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大型节假日,顺风车司机就开始进入狂欢。尤其是是职业跑顺风车的,8天跑个一两万都属于正常的。但是最近不少顺风车司机发现,平台的价格和奖励越来越看不懂了。
重庆一名顺风车司机跑完一笔将近1000公里的长途跨省订单,看到明细之后有点蒙圈了,这笔行程一共3个人,995.2公里,预估收入589.4元,算下来是6毛钱一公里。顺风车价格低,车主心里也有数,看明细之后发现这589.4元包括400元平台奖励以及22.5元节日服务费,这样算下来车费才166.9元。
也就是说,3个人,995.2公里,如果没有平台奖励和和节日服务费,这一单车费仅为166.9元,平均下来一毛五一公里,司机可真的要做“雷锋”了。
这种情况还不在少数。宁波一位车友也晒出了自己的账单,111.2公里,平台奖励32.7元,节日服务费11.7元,司机的收入加起来才69.2元,奖励和服务费就占了一大半。
河南郑师傅也晒出了自己看到的一笔10月7日的订单,全程将近300公里,平台奖励196.2元,乘客还给了5元感谢费,但是平台显示总收入也才197.2元,难道如果没有奖励,司机接这笔订单还要倒贴吗?
这还不是夸张的,同样是国庆期间,又一师傅晒出了名场面订单,43公里的单子,平台奖励26.5元,但司机收入却只有24.8元,收入还不如奖励多。
这些“看不懂的账单”背后,其实也看到了顺风车司机无奈。平台的账单表面上看,司机跑一单能拿到几百元,可仔细一算,真正从乘客那里收来的车费少得可怜,但从收入结构来看大部分收入居然要靠平台的额外奖励来撑场面。如果没有这些奖励,很多长途订单的单价甚至抵不过油费和过路费,司机真的得靠“为爱发电”才能坚持。
也有一些真顺风车车主被劝退,今天有节日服务费,明天有冲单奖,可万一哪天平台调整策略,减少甚至取消奖励,那司机岂不是白跑一场?而且现在顺风车价格越(参数丨图片)来越低,乘客习惯了低价出行,司机却越来越依赖平台的补贴,司机矛盾也屡见不鲜。更有不少人表示,顺风车破坏市场,建议取消顺风车。
说到底,顺风车的本质是分摊成本,而不是廉价专车。如果价格长期偏离实际成本,不论对司机还是行业,都不是好事。司机们在晒账单、吐槽收入的同时,也更期待平台能给出更透明、更合理的定价机制。毕竟,谁也不想只靠平台的红包过日子,更不想真的当一路亏本的雷锋。
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