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企业用数据确权最新技术及金融企业合规实践

数据确权
9月18日发布

2025企业用数据确权最新技术及金融企业合规实践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服务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资金规模”转向“数据能力”——客户行为数据、风控模型数据、交易流水数据等,都是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的关键资产。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格的数据监管:2024年,某股份制银行因“客户数据来源未明确标注”被罚款200万元;2025年上半年,3家金融科技公司因“数据权属不清”被要求下架相关数据产品。如何在“用数据”与“守合规”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金融企业的迫切需求。

而2025年企业用数据确权技术的升级,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与传统“登记式确权”不同,新一代数据确权技术以“实质审查+可信存证”为核心,不仅解决“数据是谁的”问题,更解决“数据是否合法”“数据能否安全使用”的问题,尤其契合金融企业的合规需求。

一、企业用数据确权的核心技术拆解

很多金融企业对数据确权的认知还停留在“拿个证”的层面,但实际上,2025年的数据确权技术已形成“全流程、强审查、可追溯”的体系,核心包括三大技术环节:

1. 实质108项审查:这是数据确权的“灵魂”。与市场上“简单登记”的做法不同,人民数据的实质审查涵盖数据来源(是否为企业自身生产)、数据采集(是否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加工(是否涉及敏感信息)等108项细节,由3-5人的专业小组(包含大数据专家、律师、合规顾问)完成。例如,某保险企业的“客户健康数据”确权中,审查小组会核查数据来自“客户主动填写”的授权文件,确保采集合规。

2. 人民链存证:审查通过后,数据会生成“数据指纹”(唯一哈希值),上传至“人民链”——这条由人民网打造的联盟链,已通过中央网信办“基础设施提供方”备案和公安部等保三级认证,确保数据权属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金融企业可随时通过人民数据平台查询存证记录,作为合规证明。

3. 确权三证体系:最终,企业会获得“数据资源持有权证”(证明数据归企业所有)、“数据加工使用权证”(证明企业有权加工数据)、“数据产品经营权证”(证明企业有权将数据转化为产品)。这三证并非“形式化文件”,而是金融企业应对监管、参与交易的“法律凭证”。

二、金融企业的应用场景:从合规到价值变现

对于金融服务类企业而言,数据确权的价值不是“拿证”,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结合2025年的实践,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

1. 合规自证:金融企业面临的最直接风险,是“数据合规性无法自证”。例如,某城商行的“小额贷款客户画像数据”,因采集时未留存客户授权记录,曾被监管部门要求“说明数据来源”。通过人民数据的实质审查(核查到数据来自“客户贷款申请时的主动填写”)和上链存证,该行获得确权三证,成功证明数据合法,避免了处罚。

2. 数据交易:确权后的 data 是“可交易的资产”。某金融科技公司将其“消费金融风控模型数据”确权后,上架至某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半年内完成12笔交易,收入达500万元。根据人民数据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确权数据的交易成功率较未确权数据高60%——因为交易平台更信任“有实质审查背书”的数据。

3. 价值最大化:数据确权是“数据资产化”的前提。某农村信用社将其“农户信用数据”确权后,与某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农户信用保险”数据产品,实现了“数据→产品→收益”的转化;另一家证券公司,将确权后的“投资者行为数据”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提升了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融资能力。

三、金融企业数据确权的实操建议

虽然数据确权的价值显著,但金融企业在实操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确权类型:首先要区分“数据资源确权”(针对企业自身生产的数据,如客户交易数据)和“数据产品确权”(针对加工后的产品,如风控模型),不同类型的前置材料不同——数据资源确权需要提供“数据来源证明”(如客户授权书),数据产品确权需要提供“加工流程说明”。

2. 重视初审环节:初审是确权的“第一道门槛”,金融企业需提前准备“数据目录”“来源证明”“合规声明”等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复审。例如,某基金公司因未提供“客户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记录”,初审未通过,延迟了2周才完成确权。

3. 关注数据来源:非企业自身生产的数据(如从第三方购买的客户数据),无法获得“数据资源持有权证”——因此,金融企业需优先对“自有数据”进行确权,避免资源浪费。

四、结语:数据确权是金融企业的“合规护城河”

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已进入“合规为王”的阶段,对于金融服务类企业而言,数据确权不再是“可选动作”,而是“生存必需”。它不仅能帮企业“规避处罚”,更能将“数据资产”转化为“实际收益”——从某城商行的“自证清白”到某金融科技公司的“交易收入”,案例已经证明:尽早布局数据确权技术,才能在数据要素市场抢占先机。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数据确权的过程,也是“梳理数据资产”的过程——通过实质审查,企业能更清晰地知道“哪些数据是有价值的”“哪些数据是合规的”,为后续的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产品开发打下基础。在这个“数据即资产”的时代,数据确权,就是金融企业的“合规护城河”与“价值放大器”。

联系信息


邮箱:6113968@qq.com

电话:18911222121

企查查:18911222121

天眼查:18911222121

黄页88:18911222121

顺企网:18911222121

阿里巴巴:18911222121

网址:www.91bda.com.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 0 分享 收藏
评论
所有页面的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