。根据蔚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人民币190.087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9.0%,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57.9%。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其中汽车销售额为人民币161.361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9%、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62.3%。对此,蔚来方面解释到,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销售额较2024年第二季度有所增加主要由于交付量增长,同时部分被产品组合变动导致的平均售价下降所抵消。汽车销售额较2025年第一季度有所增加主要由于交付量增加。蔚来的亏损状况也有所收窄。蔚来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49.948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0%、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下降26.0%。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及组织优化费用,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调整净亏损(非公认会计准则)为人民币41.267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9.0%、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下降34.3%。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毛利率方面,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0.0%,2024年第二季度为9.7%,2025年第一季度为7.6%,同比环比均有所增长。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的同比增长,蔚来方面解释为主要由于二手车及技术研发服务的收入增加产生正向的组合效应。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不过,在汽车毛利率上,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为10.3%,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12.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蔚来方面的解释为主要由于产品组合的变动,部分被单位物料成本下降所抵消。与2025年第一季度的10.2%相比,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总的来看,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10.0%,汽车毛利率为10.3%。另外作为对比,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0.1%,车辆毛利率为19.4%。小鹏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7.3%,整车毛利率为14.3%。交付量方面,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为72056辆,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5.6%,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71.2%。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具体到品牌,蔚来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中包括蔚来品牌47132辆、乐道品牌17081辆以及萤火虫品牌7843辆。研发费用方面,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0.070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6.6%、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下降5.5%。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蔚来方面解释到,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较2024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新产品及新技术不同开发阶段所带来的设计及开发费用下降,以及折旧及摊销费用下降。而第二季度研发费用较2025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新技术不同开发阶段所带来的设计及开发费用下降。现金流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72亿元。另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蔚来产生经营现金流出。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现金流同时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且股东权益为负。根据蔚来的持续经营及流动性评估(已考虑业务计划,包括现有车型及新车型销售带来的收入增长、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以改善经营现金流量、营运资金管理,及于需要时在可用信贷额度下自银行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以及业务计划成功执行存在不确定性),蔚来方面认为,蔚来的财务资源(包括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以及可用信贷额度和其他渠道的资金)将足以支持蔚来在未来十二个月日常业务活动的持续经营。结语:蔚来加快脚步瞄准四季度盈利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蔚来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第二季度成绩单,收入、交付量均有所增加,亏损也有所收窄。但是,李斌曾在包括财报会等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蔚来的目标是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而第二季度蔚来仍有49.948亿元的净亏损。对此,蔚来将要进一步加快脚步,从蔚来给出创历史新高的第三季度交付指引和营收指引就可以看出。目前蔚来的改款车型以及乐道、萤火虫等品牌车型的交付也在提速。而蔚来的调整需要何时才能见效,能否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仍需时间来验证。 -
电动化转型进入加速窗口 沃尔沃亚太区COO朱凌到任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9月1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前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产品组长朱凌博士,正式调任沃尔沃中国区,担任沃尔沃亚太首席运营官(COO), 直接向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汇报。 这一新设职位将统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两大核心板块,是品牌在中国业务中的实质二号位。 这场人事调整背后,是沃尔沃面临的一场现实挑战:在中国这个新能源渗透率全球最高、市场节奏全球最快的主战场,豪华品牌的既有格局正在被持续撼动。德系ABB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过往依赖的全球节奏,正在被本土化更深、反馈速度更快的新体系逐步逼近。 不过对沃尔沃而言,其从未像现在这样,同时拥有这么多有利条件。 除了拥有全球背书,沃尔沃也有中国落地的现实能力。背靠吉利这棵深扎新能源技术的“大树”,加上中国完整且极具弹性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沃尔沃不仅可以使用成熟的三电平台、成本体系、智能座舱方案,还能更快将这些技术适配到新产品上。 如今,再加上一位真正理解架构造车逻辑、熟悉中西体系协同的操盘者朱凌到位,沃尔沃已然拥有了在新能源时代重新争夺豪华品牌座次的全部底牌。 对沃尔沃来说,这可能是近十年来,最有可能跑出新局的时刻。 朱凌并非空降而来,他在吉利体系内已耕耘十余年。2025年极氪与领克完成品牌合并之后,朱凌升任集团副总裁,参与了更高层的战略融合与资源配置。 他的技术背景亦颇为扎实:拥有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机械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是一个典型的“能做产品、能搭平台、也能懂组织”的技术型高管。 此前,朱凌在领克主导领克01(参数丨图片)、02、02HB、03、03+、极氪X 、007、007GT、7X等重磅车型,其本人也是性能车深度爱好者,多次参加国家A级赛事。从去年12月开始兼管领克品牌以来,朱凌一直处于“双品牌共管”状态。 可以说,他不仅熟悉电动化产品的开发体系,也了解吉利集团内部的协作逻辑和资源调度机制。 过去一年,他一边带队开发领克08、极氪7X等重点车型,一边通过社交平台与用户直接交流,积累了64万微博粉丝。他曾说,开微博只是为了“让用户能拿到一手信息”,“发微博不是我的KPI,刷流量也不是目的”。 8月26日晚间,朱凌在其微博发文称:“最后一次以产品组长的身份交一下作业……我不再适合代表极氪和领克发布信息和表达观点,但我依然会以汽车爱好者的身份和大家交流。”这则离任感言,引发了大量关注。随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该动态并表示:“祝贺开启全新篇章。” 这份技术能力与全局协作的复合背景,也成为他转战沃尔沃的核心优势。 如今,他被委以统筹沃尔沃中国产品研发与运营的重任,外界普遍认为其职责不仅是“带产品”,更要“通资源”。 而沃尔沃恰恰也正处在一个“资源整合期”。 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跨国车企正面临一个持续加压的难题:如何在维持品牌全球一致性的同时,真正跟上中国用户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的快速偏好演进。 此次调任,无疑是为了推动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运营与全球产品开发体系的高效协同,确保从产品定义到量产落地全流程既符合沃尔沃全球品质标准,又具备成本竞争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一直以来,沃尔沃汽车秉持“全球标准、本地运营”的发展思路,正如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负责人袁小林在成都车展上表示:“沃尔沃从来都是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作出与企业价值相匹配的选择。” 朱凌的到来,或将为SMA架构后续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适配、分层、投放提供加速度。作为曾参与浩瀚架构、SEA平台等技术体系孵化的核心人物,他的角色不只是“落地技术”,而是在打通集团资源的同时,重建沃尔沃的本土研发节奏。 对沃尔沃来说,现在不仅是“需要更好的产品”,而是“必须跑得更快”。 2025年,沃尔沃将在中国市场集中释放其电气化产品节奏,包括XC70、EX90、ES90等多款新能源车型。这一轮产品落地,建立在过去五年沃尔沃与吉利在动力总成、电动平台等核心技术上的持续协同之上。 但协同本身并不足以解决“本土适配”的问题。要真正让平台潜力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需要更了解架构造车逻辑、熟悉全球资源调配的人才,来打通产品定义与市场反馈之间的反馈回路。 朱凌此时接手,几乎可以视为这场治理体系重构的关键执行者。 从业绩角度来看,这次调整的背景并不轻松。 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华累计销量为7.03万辆,同比下滑10%,约占其上半年全球销量的两成。 8月底,沃尔沃发布全新混动SUV XC70,预售价29.99万起,定位中大型家用车,强调长续航与高效能,在豪华插混市场中试图占据一席之地。这款车正是首批以SMA超级混动架构落地的新车型,某种程度上,它既是转型的敲门砖,也是一场压力测试。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沃尔沃面临的不只是销量压力,还有品牌定位、用户感知与产品落地节奏的重构挑战。 毕竟,要在中国市场实现“既坚守品牌基因,又精准响应本地需求”,沃尔沃所需的,不只是工程能力强的技术型管理者,更是能够理解架构造车体系、熟悉本土节奏,并具备全球协同经验的执行者。 朱凌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在平台开发、多品牌资源协同与产品快速迭代等方面的积累,与沃尔沃当前推进“深度现地化”的方向高度契合。 比起“来自吉利的技术官员”这一标签,他更像是一位能在中外研发体系之间有效转译、并具备实操经验的产品操盘者——也是沃尔沃在独立运营框架下,正在寻找的“关键拼图”。 电动化转型已无退路,能否在这场豪华品牌的新排位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取决于沃尔沃能否把手里的牌打好。 朱凌的加入,让这场博弈多了一份底气。一旦产品节奏理顺,组织协同机制跑通,沃尔沃不仅能够补齐智能化短板,更讲在新能源时代与ABB真正掰手腕,甚至重构全球豪华品牌的话语权排序。 沃尔沃从不缺价值理念,缺的只是把理念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速度。 这一次,它拥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合适的人。 能不能走出新的局面,值得期待。 -
格局生变!零跑单月交付再破5万 蔚来逆袭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9月1日,各车企如期公布8月交付数据,就新能源层面来看,市场格局再次迎来剧烈洗牌。零跑、鸿蒙智行和小鹏保持领先优势,稳居前三甲。蔚来汽车在本月成为最大的黑马,单月销量达到31305台,这也是历时34个月首次超过理想汽车,排名也从7月第六跃升至第四,而理想汽车则持续下滑,跌至第六位。 先看整体数据: 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成绩继续稳坐头把交椅,继7月之后再次交付突破5万。 鸿蒙智行全系8月份销量44579台。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7,709台,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3%,单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小米汽车8月交付再次超过3万台。蔚来汽车的表现在本月最为耀眼,蔚来/乐道/萤火虫累计交付31305台,其中乐道L90首月交付了10575台。理想汽车本月承压,交付28529台,同比下降40.7%,环比下滑7%。岚图汽车本月交付13505台,这也是它连续6个月交付破万。深蓝汽车本月交付28235台,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4%。 其中深蓝S05 8月共交付12184辆,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1.1万辆。极氪品牌交付1.76万辆,环比7月份增长3.8%。阿维塔8月销量10565辆,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极狐汽车交付10554台。智己汽车8月交付6108台。零跑交付再破5万 鸿蒙智行/小鹏位居其后在8月新势力阵营中,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成绩继续稳坐头把交椅,也是自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六个月稳居新势力第一。之所以零跑保持持续领跑的态势,这也是其产品谱系的定位和价值起到决定性关系。零跑不是依靠单个爆款车型,而是通过覆盖6-20万元高性价比市场的多款车型共同发力。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零跑汽车在产品路径上持续发力,从年初的零跑B10开始,到零跑B01,还有换新的零跑C10/C16/C11等,而就在成都车展上,零跑汽车上市仅37天的B01车型正式完成第1万台交付,确实是成绩斐然。 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显示,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而在8月20日,零跑汽车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台。 在产品推新层面,零跑还透露,全新个性战略新品零跑Lafa5车型将于9月在慕尼黑车展首秀亮相。而四季度,零跑的全尺寸SUV也将走到我们面前,完成更广域产品线的覆盖。 再看看鸿蒙智行,8月交付新车44579辆,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连续14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其中,问界系列8月交付40,012辆,在鸿蒙智行(44,579辆)中占比90%。 其中,问界的高端车型表现突出:M9交付10,067辆,成为50万级以上市场销量冠军;M8交付21,537辆,拿下40万级市场销冠。这两款车在问界品牌中贡献了将近八成的销量。另外,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000辆,智界R7与智界S7共交付超11万辆。接下来,刚刚上市的问界M8 EV和即将上市的问界M7和尚界H5也将成为鸿蒙智行随后的发力点,当然还有9月16日将上市的享界S9T也是值得期待的,启动预售24小时,预订量突破20000台。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同比增长169%,创下单月交付新纪录。前八个月,小鹏累计交付271,615辆,同比增长252%。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爆款产品的支撑,小鹏MONA 03,8月交付量超过了15000辆,总交付量超过了16万台。而小鹏G7截止8月交付量也已经破万,并且连续4周获得同级周度销量冠军。另外,刚刚上市的小鹏P7也是热度非凡,上市7分钟大定就已破万,新车将在本月开始交付,相信也将成为9月份的新增长点。 此外,小米汽车也发布了8月份的交付数据,单月交付超过30000台,这也是小米汽车第二个月单月交付超30000台。据相关数据,小米YU7自2025年6月上市后表现抢眼,18小时内锁单量达24万辆,目前订单交付周期已排至2026年第一季度,目前生产压力集中在小米一期工厂,待二期工厂产能释放后,其交付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蔚来逆袭 理想下滑至第六 在本期的交付榜单上,蔚来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交付量31305台,同比增长55.2%。这也是时隔34个月之后,交付量超过了理想汽车。具体来看,蔚来旗下三大品牌表现均衡,蔚来品牌交付10,525辆,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贡献4,346辆,凭借多品牌协同实现了稳健增长。而在累计交付方面,蔚来以838,036辆的总量继续缩小与竞争对手差距。 在产品体系上,乐道L90的快速上量,给了蔚来交付量上涨的极大支撑,乐道L90首月交付了10575台,在乐道品牌中占比超六成,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乐道L90把价值体验放在首位,同时Baas租电购车方案让裸车价直接来到了17.98万元起,这也是发布会现场引发惊呼的一点,另外就是它对交付做足了准备,上市即交付。而萤火虫当月交付4346台。所以说,蔚来四季度是否能够盈利,乐道L90、全新蔚来ES8以及即将上市的乐道L80将起到决定作用。当然,理想汽车本月的表现也很令人关注,8月交付28,529辆,同比暴跌40.72%,排名从7月的第四跌至第六。这已是理想连续三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4.1%、39.74%和40.72%。在7月底理想i8正式上市,但上市不久就宣布改价及调整产品,而新车在8月20日才开始交付。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下午,李想也通过微博发声:2025年是理想汽车正式进入纯电SUV的第一年,我内心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我们在高端纯电赛道能“保五争三”,理想i8的目标是稳定后6000辆/月,理想i6的目标是稳定后9000-10000辆/月,算上理想MEGA,理想纯电车型整体稳定在18000-20000辆/月。纯电赛道高手很多,想达到这个目标肯定很不容易,但我充满信心!看来理想在纯电赛道上的速度还需要一些时间。阿维塔增速高涨 同比增长185%阿维塔科技公布最新销量数据:8月份销量达10565辆,同比增长185%,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作为销量主力车型,阿维塔07达成7万辆下线里程碑,市场表现持续强劲。同时,阿维塔06实现产品力全面进阶,标配宁德时代5C大电池的Ultra增程版焕新上市,售价26.99万元,权益价25.49万元。作为汇聚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顶尖技术于一身的车型,阿维塔06上市不到4个月,累计交付已突破20000台。此次产品力升级后,阿维塔06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并配备45.06kWh宁德时代5C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供消费者选择。伴随Ultra增程版的正式上市,阿维塔06成为行业首个双5C超充轿车,也是20万级唯一的5C超快充增程大电池轿车。此外,阿维塔07与阿维塔12也计划分别于9月及10月陆续焕新,通过更先进的智能科技配置和更优质的驾乘体验,也将带动品牌销量持续增长。另外,我们也能看到深蓝汽车在本月的交付表现也十分亮眼,8月共交付新车28235辆,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4%。其中深蓝S05 8月共交付12184辆,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1.1万辆。另外,近期,深蓝也在产品端发力,焕新的L07成为了15万级标配华为乾崑智驾的轿车,而成都车展上,全新深蓝S07也正式亮相,随后还有全新深蓝Q05和焕新S09等产品推出。8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3505辆,同比增长119%,实现七连涨;1-8月,岚图汽车累计交付达81768辆,同比增长92%。当然,岚图增长离不开8月份的“产品大月”,岚图FREE+、全新知音先后上市,同时新款梦想家也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爆款的上新也是岚图销量上涨的核心力量,另外,岚图汽车首款插电混动轿车——岚图追光L在成都车展亮相之后,随后也将迎来上市,今年我们还将看到岚图的全尺寸SUV的落地,充足的产品以及完备的技术将持续提升岚图汽车的用户认同感,而岚图黄金与云峰工厂开足马力的生产,也将助力交付量的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极氪科技8月份的销量44843台,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1.5%,连续六个月月销超4万。其中,极氪品牌8月销量17626台,领克品牌销量27217台。就在成都车展上,极氪品牌全新旗舰产品——极氪9X预售开启后,仅一小时内便收获了超过4.2万台的订单,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11台车被预订,可见其产品点戳中了高端用户的需求,新车三款配置,价格区间47.99万元至56.99万元。结语通过8月份的市场表现不难看出,被市场快速接受的是那些高价值且能够真正迎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当然,这只是前菜,也可以说是初阶的定位,在9月份和10月份,车企在做足了生产保障之后,还将向市场推出更多的新品,无论是刚刚完成预售且在1小时内就获得4万订单的极氪9X,还是持续升温的小鹏P7,或者说鸿蒙智行系列的问界M7、尚界H5,以及随后杀到的理想i6、岚图追光L或者零跑及岚图的全尺寸SUV等,都将成为车企后续销量的新增长点。可以说,金秋九月,新一轮战役已经开始! -
郭永锋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9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重要人事调整:郭永锋正式履新,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接替李凤刚,全面负责奥迪品牌在华的销售、售后、网络以及品牌营销业务。 管理经验丰富,多领域历练 郭永锋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字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4年加入一汽-大众,长期深耕于中国一汽和一汽-大众的管理岗位,积累了丰富的公司管理、营销及运营经验。他曾先后担任一汽-大众管理服务部部长、中国一汽数字化部(信息化数字化办公室)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兼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2020年12月,39岁的郭永锋出任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成为一汽-大众历史上最年轻的经管会成员。在任期间,他系统推进“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智化为驱动”的营销理念,大幅缩短订单响应周期,推动渠道库存降至行业低位,并加速展厅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他还统筹推进大众品牌新能源战略,助力一汽-大众成为合资品牌中率先实现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的企业。 2022年12月,郭永锋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强化汽车电商板块建设,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自有新媒体直播卖车渠道搭建,逐步建立起涵盖新车、二手车、零配件、文创周边的数智零售生态体系,并创造性开设红旗经销店,保障集团主力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和覆盖深度。果敢、开拓、实干,成为郭永锋履职过程中的鲜明标签。 承上启下的“李凤刚时刻” 在一汽奥迪执行副总经理任上,郭永锋将全面接棒李凤刚,继续推动品牌在华发展。 自2023年10月起担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以来,李凤刚在新能源转型关键期带领团队稳健前行。他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强调汽车的本质在于安全、可靠、好开,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他的任内,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成功上市,凭借领先的感知体系、冗余安全设计和800V快充能力,成为豪华纯电市场的重要产品。同时,他推动与华为、宁德时代、思必驰等本土伙伴的深度合作,让“新本土化”战略有了落地实践。一汽奥迪也成为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豪华汽车品牌,实现“油电同智”的跨越。 在营销与渠道方面,李凤刚主导打造的“一汽奥迪技术周”,以发布、大秀与科技展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开创行业新模式;并推动融合直售和Q6L e-tron家族授权店体系落地,提升透明度和用户体验。他稳健果敢的管理风格,使其任期成为一汽奥迪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程。 一汽奥迪的长期战略布局 自1988年中国一汽与奥迪携手以来,一汽奥迪已累计赢得超900万用户的信赖,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近600家经销商网络,并依托一汽-大众8大基地布局,持续保障产品的卓越品质。与此同时,一汽奥迪坚持“多元开放,价值共享”的合作平台建设,从经典燃油车到新能源产品布局,始终保持行业引领地位。 郭永锋的履新,意味着一汽奥迪将在品牌焕新与新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迎来一位深谙数智化营销与全域零售的管理者。他的加入,预计将为一汽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进化注入新的活力。 -
售15.98万起 江淮悍途PHEV/悍途EV上市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在成都车展上,江淮皮卡全新悍途(参数丨图片)PHEV与悍途EV正式上市,其中悍途PHEV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98-31.98万元。而悍途EV市场指导价为19.98万元-31.98万元。两款新车分别为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旨在满足不同的用户。另外,官方还公布了上市权益,包括:订车礼:限时下订1000元抵3000元;质保礼:电池、电机5年/20万公里,电控8年/20万公里;焕新礼:增换购补贴至高10000元;畅联礼: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娱乐流量3年免费。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中国鼎国潮造型,配备矩阵式LED大灯,支持流水转向灯功能,新车还会标配金属侧踏和行李架。此外,在硬朗的外表下,新车还是注重空气动力学设计,包括低阻造型轮圈等等,整车风阻优化近9%。 颜色方面,其将拥有专属旷野蓝配色,十分新颖。而混动版和插电版在设计上的差异就集中在前格栅部分,EV版本采用的是封闭式的前脸。在货箱部分,新车采用模块化龙门架和可扩展行李架系统,支持安装自行车架、车顶行李箱等配件,并取消外露绳钩,提升整体流畅度。 车身尺寸方面,标轴版长宽高为5330/1965/1920mm,轴距3110mm,货箱容积1.1立方米;长轴版轴距增加290mm,货箱尺寸进一步扩大,满足多样化载物需求。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蓝灰配色,并应用大量软包材质包裹。车内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10.4英寸中控屏,内置新一代J-Link智聆3.0车机系统。配置方面,新车提供64色律动氛围灯、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电动天窗以及后排出风口等等,满足日常舒适性。另外新车还可实现L2级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等等。此外,两款车型均支持V2L外放电功能,最高功率6kW,可为户外设备供电,极大提升露营实用性。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H-Power悍行超级电混架构,其由2.0T发动机(160kW)+P2.5电机(130kW)+P4电机(150kW)组成,系统最大功率385kW,系统最大扭矩1000N·m;并首次搭载4DHT解耦式变速箱,可实现实现纯电(两驱、四驱)、增程(串联后驱)、燃油(并联直驱)、油电并驱等多种驱动模式。另外它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5.9s,最高车速160km/h,最大爬坡度100%,满足3.5T拖拽能力。新车将会搭载31.2度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综合油耗1.6L/100km,馈电油耗8.1L/100km,综合续航里程1000公里。标配3.3kW外放电,可拓展15kW外放电;底盘采用变截面叠焊梯形车架+双叉臂独立前悬+钢板弹簧后悬架+平行轴后桥,并配备前、后电子差速锁+能量中锁。新车还会搭载天通卫星移动通讯系统,支持一键SOS。 悍途EV则采用前后双电机驱动,最大扭矩516N·m,零百加速8秒级,配备88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超500km,支持-30℃~65℃宽温域运行。三电系统享受8年或40万公里质保,电池包同样达到IP68防护等级,适应高温、高湿、高盐环境。 -
全新宝马iX3预告,大鼻子格栅确定,还有全景投影 2025成都车展之后,紧接着就是2025慕尼黑车展,虽然成都车展取消了豪华车展馆,但慕尼黑车展期间,大都是合资品牌包括豪华品牌,很多重磅新车即将到来,全新奔驰GLC(参数丨图片)纯电车型已经预告了,那么宝马iX3更新换代也开始了。 近日,根据我们的最新了解,宝马汽车发布了全新一代宝马iX3的新车预告图,基于新世代平台(Neue Klasse)诞生的首款车型,关键会采用第六代动力总成(Gen6),前后双电机,且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900km。 但从数据上来看,全新一代宝马iX3还是非常夸张且凶猛的,终于开始卷续航参数和智驾能力了。按照计划,新车将会在4天之后的9月5日全球首发亮相。 从曝光的新车预告图来看,其外观采用全新的设计,更大程度延续新世代概念车的设计元素,比如带光环的“大鼻子”格栅,还有两侧全新的大灯组,有点戴墨镜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就并不好惹,大胆个性的设计,至少在原创度上备受追捧。 除此之外,新车车内也变化很大,从此前的伪装谍照来看,其将会首搭全景iDrive视平线全景显示投影,配合纳米涂层挡风玻璃,可以展现出比抬头显示更多的车辆信息,还有多边形的中控屏幕以及全新的方向盘造型,都很有未来感。 从前宝马IX3改款上市,新车也看不出变化,这次更新内外巨变,喜欢独特性宝马基因的会更加喜爱。 -
特斯拉“大降价”!830km长续航仅售25.95万,还要啥小米SU7? 特斯拉Model 3(参数丨图片)长续航后驱版在近期价格调整至25.95万元后,再次成为纯电中型轿车市场中一个极具话题性的选择。这一价格策略不仅直接冲击了同级别产品的竞争格局,也更明确地将矛头指向了如小米SU7这类新势力车型。从产品定位来看,Model 3长续航版试图在续航、品牌力和驾驶体验三个方面建立护城河,而它的实际表现是否真的具备如此说服力,仍需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在核心续航指标上表现出色。搭载LG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78.4kWh,CLTC工况下最高续航达到830公里,这一数据放在当前25万级别纯电市场中属于头部水平。相比磷酸铁锂版本,三元锂材料在低温性能与能量密度上仍具备一定优势,尤其对于北方用户或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实际续航兑现率可能会更稳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LTC标准本身存在一定乐观偏差,实际高速公路续航或开启空调后的表现往往需要打七至八折,但这仍然是同价位中较难忽视的硬件优势。 动力方面,该车采用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225kW,官方未公布零百加速时间,但预计应在5秒级别。这样的动力储备对于日常驾驶而言已经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过剩。特斯拉一向在电机响应性与输出线性上做得相当成熟,电门踩下的瞬间就能获得果断且可控的动力反馈,这种直接而高效的驾驶特性也是许多用户忠诚于特斯拉的重要原因之一。最高车速达到200km/h,也显示出三电系统良好的高负荷稳定性。 在设计层面,Model 3长续航版延续了品牌极简主义风格,封闭式前脸、溜背造型与无框车门构成了强烈的辨识度。“Model 3+”尾标是长续航版本的专属身份标识,除此之外它和普通版本几乎无异——这种低调的产品策略是否能够有效触达消费者,仍需市场反馈。内饰同样延续家族式布局,取消仪表盘、全面依赖中控屏幕的操作逻辑,对于传统汽车用户来说需要一定适应时间。用料方面Model 3并不突出,大面积软质塑料与织物的应用符合价位,但谈不上豪华,更偏向实用与技术风格。 相较于新势力对手,尤其是近期关注度极高的小米SU7,Model 3长续航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积淀、三电成熟度与充电生态方面。特斯拉的超充网络目前在国内覆盖广泛、可靠性高,这是小米短期内难以追赶的基础设施优势。而在自动驾驶辅助方面,尽管FSD完全体尚未进入国内,但基础AP系统的车道保持与自适应巡航表现稳定,属于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面对小米SU7这类新选手,Model 3也显现出一些短板。智能座舱方面,小米凭借澎湃OS和“人车家全生态”概念,可能在互联体验与本地化服务上更贴近国内用户的需求,而特斯拉的车机尽管流畅度优秀,但在语音交互、第三方应用支持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此外,小米SU7在材质用料、座椅舒适性、后排空间等维度上下足了功夫,试图营造更高阶的豪华感和乘坐体验,而Model 3则明显更侧重驾驶者本身,后排表现中规中矩,悬挂调校也偏硬朗,对路面细碎震动的过滤并不彻底。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极度内卷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消费者的期待已不再仅限于“够用的智能”或“可靠的续航”,更包括精致的细节、舒适的座舱、以及更高阶的智能化体验。在这些方面,Model 3长续航版虽然保持了特斯拉一贯的高效与简洁,但确实缺乏一些令人惊喜的元素。而从价格来看,25.95万确实极具吸引力,但小米SU7预计也将采取积极定价策略,两者很有可能陷入正面交锋。 总结来说,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是一款优点和缺点都相当分明的产品。它在核心三电技术、续航表现、品牌价值和驾驶质感方面建立了差异化优势,特别适合那些重视驾驶感受、需要长续航能力并信赖特斯拉体系的用户。但在内饰豪华感、智能座舱的本地化体验以及乘坐舒适性上,它可能并不如一些新势力产品更具吸引力。 最终的选择很可能取决于用户更看重什么:如果追求的是高效的出行工具与成熟的电动技术,Model 3长续航版依然值得推荐;但如果希望获得更丰富的配置、更精致的座舱和更接地气的智能生态,那么如小米SU7这样的新兴力量或许会带来更多可能。在价格相近的背景下,这场竞争已不再是谁更好,而是谁更合适。 -
赛道上最快的皮卡?福特F-150 SuperTruck“纽北”刷圈 刷“纽北”的超跑见多了,那你见过跑去刷圈的皮卡吗? 就在上周,福特刚刚宣布了一项新的纽博格林赛道单圈成绩,该成绩是由此前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以及派克峰登山赛亮相过的F-150 SuperTruck所缔造,它用6:43.482秒的时间跑完了全长20.76公里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排名位于该赛道历史速度榜的第七位,同时在“纽北”原型车(非量产组)这个细分组别中,该成绩则仅次于保时捷919 Hybrid Evo、大众ID.R、小米 SU7 Ultra、路特斯Evija(参数丨图片) X位列第五位。 纽博格林赛道位于德国科隆纽博格小镇,由北环与南环所组成,其中北环是一条坐落在山区内的典型传统欧洲赛道,赛道长、起伏大,同时受限于地形,该赛道的缓冲区极小,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对车辆与车手的综合实力有着极高要求,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而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建成以来,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也成为了全球汽车爱好者的圣地,同时也是车企秀肌肉的竞技场。 此次F-150 SuperTruck所取得的圈速堪比保时捷911 GT2 RS,属于绝对顶级的性能车水平。该车是以F-150 Lightning“概念”为蓝本所打造的高性能纯电猛兽,与目前在售的量产皮卡版皮卡并无太大的关联,是福特专为赛道所研发的“大杀器”,官方希望凭借这款F-150 SuperTruck皮卡来展现福特目前所具备的技术实力以及未来的发展理念。 由于这款超级跑车是非量产的原型车,所以在研发这款车时,福特的工程师们并不会被现有的法规所禁锢,同时还会根据所面临的挑战调整车辆的机械配置。根据外媒爆料,这台F-150 SuperTruck的动力系统将会在三电机与四电机间进行切换,让车辆的功率处于1600-2200马力间,以满足不同赛道对于车辆的速度要求。 而除了为这款超级皮卡装上强悍的电机外,福特还对该车的车身与空气动力学套件进行了专门定制,它所配备的前后保险杠,左右侧裙以及车顶与车身两侧的风道都可以起到降低风阻的效果。除此之外,该车还配备了造型夸张的大尾翼,据说这款尾翼可以为F-150 SuperTruck提供高达2700kg的下压力,让车辆时刻紧贴地面,更好地发挥出它的动力性能。 此前,这款F-150 SuperTruck皮卡已经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与派克服登上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面对海外媒体的采访时,福特性能全球总监马克·拉什布鲁克 (Mark Rushbrook) 也向媒体透露了打造这款超级皮卡参加各项赛事与测试的初衷。 “其实从厂家的角度出发,它们并非多么期望车辆会取得多么炸裂的成绩,而是更加看重如何把在原型车上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更好地下放到普通的民用皮卡车当中,”拉什布鲁克说道,“我们在弯道中可以更好地积累空气动力学数据,同时在极限的驾驶中打磨电池管理技术,这些都能让未来的量产纯电皮卡在高速公路上更高效,并帮助电池与电机在更好地在严苛环境下工作。 作为老牌的汽车厂商,福特始终坚持投身在全球顶级的赛事中。比如在世界最为顶级的拉力赛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中,他们就在一组拥有自己的福特M-SPORT拉力车队,并且为其他有需求的客户提供PUMA赛车。同时从2026赛季开始,福特还将投入到F1的赛场中,为红牛车队提供动力单元。而就像福特性能全球总监所提到的那样,参加各项赛事的目的就是通过极端的比赛更好地打磨前端技术,以便将它们更好地应用在民用车市场中,最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强有力的新技术与新车型。 -
特斯拉公布《宏图规划》第四部分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9月2日,特斯拉在美国劳动节假期公布了其《宏图规划》的第四部分:打造将人工智能带入现实世界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无限制的可持续发展,加速世界向可持续富足的过渡。(原文请查看:https://x.com/Tesla/status/1962591324022153607) 这份规划不再像前几部分那样专注于具体的新产品(如新车或机器人),而是侧重于实现其终极目标的战略、系统和基础设施。它详细阐述了特斯拉如何通过整合其所有技术(电动汽车、储能、AI、制造)和商业模式,来应对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可持续能源所面临的巨大复杂性、供应链和成本挑战。 一句话总结:如果前三部曲是把“电动化”做到极致,第四部曲就是用“AI+机器人”把“富足”做到无限。 第四部分实现路径(四大战略重点):1、超级规模化与下一代制造:通过“Unboxed”等革命性制造工艺,将生产成本再降50%,并将此生产体系快速复制到全球新工厂。2、全面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利用全自动驾驶(FSD)、Dojo超级计算机和“擎天柱”人形机器人(Optimus)解决劳动力瓶颈,提升自动化水平和决策效率。3、加速能源业务与电网整合:使储能业务(Megapack, Powerwall)增速超越汽车业务,并通过虚拟电厂(VPP)网络将分布式储能整合为稳定电网的强大工具。4、开发新商业模式与数据生态: 通过Robotaxi共享网络和潜在的AI技术授权,创造高利润率的软件驱动型收入,形成数据网络效应。 -
马自达全新中型SUV车展亮相,增程/纯电双动力可选,轴距超2米9! 导读:8月29日,我们从长安马自达官方获悉,马自达EZ-60(图片)将于9月26日正式上市。早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长安马自达EZ-60已经首发亮相并开启预订,消费者可通过长安马自达官网、“悦马星空”官方App/小程序以及授权经销商预订新车,订金10元,每天膨胀,膨胀不封顶,直至新车交付,膨胀金直接抵扣车款。据悉,该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系统可选,定位于中型SUV。新车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计划于9月下旬正式上市,其4850mm的车身长度与2902mm轴距,在中型SUV市场树立了全新的空间标杆,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 我们首先来看新车的外观设计方面,新车的前脸采用「9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半封闭式格栅搭配棱角分明的贯穿式日行灯,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家族式DNA轮廓。分体式大灯组置于格栅下方,配合垂直导流槽与梯形进气口,既降低风阻(CLTC续航提升41公里),又强化了运动氛围。新增的「朗月灰」「星云紫」等7种车漆色系,通过多层喷涂工艺呈现光影流动效果。前包围的立体切割线条与主动式进气格栅(高配车型专属),进一步优化了高速行驶时的气流导向。 再来看新车的车身侧面部分,侧面采用溜背式车顶与悬浮式双色设计,隐藏式门把手和D柱风道将风阻系数优化。宽大的C柱与1935mm车宽形成稳定视觉比例,235/55 R19米其林低滚阻轮胎(高配版)搭配五辐花瓣轮毂,兼顾操控与续航表现。车身采用86.5%高强钢材质,前防撞梁抗拉强度达2000MPa,满足中欧双安全标准。接近角16°与离去角20°的设定,保障了轻度越野通过性。车身尺寸方面,长安马自达EZ-60长宽高分别为4850/1935/1620毫米,轴距为2902毫米,定位于中型SUV。 再来看车尾部分,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内嵌多颗LED光源,灯带向中央收缩形成三维立体浮雕效果,夜间辨识度极佳。而且大角度倾斜的挡风玻璃面积很大,形成了明显的轿跑造型,保险杠部分的后包围采用分层式设计,黑色护板与车身色块形成视觉反差,内嵌雾灯与空气动力学扩散器。值得一提的是,尾门开启后容积达350L(放倒后排可扩展至2036L),前备箱另有126L储物空间,实用性超越同级。 进入车内,座舱以「减法美学」为核心,中控台搭载26.45英寸5K一体屏(厚度仅9.5mm),集成4nm车规芯片实现毫秒级响应。全球首创100英寸裸眼3D HUD支持眼球追踪导航,驻车时可切换影院模式,配合23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系统打造沉浸体验。前排零重力座椅配备8点位按摩功能,256色氛围灯与电子外后视镜(高配)彰显科技豪华感。安全方面全系标配9气囊(含远端气囊),L2+级智驾系统支持80km/h时速下AEB紧急刹停。长安马自达EZ-60提供有23个扬声器音响(含主副驾双头枕音响)支持上车时车外语音或蓝牙钥匙解锁、电动弹出式门把手、座椅迎宾模式、FACE ID联动等功能。 最后来看动力方面,申报数据显示,长安马自达EZ-60纯电版搭载最大功率为190千瓦的电机,搭载容量为77.947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可选CLTC续航里程585公里和600公里车型。增程动力系统车型搭载1.5升增程器,最大功率为72千瓦,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90千瓦。电池部分,匹配容量为31.7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160公里(测试工况未知)。大家对此车型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感谢关注! -
全新深蓝S07亮相成都车展 超豪华越级更悦己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日报道 八月的蓉城,热浪与热情并存。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的舞台上,聚光灯再次聚焦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生力量——深蓝汽车。然而,此次亮相,深蓝携带着一份全新的身份与使命。就在车展前一个月,其母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新晋的第100家央企正式挂牌运营,深蓝汽车也因此被赋予了“新央企”的厚重身份。这不仅是一个名号的变更,更意味着深蓝从此需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柱、科技突破的先锋与全球出海的引擎。 本届成都车展,深蓝汽车以“新央企 新深蓝 潮流科技 信赖之选”为主题,携全线产品阵容接受市场的检阅。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无疑是全面焕新的全新深蓝S07。它不仅是深蓝技术实力的集大成者,更是其践行新央企责任,以极致产品力满足新一代用户需求的宣言之作,旨在夯实“科技智能中型SUV”这一鲜明产品印记。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a9ea7ff862ad229fb2d5585ce7b8de840127d97abfe65c6e0956d4f1005ec92247d50c26e49ad1b918b4f6d9b901e7d1f342b053463ab85a48c6ee972cca65b4f0e320a237634c11f8157354e151e13233ef1c54743fa845ee859a6c212273c9688a22c24d3861026621cec45aad640.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K7F96LDB").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a9ea7ff862ad229fb2d5585ce7b8de840127d97abfe65c6e0956d4f1005ec92247d50c26e49ad1b918b4f6d9b901e7d1f342b053463ab85a48c6ee972cca65b4f0e320a237634c11f8157354e151e13233ef1c54743fa845ee859a6c212273c9688a22c24d3861026621cec45aad640.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a9ea7ff862ad229fb2d5585ce7b8de840127d97abfe65c6e0956d4f1005ec92247d50c26e49ad1b918b4f6d9b901e7d1f342b053463ab85a48c6ee972cca65b4f0e320a237634c11f8157354e151e13233ef1c54743fa845ee859a6c212273c9688a22c24d3861026621cec45aad640.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K7F96LDB"))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K7F96LDB.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全新深蓝S07定义年轻人的第一台华系SUV</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汽车)</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 深蓝汽车的“新”,并非空中楼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深蓝以“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的姿态,在产品、技术、产业布局与全球化多维度全面发力,开局成效显著。 一方面,是技术自强的硬核实力。 车展之际,深蓝汽车与IGBT龙头企业斯达半导体合力打造的重庆安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核心功率半导体芯片领域实现了从合作到自主可控的关键布局。这不仅完善了三电领域产业布局,更创造了汽车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合作的新示范,展现了新央企占据核心技术高地的决心。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战略的加速落地。 深蓝坚定不移推动“海纳百川”计划,截至目前,其车型已导入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5年1-7月海外销量已突破2.3万辆,超去年全年。 从东南亚到欧洲,深蓝正以“产品全球化+设计全球化”的标杆姿态,擦亮“中国智造”的金字招牌。9月8日,深蓝S05与S07将登陆德国慕尼黑车展,正式进军欧洲核心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硬核实力。 在此背景下,全新深蓝S07的登场,便承载了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要成为市场的爆款,更要成为彰显新央企科技实力、引领“华系”SUV向上突破的旗帜。 全新深蓝S07并非一次简单改款,更是一次从外观、智能、三电到底盘的全方位超级进化,其目标直指“四个同级之最”——最豪华、最舒适、最智能、最省最强。 最豪华:设计美学与奢华体验的完美融合 深蓝S07深刻洞察年轻用户对个性的追求,在外观上进行了大胆而精致的革新。新车推出五款时尚潮流车色,其中主打色“驰光黄”以疾驰的光线为灵感,醒目利落,充满力量感与活力。 设计上,S07采用双前脸造型:纯电版为简洁利落的“运动活力前脸”,增程版则为充满机甲感的“科技时尚前脸”。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极光腰线和轻盈上扬尾翼共同勾勒出媲美轿跑的动感姿态。 全新深蓝S07车身尺寸为4750/1930/1625mm,更拥有越级的2900mm轴距和接近0.618的黄金轴长比,保证了领先同级的体态与内部空间。 “智慧星河灯组”是点睛之笔,包含深蓝之眼日行灯、星翼透镜大灯、星焰贯穿式尾灯及辅助驾驶小蓝灯,不仅功能强大,更将科技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 内饰则采用“豪华游艇设计2.0”理念,环抱式悬浮中控台、全车10.7㎡软包、还提供暮烟紫、热浪橙和月雾灰三款内饰配色选择,共同营造出内敛的豪华感。64色星河律动氛围灯与浮光律动音箱氛围灯交织映射,让座舱时刻弥漫着浪漫与科技的沉浸氛围。 豪华配置上,同级唯一前排双零重力座椅支持16向(主驾)/14向(副驾)调节、120°躺平、8点式按摩、通风加热,并创新性地引入了石墨烯加热与理疗技术。4.7L车载智能冷暖箱、1.9平米揽星全景天幕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豪华体验感。 最舒适:可变自适应悬架打造移动行宫 操控驾驶更是全新深蓝S07的另一大惊喜。新车全系标配同级唯一可变自适应底盘系统,整合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与HRS液压回弹止动器两大核心技术,能够毫秒级识别路况并调节阻尼。 这套系统实现了刹车不点头、加速不抬头、过弯不侧倾、烂路不颠簸、坑洼不弹跳的越级表现,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自驾,都能提供沉稳、舒适且富有高级感的行驶品质。铝合金H臂多连杆独立后悬架和经过大师级调校的底盘,进一步确保了操控精准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完美统一。 此外,纳米水离子负氧空调、前排双层隔音玻璃、后排隐私玻璃等配置,共同营造出一个健康、静谧、四季宜人的座舱环境,加上20扬声器2232W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真正实现了从驾驶机器到“移动第三空间”的转变。 最智能: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标配即顶配 智能化是全新深蓝S07最核心的竞争力。其率先实现了“智能平权”,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让用户无需纠结,一步到位享受当今最顶级的智能体验。 华为乾崑智驾ADS SE能够带来通行效率提升20%,同时驾驶更类人、重刹率降低30%的优化。其搭载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4.0,涵盖20项功能,覆盖前后侧向全方位高频场景,安全性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在功能上,它支持高速NCA领航辅助,可实现智能上下匝道、智慧避让;城区LCC-Plus能从容应对红绿灯读秒通行、拥堵跟车;智能泊车功能更支持离车泊入(EPA)、遥控泊车(RPA)、记忆泊车等场景,真正做到“可见即可泊”。 智能座舱方面,全新S07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P芯片,配备24GB运行内存和256GB存储空间,AI算力达到23 TOPS,为DEEPAL OS 4.0系统提供了强大基石。 系统引入3D零层级交互桌面、一镜到底动效、DEEPAL AI大模型以及行业首发的柔性桌面和可变字体,交互体验流畅且富有个性。另外,通过15.6英寸2.5K向日葵屏、55英寸AR-HUD、4.39英寸OLED生态仪表屏、4.2英寸后排功能触控屏等多块大屏的运用,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科技感。 最省最强:超级增程全面进入“3时代” 深蓝汽车可以算得上超级增程技术的鼻祖,在全新深蓝S07上进化至2.0阶段,全面进入高效、省油的“3时代”。 全新深蓝S07增程提供CLTC纯电续航230km和300km版本,其中增程300配置版本的综合续航高达1385km,彻底消除里程焦虑。全系标配3C超充,30%-80%充电仅需15分钟,充电10分钟,续航百公里。另外纯电版本续航550km,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 新车搭载新蓝鲸增程专用发动机,凭借全球首发150mJ高能点火系统、16:1超高压缩比等技术,实现平均热效率44.39%,1L油可发3.7度电,最低馈电油耗降至3.8L/100km,用车成本大幅降低。 安全性能同样卓越,金钟罩电池2.0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采用宁德时代电芯,通过本征、主动、被动三维安全防护,累计58万搭载车辆实现700亿公里零过热,安全可靠性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全新深蓝S07的焕新登场,只是深蓝汽车作为新央企开篇的一个缩影。在它身后,是深蓝汽车密集的产品攻势和技术储备,深蓝正以令人惊叹的“深蓝速度”,践行其“科技运动潮牌”的定位。 未来深蓝汽车肩负着与新央企身份同频的民族使命。其将持续深耕动力与智能化技术,2026年将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和全球集成度最高、效率最高电驱;并计划全面普及全场景NOA与L3/L4智驾辅助。在全球化方面,深蓝计划未来5年累计推出30款全新车型,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持续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稳健向上、向前迈进。 全新深蓝S07凭借全系华为高阶智驾的科技魄力、超级增程的硬核实力、引领潮流的美学设计以及超越期待的豪华舒适,重新定义了科技智能中型SUV。它不仅是深蓝汽车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其作为“新央企”,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石,投身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洪流中的一份郑重宣言。 正如其传播主题所言,“新央企,新深蓝,潮流科技,信赖之选”,深蓝汽车正以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赢得用户的信赖,并代表中国智造,开启一个属于“华流”的全新时代。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反卷"同质化红海" iCAR将"风格"进行到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1日报道 成立仅一年半的iCAR,在奇瑞集团内部被赋予“做奇瑞的小米”的使命。它既要保持品类创新者的锐度,又要回答规模与盈利的现实命题。2025成都车展期间,iCAR两位高管首次系统披露了品牌顶层设计、技术哲学、出海节奏及生态打法。 从进军中东,到赛博版性能猛兽亮相,成立仅2年多的iCAR品牌,如何用“风格车”反卷同质化红海?如何用“风格车”走出新造车的无人区? “奇瑞集团对iCAR的定位非常明确,希望将iCAR打造成‘奇瑞的小米’。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iCAR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iCAR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李东春开诚布公地给出iCAR品牌在奇瑞集团的坐标系。在奇瑞多品牌战略里,奇瑞主品牌对标大众、丰田,星途对标高端,捷途锚定“旅行+”,而iCAR则聚焦于“趣、年轻化”。李东春连用三个排比强调区隔:“奇瑞是综合价值品牌,星途是高端品牌,捷途是‘旅行+’品牌,而iCAR则聚焦于‘趣、年轻化’。” 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iCAR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iCAR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李东春集团层面的战略意图,决定了iCAR必须在两条看似矛盾的轨道里并行:一方面要坚持品类创新:不做“年销三五百万”的规模化品牌,而是做“独特且成功的品牌”;另一方面“规模底线”是成熟的汽车品牌无法悖离的商业逻辑。未来iCAR如果能在全球通过几款经典车型做到“百万规模”,即可形成商业闭环,反哺持续创新。 奇瑞22年出口第一的家底,为iCAR提供了试错的安全区。正如李东春所言,“奇瑞集团的良好发展势头也为iCAR提供了一定的试错空间和资源支持,让我们能够大胆前行。” 在产品层面,iCAR并未局限于V23的 “方盒子” 造型,而是规划了覆盖不同细分需求的三大产品序列,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蓝图。iCAR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马永东谈到,V系列定位 “风格越野”,除已上市的V23外,更大尺寸的V27已在中东迪拜完成全球首发,其独特设计获得海外市场高度评价;X系列将以 “更大胆的设计” 和 “百变大空间” 为核心卖点,满足用户对空间灵活性的需求;S系列则聚焦极致性能与操控,造型更犀利,主打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群体。 “V23是第一款真正拥有纯粹iCAR血统的车型。”李东春用“血统”一词,把V23抬高到品牌图腾的位置。上市9个月,在今年1-7月,V23就拿下了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我们不会降价,而是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和功能升级来‘做加法’。”李东春透露,V23将保持季度节奏推出官方改装方案,“让用户的车常开常新”。更大尺寸的V27已在迪拜完成全球首发,中东市场的反馈是“独特设计获得了高度评价”。 工信部目录中出现的V23赛博版,被定义为“巅峰之作”。马永东解释,赛博版不是简单的改装方案,而是“向上拔高品牌调性、追求极致”的标杆产品,“动力、设计和材质都做到了极致,并且通过了工信部申报,让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上牌”。 iCAR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 马永东“‘不惊艳,不立项’是我们的内部铁律。” 马永东强调。iCAR产品开发的核心理念是 “创造独特价值” ,这也让其从产品定义到品牌落地得以从新能源汽车产品高度同质化的红海竞争中树立起独特的价值坐标,将汽车从 “交通工具” 升级为 “科技时尚单品”。 “未来的汽车市场,创新是必由之路。”马永东并不讳言创新的成本。“我们专注于在成熟平台基础上进行局部和微创新,实现差异化。”其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一窥端倪:首先背靠大奇瑞集团:安全、三电等核心技术无需从零开始;其次可以把研发资源集中在局部体验差异化,根据品牌定位作出风格和特色;最终通过供应链管理和成本设计,把创新溢价控制在可接受区间内。 对此李东春补充道,与智米团队的深度合作也为iCAR的创新提供了 “精准导航”:“智米在用户调研和产品定义上的经验,让我们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基于真实用户需求的精准突破。” 同时,奇瑞集团的良好发展态势为iCAR提供了充足的试错空间和资源支持,让品牌能够 “大胆探索无人区”。 iCAR品牌成立一年半,V23上市9个月,在这个节点上,iCAR对渠道的把控理性且克制。 目前iCAR有约320家经销商,扩张速度远低于新势力。李东春认为重点不在于疯狂提升的数量,而在于“提升渠道质量”,“我们正推动经销商从传统的‘产品展示厅’向‘生活方式体验中心’转型”。 一些优秀的经销商通过在展厅设置游戏区、宠物互动区等,营造出轻松、有趣的社区氛围,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这种渠道转型与iCAR的用户群体特征高度契合——他们的用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玩”。 作为“奇瑞的小米”,iCAR在未来生态构建上也有清晰的规划。李东春表示,iCAR未来两大重点,一是生态,二是用户运营。 iCAR已经推出了一些受欢迎的周边产品,如联名自行车、积木模型等,未来会推出更多调性与品质感俱佳的生态产品。但更重要的是用户运营。 “未来,我们将投入巨大资源,把用户社区打造成一个‘玩到极致’的平台,通过高粘性的用户运营,创造更高的用户推荐值(NPS),让用户成为我们品牌最好的传播者。” 这种思路与小米早期的用户运营策略异曲同工——通过打造高粘性的用户社区,让用户成为品牌的理解者、支持者和传播者,最终形成品牌与用户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传统燃油车的打法依赖于品牌、性价比和渠道,而新势力品牌的成功逻辑是:好产品+好舆论+好服务+好口碑。iCAR作为新能源品牌,未来将在营销上全面向新势力的逻辑看齐,强化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确保V23及后续车型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从’短跑选手’进化为’长跑选手’”,李东春强调。 iCAR没有选择最容易的路,但可能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同质化的今天,iCAR坚持的“风格车”哲学显得尤为珍贵。 通过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产品、构建高粘性的用户社区、建立全球化的视野布局,iCAR正在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这条路可能不会让iCAR成为销量最大的品牌,但很有可能让它未来成为用户心中最特别、最值得倾注热爱的品牌。在汽车行业的大变局中,这种独特性和用户情感连接,或许正是新品牌最珍贵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