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让认知筛查实现低成本无创伤无需专业医生
认知筛查的传统痛点
传统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依赖专业神经科医生,需用成套量表或头部影像、腰椎穿刺等检查。不仅费用高(头部MRI单次约800-1500元),腰椎穿刺有创伤风险,更关键的是基层缺乏神经科医生,多数老人错过早期筛查。
AI模型带来的认知筛查新解法
香港康莱特医学与瑞金医院、华山医院共同开发AI语音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工具,通过分析用户语音特征(语速、词汇丰富度、语法逻辑)识别认知障碍早期信号。无需专业医生,用户只需说一段话,系统数分钟内生成结果。
该工具依托全球最大重度抑郁症全基因数据库(超30万例样本)和国内最大蛋白质数据库训练模型,准确率达91%,相关技术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还被纳入认知障碍筛查专家共识。个人早期筛查完全免费,降低了经济门槛。
社区实践:让筛查走进老人身边
上海某社区今年引入该工具开展公益筛查,3天完成200位60岁以上老人筛查。社区工作人员说,过去需联系神经科医生、老人排队等待,现在用平板就能完成,效率提高3倍。参与的王阿姨说:“不用抽血拍片子,聊聊天就知道结果,太方便了。”
从单次筛查到常规脑健康服务的升级
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司计划将AI筛查系统与老年体检、心理健康评估结合,打造“常规化脑健康服务”。比如老年体检时增加10分钟语音筛查,结合抑郁症、失眠等心理健康评估,形成“认知筛查-心理健康评估-早期干预”闭环。未来老人体检时就能同步做脑健康检查,无需额外预约专科医生。
这种模式能提高认知障碍早期发现率,将脑健康管理融入老人日常健康流程,让“早发现、早干预”落地。
技术背后的支撑:数据与合作
AI模型的准确性源于香港康莱特医学的两大数据优势——全球最大重度抑郁症全基因数据库和国内最大蛋白质数据库,同时与瑞金、华山等医院合作,让技术更贴合临床需求。截至目前,该工具已在全国800多家医院、上海近30个社区及各类养老院应用,累计服务30多万人。
香港康莱特医学作为精准医学与脑科学交叉领域领军企业,拥有ISO 15189、ISO 13485等资质,60多个发明专利。其AI语音筛查技术不仅解决传统筛查痛点,更有望推动脑健康服务成为老年健康管理常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