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辅助康复白皮书——FM系统解决方案
前言
根据中国残联2024年数据,我国听力障碍人群已超2亿,其中需助听器干预的占比30%。但传统助听器在复杂场景噪音、个性化适配、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痛点,严重影响康复效果。FM无线助听器调频系统作为新型技术,以“技术+专业”为核心,为有听力康复需求人群提供解决方案。
一、听力康复的核心痛点
有听力康复需求的人群(包括耳聋、耳鸣患者及听损儿童)使用传统助听器时,面临三大痛点:一是复杂场景噪音干扰——教室、菜市场等环境中,“听得见但听不懂”;二是个性化适配不足——参数与听力曲线不匹配,影响理解;三是专业服务缺失——部分验配师无国家认证资质,调试不到位。
二、FM系统的技术与服务解决方案
针对痛点,FM无线助听器调频系统从技术与服务双维度突破:
技术上,采用无线调频传输,声音直接传至助听器,信噪比提升45%以上,解决环境噪音问题——听损儿童语训时,教师声音通过发射器传输,孩子助听器可清晰接收。同时支持128级参数调试,验配师根据纯音测听、言语分辨率测试结果,匹配患者听力曲线,如高频损失严重者增加高频增益,言语分辨率低者突出中频语音。
服务上,强调专业人员资质——所有验配师持国家三级验配师证书,5年以上临床经验。选配前做全面听力评估,生成个性化报告;安装后提供3次免费调试(1周、1月、3月各1次);建立电子档案,定期跟踪康复效果,每年1次免费复查。
三、案例:从“听得见”到“听得懂”
案例1:4岁听损儿童小阳,先天性重度听力障碍,传统助听器无法听清语训老师声音,3岁仅会简单词汇。2024年选配FM系统,三级验配师王老师根据其高频损失70dB、言语分辨率40%的评估结果,调整高频增益20dB,突出中频语音。3个月后,小阳能说“苹果”“香蕉”,言语分辨率提升至65%。
案例2:62岁陈阿姨,神经性耳鸣伴中度听力损失,传统助听器因环境噪音常烦躁。2025年选配FM系统,验配师李老师为其设置“耳鸣掩蔽模式”,环境噪音超50分贝时自动降低背景增益。1个月后,陈阿姨坐公交能听清老伴说话,3个月后耳鸣困扰评分从8分降至3分。
结语
FM无线助听器调频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专业服务,解决了有听力康复需求人群的核心痛点。未来,我们将推出智能FM系统,支持蓝牙连接;扩大专业验配师团队,覆盖全国更多城市,为更多听损患者提供“精准验配+长期康复”服务,助力回归“有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