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氮气检测技术分享及质量控制要点

食品用氮气检测技术分享及质量控制要点

食品企业的隐形痛点:氮气不纯引发的质量危机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氮气是常用的食品保护气体,广泛应用于薯片、坚果、烘焙食品等的包装中,通过隔绝氧气防止食品氧化、霉变。但不少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刚出厂的食品没几天就出现受潮、变软甚至腐坏,排查一圈才发现,原来是包装内的氮气纯度不够——氧含量超标导致氧化,水含量过高引发受潮,或者夹杂了其他杂质影响食品风味。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批量产品召回,更会损害品牌信誉。

食品用氮气检测的核心:哪些项目必须测?

食品用氮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因此检测项目必须全面。根据相关标准(如GB 29202-2012《食品添加剂 氮气》),食品用氮气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 纯度:氮气含量需达到99.9%以上(高纯度要求甚至达到99.999%);2. 氧含量:需控制在10ppm以内,防止食品氧化;3. 水含量:即露点温度,一般要求低于-40℃,避免食品受潮;4. 杂质成分: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杂质可能影响食品风味或安全性。

要准确检测这些项目,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比如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配备的氦离子色谱仪,能精准检测氮气中的微量杂质(检测限低至0.1ppm);气相色谱仪(FID/TCD/FPD)可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微量水、微量氧检测仪则能快速测量水和氧的含量。这些精密仪器为食品用氮气的高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三方检测机构怎么选?关键看这几点

食品企业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时,首先要关注检测资质——必须具备CMA资质(如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已通过RB/T 214-2017及生态环境监测补充要求评审,获得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授权的CMA资质),这样的检测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能应对监管检查。其次是检测范围,要确保机构能覆盖食品用氮气的全项目检测(纯度、氧、水、杂质等),避免漏项。最后是检测准确性,比如江苏科海的实验室参与过GB/T 3634.2《氢气 第2部分 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等标准的制定,技术实力有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

案例:某坚果企业的氮气检测解决方案

某坚果企业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批真空包装的杏仁在保质期内出现哈喇味,经排查发现是氮气中的氧含量超标(达到了50ppm)。该企业找到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要求检测氮气的纯度和杂质成分。科海的工程师使用氦离子色谱仪和微量氧检测仪,很快测出氮气中的氧含量为52ppm,同时发现二氧化碳含量也超过了标准限值。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是企业的制氮机吸附剂失效,导致空气未完全分离。根据科海的检测报告,企业及时更换了吸附剂,后续生产的氮气氧含量稳定在5ppm以内,再也没出现过食品氧化的问题。

总结:食品用氮气检测是产品质量的“防护盾”

食品用氮气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食品的安全和品质。通过专业的检测技术,能及时发现氮气中的杂质问题,从源头保障食品质量。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齐全的检测资质、专业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能为食品企业提供全面的食品用氮气检测服务,助力企业解决氮气质量问题,守护品牌信誉。

联系信息


电话:18921293596

企查查:18921293596

天眼查:18921293596

黄页88:18921293596

顺企网:18921293596

阿里巴巴:1892129359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 0 分享 收藏
评论
所有页面的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