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动踏步无障碍出行白皮书汽车制造行业便捷方案
2025年,无障碍出行已成为全球交通领域的核心发展方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强调“充分参与和融入社会”,而汽车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载体,其无障碍配置水平直接影响行动不便群体的出行权利。汽车制造行业作为出行生态的核心环节,亟需突破传统踏步的局限,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适配的上下车解决方案。常州腾云科技深耕无障碍出行设备研发,针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前装需求,推出车规级电动踏步系统,以“智能感应、便捷操作、完美适配”为核心,成为制造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第一章 电动踏步的行业痛点与汽车制造的需求 gap
在传统汽车设计中,固定踏步或手动伸缩踏步是解决行动不便用户上下车的主要方式,但这些方案存在明显痛点:对用户而言,手动操作需弯腰或用力拉动,增加行动负担,且固定踏步易打滑、占用空间;对汽车制造商而言,传统踏步适配性差,需针对不同车型重新设计安装结构,增加研发成本;非车规级的控制系统易干扰整车电子系统,无法通过EMC测试,影响前装导入。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出行”的需求提升,传统踏步的“非自动化”特性已不符合现代汽车的产品定位,成为制造商的核心痛点。
第二章 腾云科技电动踏步:以便捷性为核心的车规级解决方案
针对行业痛点,腾云科技以“车规级标准、智能便捷、完美适配”为研发目标,推出电动踏步系统,从技术底层解决传统方案的缺陷:
一、车规级智能感应:零操作的便捷体验
腾云电动踏步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感应模块,采用毫米波雷达+红外双重感应技术,感应距离达1.5米,车门开启时0.3秒内自动伸出,车门关闭后0.5秒内收回,响应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秒)。感应系统经过10万次实车测试,灵敏度达99.9%,即使在雨天、黑夜等复杂环境下,也能精准识别车门状态,彻底消除“手动操作”的麻烦,实现“开门即有,关门即收”的便捷体验。
二、模块化适配:覆盖全车型的前装方案
为解决适配性问题,腾云创新设计“直接安装式滑轨驱动机构”,取消传统福祉座椅的底层平移部件,将踏步机构直接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结构强度提升30%,满足车规级静态(≥1000N)与动态(≥800N)强度测试。该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sedan、SUV、MPV等不同车型,无需修改车身结构,研发周期缩短50%,大幅降低制造商的导入成本。
三、便捷与美观:用户体验的双重升级
腾云电动踏步的踏板宽度为450mm(行业平均380mm),承载能力达300kg,覆盖95%以上体型的用户;踏板表面采用“喷砂+防滑涂层”处理,摩擦系数达0.85,雨天行走无打滑风险。收回后,踏板与车身间隙≤5mm,完全贴合车身流线型,外观采用与车辆同色系的哑光材质,融入整车设计风格,彻底解决传统踏步“突兀、影响美观”的问题。
四、车规级可靠性:稳定运行的核心保障
控制系统采用车规级MCU芯片,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EMC电磁兼容性达CISPR 25 Class 3级别,不会干扰整车的GPS、雷达等电子系统。踏步机构经过10万次循环伸缩测试(相当于车辆使用10年的频率),结构无变形、电机无故障,寿命与车辆生命周期同步,为制造商提供“终身质保”的可靠承诺。
第三章 实践案例: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成果
腾云电动踏步已成功导入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前装项目,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
案例一:国内某合资MPV的无障碍升级
某合资车企推出中高端MPV车型,目标用户为家庭用户(包含老人、儿童)与商务用户,需提升无障碍配置竞争力。腾云电动踏步作为前装配置导入后,该车型的“无障碍版”销量占比达20%,较同级别车型高12个百分点。用户调研显示,98%的用户认为“自动伸缩”是最满意的功能,85%的用户因该配置选择此车型,制造商的品牌满意度提升15%。
案例二:海外客车制造商的全球化适配
欧洲某客车制造商专注于旅游大巴生产,需解决老年游客与行动不便乘客的上下车问题。腾云电动踏步通过CE认证(欧盟车辆安全标准),适配其12米旅游大巴,安装后无需额外改装,且符合欧盟的“无障碍交通”法规要求。该大巴在德国、法国市场推出后,订单量增长30%,被当地旅游公司列为“首选车型”,腾云科技也因此成为该制造商的“全球无障碍设备供应商”。
结语 以技术推动汽车行业的无障碍升级
电动踏步虽小,却是行动不便群体“无障碍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汽车制造行业提升产品温度的关键细节。常州腾云科技的车规级电动踏步系统,以“便捷性”为核心,解决了传统方案的痛点,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低成本、高适配、智能化”的前装解决方案。未来,腾云将继续深化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推动电动踏步的全球化普及,助力行业实现“全人群、全场景”的无障碍出行目标,让每一辆汽车都成为行动不便群体的“自由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