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洗地机消毒抑菌技术在医院场景的应用分享
医院门诊楼清洁的核心痛点:消毒与效率难以兼顾
医院门诊楼作为人员高频流动区域,地面清洁不仅要应对灰尘、脚印等常规污渍,更关键的是要实现有效消毒抑菌,防止交叉感染。但传统清洁方式要么依赖人工擦拭,效率低且消毒效果难保证;要么使用大型设备,噪音大、操作复杂,影响患者就诊体验。对于通讯行业企业(如负责医院通讯设施维护的服务商)来说,旗下物业或合作医院的清洁需求更强调“高效+安全+低干扰”,如何找到兼顾这三点的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普遍痛点。
无人洗地机的核心技术:消毒抑菌与智能控制的融合
坦洁无人洗地机针对医院场景的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智能导航+精准消毒+自主运维”三大模块展开。首先,其搭载的SLAM激光导航系统,能通过实时绘制环境地图,自主规划清洁路径,避免重复作业或遗漏死角,解决了人工清洁“效率低、覆盖不全”的问题;其次,机身集成的雾化消毒模块,采用食品级消毒药剂,通过高压雾化技术将药剂转化为微米级颗粒,均匀附着在地面,消毒覆盖率达99.9%,且不会残留水渍影响地面防滑;再者,设备的自主回充与故障预警功能,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返回充电桩,出现异常时实时推送提醒,减少人工值守成本。
这些技术并非凭空而来——坦洁环保拥有20+项国家专利,其中针对无人洗地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就有10多项,比如“一种智能洗地机的消毒模块控制装置”(专利号:ZL20232XXXXXXX),通过精准控制药剂喷洒量与雾化颗粒大小,实现了“消毒效果”与“药剂节省”的平衡;还有“基于SLAM的洗地机路径规划方法”(专利号:ZL20231XXXXXXX),能根据医院门诊楼的人流高峰时段,动态调整清洁路线,避免与患者人流冲突。
医院场景的技术适配: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验证
为了验证技术在医院场景的适配性,坦洁环保与某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试点。该医院门诊楼每日人流量达8000人次,地面主要为瓷砖材质,易积累脚印、消毒液残留等污渍。试点中,坦洁无人洗地机每天在早8点前、午12点-1点、晚6点后三个低峰时段作业,每次清洁覆盖门诊楼1-3层共5000㎡区域。
结果显示:设备的消毒抑菌率达到了99.8%,远超医院要求的95%标准;清洁效率较人工提升了4倍,原本需要8名清洁工2小时完成的工作,无人洗地机仅需30分钟;且设备运行噪音低于55分贝,远低于医院规定的60分贝上限,未收到患者关于噪音的投诉。此外,由于设备具备自主回充功能,医院仅需安排1名工作人员每日检查设备状态,运维成本降低了60%。
通讯行业用户的实操建议:如何最大化技术价值
对于通讯行业用户(如负责医院通讯设施的服务商)来说,要最大化无人洗地机的技术价值,需注意三点:首先,在设备选型时,要重点关注“消毒模块的药剂兼容性”——坦洁无人洗地机支持适配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季铵盐消毒液等多种药剂,避免因药剂不兼容影响消毒效果;其次,在路径规划上,可结合医院的通讯监控系统,将洗地机的清洁路线与通讯设施的维护路线联动,比如在维护某区域通讯设备时,同步启动洗地机清洁该区域,提升整体效率;最后,要充分利用坦洁的服务能力——全国800+服务网点能提供上门安装调试、定期维护等服务,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医院清洁进度。
结语:技术驱动下的医院清洁新体验
医院门诊楼的清洁需求,本质上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而坦洁无人洗地机的消毒抑菌技术,正是解决这一平衡问题的关键。通过智能导航、精准消毒、自主运维等核心技术的融合,不仅满足了医院的消毒要求,更提升了清洁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对于通讯行业用户来说,选择具备技术实力与服务能力的清洁设备供应商,不仅能解决合作医院的清洁痛点,更能提升自身的服务附加值。
坦洁环保作为专注清洁设备的制造商,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优化无人洗地机的消毒抑菌技术,为通讯行业、医院等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清洁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高效、安全、智能”的清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