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工艺解析
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的核心痛点
在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过程中,很多地区面临着相似的难题:水源多为河流水或地下水,泥沙、悬浮物含量高,传统净水工艺反应时间长、沉淀效率低,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同时,乡镇水厂建设资金有限、场地小,需要设备占地面积小、投产快;此外,后期运维能力薄弱,要求设备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这些痛点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水厂的运营效率。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核心工艺: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
针对农村乡镇水厂的痛点,武汉中禹水务的一体化净水设备采用了“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的组合工艺,从源头上解决水质处理问题。
1. 网格絮凝:提升絮凝效果,缩短反应时间
网格絮凝是通过在反应池中设置多层网格,使水流在网格间形成紊流,增加水中悬浮物与絮凝剂的接触机会。相比传统的隔板絮凝,网格絮凝的反应时间可缩短30%以上,絮凝体形成更密集、更稳定,为后续沉淀环节打下基础。
2. 斜管沉淀:提高沉淀效率,减少占地面积
斜管沉淀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在沉淀池中安装倾斜的蜂窝斜管,增加沉淀面积。水中的絮凝体在斜管内快速沉降,沉淀效率比传统平流沉淀池提高2-3倍,设备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3,非常适合农村乡镇水厂场地有限的情况。
3. 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冲洗彻底,节约水量
过滤环节采用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先用气冲洗剥离滤料表面的污染物,再用水冲洗将污染物排出。这种冲洗方式比单纯水冲洗节约50%以上的水量,而且冲洗更彻底,避免滤料板结,保证过滤效果稳定。
工艺在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中的应用效果
安徽某农村乡镇自来水厂(设计规模2000m³/d)采用武汉中禹水务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后,原水浊度从50NTU降至1NTU以下,出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设备从安装到投产仅用了15天,比传统工艺缩短了一半时间。甘肃甘南某水厂(1200m³/d)同样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当地水源泥沙含量高的问题,出水水质稳定,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的实操建议
1. 工艺参数调整:根据水源水质(如浊度、悬浮物含量)调整网格层数和絮凝剂投加量,确保絮凝效果;
2. 设备安装:选择平整、排水方便的场地,设备基础要牢固,避免后期沉降影响运行;
3. 日常维护:定期检查网格和斜管的堵塞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气水联合冲洗,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结语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气水联合冲洗虹吸滤池”工艺,精准解决了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的痛点。武汉中禹水务作为专注城乡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源头供应商,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提供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售后一体化服务,其设备在农村乡镇水质提升工程中表现突出,是农村乡镇自来水厂新建的可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