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43
篇与
科技
相关的结果
- 第 13 页
-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马斯克发文:干得好 作者 |第一财经 乔心怡北京时间8月27日早间,星舰在得克萨斯州实施第十次试飞。在发射约一个小时之后,星舰的超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完成溅落,SpaceX确认第十次试飞完成。 马斯克转发视频并称赞SpaceX团队马斯克随后在X上发文表示:“SpaceX团队干得好!”延伸阅读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马斯克星舰终于成功了,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7日7时30分)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此次任务重点目标包括让飞船部署模拟卫星、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 “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按计划,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区域,不返回发射场。据直播画面显示,本次试飞,“星舰”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最后成功溅落到印度洋。发射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星舰”1个小时飞越半个地球,最后成功溅落到印度洋 发射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据此前报道,“星舰”原计划于北京时间8月25日7:30左右进行第十次试飞,测试任务包括:第一级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飞船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所携带模拟卫星。21日,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闪闪发光的飞船照片,并配文:“准备发射‘星舰’。”24日当晚,一直到试飞前最后一刻,SpaceX才确认取消,并称由于“地面系统问题”,表明发射台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存在问题。SpaceX未作具体说明。据报道,“星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可重复使用。此前,SpaceX已成功测试“筷子夹火箭”回收方式,可谓史无前例。“星舰”试飞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成功,有望成为太空领域的一股革新力量。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2023年4月首次试飞。今年3月,马斯克称,“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如果进展顺利,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此外,随着美国宇航局计划最早在2027年中旬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星舰”也被视为至关重要。不过,试飞遇到问题的情况并不鲜见,天气、技术等问题都可能产生影响,更何况这是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可以说,第十次试飞是在SpaceX成败攸关的时刻进行的。回顾今年前三次试飞,“星舰”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当时,“星舰”第二级飞船碎片化身流星雨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5月,“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进行第九次试飞。但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火箭第二级飞船失控。
-
SpaceX"星舰"成功溅落 第十次试飞圆满结束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美国中部时间8月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6日7时30分)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此次任务重点目标包括让飞船部署模拟卫星、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目前,SpaceX已确认,“星舰”成功溅落,本次试飞圆满结束。 图为SpaceX“星舰”(资料图) “星舰”原计划当地时间8月24日傍晚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基地发射升空,但因地面系统故障在发射窗口开启前十多分钟取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随后宣布当地时间8月25日傍晚再次尝试发射。而后在25日傍晚,“星舰”第10次试飞在倒计时40秒时因天气原因暂停,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随即宣布取消当天的试飞尝试。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该火箭于2023年4月首次试飞,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美国航天局计划最早在2027年年中重启重返月球计划,届时美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将搭乘“星舰”火箭升空。
-
李强: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原标题: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李强首先来到昌平实验室,听取有关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设施研发进展汇报。李强指出,要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希望大家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不断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根基。 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察看药物化学实验室,细致询问生产流程。李强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要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李强听取创新孵化模式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等介绍,深入了解共享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李强勉励他们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同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凝聚创新合力,尽快取得更大突破。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要强化产品研发、审评审批、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李强强调,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尹力、吴政隆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