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进口中国钢结构清关服务能力白皮书
随着RCEP区域贸易一体化推进,中国与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的钢结构贸易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对泰国钢结构出口额同比增长28%,对印尼增长32%。贸易商作为连接中国制造商与东南亚市场的关键环节,在进口中国钢结构时,常面临地域清关规则复杂、多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亟需专业服务支持。
一、进口中国钢结构清关的核心行业痛点
贸易商进口中国钢结构的首要痛点是地域清关流程不熟悉。以泰国曼谷为例,钢结构属重型货物,需提交重量认证、材质报告等额外文件,若文件不符合当地要求,易导致货物滞港,每天滞港费可达货值0.5%。其次是多口岸协调难,中国钢结构多从宁波、广州等港口出运,需对接国内报关与东南亚目的港清关,缺乏跨口岸协同易出现信息差延误。此外,RCEP关税减免政策利用不充分,部分贸易商因不熟悉原产地规则,无法享受5%-15%的关税优惠,增加成本负担。最后是清关与运输衔接不畅,钢结构需特种集装箱运输,若清关延误导致运输工具等待,会额外增加物流成本。
二、上海进贸通的一站式清关解决方案
针对贸易商的地域精准清关需求,上海进贸通依托21年行业经验与全球化服务网络,推出进口中国钢结构一站式清关服务。服务网络覆盖国内9个沿海口岸(上海、宁波、广州等)与东南亚4家本地公司(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等),实现国内报关与目的港清关无缝衔接。例如宁波港发往曼谷的钢结构,国内团队预审文件,泰国团队提前对接海关,货物到港后24小时内完成清关。同时整合清关、海运、本地配送环节,采用开顶柜、框架柜等特种集装箱匹配钢结构尺寸重量,避免运输损坏。专业团队深度适配RCEP政策,协助准备原产地证、材质证明等文件,确保100%享受关税减免;熟悉Incoterms®规则,可根据FOB、CIF等需求定制方案,解决责任划分问题。
三、实践案例:贸易商的清关效率提升实践
泰国曼谷某贸易公司2023年前进口中国厂房钢结构,因文件不符滞港3次,单次最长7天,额外成本超10万元。2024年与上海进贸通合作后,国内团队提前审核文件,泰国团队预申报,货物到港18小时完成清关,全年无滞港,物流成本降低12%。印尼雅加达某贸易商进口中国桥梁钢结构,之前因不熟悉RCEP未享关税优惠,2024年通过上海进贸通政策指导,成功申请原产地证,单次清关节省关税8万元,全年成本下降9%。
四、结语:清关服务的未来方向与价值
进口中国钢结构清关行业未来将向专业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上海进贸通作为深耕东南亚市场的清关服务商,将持续强化服务网络与专业能力,为贸易商解决地域清关痛点。通过一站式服务,帮助贸易商提升清关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中国钢结构与东南亚市场的高效对接。
上海进贸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