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95
篇与
数码
相关的结果
- 第 11 页
-
量化你的睡眠质量:初探苹果 watchOS/iOS 26 睡眠评分功能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昨日(9 月 12 日)发布博文,详细探究了苹果全新睡眠评分(Sleep Score),该功能将于 9 月 15 日随 watchOS 26 和 iOS 26 上线,且并非 Apple Watch Series 11 独享,Series 6 及以上机型、Apple Watch SE(第二代及以上)及所有 Ultra 均支持。 与以往的睡眠追踪不同,睡眠评分功能为用户的每晚睡眠生成一个量化分数,让睡眠质量更直观可见,其核心是个性化评估。IT之家演示视频如下:该功能会将每晚的睡眠数据与用户的历史记录对比,参考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长、规律性、睡眠阶段分布以及中断次数等指标,评分越高,意味着离用户设定的睡眠目标越近。苹果还与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国家睡眠基金会和世界睡眠协会合作,并利用 Apple Heart and Movement Study 的 500 万晚睡眠数据优化算法。 功能启用简单,只需将 Apple Watch 升级至 watchOS 26、iPhone 升级至 iOS 26,完成一晚睡眠数据记录即可看到首个评分。应用内的圆环图会展示目标完成情况,点击信息按钮还能查看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数,例如睡眠时长得分、就寝时间得分和中断得分,所有数据也会同步显示在 iPhone 的健康 App 中。 睡眠评分功能的支持机型范围很广,并不依赖额外传感器。Apple Watch Series 6 及以上机型、Apple Watch SE(第二代及以上)、以及全部 Apple Watch Ultra 系列均可使用。但若想使用该功能,iPhone 需为 iPhone 11 及以上机型并运行 iOS 26。
-
iQOO 15 手机将搭载 2K 三星珠峰屏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iQOO 产品经理 @戈蓝V 昨日发文称,iQOO 15 将搭载拥有全球最强显示技术 & 全球最强发光器件的“2K 三星珠峰屏”。 最强显示技术,让屏幕透光效率、色彩、色准、护眼效果大幅提升! 最强发光器件,让屏幕在 1-6000nit 亮度间调配自如,光线想柔就柔、想亮就亮!他还透露,iPhone17 今年才支持的 AR 抗反射效果,iQOO13 1TB 版就已具备,而 iQOO15 更是全版本标配 AR 增透效果。对多款手机进行屏幕盲测,iQOO 15 每次都能精准地被大家识别、挑选出来。 博主 @数码闲聊站 此前在微博透露,iQOO 15 手机将会上“今年行业最贵最好”的 2K 三星直屏。他表示,这块屏幕的硬素质可对标 iPhone 17 Pro Max,三星自家的 S 系列 Ultra 新机也在评估这块屏幕。IT之家整理 iQOO 15 爆料参数如下: 支持 100W 有线充电、无线充 拥有 7 开头大电池 搭载骁龙 8E5 电竞双芯平台 标配潜望镜 + 金属中框 + 超声波指纹 + 满级防水等
-
Apple Music 卡拉 OK 功能 Sing 独立图标首次登上 Apple TV 主屏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昨日(9 月 1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将于下周推送 tvOS 26 更新,Apple Music 的卡拉 OK 功能“Sing”将首次在 Apple TV 主屏幕上迎来独立图标。 IT之家注:Apple Music Sing 功能早已上线多年,用户可在支持的苹果设备上使用它进行卡拉 OK 演唱。由于 Apple TV 4K 连接大屏电视,特别适合聚会场景,因此一直是该功能的理想平台。Sing 功能可调用 Apple Music 曲库,让用户伴随歌词演唱。 在 tvOS 26 和 iOS 26 中,苹果为 Sing 带来了重要升级,用户可以直接将 iPhone 用作卡拉 OK 麦克风。这不仅减少了额外设备的需求,也让多人互动和临场体验更加方便灵活。需要注意的是,tvOS 26 新增的 Sing 图标并非一个独立应用,而是原有 Apple Music 应用的快捷入口。点击该图标,会直接打开音乐应用中的 Sing 标签页,省去从主界面手动进入的步骤。功能上与通过 Music 图标进入 Sing 相同。
-
苹果新一代手机预购开启延迟数分钟,客服电话过多无法接通 9月12日20时,新一代的苹果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接受预购。记者注意到,当晚接受预购的渠道有两个,分别为苹果官方网站和手机端的Apple Store。预购时间开始之前,记者就打开了这两个渠道,但20时以后,两个渠道均没有准时开启预购服务,均在页面提示预购前请勿关闭此页面。手机端的Apple Store延迟了大约5分钟,苹果官方网站延迟了大约8分钟,才可开始预购。 手机端的Apple Store延迟了大约5分钟进入预购界面后,消费者可选择手机型号、颜色、内存大小等,最终加入购物袋。可选择附近的Apple Store零售店取货,或送货上门,预计发货日期为14个工作日。不过预购页面提醒,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 iPhone 17 Pro Max,每位顾客限购2部。号称史上最纤薄的iPhone Air则没有在预购列表当中,网页显示暂未发售。下方提示页面显示,在中国大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为本产品提供eSIM支持,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需消费者联系运营商确认其对eSIM的支持情况。记者也致电苹果400热线,尝试联系客服,但语音在转接客服时提示电话量过于繁多,暂时无法接听来电,请稍后再试。 iPhone 17预购界面根据相关科技媒体测评,今年新一代iPhone整体设计延续简洁风格,但在性能、影像系统和轻薄工艺上有显著突破。售价方面,iPhone 17系列并没有如业界预期一般涨价,基础版反而“加量不加价”,最低配版本升至256GB,相比上一代256GB版本机型便宜了1000元。新iPhone的摄像头迎来重大迭代。影像方面,iPhone 17摄像系统升级为4800万像素融合式超广角摄像头,包含一颗支持2倍光学变焦的主摄和一颗超广角镜头,分辨率高达iPhone 16的4倍,各种类型照片都能呈现更丰富细节。续航方面,iPhone 17相比iPhone16最多增加了8小时续航,仅需充电10分钟就够播放最长8小时视频。性能方面,新机搭载A19芯片,苹果表示它的性能要比A18强上20%左右。有报道称,从社交媒体上讨论来看,今年iPhone 17标准版热度不低,拥有高刷屏幕以及256G的容量,且正好在5999元国补范围内,或许销量值得期待。
-
苹果公布iPhone Air维修预估费用:换屏 2698 元、换电池 969 元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苹果中国官网昨日(9 月 12 日)发布博文,公布了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四款机型的保修期外维修费用。在更换电池方面,苹果并未提高更换费用,iPhone Air 和 iPhone 16 Pro 系列一样为 969 元。为降低风险和成本,苹果推荐用户购买 AppleCare+。在 AppleCare+ 保障下,大多数维修费用可降至 188 元至 628 元之间。 IT之家查询苹果中国官网,附上相关信息如下:iPhone Air 维修费用 保修期外维修费用Apple Care+ 服务屏幕破裂(仅正面)2698 元188 元背面玻璃损坏1298 元188 元屏幕破裂和背面玻璃损坏3429 元376 元电池969 元0 元后置相机1299 元628 元其他损失5699 元628 元 iPhone 17 维修费用 保修期外维修费用Apple Care+ 服务屏幕破裂(仅正面)2698 元188 元背面玻璃损坏1298 元188 元屏幕破裂和背面玻璃损坏3429 元376 元电池809 元0 元后置相机1299 元628 元其他损失4699 元628 元 iPhone 17 Pro 维修费用 保修期外维修费用Apple Care+ 服务屏幕破裂(仅正面)2698 元188 元背面玻璃损坏1298 元188 元屏幕破裂和背面玻璃损坏3429 元376 元电池969 元0 元后置相机1949 元628 元其他损失6099 元628 元 iPhone 17 Pro Max 维修费用 保修期外维修费用Apple Care+ 服务屏幕破裂(仅正面)3198 元188 元背面玻璃损坏1298 元188 元屏幕破裂和背面玻璃损坏3929 元376 元电池969 元0 元后置相机1949 元628 元其他损失6499 元628 元
-
因为 eSIM 监管问题 苹果推迟国行 iPhone Air 的发售 据《南华早报》报道,苹果公司已推迟其新款 iPhone Air 在中国市场的发售,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合作解决与该设备 eSIM 要求相关的监管问题。 据报道,苹果公司周五上午更新了其中文网站,将 iPhone Air 原定的 9 月 12 日预购和 9 月 19 日发售时间替换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iPhone Air 厚度为 5.6 毫米,没有实体 SIM 卡槽,只能使用 eSIM 卡。尽管 eSIM 在全球广泛使用,但国内运营商传统上并不支持 iPhone 的 eSIM。此次推迟似乎打乱了苹果公司之前的计划。此前,苹果公司曾与中国联通独家合作,为该设备提供 eSIM 支持,要求用户前往零售店进行身份验证和激活。现在,苹果公司表示,三大电信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将“提供 eSIM 支持,具体时间需经监管机构批准”。
-
iPhone 17预售开启官网被挤崩 小米总裁:牙膏挤爆了 9月12日晚8点,iPhone 17系列于正式开启预售,用户抢购热度较高,还有众多用户前往苹果门店。据第一财经报道,记者打开苹果官网显示无法进入。在官方AppleStore渠道,不管是App还是网页都出现了卡在“欢迎页面”的情况。“iPhone 17抢不到”冲上微博热搜。 “iPhone 17抢不到”冲上微博热搜 苹果官网被挤崩网友:根本抢不到据潇湘晨报辣椒财经,无论是官方还是电商渠道,在8点正式抢购时,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加载缓慢”的情况。其中,官方AppleStore网页停留在了“在我们带你进店开始预购前,请勿关闭此页面”的欢迎界面,直到4分钟过去,才成功进入购买页面。京东平台官方渠道则显示出“访问人数较多,预计需等待15秒”的加载倒计时,需要等待才能进入,而天猫平台官方旗舰店也出现了“延迟开放”的情况。 苹果官网被挤崩此次,消费者们在“抢首发”上体现出了不一般的热情,三款机型首批产品在不同平台均出现了“秒罄”的场景。其中,京东平台在开售一分钟后,所有机型即显示“无货”,截至发稿,暂未进行补货。而天猫平台iPhone 17与iPhone 17 Pro Max的链接也在开始抢购两分钟后便显示“已卖光”,iPhone 17 Pro仅剩少部分机型,此后,官方进行了多轮补货,不过,发货时间不再是“9月19日24点之前”。 京东平台在开售一分钟后,所有机型即显示“无货”媒体报道,与往年市场热议“创新乏力”不同,此次苹果产品线进行了大更新,共发布了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价格方面,新机5999元起,最高价为17999元。其中,全新的“轻薄”产品线iPhone Air,取代了此前的Plus版本,也被称为“苹果史上最薄iPhone”,不少人直呼“果味”回来了。从命名就能看出Air的重要性,不带数字“17”,代表它是新品类的初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iPhone 17标准版预约量能超越Pro系列机型,原因在于今年的标准版牙膏挤爆。比如支持120Hz ProMotion自适应高刷新率,屏幕由之前的6.1英寸升级至6.3英寸、第2代超瓷晶面板,前摄由上一代的1200万像素升级为1800万像素等。iPhone 17标准版“加量不加价”,起步存储256GB,相比上一代256GB版本机型便宜1000元。9月10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iPhone17/Pro/ProMax、iPhone Air。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文称,这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年。他认为iPhone17标准版很强,“牙膏挤爆了”,Air惊艳或激活超薄手机市场,Pro新设计有争议但辨识度高。 卢伟冰发文截图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评价说:“今年比去年难抢”“官网发货已经排到10月”“根本抢不到”“不是说丑吗”。 官网发货已经排到10月 苹果股价大涨分析师:苹果已走出困境9月12日晚,苹果股价大涨,截至发稿涨近1.8%,报234.15美元,总市值3.47万亿美元。 苹果股价大涨市场研究公司Melius Research分析师Ben Reitzes周三表示,在iPhone发布会后,苹果公司正式“走出了困境”,并为更高的营收做好了准备。他重申了其对苹果公司的买入评级,并将该股目标价从260美元上调至290美元,这是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中最高的。以史为鉴,苹果股价通常在iPhone发布当天持平,从发布到正式发售期间平均下跌2.07%。不过,据Reitzes说,苹果可能会迎来一个强劲的升级周期,这有望推动股价再涨近28%。他特别指出,iPhone Air可能会推动一个比预期更大的升级周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Reitzes认为,在中国,iPhone Air的外形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整体而言,分析师们都认为,iPhone Air可能会刺激大量升级,从而在关键的假日购物季提振苹果的销量。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提到:“iPhone Air的外观和功能给我们留下了比预期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看到这款设备有助于提高未来12个月的iPhone升级率。”PP Foresight分析师Paolo Pescatore也表示:“我认为,在这个产品高度雷同的时代,看到苹果推出一款新产品是件好事。这在某种程度上重振了整个iPhone市场。”不过与此同时,Reitzes也承认,iPhone Air 999美元的起售价可能会“蚕食”一些较便宜机型的销量,将苹果的产品组合转向高端手机。在Reitzes看来:“iPhone 17发布会的重要意义在于,新款手机——你想要的关键型号,其实都涨价了。”但根据IDC的说法,iPhone Air的定价处于iPhone系列的中等水平,比三星Galaxy S25 Edge的首发价低100美元,后者于今年上市,第二季度出货量达100万台。IDC全球季度手机追踪部门高级研究主管Nabila Popal表示,这个价格应该会让它成为畅销产品。“苹果虽然行动迟缓,但一旦采取行动,就会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大、更响亮、更好。”他补充说。最后,Reitzes还称,新款iPhone还为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比如可折叠手机、眼镜和带摄像头的AirPods。他还表示,新款AirPods Pro 3的实时翻译功能“棒极了,为旅行者提供了值得升级的可穿戴设备,并最终有助于稳定不断下滑的可穿戴设备类别。”相关新闻iPhone 17发售 郑州富士康急聘工人:返费最高8000元 图为苹果iPhone 17系列机型和售价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苹果iPhone 17系列机型昨日正式发售,带动相关工厂的招工潮。目前,在招工平台,多个中介在招聘信息中标注“急聘”,并且附加了最高8000元的返费。在社交平台,有不少网友晒出视频表示:“进厂了,人超级多!”9月10日,富士康招募中介老吴(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郑州港区富士康主要在做iPhone17系列,招募员工分为新老员工,制造部门的关键工站(生产流程中对全局起决定性影响的工站)工资最高,比较重要的岗位包括锁螺丝、扣接口、外检等。老吴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招工分为返费模式和小时模式。在返费模式下,员工月工资约4000元,在职满90天后,制造部门关键工站的老员工可以拿到8000元的返费,新员工可以拿到7500元;在小时模式下,员工按工作时长计算工资,制造部门关键工站的新员工每小时工资为25元,老员工为26元。 图为群里的招聘信息据了解,“返费工”是指干满规定期限可额外领取一笔“返费”的临时工。在量产旺季,返费工可以迅速补上用工缺口,返费金额是影响返费工招募量的重要因素。老吴的朋友圈显示,今年7月20日,其提出的返费为最高7000元;7月底,返费提升至8000元左右。另外,从7月开始,老吴发布了多条“招募现场人山人海”的视频。8月初,老吴提出的返费一度升至9600元,其朋友圈截图展示,彼时,郑州富士康一天报名超过一万人。此后,返费回到7000元至8000元水平。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随着招工缺口扩大,用工方在提高返费标准的同时,也在逐步放低招工标准。8月3日,老吴在朋友圈表示,招工不再查验学籍、不查流水;9月1日,他进一步表示,可自主选择体检。不过,对于富士康的正式工来说,工资没有明显变化。9月11日,一名自称是富士康iPhone 17新产线干部的网友告诉红星资本局:“工资没涨。”此前,其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工厂工牌、宿舍等相关信息。据界面新闻报道,富士康的招人策略与新产品生产周期相匹配。今年8月,在郑州富士康工厂,每天有几万人涌入,弥补用工缺口。9月初,在生产车间,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拧螺丝、贴膜、组装零件,传送带持续输送成型的iPhone 17,随后产品进入包装车间,被装入印有苹果logo的白色包装盒。不仅富士康,苹果产业链上的其他厂商也在同步加速生产。9月10日,苹果玻璃盖板及金属机壳主要供应商蓝思科技(300433.SZ)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称,从下半年起,公司已为大客户新品加班加点安排生产。从在手订单看,产能非常充足,市场非常看好超薄机型。据报道,目前,领益智造(002600.SZ)在东莞的工厂工价高于周边同类工厂,且提供食宿。目前正值旺季,产能与工时已全面拉满,全力生产苹果新机的相关零部件。另有产业链人士透露,苹果2025年的全年备货量在1亿台左右,后续根据市场表现会做适当调整。
-
国行新iPhone不支持25W无线充,这真不赖苹果 今年的新 iPhone 大家应该都看了吧?看完发布会后托尼发现了一个细节,国行和外版的 iPhone 17 ,在 Magsafe 充电功率上有区别,国行是 15W ,而外版是 25W 。 不儿,果子你搞区别对待是吧,凭啥外版能用更高功率的无线充,而我们只能用 15W 啊?后来托尼去研究了一下,发现外版的 Magsafe 充电器商品页里赫然写着:“ 通过了 Qi2 25W 认证 ” ,而国行版只标明了 “ 兼容 Qi 充电 ”。 好好好,看到这托尼大概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了。。。要想解释清楚为什么果子不给国行上 25W Magsafe 充电 ,不如托尼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跟 25W Magsafe 同根同源的 “ Qi2 25W ” 是个啥。 首先,今年四月份 WPC ( 无线充电联盟 ) 发布了一项新的无线充电标准“ Qi2.2 ” ,支持了 25W 的最高功率。紧接着 7 月份 WPC 又整出了一个 “ Qi2.2.1 ” 版本,实际上技术内容跟 Qi2.2 相同,但采用了一个更加直观的 “ Qi2 25W ” 的名称,是对 Qi2.2 的品牌化,方便市场推广,这也是外版 Magsafe 所支持的标准之一。第三方配件厂比如绿联 Anker 等品牌已经有产品通过了 Qi2 25W 的认证了,只是还没上市,大概长这样,充电器中间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 Qi2 25W 标识。 在 iPhone 17 之前,还有一款支持 Qi2 25W 的手机是谷歌的 Pixel 10 Pro XL ,它像 iPhone 一样磁铁是内置的,不戴手机壳就可以吸附,谷歌还给这项磁吸充电的技术起了个名叫 “ Pixelsnap ” 。 没错,国内厂商无线充都卷到小 100W 了,而这帮老外还在对着 25W 的无线充电功率高潮,这确实是让人有点无语。。。 但托尼之前也提过无线充电的一个痛点就是,如今各家的无线超充只能配合自家的配件来用,通用性很差,所以说有个真正能够兜底的快充标准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你看现如今这公有协议的功率总算到了一个可用的程度,甚至像谷歌这样的厂商也主动加入了,这是好事儿啊,为啥国内厂商不加入, iPhone 那边还不给用呢?或许也还有朋友会质疑,之前 15W 就烫得要死,这回功率上去了,发热还能压得住吗?小红书上有大量自制的 Magsafe 散热方案 于是乎托尼又找到了最新的 Qi 标准手册,今儿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回 Qi2 25W 支持了 25W 的无线充电功率,它背后对应着 Qi2.2 标准中两个协议的升级, 一个是针对手机与无线充电器磁吸对准的 MPP ( Magnetic Power Profile ),还有一个是针对车载场景,主动调整线圈位置来对其的 APP ( Active Alignment Profile ),从 Qi2 的 15W 最大输出变成了 25W。 编辑部的米罗就经常吐槽,自己的 OPPO Find X7 Ultra 在他那辆破电马上面无法充电,看来从今以后我得忽悠他换一个带 Qi2.1 充电板的安卓车了。 而至于它能够 “ 超速 ” 充电的底气来源于这几个全新的技术升级 ——这回 Qi 2.2 有全新的功率控制机制( 功率模式 Power Modes 和增益线性化 Gain Linearization );更高级的异物检测 ( MPLA2 FOD 、Mated Q FOD 和 FOD Delta Ploss 校准 ),还有严格的热管理。官网 Qi2.2 的 “ 升级日志 ”( 机翻 ) 这些技术的实现方式、测试细节托尼就不给大家掰开揉碎讲了 ——屏幕前的你只需要知道,Qi2.2 可以在各种场景下( 不同温度、线圈对齐程度、手机壳厚度等等 )更好地控制和输出充电功率,充电中更智能地检测和控制功率损耗,可以更好的检测异物防止异常升温,还制定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热管理机制( 室温 23℃ 下表面温升 ≤ 25℃ ,即绝对温度 ≤ 48℃ ),从方方面面减少功率浪费和发热。 有了这么严格的标准,实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同行充电头网曾经测试过一个没上市的南芯 Qi2.2 充电模块,充一台 iOS 26 系统的 iPhone 16 Pro ,无线充的输入功率跑到了 24.22W ,充电过程中手机的最高温度 37.6 摄氏度。 你瞧,这 Qi2.2 为了升高这 10W 真在背后做了不少工作。如果以后厂商都能慢慢支持这个更快、也更凉快的通用协议,我们这些数码宝贝家里就不需要那么多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器了。。。但问题出现在去年 9 月工信部推出的《 无线充电( 电力传输 )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 》里。这个规定缩减了无线充电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而 MagSafe 、Qi2 产品所使用 360kHz 频段并不符合新规规定。 是的,全新的 Qi2.2 以及 25W Magsafe ,工作频率仍然是 360kHz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国行新 iPhone 不支持 25W 无线充的原因,而且以后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 Qi2 25W 无线充电器也很可能跟国内无缘了。Qi2.2 的测试中,仍然用到360kHz频率 其实 Qi2.2 难以在国内铺开,也不光是法规的问题。就拿刚发布的 Pixel 10 系列来说吧,小号的 Pixel 10 Pro 并不支持 Qi2.2 ,而是出于散热因素考虑仅支持 Qi2 的 15W 充电功率。而更大号的 Pixel 10 Pro XL ,电池仅仅为可怜的 5200 毫安时,很难说不是内置磁铁的影响。 又要求散热、又要内置磁铁。。。在有限的机身体积里搞七搞八,最后就只能牺牲电池的空间了。这点儿牺牲就足以劝退大部分在卷电池的国产厂商了。虽说无线充电联盟也有无需手机内置磁铁,在手机壳里加磁铁的 “ Qi2 Ready ” 方案,但这样一来手机壳也得送去认证,一来二去的都是钱,不管咋算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国内厂商有多不愿意在手机内装磁铁,从 OPPO 的做法上也可见一斑。大家知道去年开始 OPPO 就致力于推动磁吸生态,现如今 OPPO 官网已经下架了所有平板式的无线充电器,全面拥抱磁吸。OPPO商城如今在售的所有无线充 但磁吸充电器必须配磁吸手机壳,线圈位置对不准的话直接输出 50W 可能会出问题,但 OPPO 自己又没办法保证所有市售的第三方磁吸手机壳磁铁位置都是准的,这该怎么办呢?于是 OPPO 整了个骚操作 —— 在官方手机壳里加了一块霍尔感应磁铁,相当于官方对磁圈对位的背书,手机必须感应到有这块磁铁才会全功率输出,这一度逼疯了很多第三方配件厂。。。某第三方品牌的磁吸手机壳,注意右下角的感应磁铁 呃。。。即使是深爱无线磁吸生态的 OPPO ,宁愿整出这样的花活,也不愿意在手机里内置磁铁。法规如此,厂商又这样权衡利弊后,做通用的无线充标准是不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托尼觉得不应该。因为无论如何,通用无线充标准对于用户体验来讲都是没有坏处的。在统一有线快充协议的路上我们有了 UFCS ,那为什么不搞一个无线快充的通用协议,让所有配件和设备都能跨品牌通用,托尼认为这不光利好消费者,也同样利好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单纯为了法规、产品设计等理由去躲避和搪塞,才是阻挡技术进步的绊脚石。撰文:小柳编辑:米罗 & 面线美编:萱萱图片、资料来源:Apple 官网小米官网绿联官网Anker 官网充电头网谷歌官网无线充电联盟OPPO 商城老爆科技工信部小红书:元气风
-
京东淘宝iPhone17基础版十分钟被抢空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早上刚经历了华为新一代三折叠Mate XTs非凡大师开售,晚上苹果iPhone17又开始了预购,9月12日无疑是“机圈”狂欢的一天。9月12日20:00,苹果iPhone17正式开售,时代财经打开苹果官网,却无法进入购买页面,显示“在我们带你进店开始预购前,请勿关闭此页面。”在等待了将近20分钟后,才能进入到相应页面进行购买。不过,进入页面后,时代财经发现iPhone17、iPhone17 Pro和iPhone17 Pro Max均显示有货。 图源:截图自苹果官网 不同于官网,iPhone17基础版在京东和淘宝平台不到10分钟即售罄,仅iPhone17 Pro和iPhone17 Pro Max剩下少量型号和颜色可供选择。例如,淘宝平台上苹果旗舰店的iPhone17 Pro仅剩256GB、深蓝色的机型;iPhone17 Pro Max仅剩512GB、银色机型。 图源:截图自京东平台 此前在9月10日,iPhone17系列新品就在天猫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首发,上架首日,iPhone17全系在天猫的预约量较上一代iPhone16系列首发期增长近3倍,其中,白色的iPhone17 型号的预约人数最多。 图源:截图自淘宝平台 另外,广州一授权经销商店中,iPhone17的线上预购额度也瞬间告罄。店员告诉时代财经,这种情况下只能等下一波购买,具体时间得在19号发售后,视到货情况而定。综合几个平台来看,iPhone17是这波预购中相对热门的机型。此前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抗住了压力,iPhone17入门级配置“加量不加价”,256GB的售价为5999元,与上一代的128GB版本持平。不过,备受关注的iPhone Air并未参与此次预购。在苹果官网上,iPhone Air仅可查看价格,“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不支持实体SIM卡,使用eSIM需要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及相关的移动通信服务计划。在中国大陆,仅支持激活型号A3518,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为本产品提供eSIM 支持,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图源:截图自苹果官网 市场调查机构IDC认为,iPhone17系列是自iPhone X以来最大的一次设计革新。iPhone 17 Pro和Pro Max的重设计,加上全新的iPhone Air,预计将驱动大量用户提前升级,因为新外观和形态将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目前,iPhone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8%,但在市场价值占比高达42%。IDC预计,此次更新有望实现苹果2025年4%出货量增长。针对后续才能发售的iPhone Air,IDC认为其iPhone Air的战略定位与2008年发布的MacBook Air和2013年推出的iPad Air类似。在某些规格上不及Pro系列,但通过更轻薄的设计和便携性赢得用户。它面向的是那些更看重外观、手感和便携性,而非最强相机或最长续航的用户群体。目标用户群为使用旧款标准版iPhone的消费者。该产品旨在提升标准版与Pro Max之间的销量。考虑到此前Plus机型仅占苹果出货量的5–7%,IDC预计iPhone Air占比将远高于这一水平。9月12日美股开盘,苹果(AAPL.O)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苹果股价涨幅超1.7%。
-
苹果挑战澳大利亚裁定:重申 App Store 在全球无垄断地位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9 月 11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来自苹果的官方声明,表示强烈反对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裁定结果,强调自己在澳大利亚及全球均不具备垄断地位。IT之家曾于今年 8 月报道,澳大利亚联邦法院裁定苹果公司在 iOS 应用分发和应用内支付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院指出苹果禁止侧载应用及替代支付方式,限制了竞争。 这一裁决采纳了将 iOS 视为独立市场的定义,认为苹果在该生态中拥有垄断地位。裁决全文长达 900 页,并引用欧盟《数字市场法》证明替代分发渠道的可行性。苹果官方声明内容如下: 苹果在澳大利亚以及全球任何市场均不享有垄断地位。我们强烈反对本案中的多项判决,包括已被其他法院驳回的不当市场定义。 我们将继续寻求维护我们知识产权,并保护消费者和开发者利益,让其从 App Store 获得安全可靠的体验。苹果对此裁决公开表示强烈不同意,强调自己在澳大利亚及全球均不具备垄断地位,且市场定义存在严重问题。苹果认为,iOS 与安卓、三星 Galaxy 商店、PC 及游戏主机软件商店等均存在竞争关系,其他法院也未采纳单一品牌市场的定义。苹果重申,App Store 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用户与开发者信赖的基础。在安全风险方面,苹果指出,侧载可能带来恶意软件、诈骗和病毒风险,并增加用户接触不良内容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将削弱公众对 iPhone 的信任。苹果还批评引用《数字市场法》缺乏长期效果验证,认为削弱平台安全的后果尚未可知。
-
消息称苹果 2025 年底前推 6 款新品,A17 Pro 版 Apple TV 领衔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9 月 11 日)发布博文,曝料称苹果计划于今年年底前以发布会或官网新闻稿的形式,推出新款 Apple TV、HomePod mini、AirTag 2 等 6 款产品。 首先是新款 Apple TV,将搭载性能更强的 A17 Pro 芯片,支持明年推出的由 Apple Intelligence 驱动的全新 Siri。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新款 Apple TV 配备苹果自研的 Wi-Fi N1 芯片,支持 Wi-Fi 7 标准。有传闻称,该设备未来可能内置 FaceTime 摄像头,但尚不确定是否会随这一代一同推出。其次是新款 HomePod mini,核心升级包括 S9 或更高版本芯片、支持新版 Siri、自研 Wi-Fi 芯片、音质优化、第二代超宽带芯片,以及可能新增红色等配色。新一代 AirTag 也在计划中,其追踪范围有望提升至现款的三倍,并配备防篡改的扬声器及低电量提醒功能。在平板和头显方面,iPad Pro 预计将搭载 M5 芯片,并配备双前置摄像头,支持横竖屏拍摄和视频通话。Vision Pro 则可能升级至 M4 或 M5 芯片,配备更舒适的新头带,并可能新增“太空黑”配色。最后,Studio Display 2 或将采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效果更佳,预计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推出。
-
港股概念追踪|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折叠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附概念股) 2025 年 9 月 3 日,权威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 45%,实现显著复苏。这一增长态势的背后,中国市场的持续稳健表现与美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功不可没,而联想旗下摩托罗拉品牌凭借其最新的 Razr 60 系列翻盖手机,成为推动这一增长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在中国市场,尽管整体保持强劲,华为凭借其超高端的 Mate X6 折叠屏手机(占该季度华为折叠屏出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引领市场,但摩托罗拉的全球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价格因素成为关键驱动力,摩托罗拉的表现尤为亮眼。其 Razr 系列基础款零售价仅为 699 美元,成为美国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折叠屏手机,且至今未有竞争对手能接近这一价格带。这一策略大获成功,推动美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针对“有传闻说北美大客户折叠屏可能会采用CPI+UTG的方案是否属实”等问题,蓝思科技在互动平台回复,以上传闻不属实。UTG已成为折叠屏新的主流趋势,在折痕、硬度、透光率、触感等性能指标均比CPI更优。公司作为UTG的全球核心供应商,深度配合大客户开发相关产品,已进行新一代折叠屏UTG的产能建设,为大客户的高端折叠机量产提供有力支持。智通财经APP获悉,iPhone 17发售在即,部分果链企业大力招工。有媒体引述产业链人士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此外,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将在发布会上小幅上调iPhone 17系列的价格,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上调。预计价格调整将使2026财年的平均售价提高5%,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并且预计需求不会受到影响。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Q2,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走强以及美国市场的强劲复苏推动下实现了显著回升。其中,美国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摩托罗拉最新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的旺盛需求。中国仍然是全球折叠屏设备出货量最多的国家,趋势与全球增长保持一致。尽管三星最新一代Galaxy Z Fold与Flip7在Q3创下了历史最高销量,但其市场份额却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9月4日下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华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17999元起售。此外,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郭明錤预测,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将达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折叠屏相关产业链港股:鸿腾精密(06088)、蓝思科技(06613)、比亚迪电子(00285)、舜宇光学(02382)
-
苹果招募全球研究员,发现iPhone漏洞最高赏金 50 万美元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昨日(9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现已开放 2026 年安全研究设备计划(SRD)申请,邀请全球各地资深安全研究人员参与,为其提供解锁版 iPhone,发现漏洞最高奖金可达 50 万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55.9 万元人民币)。 1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SRD 并非鼓励越狱,而是为获批研究人员提供特别版本的解锁 iPhone,用于合法深入测试 iOS 系统安全。该计划旨在让专家在受控环境中探索系统底层,帮助苹果提前发现并修复漏洞。申请已于 2025 年 9 月开放,将在 10 月 31 日截止。SRD 设备外观与普通 iPhone 相同,但系统限制被移除,可提供 Shell 访问、自定义内核运行及权限控制,意味着研究人员能够进入普通用户无法触及的系统深层区域。不过,苹果强调该设备仅限于批准的研究场所使用,不得作为日常手机携带。申请资格要求申请人具备在苹果平台或现代操作系统中发现安全漏洞的经验,且为法定成年人,不得为苹果现职员工或列入政府限制名单,设备以一年期可续借的形式提供,所有权归苹果所有。除了硬件本身,参与者还可提前访问苹果的安全测试版、软件预览,以及 SRD 计划研究社区。这让研究人员在 iOS 面向公众之前便可进行漏洞测试,并确保在赏金计划中合规提交发现的漏洞。对在测试版中发现的漏洞,苹果还提供额外奖金。 苹果的漏洞赏金计划奖金最高可达 50 万美元,中位奖励约 1.8 万美元。对独立研究人员而言,这不仅是技术挑战,也是丰厚的经济激励。虽然该计划不会直接影响消费者日常使用 iPhone 的体验,但它能加快漏洞修复速度,减少潜在攻击风险。
-
酷睿 i5-110 上线英特尔官网,规格与五年前 i5-10400 完全一致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momomo_us 发现,英特尔近日在官网上列出一款名为酷睿 i5-110 的处理器,但其实际规格与五年前发布的 i5-10400 完全相同,似乎仅为更名产品。Intel Core i5-110 Processor (12M Cache-up to 4.30 GHz)产品系列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系列 1)代号原 Comet Lake 产品垂直市场桌面处理器编号i5-110光刻制程14 纳米建议客户价格200 美元CPU 规格总核心数6总线程数12最大睿频4.3 GHz英特尔 Turbo Boost 2.04.3 GHz处理器基本频率2.9 GHz缓存12 MB 智能缓存总线速度8 GT/sTDP65 瓦内存规格最大内存大小128 GB内存类型DDR4-2666最大内存通道数2最大内存带宽41.6 GB/s支持 ECC 内存否GPU 规格GPU 名称‡UHD 630显卡基频350 MHz显卡最大动态频率1.1 GHz图形视频最大内存64 GB4K 支持是,60Hz最大分辨率 (HDMI)4096 x 2160@30Hz最大分辨率 (DP)4096 x 2304@60Hz最大分辨率(eDP)4096 x 2304@60Hz 根据官网信息,i5-110 发布于“2025 年第三季度”,指导价 200 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24 元人民币),但目前尚未在零售渠道发现其身影,供应情况不明。 此外,由于 LGA 1200 主板平台早已停产,这款更名后的产品在实际市场中能否获得销量存在较大疑问。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在 2025 年以约 200 美元价格购买一颗与 i5-10400 规格完全一致的处理器可能意义不大。
-
iPhone Air 能否被掰弯?苹果现场演示 日前,苹果营销主管 Greg Joswiak 和硬件工程主管 John Ternus 节目中展示 iPhone Air 耐用性。iPhone Air 厚度仅 5.6 毫米,售价 7999 元起,采用五级钛合金一体成型机身,去除了传统接缝与连接点,减少结构弱点。屏幕使用更坚固的 Ceramic Shield 2,并具备 IP68 级防水防尘性能。 Greg Joswiak 将手机抛向对面并邀请对方尝试弯折。结果显示手机轻微弯曲后迅速恢复毫发无损。高管解释该手机在受力时允许有限度弹性形变并立即回弹。这种设计理念源自 2008 年 MacBook Air 一体成型工艺,制造难度更高但能显著提升手感和强度。针对电池安全性苹果为 iPhone Air 锂电池加装金属外壳让电池也成为机身结构一部分能抵御弯折时潜在风险。高管表示 iPhone Air 可承受日常口袋压力、跌落及偶尔过度弯曲测试。
-
苹果 AirPods 实时翻译功能首发未覆盖欧盟 iPhone 用户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9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计划于 9 月 15 日发布的 iOS 26 稳定版中,为 AirPods 系列耳机推出实时翻译(Live Translation)功能,但首发并未覆盖欧洲数百万用户。IT之家注:实时翻译依赖 Apple Intelligence,可以将听到的声音翻译为其他语言。该功能最早亮相于 AirPods Pro 3 发布会,并将向支持主动降噪的 AirPods 4 和 AirPods Pro 2 推送。用户只需佩戴兼容耳机,就能进行免手持的跨语言交流,与未佩戴 AirPods 的对话者交谈时,iPhone 会横屏显示实时字幕,并以对方偏好的语言呈现翻译内容。若对话双方均佩戴支持实时翻译的 AirPods,系统还会自动降低对方原声的音量,帮助用户聚焦于翻译音频,同时保持自然交流体验。该功能需 AirPods 安装最新固件并配合运行 iOS 26 或更高版本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iPhone 15 Pro 及更新机型均可支持。 不过苹果在其功能可用性网页上表示,如果用户身处欧盟,且其 Apple 账户所在地区也位于欧盟,则“Apple Intelligence:AirPods 实时翻译”将无法使用。苹果并未说明限制的原因,但法律和监管压力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目前对语音处理和翻译服务设有严格合规标准,涵盖隐私保护、用户同意、数据流动与使用权等方面,监管机构可能需要先审核该功能的运行机制,而苹果也希望确保系统完全符合法规后,再向欧盟账户全面开放。首批支持的语言包括英语(英、美)、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巴西)及西班牙语,苹果计划于年内新增意大利语、日语、韩语及简体中文。
-
延续乔布斯梦想:iPhone Air 是苹果迈向“全玻璃”愿景的又一步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苹果软件设计主管艾伦・戴(Alan Dye)表示,iPhone Air 的发布,代表着苹果正迈步走向乔布斯曾设想的“一整块玻璃”愿景。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尼・艾维(Jony Ive)和乔布斯都梦想打造一款“无缝连接”设计的全玻璃 iPhone,希望 iPhone 是一款没有任何边框的设备,是一块简洁干净的一块玻璃。 苹果软件设计主管艾伦・戴表示,iPhone Air 延续了减少视觉元素干扰、实现简洁无缝外观的设计路线。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在设计演变过程中,苹果不断缩小屏幕边框: 2017 年的 iPhone X 首次去掉粗边框,采用刘海屏; 2022 年 iPhone 14 Pro 引入更小的“灵动岛”开孔 本次 iPhone Air 则以 5.6 毫米厚度刷新苹果最薄机型纪录,打破 iPhone 6 保持多年的成绩,机身更显轻薄精致。 新机材质选用钛合金边框,并配备正反两面的第二代陶瓷护盾。苹果称,这种材质在正面提供三倍抗刮能力,在背面提供四倍抗裂能力,是首次将高强度防护覆盖到整机双面,兼顾耐用性与美观。外界传闻,苹果计划在两年后的 2027 年推出 20 周年纪念款 iPhone,内部代号“Glasswing”(玻璃翼蝶),预计采用曲面玻璃边缘、极窄边框、无屏幕开孔,有望实现完全无缝的玻璃设计,这也被视为乔布斯设想的最终形态。
-
苹果 macOS 26 Tahoe 前瞻:界面更通透,定制更自由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9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将于下周一(9 月 15 日)正式发布 macOS 26 Tahoe 系统,并与 iOS 26、iPadOS 26、watchOS 26、visionOS 26 和 tvOS 26 同步发布。苹果本周早些时候已向开发者推送候选版,并调整了 macOS 发行说明的方式,不再提供功能列表,而是提供一个轮播,其中包含对主要新增功能的更详细描述以及与每个功能配套的图像。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附上 macOS 26 Tahoe 系统的相关改进如下:采用液态玻璃的新设计系统引入全新的液态玻璃设计,透明菜单栏让视觉空间更开阔,侧边栏与工具栏可反射和折射内容,用户还能为应用图标与小组件选择浅色、深色、染色或透明效果。自定义文件夹外观文件夹支持个性化颜色与添加 Emoji,便于用户快速识别。个性化控制中心苹果显著增强控制中心的自定义能力,用户可添加来自 Mac 或 iPhone(含第三方)的新控件,自由布局甚至分页,并将常用控件固定到菜单栏。通过实时翻译实现跨语言无缝沟通全新跨语言实时翻译功能依托 Apple Intelligence,可在信息、FaceTime 与电话应用中自动翻译文字、字幕与语音,且全部在本地处理,保障隐私。创建更强的快捷指令生产力方面,快捷指令应用深度整合智能模型,可自动总结文本、生成图像,并根据时间、文件变化、外接显示器等条件自动触发。制作 Genmoji 新选项Genmoji 创作增加混合表情与发型定制。图乐园(Image Playground)“图乐园”图像生成支持表情与发型调整,并新增水彩、油画等 ChatGPT 风格。在 Mac 上查看 iPhone 上的实时活动苹果升级连续互通功能,iPhone 上的实况活动可直接显示在 Mac 菜单栏,并可点击进入 iPhone 镜像。全新的电话应用全新 Mac 版电话应用支持转接蜂窝通话、来电筛查,以及保留、实时翻译等新功能。专注于您的信息对话信息应用增加未知号码过滤、垃圾信息检测、背景自定义与投票功能。直接从 Spotlight 采取行动Spotlight 搜索优化为可浏览应用、文件、动作与剪贴板,并能直接执行发送信息、创建日程、运行快捷指令等数百种操作,还会为常用动作分配快捷键。体验全新 Apple 游戏应用全新 Apple Games 应用则集中展示游戏更新、好友动态与完整库,并支持挑战互动。
-
全球首款:SK 海力士宣布完成 HBM4 开发并准备量产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SK 海力士刚刚宣布已成功完成面向 AI 的超高性能存储器新产品 HBM4 的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构建了量产体系。SK 海力士表示:“公司成功开发将引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 HBM4,并基于此技术成果,在全球首次构建了 HBM4 的量产体系。此举再次向全球市场彰显了公司在面向 AI 的存储器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IT之家注:高带宽存储器(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垂直连接多个 DRAM,相比现有的 DRAM 可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目前已推出六代产品 ——HBM、HBM2、HBM2E、HBM3、HBM3E、HBM4。 据海力士介绍,全新的 HBM4 采用了较前一代产品翻倍的 2048 条数据传输通道,将带宽扩大一倍,同时能效也提升 40% 以上。凭借这一突破,该产品实现了全球最高水平的数据处理速度和能效。公司预测,将该产品引入客户系统后,AI 服务性能最高可提升 69%,这一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瓶颈问题,还可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电力成本。与此同时,此次 HBM4 实现了高达 10Gbps 以上的运行速度,这大幅超越 JEDEC 标准规定的 8Gbps。据介绍,公司在 HBM4 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产品稳定性方面获得市场认可的自主先进 MR-MUF 技术和第五代 10 纳米级(1b)DRAM 工艺,最大程度地降低其量产过程中的风险。
-
iPhone Air会被掰弯吗?苹果用实测回应耐用性质疑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在苹果“前方超燃”秋季主题活动结束后,苹果营销主管 Greg Joswiak 和硬件工程主管 John Ternus 接受科技媒体 Tom's Hardware 的 Mark Spoonauer 采访,期间讨论了苹果 iPhone Air,并邀请 Spoonauer 现场尝试掰弯,以此来展示 iPhone Air 的耐用性。苹果于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10 日推出 iPhone Air,这款手机厚度仅 5.6 毫米,刷新了苹果最薄机型纪录,售价 7999 元起。苹果官网(点此访问) 256GB:7999 元起 512GB:9999 元起 1TB:11999 元起 外观极致纤薄,让人联想到 2014 年因易弯曲引发“弯曲门”的 iPhone 6 Plus。不过,苹果强调此次在材料与结构上大幅加强,以避免重蹈覆辙。IT之家附上媒体采访视频如下:iPhone Air 采用五级钛合金一体成型机身,去除了传统接缝与连接点,减少结构弱点。屏幕使用更坚固的 Ceramic Shield 2,并具备 IP68 级防水防尘性能。苹果营销主管 Greg Joswiak 在节目中直接将手机抛向对面,并邀请记者尝试弯折,结果手机轻微弯曲后迅速恢复,毫发无损。 图源:来自视频截图 两位高管解释,这款手机在受力时会允许有限度的弹性形变,并立即回弹,这种设计理念源自 2008 年 MacBook Air 的一体成型工艺,高管表示将该技术应用到仅 5.6 毫米厚的智能手机上,制造难度更高,但能显著提升手感和强度。针对电池安全性,Ternus 表示苹果为 iPhone Air 的锂电池加装了金属外壳,让电池也成为机身结构的一部分,能抵御弯折时的潜在风险,这一额外保护旨在消除消费者对“更薄等于更脆弱”的担忧。苹果高管承认社交媒体上已有调侃与质疑,但相信 iPhone Air 可承受日常口袋压力、跌落及偶尔的过度弯曲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