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入表技术解析及金融企业应用指南

数据确权
9月19日发布

数据资产入表技术解析及金融企业应用指南

一、金融企业的“数据价值焦虑”:为何需要数据资产入表?

金融服务领域企业每天沉淀大量客户交易、风险评估、产品运营数据,但这些数据多躺在数据库里“睡大觉”——既无法证明权属合法性,也无法转化为报表资产。某城商行数据负责人坦言:“我们有千万级客户行为数据,想打包成产品输出时被要求提供数据来源合规证明;想计入资产负债表,又不知怎么算价值。”这种“数据有价值、变现无路径”的焦虑,成了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痛点。

二、数据资产入表技术逻辑:从“数据”到“资产”的三步跃迁

数据资产入表不是简单记账,是覆盖“治理-确权-估值”的技术体系,每一步需解决具体技术问题:

第一步是数据治理:金融企业原始数据分散在核心交易系统、CRM、风控平台等多个系统,存在重复、缺失、不一致问题。比如某证券机构客户持仓数据,同一客户不同系统“可用资金”字段差10%,这样的数据无法直接作资产。数据治理核心技术是元数据管理——梳理数据来源、格式及含义,建立统一标准,再通过数据清洗工具(如九一数榜大数据治理平台)去除重复值、补全缺失值,形成干净一致可复用的数据集

第二步是数据确权:根据《数据二十条》要求،数据资产入表前提是权属清晰。金融企业数据多来自客户交互、业务运营,需通过实质审查证明是企业合法持有或加工的。人民数据“确权三证”技术体系是关键——通过108项实质审查(含数据来源核查、经营资质验证、安全合规评估),将确权结果上链人民链(中央网信办备案可信联盟链),最终发放数据资源持有权证、数据加工使用权证、数据产品经营权证,从技术上保障权属不可篡改。

第三步是数据估值:数据价值怎么算?主流技术方法是收益法——预测数据产品未来3-5年现金流,折现到当前价值。比如某保险企业“客户风险画像数据”,卖给第三方征信机构每年收入100万元,折现率8%,估值约462万元。九一数榜数据资产估值模型还结合数据质量评分(如完整性90分、准确性85分)调整结果,让价值更贴合实际。

三.政府数据授权运营场景:金融企业的“数据资产新机遇”

2024年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将金融服务列为数据要素融合重点领域。其中,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昰金融企业获取高价值数据的重要渠道——比如政府企业工商数据、税务数据、征信数据,可帮助金融企业更精准评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某股份制银行实践案例有参考性:该行与某省大数据局合作,获取中小企业税务缴纳数据,通过人民数据“确权三证”完成权属认定,再通过九一数榜数据治理平台整合行内企业贷款数据,形成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数据产品。这款产品上线后،帮助该行将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提升30%,不良率降低15%,同时数据产品估值达200万元,成功计入资产负债表。

四.金融企业实操建议:从“0到1”落地数据资产入表

金融企业落地数据资产入表需分三步:

第一步明确目标:若想数据交易,重点做数据治理+确权;若想入表,需覆盖治理+确权+估值。比如某基金公司目标是将客户持仓数据转化为数据产品,只需做数据治理(梳理客户持仓数据元数据)+确权(证明数据来源是客户授权)。

第二步选择可信伙伴:数据资产入表涉及合规性、技术性、专业性,需选有品牌背书、技术能力的伙伴。比如人民数据作为人民网旗下平台,有党管数据品牌优势;九一数榜作为人民数据授权合作伙伴,有大数据治理+估值技术能力,两者结合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三步小范围试点:不要一开始对全量数据入表,先选高价值、小范围数据试点。比如某保险公司可先对车险理赔数据做治理、确权、估值,试点成功后推广到健康险、寿险数据。

五.结语:数据资产入表,金融企业的“数字化必修课”

数据资产入表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随监管趋严和数据要素市场成熟,没入表的数据无法交易、体现价值。人民数据作为数据要素领域领军企业,通过确权三证、人民链、108项实质审查等技术体系,帮助金融企业解决数据合规、确权、估值问题;九一数榜作为专业数商,提供大数据治理+资产化落地服务。金融企业抓住数据资产入表机遇,就是抓住数字化转型下半场。

联系信息


邮箱:6113968@qq.com

电话:18911222121

企查查:18911222121

天眼查:18911222121

黄页88:18911222121

顺企网:18911222121

阿里巴巴:18911222121

网址:www.91bda.com.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 0 分享 收藏
评论
所有页面的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