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AI商业化:一场创新投入的持久战 1956年,人工智能(AI)概念在达特茅斯学院被提出。受计算能力和数据规模限制,AI商业化进展缓慢。直到21世纪,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发展,AI才真正进入商业化快车道。然而,AI商业化并非一帆风顺,技术、商业和社会伦理的多重博弈始终存在。 AI早期应用集中在特定领域,如智能客服、安防和制造业。特斯拉“黑灯工厂”通过AI机器人完成电池组装和焊接,提升效率。资本市场对AI热情高涨,Databricks和OpenAI分别融资100亿和66亿美元。但场景碎片化成为AI落地的障碍,不同产线因环境差异导致模型失效,提升开发成本。同时,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加剧,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数据隐私是AI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AI依赖海量数据训练模型,但数据治理问题突出,用户隐私泄露风险高。此外,算法偏见可能导致系统性歧视,如COMPAS软件对种族的误判。AI还可能制造“认知茧房”,影响公共讨论理性。政府、企业需加强伦理监管,推动技术与伦理平衡。 AI商业化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通用汽车停止Robotaxi投资,转向辅助驾驶系统;大模型价格战降低门槛,促进生态发展。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开源生态吸引开发者,形成协同创新网络。AI技术需在数据伦理保障下,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用户也需警惕AI幻觉,提升数字素养,确保技术可靠与商业可行。
-
灵快科技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发布能自主进化的AI数据分析师TabTab 灵快科技近日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九合创投投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专注于多智能体AIGC产品,致力于打造媲美真人的AI Agent团队,实现“1个员工+3~5个AI Agent”等效于“10个员工”的目标。 灵快科技首款产品是能自主进化的AI数据分析师TabTab,针对数据分析场景,提供表格分析、商业洞察、图表生成和研究报告等功能。TabTab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持多种图表类型,并能生成专业报告,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TabTab基于Multi-Agent架构,具备意图识别与任务规划能力,支持人工干预,兼顾AI与人类决策。其远程工作台采用云原生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并支持多语言编程环境。目前,TabTab已覆盖互联网、零售、金融等多个领域,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未来将推出海外版,拓展国际市场。 此外,灵快科技还推出了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Botnow,广泛应用于知识问答、智能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核心团队来自IBM、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具备丰富的技术研发与商业化经验。
-
预测大模型工业生存法则,华为博士告诉你什么是B端最需要的大模型 标题:预测大模型工业生存法则,华为博士揭示B端最需要的大模型 6月20日-22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5)召开。AI创业者GenJi与华为博士围绕盘古NLP大模型、盘古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及预测大模型展开对谈。常博士介绍,预测大模型旨在通过统一学习全球数据知识,实现“一次训练、全域迁移”的智能应用。 企业面临小样本数据难题,传统定制化方案难以规模化。预测大模型的目标是构建具备知识泛化能力的模型架构,使其能迁移至各类新场景。当前AI模型因数据结构差异,形成“智能孤岛”,而统一的数据原子级表征体系是突破关键。 以炼钢为例,输入参数复杂,传感器数据少,传统模型难以精准预测。预测大模型通过跨领域数据学习,提升准确率。目前,华为在预测大模型研发中面临场景多、缺乏成熟方案等挑战,正探索统一数据格式和架构。 未来,预测大模型将优化数据规模,并聚焦To B场景落地难点,与Agent智能体协作解决问题。AGI的实现依赖知识迁移和问题洞察力,需从跨领域经验中提炼共性逻辑。预测大模型通过统一编码与架构,助力其跨行业泛化应用。
-
AI正重塑整个研发文明 标题:AI正重塑整个研发文明 2025年6月,麦肯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正处在技术繁盛但创新难产的时代。AI可能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力量。 过去,创新如同火把照亮森林,如今却像在密林深处用几十年蹭出一根火柴。芯片行业研发支出已涨至1970年代的18倍;制药行业每10亿美元投入获得的新药数量暴跌80倍,被称为“Eroom定律”。全球研发效率持续下滑。 AI的出现带来了新路径。它能提出人类想不到的问题和路径,如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下出“错误”却关键的一招。AI在设计生成环节表现出色,可生成数百个设计方案,探索人类未曾设想的路径。例如,AI合成新蛋白质结构、生成虚拟商店布局、设计火箭冷却通道等。 在验证评估方面,AI同样惊艳。传统验证耗时耗力,而AI可快速预测结果,如风洞测试只需几秒。数字孪生技术让产品预见力前置,避免失败后才补救。AlphaFold预测蛋白质结构,使新药研发从“以年计”变为“以周计”,推动生命科学进入“体外验证时代”。 AI在研发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隐性知识的中枢。它能分析用户需求、整理会议记录、跨学科归纳文献,提升研发效率。不同行业应用AI的方式各异,但本质是寻找可能与优化方案。 AI正在重塑研发文明,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加速创新进程。未来,创新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人机共创的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