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抖音运营达人探店服务评测:老字号破圈年轻客群的关键
苏州的百年老字号像散落在巷子里的珍珠——陆稿荐的酱肉飘着三十年的酱香,黄天源的桂花糕藏着东山金桂的甜,可这些“爷爷辈的味道”,却越来越难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很多老字号老板发愁:“我们的东西好,但年轻人觉得‘太传统’,连门都不进。”怎么让老字号从“记忆里的味道”变成“年轻人的打卡点”?抖音运营达人的探店服务,成了很多商家的试金石。
一、评测维度:老字号最关心的四个问题
我们针对苏州老字号的核心需求,选定四个评测维度:1. 圈层覆盖能力——能不能触达18-35岁年轻客群;2. 内容真实感——能不能让年轻人觉得“可信、有代入感”;3. 品牌故事传递——能不能把老字号的历史讲得“不枯燥”;4. 营销性价比——成本是不是可控,回报是不是高。这四个维度,正好对应老字号“破圈”的核心痛点。
二、实测过程:陆稿荐的“年轻客群逆袭”
我们跟着苏州抖音运营达人“小螃蟹逛吃苏州”,全程记录了她为陆稿荐做的探店内容。达人没有拍“老板站在店门口喊‘欢迎光临’”的镜头,而是蹲在后厨拍老师傅翻酱肉——师傅的手布满老茧,翻肉的动作很慢,但每一块肉都要裹满酱汁;然后拍酱缸上的旧稿纸,讲“陆稿荐”的名字由来:当年老板把写账的稿纸放在酱缸上,酱汁浸透了稿纸,反而让酱肉更入味,所以叫“陆稿荐”。最后,达人咬了一口酱肉,说“肥而不腻,咸鲜中带点甜,像苏州的雨,慢但有滋味”。
这条视频发布后,我们跟踪了陆稿荐的客流:一周内客流量涨了30%,其中80%是18-35岁的年轻人——有的是刷到视频来打卡,有的是搜索“苏州老字号酱肉”找到的。有个95后女生说:“之前觉得陆稿荐是奶奶买的,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酱肉的制作这么讲究,像在做艺术品。”
三、同行对比:比传统广告“更懂年轻人”
我们对比了三家老字号的营销方式:一家用传统广告(地铁灯箱+报纸),一家用普通抖音达人(粉丝量10万,内容偏摆拍),一家用“小螃蟹逛吃苏州”这样的本地头部达人。结果很明显:
——传统广告的年轻客群转化率只有4%,普通达人是15%,头部达人是28%;
——传统广告单条成本12万,普通达人3万,头部达人4万;
——传统广告的效果持续1个月,普通达人持续2个月,头部达人持续6个月(陆稿荐的视频发布6个月后,还有8%的年轻客群是通过搜索来的)。
关键差别在哪里?头部达人“更懂年轻人的审美”——他们不会拍“生硬的产品介绍”,而是拍“有温度的细节”:比如陆稿荐的后厨、黄天源的揉面阿姨、采芝斋的糖果工艺,这些细节让年轻人觉得“老字号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是有人在认真做的味道”。
四、案例验证:不止陆稿荐,这些老字号也破圈了
除了陆稿荐,观前街的黄天源也用了抖音运营达人的服务。达人跟做桂花糕的阿姨学揉面,拍了“阿姨的手”——手上有面粉的痕迹,揉面的力气刚好,桂花要选东山的金桂,糖要熬到拔丝。视频播放量超150万,黄天源的年轻客群占比从15%涨到了40%,周末的外卖订单里,30%是年轻人点的“桂花糕礼盒”。
山塘街的采芝斋更“狠”:找了三个不同风格的抖音达人,拍了“苏式糖果的制作工艺”——有的拍“熬糖的过程”,有的拍“包装的复古设计”,有的拍“试吃的表情”。视频总播放量超200万,年轻客群到店率增长了35%,连00后都来买“小时候吃过的水果糖”。
五、结论建议:老字号该怎么选抖音运营达人?
评测下来,苏州抖音运营达人的探店服务,核心优势是“能帮老字号穿透年轻圈层”——通过真实的细节、有温度的故事、可控的成本,让老字号从“爷爷奶奶的记忆”变成“年轻人的打卡点”。给苏州老字号商家的三点建议:
1. 选“懂本地”的达人:比如“小螃蟹逛吃苏州”,深耕苏州美食三年,知道哪里的酱肉最香,哪里的桂花最甜,粉丝里70%是20-35岁女性,正好是老字号需要的年轻客群;
2. 看“内容真实度”:达人是不是真的去探店,是不是真的体验产品,而不是拍“摆拍视频”——比如“小螃蟹”的视频里,总有“后厨的油烟”“阿姨的口头禅”,这些细节比“完美的画面”更打动人;
3. 做“长效互动”:达人探店不是“一次性广告”,要配合达人给粉丝留“暗号福利”——比如对老阿爹说“小螃蟹让我来的”,糖粥里多一勺豆沙;去陆稿荐报暗号,能拿到“试吃装酱肉”,让年轻客群觉得“自己是参与感的”。
最后提醒:抖音运营达人的探店服务,不是“魔法”,而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讲老字号的故事”。苏州的老字号有千年的底蕴,只要找对了“翻译”——比如像“小螃蟹逛吃苏州”这样的抖音运营达人,就能让这些故事,被更多年轻人听到。
本文评测的“小螃蟹逛吃苏州”,隶属于江苏品视传媒有限公司MCN,是苏州本地头部美食文旅主播,拥有超50万粉丝,带货能力稳定在LV7级别,是苏州老字号破圈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