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9372
篇与
智观行业
相关的结果
- 第 462 页
-
最常见的3种皮肤外用药膏,很多人瞎涂 附录: 1、激素药膏效果猛,但副作用也直接。除了众所周知的“激素脸”,如皮肤萎缩、变薄、红血丝,还有一个更隐蔽的坑——激素依赖性皮炎。也就是说,如果长期连续使用激素类药物,超过2-4周,皮肤会对激素产生依赖。一旦停药,原有症状会立刻报复性反弹,甚至比之前更严重,出现如剧干、剧红、剧痒、脱屑等症状,逼得你不得不继续用药,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激素类药膏一定不能使用太久。 2、 抗真菌药膏和激素药膏恰恰相反,最忌“见好就收”。刚觉得不痒了,只是表面的真菌被抑制了,深层的孢子还活着。一旦你提前停药,它们会立刻卷土重来,而且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下次再治就更难了。 3、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而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当你把它当作万能油,动不动就擦一点对付各种小毛病时,就是在给周围的细菌提供“适应性训练”,让它们逐渐对红霉素产生耐药性。一旦真正需要用它来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时,你会发现——它没用了! 这不仅耽误病情,还可能迫使你需要使用更强效、更昂贵的抗生素。 因此,使用激素类药膏、抗真菌药膏、抗细菌类药膏时,一定要严格遵照使用方法,才能安全又有效!
-
家庭皮肤消毒该避开的坑,这样操作才安全! 审核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 王传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管药师 陈月 供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 王佳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医生,孩子摔破膝盖用酒精消毒疼得直哭,咋办?” “消毒液过期了还能用吗?” “被猫抓了要打疫苗吗?” …… 这些日常问题,几乎每个家庭都遇到过。随着健康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自备消毒液应对日常小伤或突发卫生事件。然而,消毒液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健康风险,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采访临床感染管理、药学专家,系统梳理家庭皮肤消毒的核心要点,揭秘常见误区,并提供实用操作指南。 家庭常备皮肤消毒液:选对类型是关键 根据功能与适用场景,常用家庭皮肤消毒液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75%酒精 核心成分:乙醇 适用场景:完整皮肤消毒(如注射前),手部、手机、钥匙等小物件消毒。 注意事项:酒精刺激性强,不能直接用于伤口;酒精易燃,需远离明火,避免大面积喷洒(如勿喷沙发、窗帘);对诺如病毒等无包膜病毒效果有限,需结合其他消毒方式;储存于阴凉处,避光避高温(如远离厨房)。 专家提示:白酒无法替代医用酒精。 2、碘伏 核心成分:聚维酮碘(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 适用场景:擦伤、割伤、烧伤、术后伤口等破损皮肤消毒,不疼,不含酒精,对皮肤黏膜刺激小,杀菌范围广。 注意事项:对碘过敏者禁用,用前可先在手腕内侧试敏(在手腕内侧涂少量,观察15分钟无红肿再用);忌与红药水混用,两者相遇会产生有毒的碘化汞;开封后建议3个月内用完,存放时避光避高温。 专家提示:碘伏染色衣物属正常(可洗掉),不影响消毒效果;注意勿用酒精脱碘,反而降低消毒力。 3、安尔碘 核心成分:有效碘、醋酸氯己定和乙醇(酒精)。其有四种型号,分别是Ⅰ型、Ⅱ型、Ⅲ型和无醇冲洗型,其中后两种不含酒精。 适用场景:穿刺前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黏膜(口腔、会阴部)消毒或冲洗、外科换药、小伤口处理、儿童皮肤消毒等。 注意事项:含酒精型号(Ⅰ/Ⅱ型)适用于完整皮肤消毒,刺激性较强。黏膜或敏感部位、儿童优先选用Ⅲ型或无醇冲洗型。家庭常备推荐Ⅲ型(通用性强、刺激性低),兼顾皮肤与黏膜消毒需求,且无需脱碘。 专家提示:安尔碘≠碘伏,安尔碘含酒精,杀菌广,多用于手术消毒;碘伏温和无刺激,适合黏膜、伤口及家庭常备。 4、3%双氧水 核心成分:过氧化氢 适用场景:污染伤口清创、除臭,耳道、口腔消毒。 注意事项:高浓度对皮肤黏膜有腐蚀性;可能抑制伤口愈合,不建议常规使用。专家提示:需稀释至3%以下使用。 敲黑板,总结如下—— 黏膜/敏感部位:首选碘伏(低刺激),双氧水需稀释至3%以下使用。 完整皮肤消毒:酒精(75%)或碘伏均可,安尔碘适用于术前消毒。 伤口清创:双氧水(稀释后)配合碘伏使用,避免单独依赖双氧水。 淘汰产品:红药水/紫药水因安全性问题,已明确被淘汰,勿再使用。 专家强调:家庭常备推荐碘伏(通用性强、刺激性低)和75%酒精(完整皮肤消毒),安尔碘适用于特定医疗场景,双氧水需谨慎使用,红药水/紫药水已淘汰。 有效期与风险:消毒液并非“永久有效” 专家问答:你的疑问,这里有答案 问:不小心蹭破皮,用酒精消毒时疼得厉害,是不是说明消毒效果特别好? 回:酒精消毒时伤口疼得厉害,跟消毒效果没啥直接关系。伤口疼,主要是因为酒精刺激了伤口暴露的神经末梢,还会让局部细胞脱水,同时也加重了炎症反应,才会觉得特别疼。所以酒精推荐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伤口消毒更推荐用碘伏。 问:家里只有白酒,能不能直接拿来给皮肤消毒? 答:白酒不能直接拿来给皮肤消毒。医用酒精浓度一般是75%,这个浓度能让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快速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而咱们常见的白酒,酒精浓度大多在30%-60% 之间,达不到有效杀菌的浓度,没法保证杀菌效果。 问:切菜把手切了,伤口不深也没怎么出血,该用什么消毒? 答:这种表浅伤口,用碘伏比较合适。碘伏杀菌范围广,刺激性小,也不会像酒精那样让细胞脱水。消毒前先用流动水配合洗手液或肥皂把伤口冲干净,然后用无菌棉签蘸碘伏,从伤口中心往外旋转擦拭1-2遍,消毒范围需要超过伤口边缘。不过要是对碘过敏的人,就不能用。 问:不小心被生锈的钉子扎了一下,伤口有点深,自己在家消毒处理就行吗? 答:生锈钉子上可能存在破伤风梭菌,而且钉子造成的伤口往往深而狭窄,容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生长。所以发生钉子刺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水+肥皂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冲走表面污物、铁锈等。若伤口出血,用干净纱布或棉布轻压止血。简单处理后,要赶紧去医院。 问:家里有碘伏也有安尔碘,孩子玩耍时膝盖擦破皮了,用哪个消毒更好? 答:孩子膝盖擦破皮,推荐用碘伏消毒。碘伏成分温和,不含酒精,刺激性小,适合孩子的皮肤,而且能够有效杀灭常见细菌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安尔碘含有酒精成分,虽消毒能力强,但酒精会刺激破损皮肤,引起明显疼痛,孩子可能因疼痛抗拒或乱动,所以更推荐用碘伏对小朋友的皮肤擦伤进行消毒处理。 问:家中被小动物抓伤、咬伤后,如何正确消毒处理? 答:在家被小动物抓伤、咬伤后的伤口处置越及时越好。 首先评估伤口情况,如果没有明显出现的皮肤破口可以采取在家伤口处理+医院就医,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伤口冲洗。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用无菌棉球或者干净纱布吸干伤口水分。 二是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三是尽快找有基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下一步处置:提醒一下即使皮肤被小动物轻微咬伤,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也需要评估是否需要预防狂犬病。 专家提示:如果伤口出血明显,为贯穿伤或者开放性伤口时,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伤口性质与既往免疫史等综合判断处置.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需要规范的预防破伤风.
-
李强: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原标题: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李强首先来到昌平实验室,听取有关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设施研发进展汇报。李强指出,要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希望大家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不断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 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察看药物化学实验室,细致询问生产流程。李强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要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李强听取创新孵化模式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等介绍,深入了解共享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李强勉励他们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同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凝聚创新合力,尽快取得更大突破。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要强化产品研发、审评审批、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李强强调,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尹力、吴政隆参加调研。
-
寒武纪4000亿之问 价值新章还是泡沫狂欢 文 / 道哥最近几天,一支代码为688256的股票——寒武纪,正上演着一场资本狂欢。截至8月20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一度创下1027元新高,市值也突破4230亿元大关;这一刻,寒武纪不仅跻身中国科技产业的顶级俱乐部,更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寒武纪近5日股价走势图然而,在这令人炫目的估值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矛盾点。这家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几乎每一份年度财报都以巨额亏损收场,直到2024年第四季度才勉强实现单季度盈利。一家长期“失血”的企业,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市值?关于寒武纪的“4000亿之问”,不仅关乎寒武纪一家公司的命运,更折射出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技术、资本与地缘政治三者交织下的集体焦虑与期望。01 解构疯涨,传闻、澄清与现实从8月起,寒武纪股价飙升,这并非平缓的爬升,而是一场迅猛的拉涨。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其股价涨幅高达37%;如果将时间拉长至7月11日的阶段性低点,累计涨幅更是超过了惊人的81%。市场情绪在8月20日达到顶峰,当天盘中最高价触及1027元,全天成交额高达123.8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足以显示整个市场资金的涌入程度。。这场狂热的直接催化剂,是一系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极具诱惑力的市场传闻。消息称,寒武纪已向某家关键供应商预定了大量的芯片封装基板(载板),暗示其订单量激增;更有传言直指公司下半年业绩将远超预期,全年收入有望冲击百亿大关,并伴随着关于新产品送样及潜在客户的乐观预测。 面对市场的狂热追捧,寒武纪管理层的反应却显得冷静和克制。8月15日,寒武纪迅速发布了一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对市场的种种猜测做出了官方回应。公告措辞严谨且坚决,将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等信息,直接定性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寒武纪不仅撇清了与传闻的关系,更主动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已“显著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水平,且股价的持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然而,一纸澄清公告并未能浇灭市场的火焰,股价在短暂波动后依然维持高位。《智百道》认为,寒武纪上涨真正的驱动力,源于两个层面:其一,是公司基本面出现的微妙转折,尽管常年亏损,但寒武纪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这一积极信号虽然微弱,却标志着公司可能已经走过了纯粹“烧钱”研发的阶段,开始进入商业化收获期。其二,是芯片行业“国产替代”的大浪潮,中国科技企业对本土芯片的需求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寒武纪也被市场赋予了国家科技战略“破局者”的角色。02 谁在押注寒武纪?寒武纪股价的飙升,离不开各路资本的合力推动。《智百道》通过分析其交易数据和股东名册,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由短线游资、长线“牛散”和主流机构共同构成的投资者画像。在这次上涨行情中,以“快进快出”闻名的短线投机资金扮演了点火者的角色。其中,以方正证券重庆金开大道营业部为代表的游资席位表现尤为抢眼。仅在8月12日和14日两个交易日,该席位就累计净买入超过22亿元人民币的寒武纪股票。还有被称为A股“超级牛散”的章建平,则是早已潜伏的“大鳄”。公开数据显示,章建平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便已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之列,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增持,持股比例达到1.46%。他的提前布局和坚定持有,表明一部分嗅觉敏锐的、拥有雄厚资本的个人投资者,早已洞察到寒武纪在国产替代大潮中的战略价值。 寒武纪AIDC云端AI加速卡另外,公募基金等主流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更能反映市场对一家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从2023年开始,机构投资者在寒武纪股东结构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合计持股比例已接近50%。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持仓数据中,银河创新成长混合、瑞元成长价值混合等多家知名公募基金均重仓持有寒武纪。机构资金的持续涌入,不仅为寒武纪股价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撑,也意味着寒武纪正从一个高风险的科技初创企业,逐渐转变为被主流投资界认可的核心资产。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变迁,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其被不断纳入各大核心指数的历程。从2021年进入科创50指数,到2023年被纳入沪深300指数,再到2024年历史性地被纳入上证50指数,寒武纪完成了一次身份的蜕变。被纳入上证50指数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该指数传统上被视为中国A股市场大盘蓝筹股的“名人堂”,其成分股多为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成熟巨头。将一家尚未实现年度盈利的芯片设计公司纳入其中,本身就是一次规则的突破,也反映了指数编制对“硬科技”国家战略的顺应。《智百道》认为,这一事件的意义远不止于荣誉,它会触发规模庞大的被动型指数基金的买入,为寒武纪带来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流入。更重要的是,它向整个市场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寒武纪已被官方认证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之一,这无疑会吸引更多风险偏好更低的长期投资者,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飞轮效应”。03 寒武纪的漫长盈利路要理解寒武纪的真实价值,必须深入其财务报表,探寻其在巨额亏损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自2020年登陆科创板以来,寒武纪的财报一直被红色(亏损)所占据,这在资本密集、研发周期长的芯片设计行业并不罕见。驱动这些亏损的核心因素,是其近乎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以2023年为例,寒武纪的研发费用高达11.1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57.53%。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寒武纪采取的是一种“豪赌”式的研发策略,即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来换取在技术上追赶国际巨头的可能性。寒武纪的财务状况在2024年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根据其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56%;归母净亏损则大幅收窄近一半,降至约4.43亿元。寒武纪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约2.81亿元的净利润,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个盈利季度。该积极势头延续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当季营收同比暴增4230%,达到11.1亿元,净利润为3.55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其业绩反转的趋势。 然而,在业绩向好的表象之下,寒武纪的商业模式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极高的客户集中度。近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持续维持在85%至92%之间。这种对少数大客户的严重依赖,使得公司的收入来源显得相对脆弱。看向未来,寒武纪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智百道》认为,机遇在于,中国AI芯片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据预测,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而芯片的国产化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17%飙升至2027年的55%。挑战则在于,寒武纪必须在一个“三难”的困境中寻求突破:在缺乏先进制造工艺的情况下,如何弥合与英伟达的技术鸿沟?在国内市场如何与拥有全栈生态优势的巨头竞争?如何摆脱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建立一个更多元化、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寒武纪4000亿市值的“狂飙”,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成功故事,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资本泡沫。它是市场为一家恰好站在技术变革、资本涌动和地缘政治断层三大力量交汇点的公司,所开出的独特价格。寒武纪的基本面正在发生真实但脆弱的改善,投机资本和战略资本共同掀起了估值的浪潮,而最底层的逻辑,是中国在科技崛起下,对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算力自由”的集体渴望,这不仅将决定寒武纪的最终命运,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书写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的篇章。*题图由AI生成
-
"地产大佬"被拘留! 近日,万通发展(600246.SH)董事长王忆会被警方拘留,同时公司高溢价收购持续亏损的芯片企业数渡科技,叠加连续3年净利亏损、负债高企及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转型前景迷雾重重。 董事长被拘留 昨晚,万通发展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被采取拘留措施的公告。公告显示,万通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家属告知,其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王忆会正在公安机关配合调查。 万通发展表示,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临时会议,经全体董事推举,由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钱劲舟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责。代行职责的期限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王忆会恢复履行职责或选举产生新任相关职务人员之日止。 万通发展还强调道,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公司未收到有关机关对公司的任何调查或者配合调查文件,尚未知悉调查的进展及结论。 8.54亿收购数渡科技引争议 万通发展日前披露,计划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组合拳,以8.54亿元取得北京数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62.98%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其并表。 公告称,数渡科技专注高速互连芯片及ASIC定制设计,主打PCIe交换芯片,下游面向服务器、AI算力与存储场景。 公司认为此举可借“新质生产力”东风,为房地产业务之外打造第二增长极,将战略重心逐步迁移至集成电路与 AI 基础设施赛道。 不过,标的资产目前处于持续亏损:今年上半年营收1,628万元,归母净亏3,598万元,期末总资产3.3亿元。 这一反差迅速触发监管问询。上交所已向万通发展发出问询函,聚焦交易合理性、资金安排及内幕信息管控等关键问题。 业绩遭遇困局 转型迷雾笼罩之下,万通发展的经营颓势仍在延续。 自2022年起,公司已连续三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负,累计亏损超过11.7亿元。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万通发展营业收入4.95亿元,同比微增1.59%;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4.57亿元,较上年3.9亿元的亏损继续扩大;扣非后亏损更由3.3亿元升至4.98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15亿元,同比增幅达51.21%;归母净亏损352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384万元有所收窄;扣非后亏损3634万元,亦低于上年同期的4684万元。不过,房地产业务仍是其收入支柱:2024年房地产销售与房屋租赁合计进账4.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9.41%。 针对持续亏损仍跨界并购数渡科技一事,上交所曾发函质疑其商业合理性。万通发展回复称,此举意在将战略重心从房地产逐步转向数字科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向“新质生产力”倾斜。 财务端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2.10亿元,但有息负债高达17.58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15.41%与22.38%。全年利息支出0.81亿元,而利息收入仅0.13亿元,测算货币资金收益率仅0.91%,平均融资成本却达4.59%。上交所亦追问:手握大量现金却背负高息负债,这一安排是否必要、合理? 此外,控股股东的质押危机愈演愈烈。嘉华东方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万通投资控股合计持股6.43亿股,占总股本33.99%,其中6.24亿股已质押,质押比例高达97.17%;剩余未质押股份中,2.83%已被司法冻结。更棘手的是,前期司法拍卖流拍的2.94亿股后续处置仍悬而未决,未来走向充满变数。
-
250亿厦门储能黑马,遭遇巨额索赔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覃毅 谭璐图源:海辰储能厦门储能新贵吴祖钰,又拿到大单。8月17日,他掌舵的海辰储能,中标沙特电力公司(SEC)1GW/4GWh电池储能项目,其刚拿下巴基斯坦1GWh用户侧储能分销合作。海外收获连连,吴祖钰却遇到大麻烦。8月12日,在福建宁德,一宗涉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案件开庭审理。原告是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吴祖钰及数家相关企业成为被告。 左:吴祖钰,右:曾毓群这宗官司备受瞩目,被视为行业巨头全力阻击黑马上位,索赔金高达1.5亿元。目前,法院未发布判决文书或官方通报。漩涡中的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主营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创始人吴祖钰及公司数名技术骨干,皆出身宁德时代。海辰发展速度惊人,仅用5年时间,就跃升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Top 2,公司估值高达250亿元,成为宁德时代的强劲对手之一。在冲击港股IPO的关头,39岁的吴祖钰对上前东家,火力全开。1各执一词这宗官司,争议焦点有二。一是涉及技术侵权,宁德时代主张,海辰的587Ah电芯与自家专利产品的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阈值。二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宁德时代指对方挖走其核心人才、违反竞业协议等。其实,海辰与宁王,积怨已久。2023年,吴祖钰就被裁决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最终赔偿宁德时代100万元违约金。海辰的副总经理易梓琦,原是宁德时代BMS架构师;制造中心总经理庞文杰,原是宁德时代设备工程部高级经理。 双方在技术、人才和市场上,暗暗发力。7月底,宁德时代再出手,举报前员工、海辰储能高管冯登科“侵犯商业秘密”,冯被宁德市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吴祖钰决定正面回应,在开庭前一周的8月4日,发布了一则声明。对于冯登科涉及的指控,海辰称,“复合集流体技术”为公众所知,不具秘密性,并不构成“商业秘密”,公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该技术。此前,海辰在招股书里就着重阐述了自身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截至2024年底,获得1993项专利授权。 对于部分关键问题,海辰在声明中的表述相对模糊。有法律界人士向《21CBR》记者表示,587Ah电芯与同业竞品的能量密度偏差仅4.4%,为什么参数接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公司并没有给出解释。“案件不涉及技术本身或技术路线定义权,更多聚焦于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边界的界定,核心在于,判断海辰是否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宁德时代的商业秘密。”有熟悉知识产权的法律人士表示,即便该起案件败诉,大体不影响上市进程。接下来,要看海辰如何证明自身在技术研发、人才聘用等方面,有合理合规的运作逻辑。2突飞猛进8月5日,吴祖钰发出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称当年是没人没钱没方法的“三无创业”。五年时间,从无到有。2019年,他在厦门海沧区租下一间小厂房,开启创业。至2024年末,公司有7650名全职员工,客户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总部迅速崛起,离不开吴祖钰在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差异化打法。在起步阶段,他打出“储能专用”的产品定位,将280Ah方形磷酸铁锂定为“爆品”,提前锁定央企框架订单。第二阶段出现在2022年,借助北美的IRA法案给予额外补贴,吴祖钰将业务扩张至海外,在美国、德国设立子公司,进军美洲、欧洲市场。 其陆续推出314Ah储能电池和5MWh液冷储能系统,带动海外收入由2022年的3.3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37亿元。第三阶段,吴祖钰押注长时储能电池研发,推出1000Ah+储能电池、∞Cell N162Ah储能电池、∞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产品。同时,推进厦门、重庆、青海三大基地扩产,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三大子公司实现本地化交付。 重庆工厂2024年,海辰的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近三年的复合增速达到167%,宣称2025年将达成年产能135GWh。近几年,吴祖钰经常亲自带队参加各类展会,展示最新技术与产品。一是储能即服务(ESaaS)业务模式,即自持部分储能电站,通过容量租赁、现货套利、碳交易三重收益模型,为客户提供“零初始投资”的储能解决方案。二是与美的、TCL中环等巨头合作,共建“光伏+储能”一体化基地,提升业务收益。2024年,海辰的营收跃升至129.17亿元,扭亏为盈,净赚2.88亿元。考虑到当年获得政府补助4.14亿元,业务仍是亏损的。3隐忧显现吴祖钰治下,公司海外营收猛增,去年入账37亿元,毛利率高达42.3%,远高于国内业务的8.1%。其前五大客户,大部分来自海外,2024年贡献了近七成收入,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隐忧显现。 针对“美国第一大客户破产”传言,海辰在声明中指出,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的合作,尚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不存在任何未决的债权债务。实际上,影响还是有的。Powin与海辰在2024年签订了未来三年5GWh电池采购框架协议,如果按照招股书中2024年平均售价0.3元/Wh来计算,约带来15亿元收入。现在客户破产,大单告吹。 而且,海辰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2.23亿元,暴增至2024年末的83.15亿元,占营收比重增至64.3%。这意味着,超过六成收入,还未落袋。根据招股书,2024年,海辰的短期债务为46.8亿元,有息负债为99.8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1%。今年3月,吴祖钰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募资5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新品研发及推动海外市场扩张。 此前,海辰已完成B轮和C轮融资,单笔超20亿和40亿元,股东名单涵盖一线风投及产投背景,配齐“钱”与“资源”。吴祖钰通过直接持股及厦门海辰投资等平台,持有公司33.66%的股份。眼下,除了拓展业务,吴祖钰亟需处理好官司,力保上市。
-
侯孝海最后一份华润啤酒成绩单:百亿收购的白酒板块半年亏损1.52亿元 作者|郑皓元 实习生|胡若葭 主编|陈俊宏 8月19日,华润啤酒(00291.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57.89亿元,同比增加23.04%;毛利率同比上升2.0%至48.9%。董事会宣派付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6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4%。对于业绩变化,华润方面表示,主要系受益于啤酒业务高端化战略的持续发展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半年报也是刚于7月1日离任的华润啤酒董事长侯孝海24年任期内的最后一份财报。财报显示,华润雪花在啤酒业务业绩高奏凯歌时,此前超百亿收购且被给予厚望的白酒业务却遭遇断崖式下跌,拖累整体业绩增速,“啤白双赋能”战略在实践中的协同效应似乎未达预期。 华润雪花啤酒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去年遭遇双降的啤酒业务迎来了回暖的信息。公告期内,公司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营业额为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48.3%。对于此次增长,华润啤酒在财报中表示,高端产品是贡献主力,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其中,“喜力”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近两年公司多次提及“啤酒高端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次高档以上啤酒销量为单位数增长,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同比10%的增长。据国海证券报告显示,高端化升级是我国啤酒行业价增的长期原动力,次高及以上价格带扩容,高端化趋势放缓,低价竞争将无法带来增量是未来的长期旋律。 此外,财报将啤酒业务的增长,归因于“精简、精益、精细”策略的落地,销售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17.88%下降至15.68%,实现了有效降低。回顾期内已停运两家啤酒厂,自2017年始,华润啤酒实行“3+3+3”9年战略,截至2025年6月底,华润啤酒在国内运营啤酒厂从96家降至60家,在关停低效落后产能上展现出成效。 “苏超”火爆出圈,形成季度性增长。东方证券指出,5月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省啤酒成交额环比增长近90%,华润啤酒作为江苏省啤酒市场龙头并且受益于旗下喜力品牌作为“苏超”官方供应商之一,在美团闪购商的省内销量明显增加。财报显示,东部地区营业额同比增长3.05%,高于同期啤酒总营业额增速。当前“啤酒+赛事”的经典消费组合带来了强势的区域性复苏。华润啤酒线上即时零售渠道也表现亮眼。2025年与歪马送酒战略合作,通过优化供给、提升高端产品覆盖率来强化在酒水专营店、闪电仓等新渠道的竞争力,据了解,华润啤酒与歪马送酒联名推出淡爽拉格上线后月销破4万罐。 白酒业务盈转亏 半年亏损1.52亿元 在啤酒业务高跟猛进时,白酒业务却深陷泥潭,“啤白双赋能”战略在实践中逐渐显露了其协同效应的脆弱性。有经销商表示,“卖白酒需要完全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啤酒的走量模式不适合高端白酒。” 财报显示,期内其白酒业务实现营业额约7.81亿元,相较上年同期11.78亿元的营收下滑33.7%。当前,其白酒业务对大单品强烈依赖。拳头产品“摘要”贡献了近近八成营业额,毛利率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润雪花啤酒板块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41亿元,白酒板块为亏损-1.52亿元,而白酒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为盈利0.48亿元,这意味华润雪花白酒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同比由盈转亏。 白酒作为重点发力的第二曲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但转化效果却不尽人意。财报显示,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营收仅占总营收的3.4%,但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远超这一比例。据公开资料,2021年,华润啤酒及关联公司出资13亿元获得景芝白酒40%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22年,从安徽阜阳国资手中买下金种子集团49%股份,间接控制金种子酒;2023年以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创下白酒行业近年最大并购案。在未披露收购金种子酒金额的前提下,华润雪花在白酒板块的投入已经超135亿元。 按照刚刚离任华润雪花董事长侯孝海的规划,白酒被视为华润啤酒的“第二增长曲线”。侯孝海曾表示:“白酒是华润消费板块最后一块拼图,要用啤酒渠道赋能白酒全国化。” 然而,财报显示,华润雪花入主上述三家白酒企业之后,上述企业的的经营状况并未显示出明显改善,其中金种子酒被并购营业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每股股价由收购时的28.9元下滑至当前的10.87元,降幅达62.4%;景芝白酒虽未披露其具体营业额数据,但据媒体报道,其也呈现业绩下滑的态势;金沙酒业2023年营利大幅下滑,两年三换董事长,整体表现不佳。 白酒产品方面,在昨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华润啤酒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白酒业务大单品“摘要”贡献了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八成。然而,市场数据显示,“摘要”产品目前面临价格倒挂,品牌势能与市场地位不符的困境。据公开资料显示,摘要酒珍品版产品的零售z指导价一度高达1399元/瓶,而在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不少店铺售卖的“摘要珍品版”价格已低至390元/瓶左右。有业内人士指出,经销商低价向终端抛货,恶化终端价格环境,进而影响了品牌的溢价能力。 华润雪花方面在财报中表示,“面对短期市场变化,将积极推动价格重塑和更大力度费用管控,要求管控符合商业逻辑和简单。将集中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产品,推动宴席等场所消费。” 有分析指出,造成当前华润白酒颓势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啤酒与白酒管理模式本身的不适配。“啤白双赋能”战略的核心在于用啤酒渠道带动白酒增长,初看用成熟的啤酒渠道为白酒业务铺路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啤酒本身具有高频次、广覆盖、快周转的特质,依赖规模化扩张,集中在聚餐娱乐等消费场景上;而中高端白酒更依赖团购、烟酒店、品鉴会等,强调客情关系和品牌价值传递。强行将白酒导入啤酒经销商网络,遭遇了“水土不服”。有经销商表示,“卖白酒需要完全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啤酒的走量模式不适合推高端白酒。” 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向网易财经表示,华润啤酒当前白酒业务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运气不好,买在高点,又遭遇行业深度调整。二是缺乏专业团队人才,卖普通啤酒的队伍面对是养家糊口谋生的小店,而中高端白酒消费群体和核心终端是需要并能创造情绪价值的高净值人群。“最后是竞争对手不一样。中高端白酒赛道竞争对手是熟悉政商资源和擅长与高净值人群共鸣与共情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舍得、水井坊等超级白酒大佬,品牌运作和市场运作领先啤酒N个时代”。 华润雪花掌舵人离任与行业困局 2025年6月27日,华润啤酒发布人事公告,“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之成员。侯孝海辞任后,董事会主席职位将暂时悬空,直至公司委任合适继任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侯孝海2001年加入华润啤酒,他主导的多个项目成为业内经典案例,如创造行业现象级单品“勇闯天涯”、成功收购喜力中国业务,再到“新世界”理念的提出,以及打造啤白双赋能创新商业模式。 回顾侯孝海长达二十四年的任期,其可谓是华润雪花极具标志性的人物,正是在他的掌舵下华润雪花公司的净利润从2016年的14.19亿元显著提升。然而,2024年,其任内最后一个完整财年,华润啤酒却交出了自2017年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其个人薪酬也因花红大幅降低而近乎腰斩,从2023年的877万元降至2024年的382万元。 虽然华润官方并未指出,华润白酒业务的下滑与侯孝海的离任存在直接关系。但单从时间节点来看,两者或形成了难以忽视的时间关联与逻辑链条。作为华润“啤+白”双赛道战略最核心的推手,侯孝海曾在2021年高调宣布白酒业务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然而,斥资近200亿元(包括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构建的白酒版图,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营业额暴跌33.7%的成绩单,营收占比仅为3.4%。 分析指出,在中国白酒行业整体经历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未来今年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或将进一步萎缩。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约5.8%,行业整体从增量共享的“蓝海”进入存量搏杀的“红海”,政务消费进一步收紧、商务宴请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者偏好趋向理性与多元化,多重因素叠加,对高度依赖政务商务礼品和高端宴请场景的传统白酒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华润旗下“摘要”等产品面临的价格倒挂困境,正是行业渠道库存高压、品牌价值承压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华润雪花啤酒主业虽保持增长,但其所在的战场同样不容乐观,面临着“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的复杂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微降0.3%,相比于2013年的峰值期下降了30%。燕京啤酒在公告中称,中国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啤酒上市公司整体继续呈现净利润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外资啤酒品牌业绩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滞涨或降速。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01876.HK)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减少9.5%和1.4%。嘉士伯控股的重庆啤酒(600132.SH)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4%。 国内企业方面,燕京啤酒上半年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5%,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9.3%。珠江啤酒(002461.SZ)预计归母净利润5.7亿到6.2亿元,同比增长15%到25%。 在谈到今年啤酒市场时,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啤酒的消费场景大多是大众消费,因此相关规定对于啤酒消费的影响有限,但零售啤酒渠道销量确实在上升,目前已经占到啤酒消费的60%以上,餐饮渠道反而降到40%以下。此外,电商、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啤酒也是其重视的品类,也带动了啤酒在新零售渠道的双位数增长。 中国啤酒企业持续增长的业绩数据,也让其他行业艳羡,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正在涌入啤酒赛道。 今年上半年,包括五粮液、珍酒李渡(06979.HK),好想你(002582.SZ)、三只松鼠等企业纷纷宣布跨界推出相关啤酒产品,特别是在精酿啤酒市场布局更加密集,后者也被认为是下一阶段啤酒高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赵春武表示,当前市场下,消费品企业把消费者视为资源,希望通过跨行业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消费品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过去消费品企业无法完全摸清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采用了大单品战略,以满足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但现代零售、新零售等新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消费者数据的归集,便利了企业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并研发新品和加快产品迭代,通过小批量投放试错,这降低了消费品牌跨界发展的难度,也造成了包括啤酒市场在内的跨界竞争的加剧”。 分析指出,华润啤酒的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侯孝海的离任,恰逢华润啤酒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隘口。其继任者面临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棋局。一方面,必须守住并扩大啤酒主业通过高端化赢得的优势,应对愈发激烈的跨界竞争;另一方面,则需对投入巨大却深陷泥潭的白酒业务做出艰难抉择。
-
生育杀手出没!男士请自查冰箱 前几天,男科接诊了一位28岁的程序员,他的精液分析报告着实让人揪心:精子浓度仅500万/ml(正常应≥1500万),活力20%(正常需≥40%)。当询问他的日常饮食时,他默默打开了手机相册,里面是他家冰箱的照片。这一看,好家伙,妥妥的“男科雷区”啊!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影响精子健康的食物和饮品,说不定你家的冰箱里有同款。 酒类 长期大量饮酒对男性生育力的危害可不小。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精子活力和浓度都会明显下降。有研究跟踪了一组有适量饮酒习惯的男性,一段时间后发现,部分男性精子活力下降了20%-30%,精子头部畸形率上升50%,精子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特别是“啤酒+辣食”这种日常被奉为经典的饮食组合,简直就是对前列腺的“双重暴击”,容易诱发炎症,导致尿频、会阴胀痛,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限酒。每周饮酒量不超过两罐,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无醇啤酒。饮酒后可以适量补充锌元素,像生蚝、南瓜子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帮助加速酒精代谢。 部分方便食品 生精细胞需要一个稳定、清洁的环境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而诸如方便面、自热火锅等方便食品及其调料包,其中的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会在体内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就像一群“小恶魔”,会攻击生殖细胞,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出现活力降低、形态异常等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棕榈油经过高温油炸后的反式脂肪酸会让精子膜流动性下降,调料包里的过量钠还会诱发前列腺水肿。 建议日常尽量少吃上述方便速食,如吃方便面可以选择非油炸面饼,调料包只放1/3包,再加个鸡蛋和青菜,这样能稍微健康一点。 隔夜菜 食用储存不当的隔夜饭菜,有可能使体内摄入的细菌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同时,即使在冰箱里存放过久的食物也会导致黄曲霉素(Ⅰ类致癌物)明显上升,损伤睾丸生精上皮,导致男性生育力下降。 因此,建议日常饮食尽量保证食用的新鲜,如果需存放冰箱,可用保鲜盒分装,保证入嘴食物不超过24小时。 速冻食品和预制菜 预制菜(如鱼香肉丝、咖喱鸡饭)和速冻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剂、防腐剂,而且高盐、高脂肪、高糖分。暴饮暴食这些加工食品,会让身体摄入过多不健康的成分,引发肥胖、脂肪肝等健康问题。 有些预制菜中过高的磷酸盐等添加剂还会干扰钙吸收,影响受精过程。此外,高糖酱料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导致睾酮水平下降。 腌制食物 腌菜以及重口味调味品可以说是“慢性雄激素阻断剂”。泡菜这类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破坏细胞内的DNA结构,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对精子的生成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过量食入的辣椒酱加之久坐等不良习惯,会加重前列腺充血,诱发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一系列不舒服的排尿症状。 男士的养精蓄锐指南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希望拥有良好的生育能力以孕育健康后代。男科医生为男性朋友们送上保持良好生育能力的小贴士: 饮食调养 补肾益精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可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羊肉、海参等,以黑养肾、以温补精,为精子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健脾和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山药、薏米、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可助运化,使气血充盈,滋养肾精。 忌食伤精少食辛辣、油腻、生冷及酒精、咖啡等刺激物,以免扰动肾气、损伤脾胃。 生活调适 劳逸适度久坐伤肾,久视伤血,需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强筋骨、通气血。 调畅情志忧思伤脾、郁怒伤肝,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肝郁气滞影响肾精化生。 健康关注定期体检关注生殖健康,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以此提升精子质量,保护自身健康。 本组文/牛天力郑乘龙(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
寒凉伤脾胃?吃瓜群众看过来 西瓜可以说是贯穿夏秋的美味水果。即便已经立秋,守着空调吃西瓜的也大有人在。但你知道吗?那口甜到心坎的瓜,可能暗藏“甜蜜刺客”。有人吃完化身“喷射战士”、有人血糖“坐过山车”、有人越吃越“上火”……今天医生就带您科学吃瓜,让美味和健康兼得! 西瓜的高甜预警 食用过多增加代谢负担西瓜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果糖。虽然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产生大量尿酸。长期过量摄入果糖可能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 引起血糖飙升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约为72,属于中高GI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有血糖控制需求人群,过甜的西瓜可能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甜≠营养价值高西瓜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甜度,还与其水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关。所以,西瓜虽好吃,但也不能“猛炫”。以免吃瓜变成一种“甜蜜的负担”。 不同人群按量吃瓜 普通人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成年人每天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克(约1-2小碗切块水果)。由于西瓜水分含量高(约90%),可以适当放宽至300-500克(约2-3片普通大小的西瓜)。 此外,过量食用西瓜可能会占据胃部空间,导致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减少,从而影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摄入,造成营养不均衡。 减重人群每100克西瓜的热量大约在27大卡左右,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吃掉大半个——接近500克。按照8%含糖量计算,这就相当于摄入了约40克的糖分,热量则相当于一小碗米饭。因此,控制瓜量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100-150g/日,分次吃,检测血糖。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还是放下手中的西瓜吧。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钾,建议<100g/日。西瓜每100g约含钾元素112mg,过量食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或出现排钾困难,从而导致水肿或血钾升高。 孕妇和儿童可正常食用,但避免冷藏后食用,以防胃肠刺激。 保护肠胃安全吃瓜 西瓜属于寒性食物,脾胃虚寒、中焦寒湿者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阴虚火旺者过量吃瓜,可能会导致尿液排出过多容易造成津液丢失,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此外,切开后的西瓜尽快放在低温下保存,且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 同时,尽量避免在空腹时大量食用西瓜,也不要和其他冷饮同吃。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最好在餐后或两餐之间食用。除了瓜肉,西瓜皮去除最外面的深绿色部分后剩下的称为“西瓜翠衣”,用其煎水代茶饮,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咽干口燥等。 文/李丹艳(北京中医医院)
-
精神科专家解答青少年焦虑六大问题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16db57e20e72bc233b3cd0dc5e0e7f057078138e20aca5235c0b3ef319e551b5ac8595641cfd8ca6a6680d3b3506a3be6b71735cbf937a27a5c4679fe80293778c41f1c69abf08b2edec1d5ec9f433a0d386e7a6ff0f5caaf141861bb393bfbc97338515d2609282a1e436ec73d42be9.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L634DVVF").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16db57e20e72bc233b3cd0dc5e0e7f057078138e20aca5235c0b3ef319e551b5ac8595641cfd8ca6a6680d3b3506a3be6b71735cbf937a27a5c4679fe80293778c41f1c69abf08b2edec1d5ec9f433a0d386e7a6ff0f5caaf141861bb393bfbc97338515d2609282a1e436ec73d42be9.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16db57e20e72bc233b3cd0dc5e0e7f057078138e20aca5235c0b3ef319e551b5ac8595641cfd8ca6a6680d3b3506a3be6b71735cbf937a27a5c4679fe80293778c41f1c69abf08b2edec1d5ec9f433a0d386e7a6ff0f5caaf141861bb393bfbc97338515d2609282a1e436ec73d42be9.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L634DVVF"))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L634DVVF.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焦虑抑郁困扰青少年!如何帮孩子走出“心灵感冒”?</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健康)</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孩子抑郁是矫情吗?表面开心却说自己抑郁,这可能吗?孩子心情不好时,该安慰还是斥责?那些被忽视的“小情绪”,可能正悄悄伤害孩子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专家教你科学识别“心灵感冒”,帮孩子走出阴霾。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首饰戴不对,当心引发皮肤灾难!专家教您科学戴饰品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李厚敏 整理撰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然而,武汉的胡女士却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脖子上反复出现红斑、水疱,被诊断为“首饰性皮炎”。这一案例揭示了合金首饰潜藏的健康风险。 这些看似美丽的饰品,为何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笔者专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科副主任李厚敏主任医师,为您揭开真相。 首饰性皮炎:重金属引发的“皮肤灾难” 胡女士在网上花199元买了一条合金项链,觉得好看又实惠,便天天戴着,洗澡、睡觉都不摘。没想到,没过多久,她的脖子就开始发红、瘙痒,还冒出了小水疱,又疼又难受。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首饰性皮炎”在作怪,而“罪魁祸首”就是她天天戴的项链。 合金首饰是由两种或以上金属熔合制成的饰品,常见成分包括铜、锡、锌、镍、铅、镉、铬等。 什么是首饰性皮炎?首饰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由佩戴含镍、钴、铬等重金属的首饰引发。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导致溃疡、瘢痕甚至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哮喘)。 合金首饰的健康隐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过敏反应:镍是首饰致敏的“头号元凶”。就像有些人对花粉过敏一 样,有些人的皮肤对镍特别敏感,一旦接触含镍的首饰,皮肤就可能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接触性皮炎、湿疹的症状。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还会引发哮喘、荨麻疹等严重反应。 · 重金属蓄积:研究证实,镉是致癌物,长期接触会损害肾脏、骨骼, 并可能引发癌症;铅的累积毒性极强,可破坏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钴可以诱导T细胞活化,导致慢性湿疹。 · 交叉感染风险:二手首饰就像一个“细菌仓库”,可能携带前任佩戴 者的皮屑、病菌,尤其是项链纹理、耳饰内侧等复杂结构处,普通清洗难以彻底去除。若新佩戴者皮肤有破损(如耳洞未愈合、湿疹)或免疫力低下,这些病原体易通过破损处侵入,引发接触性皮炎、感染甚至系统性过敏反应,让人又疼又痒。 佩戴首饰避免皮炎,最重要的是做好这三点: · 选对材质:优先选纯银(925银)、纯金(24K)或医用级不锈钢、钛 合金,避开含镍、铬的合金。敏感肌可尝试“低敏镀层”饰品。 · 日常护理:首饰要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和化妆品、香水直接接触, 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和首饰中的金属发生反应,刺激皮肤。夏天出汗多,皮肤更敏感,佩戴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 · 皮肤观察:新首饰先戴在手腕内侧24小时测试,若有红肿立即停用; 破损皮肤(如新打的耳洞)暂不佩戴。记住,不借戴他人首饰,防止交叉感染。 首饰性皮炎如何早发现?怎么治疗? 佩戴首饰后,接触部位(如耳垂、手腕、颈部)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皮肤发红、瘙痒,可能伴灼热感;密集小丘疹或水疱,抓挠后可能渗液、结痂;症状反复,取下首饰后缓解,再次佩戴复发。 治疗:立即停戴首饰,冷敷缓解症状;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如氯雷他定),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炎症;严重病例需遵医嘱治疗。 过敏“突袭”:可能是这三大因素在作怪 “我以前戴银不过敏,怎么现在突然过敏了?”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李厚敏解释说,过敏反应“突然出现”,和三大因素有关: · 体质变化:人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长期熬夜、压力大或者生病,免疫系统引发“罢工”,变得不平衡。这时候,原本“安全”的金属,也可能变成过敏原,让皮肤“闹脾气”。 · 环境暴露: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多种化学物质,比如香水、驱蚊液、消毒剂等。这些就像“皮肤杀手”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让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夏季汗液增多,金属与汗液反应生成盐类(如镍硫酸盐),加剧刺激。 · 饰品质量:长期佩戴,首饰外面的镀层磨损后,暴露出内部的镍、铬等过敏金属;或更换了含过敏原的新首饰。 重金属添加: 利益驱动下的成本与风险的博弈 在门诊接诊的一位28岁女性,就是因为戴了一对“925银针”耳环,耳垂又红又肿,并出现溃烂。后经检测发现,耳针的基材是铁,表面镀层含镍,且含量超标数十倍。 这些重金属在合金中主要用于调整硬度、颜色或降低成本,就可能出现部分廉价产品超标使用,而带来健康风险。商家为什么要往首饰里添加镉、铅等有害金属呢?分析起来原因有三: · 降低成本:镉可以提升耐腐蚀性,延缓首饰变色,看起来更亮,铅能让首饰更容易塑形,镍能增加首饰的硬度。这些相对廉价的金属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贵金属用量,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掩盖瑕疵:部分廉价首饰来自无资质小作坊,有些饰品是用回收塑料或者工业废料做的,里面有很多杂质,外观不好看。商家就会添加重金属来染色,掩盖这些瑕疵,让饰品看起来更漂亮。 · 制造卖点:比如市面上畅销的“能量石吊坠”,商家宣称这些吊坠有保健功效,能让人身体健康、运气变好。其实,有些“能量石”里添加了放射性物质,就是为了制造“能量”的效果,却忽略了对人体的危害。 佩戴技巧:4招教您安心过夏天 夏季高温导致汗液分泌增加,合金首饰中的铬、镍等金属离子易随汗液脱落并渗透皮肤,引发接触性皮炎。掌握以下四项科学防护策略,可兼顾美观与健康。 · 材质优先: 首选:医用钛合金、纯金(24K)、铂金。 慎选:镀镍/铬合金、廉价“925银”。 · 佩戴习惯: 运动、洗澡时取下首饰,避免汗液/化学品加速金属析出。 夏季是“首饰病”高发季节,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合金的首饰,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 皮肤护理: 汗液浸渍后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并涂抹保湿霜、无刺激性的凡士林,形成保护层,强化皮肤屏障功能。 若已出现轻微红斑、瘙痒,立即停用首饰。 · 儿童防护: 避免购买鲜艳好看、带有彩色涂层的儿童首饰(可能含铅颜料)。 结语 李厚敏强调:首饰性皮炎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科学选择与规范使用。建议选择正规品牌及纯度高的材质(如纯银、纯金),避免佩戴劣质合金首饰,远离“美丽陷阱”。
-
湿疹是“太湿”引起的,要保持干燥?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焦磊 审核: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徐子刚 湿疹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的红斑丘疹,急性期可以出现水疱、渗出淡黄色液体,患病皮肤表面看起来“湿漉漉”的,因此古人将其命名为“湿疹”。事实上,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并非因皮肤太湿引起,保持干燥是诱发或加重湿疹病情的因素之一。保湿润肤+避免诱发因素,才是湿疹护理的关键。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俗称,这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脱屑,严重时会渗出、结痂,常伴剧烈瘙痒。其病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基因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出现皮肤锁水能力差、天然保湿因子不足,表现为皮肤干燥。 有过敏性疾病(如湿疹、食物蛋白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家族史的宝宝,患湿疹的风险增高。湿疹患儿的免疫系统对常见过敏原(如尘螨、花粉、食物蛋白)反应过度,引发炎症和瘙痒。此外,环境干燥、过度清洁、接触刺激物(如香精、羊毛衣物),亦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湿疹宝宝要注意四大方面 环境方面:温度湿度有讲究,常开窗勤清洁。室温以20-24℃为宜,避免因过热出汗,导致瘙痒加重。湿度以50%左右为宜,适宜的湿度可以减轻皮肤干燥,但湿度过高又会增加霉菌、细菌滋生的几率。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注意及时清洁地毯、枕头、凉席、毛绒玩具等,减少尘螨、霉菌、细菌的积聚,从而减少过敏原的接触;不要在室内吸烟,尽量不养宠物。 衣物方面:纯棉透气,勤洗勤晒。湿疹宝宝穿衣厚度建议比其他宝宝略薄,避免过度保暖。衣服、被褥等以100%天然纯棉为佳,避免人造纤维、羽毛和毛制品直接接触宝宝皮肤。衣服以宽松、柔软为宜,尽量不穿高领、紧口的衣服,且要透气性好,颜色要淡,易于清洗。衣物要勤洗、勤晒,清洗时尽量选用柔和、不含香料的洗涤产品。 饮食方面:当心食物过敏,但切勿盲目忌口。部分湿疹宝宝可合并食物过敏,婴幼儿期以牛奶、鸡蛋、小麦、大豆、花生等食物过敏为主,儿童期以坚果、海鲜、芒果等食物过敏为主。若怀疑食物过敏,需及时就诊经医生评估;如明确某种食物过敏,则应避免食用。需要提醒的是,食物过敏不是引起湿疹的唯一因素,且随着年龄增长,食物过敏概率逐渐降低,因此切忌盲目忌口。 护肤方面:洗不能过度,润不能不足。湿疹宝宝可以洗澡,但不要过度清洁。建议每周2-3次,夏季出汗多可以每天洗,水温以32-37℃为宜(手感微凉或温热,不可烫洗止痒),时长5-10分钟,以免长时间泡水带走皮肤油脂。建议选用无碱性皂基、无香精、添加保湿成分的弱酸性或中性沐浴液(pH值5.5-7.0)。不建议搓澡,不建议泡温泉。一定要在洗完澡后3—5分钟内,厚涂保湿霜,以便锁住水分!秋冬季或皮肤干燥的宝宝,要增加润肤霜涂抹次数,建议每天3-5次。 特别要强调的是,保湿润肤是科学护肤的关键。研究显示,坚持长期使用护肤品修复、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可减少湿疹/特应性皮炎复发和加重的次数。应注意选用低致敏性润肤剂,即不含香料、染料、酒精和易致敏防腐剂的润肤剂,建议选用含神经酰胺等保湿成分的霜剂或膏剂。
-
急诊科专家解答动物抓咬伤八大问题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9460d572db2dcb0fb9285610dcb5bdc466e163455005ab6829ac5628b6aebc7511e9772f2e84efe3247f962b03c866d4ce46b9d2f615428f3c8aefe56ddfc570680576fe47febfdbda20dcfc68840df1f9f331fda94d5a4f47a32272d27a632b52d4bb16f671d73e9e7edecdd1ae5605.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L5TSV95D").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9460d572db2dcb0fb9285610dcb5bdc466e163455005ab6829ac5628b6aebc7511e9772f2e84efe3247f962b03c866d4ce46b9d2f615428f3c8aefe56ddfc570680576fe47febfdbda20dcfc68840df1f9f331fda94d5a4f47a32272d27a632b52d4bb16f671d73e9e7edecdd1ae5605.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9460d572db2dcb0fb9285610dcb5bdc466e163455005ab6829ac5628b6aebc7511e9772f2e84efe3247f962b03c866d4ce46b9d2f615428f3c8aefe56ddfc570680576fe47febfdbda20dcfc68840df1f9f331fda94d5a4f47a32272d27a632b52d4bb16f671d73e9e7edecdd1ae5605.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L5TSV95D"))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L5TSV95D.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猫狗抓伤咬伤怎么办?专家教你科学防护指南!</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健康)</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宠物抓咬伤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被家养宠物抓破皮没出血,可以不用管?宠物接种了狂犬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那些你深信不疑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专家教你猫狗抓伤咬伤后的科学处置步骤与防护要点,关键时刻守护安全!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手心总在“下雨”?别让手汗偷走你的自信与机遇 审核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王继勇 握手时尴尬缩回、试卷及文件被汗水浸湿、手机屏幕失灵,钥匙串儿都会生锈…这些困扰,可能源于一种常见却被忽视的疾病——手汗症。它不只是“爱出汗”,更可能悄悄影响孩子的人生轨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主任医师介绍: 手汗症是由于胸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切断部分胸交感神经来减少手部出汗。手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转移性多汗,即手部出汗减少,但身体其他部位出汗增加。此外,离子导入和药物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 一、手汗症:不只是“湿漉漉”那么简单 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的一种)是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的手掌汗腺异常分泌。它与温度关系不大,稍一紧张就“无缘无故”大量出汗。 不是小毛病! 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度:手掌潮湿。 -中度:出汗时形成小水珠,能浸湿纸巾。 -重度:汗水成滴流下(“滴水”),严重影响生活。 高发人群: 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可持续至成年。有家族聚集倾向。 手汗症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因为这些地区天气炎热,出汗现象更为明显。而在北方,由于气候较冷,手汗症的症状相对轻微。手汗症患者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 二、手汗症的“隐形伤害”,比你想象得更深 手汗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不适,它更像一个“社交刺客”和“机会破坏者”: 社交尴尬:害怕握手、不敢拥抱,回避亲密接触和社交活动,容易自卑。 学习/工作障碍:写字打湿纸张、弄脏考卷/文件/作业本;键盘鼠标打滑;电子设备因汗失灵。 心理负担:长期困扰易引发焦虑、紧张、回避行为。 生活不便:易打滑(开车、运动),物品易被汗水腐蚀损坏。 手汗症患者在生活中常常因为手部出汗过多而感到困扰,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握手或使用物品时会感到尴尬。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手部滴水的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此外,手汗症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自卑和焦虑。 手汗症手术的适宜年龄:手汗症手术一般建议在12岁以上进行,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手术的需求更为明确。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他们对手术的需求不强烈,通常不建议进行手术。手汗症手术更多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解决健康问题。 三、快速自测:你患上的是手汗症吗? 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手掌是否 经常 (非偶尔)大量出汗? 2. 出汗是否与天气热不成比例 ? 3. 症状是否持续6个月以上 ? 4. 是否出现以下情况? -汗珠滴落 -写字/打字时弄湿纸张/键盘 -因手汗回避社交 - 25岁前已发病 符合4条以上,高度疑似手汗症! 四、科学告别“水手”:5大治疗方案对比 >手术重点说明: 名称: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ETS) 过程:腋下5mm切口,15-30分钟完成 恢复:1-2天出院,3天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风险:转移性出汗(背部/大腿多汗),发生率约30%,但>90%患者仍满意手术结果。 手汗症手术的主要副作用是转移性多汗,即手部出汗减少,但身体其他部位出汗增加。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术后疼痛或不适,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周内逐渐消失。手术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可能的副作用,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定。 夺回干爽人生,从手心开始 不必因手汗错过一次握手、一封情书、一次演讲机会。 科学干预,让汗水不再决定您的边界!
-
生命之初的自然之乳:13个母乳喂养误区与科学真相 供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审核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刘国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护师 李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药学部主任药师 黄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药学部主管药师 李理总 2025年世界母乳喂养周以“支持母乳喂养 呵护健康未来”为主题,强调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食物的不可替代性。然而,在育儿实践中,诸多误区仍困扰着新手父母。本文整合临床常见疑问,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药学部专家团队,对13个核心误区进行权威解读,并给出实用解决方案。 误区1:初乳脏,应该丢弃? 科学真相:初乳是"液态黄金",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第一剂天然疫苗,切勿丢弃! 产后最初几天分泌的乳汁便是初乳,它量少且质地粘稠,颜色通常为淡黄色或橙黄色(颜色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初乳不仅不脏,反而堪称母乳中的精华,有着“液体黄金”的美誉。 初乳中有益成分多多—— 富含β-胡萝卜素; 丰富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宝宝感染; 更多的生长因子,促进宝宝肠道、肝脏、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有轻微的通便作用,能促进胎便的排出,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专家提示:宝宝出生后,尽早与妈妈皮肤接触,刺激宝宝的吸吮反射, 每日保证哺乳8-12次,促进泌乳启动。 误区2: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科学真相:科学研究表明,6个月后母乳营养依旧充足。 从宝宝初生、一周、满月、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都一直在变化,甚至不同季节、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会根据宝宝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营养成分。 比如,刚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生长发育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高。宝宝1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食物摄入也更加多元化,所以脂肪含量也随之降低。所以母乳是根据宝宝需求量身定制的,并不存在哪个阶段没有营养一说。 专家提示:宝宝1岁之后,母乳仍是宝宝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即便到了2岁,母乳中仍然含有宝贵的IgA和其他免疫因子,能持续为宝宝提供免疫保护。 误区3:哺乳期妈妈生病了不能吃药? 科学真相:科学真相:妈妈生病不必硬扛,科学用药可兼顾母婴健康。 哺乳期用药通常依据安全程度被划分为L1、L2、L3、L4、L5五类,其中L1/L2类药物被证实对母婴安全,可优先选用: L1/2(安全):如头孢类抗生素、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胰岛素等。这类药物进入乳汁的量极少,不会对婴儿造成显著影响。 L3(中等安全):如部分降压药(氨氯地平、地尔硫卓、呋塞米等)、部分抗抑郁药(米氮平、度洛西汀、安非他酮等)。这类药物需经医生、药师评估病情与用药利弊,必要时调整剂量或监测婴儿反应。 L4(可能危险):如利巴韦林、可待因,这类药物有明确证据对婴儿有害,但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时,需医生、药师评估,若利大于弊方可使用。 L5类(禁用):如化疗药物、放射性药物等。有研究证实这类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哺乳期应绝对避免。 2025年《孕妇儿童用药指南》强调,多数疾病可通过调整剂量或选择替代药物维持哺乳。 专家提示:不必因“不能吃药”的误区而硬扛病情,通过科学分级、主动沟通医生、遵循操作规范,完全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继续为宝宝提供珍贵的母乳。 误区4:哺乳期需要“大补特补"才能保持奶量? 科学真相:哺乳期饮食关键在“精”不在"多“。 维持乳汁分泌的核心要素并非单纯依赖"量",而是需要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宝宝吸吮刺激(每日8-12次有效哺乳) 妈妈身心状态(足够的总睡眠时长与放松) 营养精准供给(比普通女性多500大卡/日优质营养) 过度进补,可能影响乳汁的脂肪组成,引发婴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睡眠不安等消化不适表现。当婴儿出现大便呈油状或带黏液、皮肤出现红疹、拒奶或吃奶时哭闹等情况时,应首先咨询儿科医生,医生需要排除感染、肠道疾病或其他非饮食相关原因,如果医生怀疑与母乳妈妈饮食有关,会在指导下进行饮食排查,如暂时性回避某些常见致敏食物。 专家提示:餐前喝汤不超过1碗,连肉带汤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补铁。 误区5:给宝宝吃夜奶更容易产生蛀牙? 科学真相:母乳有保护作用,但需注意清洁。 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具有抑菌作用,且含免疫成分(如抗体),可抑制致龋菌繁殖。国际儿童牙科学会(IAPD)《婴儿口腔健康护理指南》中明确指出,12个月前婴儿的母乳夜奶不会增加龋齿风险。 母乳宝宝发生龋齿主要风险因素是夜间含乳头/奶嘴入睡导致奶液滞留、频繁摄入含糖辅食/饮料、以及口腔清洁不足,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奶液残留易成为细菌培养基。若未清洁口腔,残留奶液可能引发龋齿。建议: 每次哺乳后用湿润纱布缠绕手指,轻擦牙龈和舌面(尤其睡前最后一顿奶后) 第一颗乳牙萌出后,立即开始使用婴儿牙刷刷牙 专家提示:宝宝乳牙萌出后,避免含乳头/奶嘴入睡。 误区6:来月经后,母乳就会变少甚至没营养? 科学真相:月经是哺乳正常生理现象,无需因担心营养下降而断奶,真正导致喂养失败的原因是焦虑情绪引发的泌乳抑制。 研究发现,月经来潮后母乳中的总蛋白质、溶菌酶等关键成分含量相对稳定,脂肪含量波动仅<10%,婴儿所需营养仍能充分满足。 经期,雌激素上升可能短暂减少泌乳量(通常持续2-3天),但通过每日增加2-3次哺乳(共8-10次)、保证充足水分(口渴即饮,观察尿液颜色)、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禽、鱼、蛋、奶、豆制品)和钙质摄入,即可快速恢复。 专家提示:90%以上的女性经期通过正确应对仍能纯母乳喂养,通过增加哺乳频率,可有效维持产量。 误区7:冷冻的母乳会失去营养? 科学真相:正确储存可以保留90%以上营养。 母乳-18℃冷冻保存6个月,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素仍保留90%以上,免疫球蛋白(IgA)、溶菌酶等活性成分相对稳定。维生素C损失约10%-20%,但脂溶性维生素(A、D、E)几乎无流失,仍远超配方奶的天然成分。 科学储存解冻,记住这五步—— 1.容器选择 首选:医用级储奶袋(分装100-150ml/袋,预留2cm膨胀空间) 次选:玻璃奶瓶(高温消毒后使用) 避雷:普通塑料袋、金属容器(易吸附营养,密封性差) 2.标注规范 必须标注:挤奶日期、时间、奶量(如"2025-08-05 9:00 120ml") 优先食用顺序:按日期轮替,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3.储存温度 冷藏(4℃):新鲜母乳可保存72小时,优先放冰箱内侧(远离门) 冷冻(-18℃):冰箱里的冷冻室,建议保存3个月;独立冷冻柜可保存6个月,避免与肉类混放 4.解冻技巧 最佳方式:提前12小时移至冷藏室缓慢解冻 紧急情况:流动温水(≤40℃)冲淋密封袋,避免微波或煮沸加热 5.使用规范 解冻后需24小时内用完,未加热的解冻奶可冷藏存放,已加热或宝宝喝过的奶需1小时内用完 轻微肥皂味属正常(脂肪酶作用),摇匀后不影响食用 专家提示:优先使用新鲜母乳,冷冻母乳作为补充,确保宝宝获得持续营养支持。 误区8:哺乳会导致乳房变形? 科学真相:孕期激素才是主因,科学哺乳反可延缓下垂。 其实乳房的变形,从怀孕那一刻就开始了,孕期雌、孕激素飙升,乳房体积增大,乳腺组织被拉伸变薄;无论是否哺乳,产后激素回落均会导致乳房出现生理性松弛、下垂,这是自然衰老过程的一部分。 而通过选择无钢圈棉质哺乳文胸(肩带加宽防下垂)、做好排乳管理(按宝宝需求哺乳、夜间及时排乳,避免涨奶)、加强运动(每日胸肌+背部肌群训练等)、护好皮肤等措施,都是避免产后乳房下垂的好办法。 专家提示:母乳喂养还能帮助妈妈消耗自身热量,有效助力新妈妈的产后恢复,更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误区9:每次哺乳一定要消毒乳房? 科学真相:哺乳是"有菌喂养",消毒反破坏保护层。 乳头菌群是婴儿"第一剂疫苗"。乳头表面存在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通过哺乳传递至婴儿肠道,帮助建立免疫屏障,抵御常见的胃肠道和过敏性疾病。而过度消毒(如酒精湿巾)会破坏菌群平衡,增加宝宝湿疹等过敏风险。 专家提示:每日用温水清洁乳头即可,避免使用肥皂或消毒剂。若乳头皲裂,每次哺乳后可涂抹乳汁或纯羊脂膏。 误区10:妈妈感觉不到奶胀,是不是奶量不足? 科学真相:胀奶感≠奶量,乳房变软才是理想状态。 研究证实,70%女性产后3个月进入“供需平衡期”,此时乳房变软、无明显胀感,恰恰说明泌乳量与宝宝需求匹配。 判断奶量是否充足,应依据婴儿生长曲线(WHO标准)、生后第一个月恢复出生体重后每周至少增重150g(满月时增长600g及以上)、出生5天后每日6次以上湿尿布、每日平均8-12次有效哺乳、两次喂奶之间婴儿满足、放松。 专家提示:胀奶感是激素波动(如生理性乳胀)的“假信号”,非奶量指标。 误区11:母乳检测能判断营养是否达标? 科学真相:母乳检测≠营养达标,生长曲线才是金标准。 WHO明确指出:健康足月儿无需常规检测,生后第一个月恢复出生体重后每周至少增重150g(满月时增长600g及以上)、出生5天后每日6次以上湿尿布及精神状态才是权威标准。 商业检测存在三大陷阱,包括指标不符、忽略动态变化、过度解读单一数据等,有一定风险。 专家提示:母乳是“智能食物”,无需依赖检测,关注宝宝生长曲线更关键。 误区12:职场妈妈无法坚持母乳喂养? 科学真相:职场≠断奶,通过科学背奶可实现持续哺乳。 专家提示,做好这四步—— 1. 设备准备:医用级储奶袋(-18℃保存乳汁); 2. 时间管理:每3小时用双边电动吸奶器吸奶15分钟,维持泌乳反射; 3. 政策支持: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每日1小时哺乳假; 4. 家庭协同:下班后亲自哺喂,促进催乳素分泌。 误区13:社交媒体上的"哺乳秘方"更有效? 科学真相:警惕催乳偏方,非传统方法风险高。 警示案例:某平台推广的"催乳汤"含过量通草,导致3例新生儿低血糖;民间"乳头涂抹牙膏治皲裂"引发2例乳头感染……网络偏方缺乏科学依据。 专家提示:哺乳无"捷径",哺乳期饮食核心是均衡、多样、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烟、酒、高汞鱼、生食是哺乳期真正需要避免或严格控制的。
-
眼科专家破解青少年八大用眼误区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x; height: 26px; line-height: 26px; overflow: hidden;color: #fff; } #endText .video-list .on{border-bottom: 8px solid #c4282b;} #endText .video-list .play{width: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url(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position: absolute;right: 12px; top: 62px;opacity: 0.7; color:#fff;filter:alpha(opacity=70); _background: none; 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 #endText .video-list a:hover .play{opacity: 1;filter:alpha(opacity=100);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static.ws.126.net/video/img14/zhuzhan/play.png");} <script> if (/mp4$/.test("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43f08b0c9cf39b1cd3c827557261d06d1fea51b752018296acca05fc544a21a76f44959b392ac9e78e5dd2d8b7cb0c33927b529b05ab8b0c9e9053f1596f35171cae3c412706040ff518aa037171b81c355620d9a7b6f1a99f294aee9076dee5c39879bda88615c15efa51fd17baeb5.m3u8"))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L59FLKVR").src = "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43f08b0c9cf39b1cd3c827557261d06d1fea51b752018296acca05fc544a21a76f44959b392ac9e78e5dd2d8b7cb0c33927b529b05ab8b0c9e9053f1596f35171cae3c412706040ff518aa037171b81c355620d9a7b6f1a99f294aee9076dee5c39879bda88615c15efa51fd17baeb5.m3u8" } else if(Hls && Hls.isSupported()) { var hls = new Hls(); hls.loadSource("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343f08b0c9cf39b1cd3c827557261d06d1fea51b752018296acca05fc544a21a76f44959b392ac9e78e5dd2d8b7cb0c33927b529b05ab8b0c9e9053f1596f35171cae3c412706040ff518aa037171b81c355620d9a7b6f1a99f294aee9076dee5c39879bda88615c15efa51fd17baeb5.m3u8") hls.attachMedia(document.getElementById("VL59FLKVR")) } </script> <div class="video-info clearfix" style="margin: 16px 0 0px 0px;height:20px;line-height:20px;"> <p class="fn-right" style="height: 22px;line-height: 22px;overflow: hidden;font-size:12px;float: right; margin:0;padding:0;text-indent:0;"> <a style="text-align: right;float: left;width: 300px;" href="https://www.163.com/v/video/VL59FLKVR.html" target="_blank" class="video-title">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度数?眼科专家破解8大青少年用眼误区</a> <span class="video-from" style="color: #a7a7a7;margin-left:10px">(来源:网易健康)</span> </p> </div> <div class="video-list"> <ul class="clearfix" style="margin:0;padding:0;list-style:none;width:540px;"> </ul> </div> </div>戴眼镜会让近视度数越戴越深?视力正常,眼睛就是健康的吗?眼镜越贵的效果越好?那些你以为的“护眼小妙招”,可能正在悄悄损害你的视力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为你揭秘青少年用眼的8大常见误区,助你科学防控近视,远离视力困扰! <div style="height: 0px;overflow:hidden;"><img src="https://static.ws.126.net/163/f2e/product/post_nodejs/static/logo.png"></div> </div>
-
佛山购药须实名登记!共涉及47种药物 据“佛山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4日下午发布的消息,日前,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零售药店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管理的告知书》,明确8月1日起,全市所有零售药店将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共涉及47种药物。 告知书表示,根据佛山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即日起,全市所有零售药店将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 本次纳入实名登记管理的药品主要指治疗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药品,在购买上述药品时,请配合药店工作人员,进行扫码实名验证,并填报相关个人信息。同时如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等信息,请主动告知药店工作人员。对于不便使用智能手机或无法自行登记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请家属予以协助,或由药店工作人员提供必要帮助完成登记。药店工作人员将尽力提高效率,减少购药等候时间。各零售药店及相关部门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收集的购药人信息予以严格保密,仅用于疫情防控需要。 澎湃新闻注意到,公布的重点管控药品包括(复方)感冒灵、小柴胡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复方)板蓝根、布洛芬、酚麻美敏片、塞来昔布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常见药物。
-
雨后积水易传播疾病,防护指南来了!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马艳良 采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水灾过后,高温高湿环境与积水污染形成双重健康威胁。肠道感染、皮肤疾病、呼吸道炎症、蚊虫传播疾病及霉菌滋生风险激增。洪涝灾害过后,我们该怎么做?本文结合临床医学专家解读与真实案例,系统梳理水灾后四大核心健康风险,以科学防护方法来正确应对。 消化道疾病:守住“入口关”,切断病原传播链 1.洪水增加消化道感染风险 高温暴雨及洪水过后,消化道疾病高发主要源于两方面: ·水被污染:洪水混入污水、粪便,导致井水、自来水受污染,通过喝水、吃饭等“粪-口途径”传播甲肝、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食物变质:潮湿高温环境让食物易发霉,被污水浸泡的粮食、禽畜肉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2.防护记住“扔、换、煮、慎”四字诀 ·这些食物直接扔! 发霉的粮食、腐烂的果蔬; 被洪水泡过的禽畜肉(体内细菌可能超标数百倍); 包装破损或被污水浸过的袋装食品。 ·水源这样换! 公共供水正常时:优先喝煮沸的自来水(煮沸后盖好盖子,避免二次污染)。 自用井水被污染时:暂停使用,改喝瓶装水; 没清洁水源时:选正规瓶装水,别喝雨水、河水。 ·食物必须煮! 瓜果:用淡盐水浸泡,削皮后再吃; 饭菜:彻底加热,生熟菜板分开用。 ·外出要谨慎! 外出吃饭选热食,少吃凉菜、生腌食品。 可疑污染水源,不入口。 专家提醒:洪灾后“管住水、守住口”是关键,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皮肤病:潮湿环境下的“隐形攻击” 洪水会把垃圾、粪便冲进水里,雨水里混着大量病菌(比如会伤皮肤的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病菌容易从皮肤小伤口钻进去,引发丹毒、菌血症等严重感染。 1.雨后高发的3种皮肤问题 手脚泡烂:长时间泡水让皮肤发白、脱皮,甚至裂口子。 皮肤长癣/红肿:脚上长环形红斑(足癣),或腿上一片红、烫、疼(丹毒)。 蚊虫咬后感染:蚊子包抓破后红肿流脓,可能发烧。 2.四步防皮肤感染 ·出门先“武装” 穿防水雨鞋,别光脚踩水,涉水后马上换干衣服,湿衣服单独洗 ·回家立刻处理 清水冲干净,重点洗脚趾缝、关节缝 发现小伤口:用碘伏消毒,贴无菌创可贴 伤口红肿流脓:赶紧去医院 ·环境要干燥 每天擦地 卫生间、床底、家具后墙,这些死角重点擦 毛巾、脸盆不共用,清洗干净,可以晒太阳消毒 ·蚊虫咬后这样做 别抓!可以用止痒液 如果发烧、包越扩越大,去医院 专家提醒:雨后2-3周都是感染高发期,关键要“早处理、防扩散”。可以随身带碘伏棉签,糖尿病患者每天检查脚底。 呼吸道疾病:霉菌孢子与过敏的“双重打击” 1.雨后肺部两大敌人 ·霉菌性肺炎:会呼吸的“隐形杀手” 怎么来的:曲霉、青霉等霉菌孢子被吸入肺部,像种子一样在肺里“发芽”,引发炎症。 谁最危险:糖尿病患者、化疗患者等免疫力弱的人,可能发展成重症肺炎。 信号:一直咳嗽、胸口痛、发烧,严重时咳血或喘不上气。 ·过敏性疾病:从哮喘到慢性肺病 霉菌孢子作为过敏原,可能引发: 过敏性肺炎:接触后4-6小时出现发烧、呼吸困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霉菌在气道“扎根”,导致反复喘息、痰带血丝…… 案例:2005年10月,在新奥尔良发生的飓风过后,对其被泡不同程度的房屋的空气样本进行收集,发现室内霉菌浓度超标,主要霉菌是黑曲霉、青霉属、木霉和拟青霉菌属,致使当时呼吸道患者激增。 2.雷暴哮喘:极端天气的“致命突袭” ·花粉/孢子"碎裂效应" 怎么发生的:雷暴气流像“搅拌机”,把大颗粒花粉(>35um)撕成超细粉末(<3um),恰好能钻进肺泡而触发。 案例:2016年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中,3500人因吸入破裂的黑麦草花粉颗粒哮喘发作,10人死亡。 ·简单防护指南 雷暴时:尽量待在室内,关紧门窗,开空气净化器(选HEPA滤网),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 必须外出时:戴N95口罩(湿了立刻换新),戴护目镜。 回家后:脱外衣、清洁皮肤,清洗鼻腔、眼周。 3.日常防霉菌三步法 ·除湿:空调开除湿模式 ·清洁:冰箱/洗衣机密封条用小苏打水(5g/100ml)擦,发霉墙面用酒精或消毒水处理(最好在阳光下暴晒),清洗时要注意通风,应戴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 ·通风:每天定时开窗换气 专家提醒:霉菌可以藏在空调、地毯、发霉家具里好几个月,深度清洁很重要。 蚊虫传播疾病:积水后的"虫患危机" 1.暴雨后蚊虫为何爆发式增长? 积水繁殖:蚊子幼虫(孑孓)需静水环境发育,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积水容器成为"天然产床"。 气候助推:高温高湿加速蚊虫繁殖周期,从卵到成虫仅需7-10天(常温下需14天)。 2.科学灭蚊防叮三步法 ·源头控制:清除积水 立即处理:倒掉花盆托盘、空调外机接水盘的积水,盖紧水缸、水箱。 长期预防:水生植物改用砂石栽培,废弃容器倒扣存放。 ·个人防护:双重屏障 物理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化学防护:外出前涂抹驱蚊液。 ·环境管理:降低密度 社区统一组织灭蚊行动,使用拟除虫剂处理绿化带、下水道。 家庭备好电动灭蚊拍,重点清理卫生间、阳台等潮湿角落。 专家提醒:灭蚊需抓住暴雨后72小时黄金期,此时蚊虫尚未完成繁殖周期。 专家强调——霉菌滋生:从环境到人体的“慢性侵蚀” 国外的数据也表明,洪水过后,室内霉菌的浓度远远高于室外,所以一定要及时把这些受潮的衣物、床上用品等要及时清洗晾干;木质家具选择可移动款式,方便定期清洁背靠墙面。 水灾后的健康威胁是环境、病原体与人体免疫的动态博弈,需要我们科学认知与持续行动,做好健康防护。
-
基孔肯亚热防控全解析:从科学认知到行动指南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高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主治医师 王越 采写整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2025年夏季,基孔肯亚热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我国广东省佛山顺德区等地出现输入性传播病例,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轻症为主、以“剧烈关节痛”为特征,但其快速扩散能力引发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权威解读,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专家,系统梳理公众关切问题,助力科学防控。 基孔肯亚热:从非洲到全球的“曲肢病” 首次发现:1952年的坦桑尼亚,因患者关节剧痛得名“曲肢病”(基孔肯雅意为“弯曲”)。 全球扩散:20世纪60年代传入东南亚,2025年法属留尼汪岛三分之一人口感染,欧洲多国出现本土传播。 我国情况:1986年云南首次分离病毒,2010年广东东莞暴发首起社区疫情,2025年截止到目前,佛山顺德累计报告超3000例。 疾病本质:病毒特性与传播链 病毒特性:基孔肯亚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病毒在蚊体内繁殖需2-10天,叮咬感染者后,健康人潜伏期多为3-7天。 传染源:患者发病初期(7天内)血液含病毒,灵长类动物(如绿猴)也可能成为宿主。 易感人群:全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 临床症状:从发热到慢性疼痛 急性期(发病1-7天):突发高热(39-40℃),伴寒战、头痛、肌肉酸痛; 躯干、四肢及手掌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典型症状: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剧烈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 恢复期(数周至数年):多数患者1-3周缓解,但约30%病例关节痛持续超6周,有的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从目前发病情况看,大部分为轻者,有部分患者因关节痛影响走路,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 防控核心:灭蚊、清积水、早诊断 政府行动。广东全省启动“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策略,佛山每日消杀重点区域;并发动群众“大扫除”,降低伊蚊密度;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防止蚊媒二次传播。 国家卫健委要求:Ⅰ类地区(广东、海南等)实施“多病同防”,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伴皮疹、关节痛病例开展多病原核酸检测;海关加强入境筛查,对疫区归国人员发放《就诊方便卡》。 个人防护“三件套”。做好物理和化学的双重屏障。包括: •穿衣: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安装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暴露部位涂抹避蚊胺(DEET)或避蚊酯(IR3535)的驱蚊剂;远离树荫、草丛等伊蚊活跃区,使用电蚊拍、蚊香液辅助灭蚊。 •环境:每周清洗水培植物容器,加盖储水设施,避免积水,以防蚊卵孳生;庭院树洞、竹筒用沙土填平;密封处理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防止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治疗原则:对症为主,积极处理 临床治疗原则—— 轻症处理:退热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关节痛;止痒: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 重症预警:持续高热超72小时、意识改变、出血倾向需立即住院。 王越医生强调:“佛山病例中仅个例因基础疾病加重转诊,总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专家解读:疫情趋势与公众误区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核心观点: •疫情不会人传人:基孔肯亚热仅通过伊蚊传播,无直接人传人的证据; •输入性风险持续: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传播,我国需严防“旅游季”归国人员输入。 常见误区解析 •误区1:“基孔肯亚热=登革热” 真相:两者均由伊蚊传播,但登革热以出血倾向为主,基孔肯亚热以关节痛为特征。 •误区2:“灭蚊药使用越多越好” 真相:应优先清除孳生地,过度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蚊虫抗药性。 •误区3:“感染后终身免疫”。 真相:康复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变异可能导致再次感染。 行动倡议—— •立即检查家中阳台、庭院,清除所有积水容器; •境外旅居史者出现发热、关节痛,主动告知医生并检测; •积极参与社区灭蚊行动,共建“无蚊”环境。 基孔肯亚热的全球蔓延,再次敲响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警钟。通过政府主导的“环境整治-监测预警-临床救治”三级防控体系,结合公众“清积水、防叮咬”的主动参与,我们完全有能力遏制疫情传播。患者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