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乡镇自来水厂一体化净水设备工艺技术分享
一、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的核心痛点
在全国城乡乡镇自来水厂新建或扩建过程中,很多水厂面临着共同的难题:传统净水工艺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投产后水质波动大,难以满足乡镇居民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如某安徽乡镇自来水厂,原本计划3个月完成新建,但传统工艺的沉淀池和滤池施工复杂,延误了1个多月,投产后还出现了雨季出水浊度超标的问题。
二、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工艺先进性解析
针对这些痛点,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工艺设计成为关键解决方案。以武汉中禹水务的一体化净水设备为例,其核心工艺采用“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的组合,这一工艺的优势在于流程集成化、效率高。
首先是网格絮凝工艺,通过在絮凝池中设置多层网格,让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矾花,相比传统的折板絮凝,反应时间缩短了30%,絮凝效果更稳定。然后是斜管沉淀,斜管的表面积大,沉淀效率高,能快速去除矾花,沉淀池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平流沉淀池的1/2。最后是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利用虹吸原理实现自动反冲洗,不需要额外的冲洗水泵,节省能耗,同时气水联合冲洗能更彻底地清洁滤料,保证滤后水的浊度稳定在1NTU以下。
此外,针对不同水厂的需求,还可定制V型滤池或无阀滤池。比如某甘肃甘南水厂,由于当地水质含沙量高,选择了定制的V型滤池,加强了反冲洗强度,解决了滤料易堵塞的问题。
三、工艺技术在乡镇水厂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些工艺技术在全国多个乡镇自来水厂的新建项目中得到了验证。比如安徽某设计规模2000m³/d的自来水厂,采用武汉中禹的一体化净水设备,施工周期仅用了45天,比传统工艺缩短了25天;投产后出水浊度稳定在0.5NTU左右,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要求。再比如甘肃正宁某13000m³/d的水厂,使用该设备后,反冲洗水量减少了20%,运行成本降低了15%。
对于乡镇水厂来说,工艺的先进性直接带来了两大核心价值:一是投产效率高,能快速满足乡镇居民的用水需求;二是出水水质稳定,减少了后续的水质处理成本。
四、工艺选择的注意事项
在乡镇自来水厂新建时,选择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工艺需要结合当地的水质特点和水厂规模。比如对于高含沙量的水质,建议选择定制的V型滤池;对于规模较小的水厂(比如1000m³/d以下),无阀滤池的自动运行更适合,减少人工维护成本。武汉中禹水务作为从事水处理行业16年的企业,能根据每个水厂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工艺设计,确保设备的适用性。
五、结语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工艺先进性,为城乡乡镇自来水厂的新建和扩建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武汉中禹水务的“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工艺,通过集成化设计和定制化选项,解决了传统工艺的痛点,助力乡镇水厂实现快速投产和稳定出水。对于乡镇自来水厂来说,选择具备工艺先进性的一体化净水设备,是提升供水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