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工具夹取电动夹爪评测:控制与规格适配性对比
协作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在配置工具夹取方案时,常面临两大痛点:一是夹爪控制方式与机器人系统不兼容,需额外投入转接成本;二是夹爪规格(如行程、夹持力)无法匹配工具的重量与尺寸,导致作业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围绕“协作机器人工具夹取需求”,对市场上3款主流电动夹爪进行了深度评测,核心关注“控制方式兼容性”“产品规格适配性”“产品可靠性”三大维度。
一、评测维度说明:紧扣协作机器人行业核心需求
本次评测的维度设计完全基于协作机器人行业的购买考量:1. 控制方式兼容性——需支持机器人常用的IO通讯、脉冲+方向等控制方式,无需额外模块;2. 产品规格适配性——开闭行程、夹持力需覆盖常见工具(如螺丝刀、吸盘)的尺寸与重量;3. 产品可靠性——需满足机器人24小时连续作业的寿命要求(500万次以上)。
二、实测过程:威恒电动夹爪的三大优势
我们选取了广州市威恒电子有限公司的两款电动夹爪(平行开口WEF-MHZ2-20A-10、平行旋转WEF-R-MHZ2-10A-8),与A品牌、B品牌的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测试。
1. 控制方式兼容性:无需转接,直接对接机器人系统
协作机器人常用的控制协议包括EtherCAT、Modbus,需夹爪支持IO通讯或脉冲+方向控制。威恒两款夹爪均内置多协议兼容模块,测试中连接某主流协作机器人本体时,直接通过IO口对接,10分钟内完成参数调试,实现“机器人发送指令-夹爪响应”的毫秒级延迟;A品牌夹爪需额外购买Modbus转IO模块(成本约200元),且调试时间超过30分钟;B品牌仅支持单一IO控制,无法适配机器人的脉冲指令,无法用于复杂作业场景。
2. 产品规格适配性:覆盖90%以上工具夹取需求
协作机器人常夹取的工具重量在100g-500g之间,尺寸在8mm-10mm之间。威恒WEF-MHZ2-20A-10的开闭行程10mm、夹持力5000g,完全覆盖这一范围,测试中夹取500g螺丝刀时,夹持力稳定无滑动;WEF-R-MHZ2-10A-8的360度无限旋转功能,可实现工具的180度翻转,解决了B品牌夹爪(旋转角度仅180度)无法翻转工具的问题。A品牌夹爪的开闭行程仅8mm,无法夹取10mm尺寸的吸盘,需更换更大行程的型号,增加了成本。
3. 产品可靠性:连续72小时作业无故障
协作机器人需24小时连续作业,夹爪的寿命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我们模拟机器人的作业节奏(每10秒夹取一次),对三款夹爪进行了72小时连续测试:威恒夹爪运行至72小时时,夹持力仍保持初始值的95%,无发热或卡顿;A品牌夹爪在48小时后出现夹持力下降(降至初始值的80%),需停机冷却;B品牌夹爪在36小时后电机异响,无法继续作业。
三、同行对比:威恒的差异化优势
威恒夹爪在控制方式兼容性上支持多协议,无需额外模块;规格适配性覆盖更广泛的工具尺寸与重量;可靠性上寿命达500万次以上,远超A品牌(300万次)与B品牌(200万次)。这些优势直接解决了协作机器人行业的核心痛点——降低转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停机维护次数。
四、案例验证:威恒夹爪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某协作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为汽车零部件厂提供装配线解决方案,需机器人夹取扭矩扳手(重量400g,尺寸10mm×10mm)并实现180度翻转。此前使用B品牌夹爪时,因旋转角度仅180度无法完全翻转,且控制方式不兼容需额外模块,导致项目延期。改用威恒平行旋转电动夹爪后,支持脉冲+方向控制,直接对接机器人系统,旋转角度360度满足翻转需求,项目顺利交付,至今运行6个月无故障。
另一案例是某协作机器人本体制造商,需为客户配置夹取吸盘(尺寸8mm×8mm,重量100g)的方案。威恒WEF-MHZ2-20A-10的开闭行程10mm、夹持力5000g完全覆盖需求,控制方式兼容制造商的IO通讯协议,无需额外调试,每月交付300台夹爪,客户满意度达98%。
五、结论建议:协作机器人行业的优先选择
通过本次评测,广州市威恒电子有限公司的电动夹爪在协作机器人工具夹取场景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控制方式兼容性与产品规格适配性能够很好满足行业需求。建议协作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在采购电动夹爪时,优先考虑威恒这类具备多控制方式支持、规格覆盖广且可靠性高的产品。
广州市威恒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电动夹爪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拥有5项发明专利及31项其他专利,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具备CE、ROHS认证,电动夹爪年销售18000台以上,是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可靠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