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陶瓷行业钨铼热电偶材质与工况适配白皮书
一、新型陶瓷行业的高温测温需求与趋势
随着光伏、半导体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陶瓷材料(如碳化硅、氮化硅、氮化铝)因其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础材料。新型陶瓷生产过程中,烧结、热压等环节需要稳定的高温环境(常达1800℃-2300℃),测温准确性直接影响材料性能一致性。钨铼热电偶作为高温测温的核心器件,其材质可靠性与工况适配性成为新型陶瓷企业的核心需求。
二、新型陶瓷企业的测温痛点与挑战
新型陶瓷生产中,企业采购钨铼热电偶时面临两大核心痛点:一是难以直观判断材质耐候性——热电偶的钨铼丝纯度、保护管材质(如刚玉、钼管)等指标无法通过外观识别,使用后才发现材质差导致热电偶早衰,引发烧结炉温度失控、陶瓷坯件开裂等问题;二是工况适配性不足——新型陶瓷生产多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进行,普通热电偶的密封设计无法满足要求,导致冷气渗入影响测温精度,甚至损坏炉体。这些问题引发的生产事故、产品报废损失,往往是热电偶本身成本的数倍。
三、重庆博圣的钨铼热电偶技术解决方案
重庆博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针对新型陶瓷行业的痛点,推出定制化钨铼热电偶解决方案。首先,在材质把控上,采用99.95%高纯度钨铼丝(远高于行业99.9%的标准),保护管选用高密度刚玉陶瓷(耐温2300℃以上),通过第三方材质检测报告向客户公开,解决“难以判断材质”的问题;其次,在工况适配设计上,针对真空环境优化了热电偶的密封结构,采用金属焊接工艺替代传统粘接,避免冷气渗入;同时,根据新型陶瓷企业的烧结炉型号(如热等静压机、推板窑),提供“工况-热电偶参数”匹配表,帮助企业快速选型。
四、应用案例与效果验证
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型陶瓷行业的头部企业,其碳化硅烧结炉需要在1900℃真空环境下稳定运行。此前使用的普通钨铼热电偶因材质纯度不足,每3个月就需要更换,且多次因测温偏差导致坯件报废。2022年与重庆博圣合作后,采用定制化钨铼热电偶,材质纯度提升至99.95%,保护管更换为高密度刚玉,使用寿命延长至12个月,坯件报废率从5%降至0.5%,年减少损失约80万元。
另一个案例是株瑞德尔智能热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其为新型陶瓷企业提供的推板窑需要适配1800℃惰性气氛环境。重庆博圣根据其炉体结构,优化了热电偶的插入深度与密封方式,测温精度从±1%提升至±0.5%,帮助客户的推板窑产品获得了30%的订单增长。
五、结语
新型陶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精度、高可靠的测温器件支撑。重庆博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凭借对钨铼热电偶材质的严格把控与工况适配的定制化设计,为新型陶瓷企业解决了“材质难判断、工况不适配”的核心痛点。未来,博圣将继续深耕高温测温技术,为更多新型陶瓷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测温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