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6
篇与
科技
相关的结果
- 第 11 页
-
追觅「上天」,官宣成立天文BU|最前线 作者|黄楠编辑|袁斯来9月10日,追觅科技官宣成立天文BU,正式切入天文光学和太空经济赛道。新成立的天文BU将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致力于智能天文光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打造人类“天眼”,在推动天文观测大众化的同时、参与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制造生产。其中,在高端天文光学设备制造领域,追觅正在集中解决大口径光学镜片的量产难题。长期以来,大口径、高精度光学镜片制造被国外企业垄断,尤其是在业余天文望远镜市场中,用户常面临设备调校复杂、易受大气干扰、难以拍摄科研级影像等问题。36氪了解到,追觅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产品或将采用超大口径设计,其内置的AI算法能自动补偿大气抖动,并智能识别和追踪深空天体,解决传统设备“调校复杂、易受干扰”的痛点,让业余爱好者也能拍摄出科研级的天文影像。在空间在轨光学载荷服务方面,追觅天文BU正通过与国内商业航天公司合作,联合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近年来,随着全球航天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进程加速,商业航天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航天经济体量约3840亿美元,其中,商业人造卫星相关的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地面装备及应用服务四大产业总占比高达73%,规模达到2810亿美元。此前,追觅已构建了“预研-产品-平台”三级研发体系,在天文BU与集团底层技术资源高效协同的同时,通过智能化柔性生产线的改造升级,扫地机器人也可以与天文设备元器件共线生产。通过技术迁移能力和制造适应性,将核心技术在太空场景实现复利应用。 追觅智能化柔性生产线除此以外,追觅还将推出“追觅宇宙”平台,全球天文爱好者用户可通过平台控制智能设备、分享拍摄的宇宙影像、一键生成AI识别的星空图谱、获取观测指南并可访问追觅独家深空数据库,构建"硬件+软件+社区"的闭环生态。在长期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方面,追觅天文BU将与多名院士以及多位天体物理学专家合作,持续推出《一起看星星》系列公益直播课。
-
8点1氪丨多家电信运营商回应eSIM手机业务;三星手机美国账号嘲讽iPhone 17系列;施华蔻“处女发质”翻译陷辱女争议 今日热点导览 娃哈哈旗下多家公司近期更名为宏胜宇树科技王兴兴接连成立合伙企业苹果客服回应“苹果官网下架iPhone 16 Pro系列”微软宣布自明年起员工每周三天到岗办公TOP3大新闻 iPhone Air仅提供eSIM选项,多家电信运营商回应eSIM手机业务9月10日凌晨举行的苹果秋季发布会,最大亮点无疑iPhone Air,这款机器是苹果有史以来最轻薄的一款iPhone,并且采用双eSIM卡设计。苹果也在中国官网强调该机型仅提供eSIM选项,并且提到了中国联通(600050.SH)的支持。这也意味着,中国联通将借助苹果iPhone Air开启eSIM卡业务。不单只有中国联通,接下来中国电信和中移动也有望很快推出eSIM。中国电信回应表示,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用试验正式批复后,将很快向用户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eSIM手机业务办理服务,具体开放时间敬请关注。此外,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也提交了eSIM申请,若获得工信部批准后也将会对外提供服务。中国移动有关人士指出,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开放服务后将另行告知。(上证报、澎湃新闻)三星手机美国官方X账号嘲讽iPhone 17系列:没折叠、噱头大苹果10日凌晨发布了iPhone 17 系列和iPhone Air新机,作为苹果的老对手,三星也在发布会后开启了“嘲讽模式”。三星手机美国官方X账号10日连发多条帖子,表示耳机的AI实时翻译、手表睡眠评分等功能三星早就有了。对于新款iPhone,三星则表示噱头大。苹果为iPhone 17 Pro系列配备了三枚后置48MP摄像头,与配备200MP主摄的Galaxy S25 Ultra竞争。三星的回应是:“48MPx3仍然不等于200MP。”三星还引用了一条2022年的帖子,暗讽过去了三年,苹果还没有推出折叠手机。(IT之家)施华蔻“处女发质”翻译陷辱女争议,客服回应:已将情况反馈至公司近日,国际美妆品牌施华蔻因在产品标签中使用“处女发质”一词而引发网友质疑。9月10日,消费者柚子向记者反映,施华蔻这款烫发产品包装盒上的发质说明对于“Virgin Hair”的翻译欠妥,“Virgin”也有“原生的”意思,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处女”,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9月10日,记者联系到施华蔻官方客服,对方回应称此前一日已将该情况反馈至公司,目前尚未得到进一步回复。(封面新闻)大公司/大事件 青桔回应“单车骑行中落锁致女子骨折”,多地曾发生共享单车行驶中车轮抱死今年8月底,马女士扫了一辆青桔单车。但骑了没几分钟,自行车自动落锁致车轮抱死,马女士被摔伤。医院诊断显示,马女士的右脚有三处骨折,两腿都有软组织挫伤,差点还要手术开刀,至少需要休养一个月。记者联系青桔,工作人员否认意外是由于骑行中自动落锁导致。青桔单车表示,据业务部门推测,导致马女士受伤的原因并非软件技术问题,可能是链条卡顿这类的机械故障。类似的情况曾在上海、北京多地发生,除了青桔单车之外,还涉及到哈啰单车。多位用户摔倒后向平台反馈,得到的回应是,没有记录显示存在自动落锁,可能是链条故障所致。(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网红“柴怼怼”被曝已被警方带走调查近日,网红“柴怼怼”(原名柴向前)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已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此前,多名消费者反映,9月8日“柴怼怼”等人已被警方带走调查,记者致电平阳县公安局,民警确认情况属实。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柴怼怼”关联企业的两起民事诉讼均将于9月11日开庭。其中一起诉讼的被告为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另外一起被告是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大象新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回应杨某媛论文知网下架:正在核实9月10日上午,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中国知网发现,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当事人杨某媛的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已经下架。此前网友截图显示,该论文下载量曾达31万次以上,在文献来源为“武汉大学”的论文中高居第一。知网客服告诉第一财经,撤下学位论文需要作者本人联系学校研究生院老师出具撤稿函给到学位论文部,知网就会进行撤稿。记者进一步询问,如果作者未申请,学校是否可以直接给知网发撤稿函,客服称不清楚,需问学校。关于杨某媛论文被撤下的情况客服也表示不清楚。随后第一财经致电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了解情况,对方称“刚接到消息,正在核实”。(第一财经)苹果推出iPhone 17系列配件,iPhone17 Pro Max手机壳定价749元苹果发布会结束后,自家的商店也进行了更新,一些配套iPhone 17系列的配件也浮出水面。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次苹果还悄然推出了专为iPhone 17系列及iPhone Air设计的斜挎挂绳,但定价劝退了不少人。苹果为斜挎挂绳推出了霓虹黄色、浅蓝色、蓝色、紫色、赭褐色、橙色、小麦色、绿色、浅灰色、黑色共计10种颜色。苹果还推出了iPhone 17 Pro Max的手机壳,价格是749元。(财经网科技)娃哈哈旗下多家公司近期更名为宏胜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虎林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虎林市宏胜饮料有限公司。虎林市宏胜饮料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注册资本8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销售等,由丽水宏博饮料有限公司、荣辉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追觅科技旗下多个业务计划分拆上市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9月10日在朋友圈表示,从明年年底开始,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会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对此,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追觅科技各个业务公司有单独的IPO计划。(财联社)宇树科技王兴兴接连成立合伙企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杭州翌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杭州天则科技有限公司,出资额约11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管理、社会经济咨询服务、财务咨询。该合伙企业由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杭州天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除此之外,近日,王兴兴还成立了1家上海翌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爱企查App显示,王兴兴名下企业涉及机器人、管理咨询领域,目前均为开业状态,包括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宇树机器人有限公司、杭州天则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上述企业中,王兴兴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总经理等职务。(第一财经)苏宁易购以每家一元的价格出售12家家乐福中国子公司股权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SZ)再度计划以每家一元的价格出售12家家乐福中国子公司股权,并预计本次交易合计增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约3.83亿元。截至9月10日收盘,苏宁易购报1.91元/股,股价上涨了0.53%。9月9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之全资子公司CarrefourChinaHoldingsN.V.(以下简称卖方)与上海启纾家福企业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启纾家福)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卖方向上海启纾家福或其控制主体分别以1元人民币对价出售长沙盛名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客优仕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公司100%股权,合计出售金额为人民币12元。(界面新闻)苹果客服回应“官网下架iPhone 16 Pro系列”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 17、iPhone 17 Pro以及iPhone Air等新品,定价 5999元~17999元不等。10日上午,“苹果官网下架iPhone16Pro系列”在社交平台引热议。随后中新经纬在苹果官网检索发现,目前iPhone 16系列仅有16和16e在售,iPhone 16 Pro系列已下架。同时下架的,还有Apple Watch Series 10以及AirPods Pro 2等产品。对此,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咨询苹果官方,一位客服表示,一般新品出来,老款就会下架,用户可以去线下门店或者天猫平台碰碰运气,“线下应该还有很多库存,因为16 Pro系列虽然是旧款但也算比较新,应该会有很多优惠的渠道。”客服还表示,包括本次下架的S10手表和AirPods Pro 2也一样,因为上线了新的S11手表和AirPods Pro 3耳机,价格差不多,但是性能有很大提升,所以替代了旧款。(中新经纬)中国短剧出海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目前,中国短剧产品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全球数字内容领域的新增长点。现在短剧出海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国产短剧直接翻译成外语,在海外平台播放;另一种是进行国外本土化的剧本改编,在中国制作拍摄,输向海外。在西安,如今短剧出海的数量正在快速上升,出海地区已覆盖欧美、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当前,短剧海外应用已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4倍。而短剧出海的市场总规模,短期内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央视财经)小米卢伟冰:今年将会是手机形态变化的大年36氪获悉,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文谈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卢伟冰表示,这绝对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年。“iPhone 17标准版的确很强,牙膏挤爆了,Air非常惊艳,有可能会重新激活超薄手机市场,Pro的全新设计,有争议,但辨识度的确是拉满了。今年将会是手机形态变化的大年,值得期待。”2025年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盖茨首次跌出前10美国最富有的400人再次刷新多项纪录:过去12个月,他们的总身家增加1.2万亿美元,达到6.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的上榜门槛同样创下纪录,为38亿美元,较2024年提高5亿美元。榜首位置也诞生了新纪录: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成为《福布斯》美国富豪榜首位身家突破4000亿美元的成员。总体而言,超过三分之二的上榜者身家高于去年,不过也有89位富豪的财富无变化或出现下滑。比尔·盖茨(Bill Gates)便是其中之一——在2021年之前的近30年里,他始终位居美国富豪榜第一或第二,但今年是他34年来首次跌出前十,原因是近年来他向慈善机构及前妻梅琳达·弗兰奇·盖茨(Melinda French Gates,本次排名第33位)转移了大量资产。(新浪科技)马斯克旗下脑机公司:已为全球12人植入芯片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植入技术公司Neauralink于9月9日宣布,全球已有12人接受了其研发的脑机芯片N1植入试验。Neuralink公司9月9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表示,这些患者总共使用其设备达2000天,累计使用时长超过15000小时。(财联社)英伟达宣布推出新GPU全球人工智能算力芯片龙头英伟达9月9日宣布,推出专为长上下文工作负载设计的专用GPU Rubin CPX,用于翻倍提升当前AI推理运算的工作效率,特别是编程、视频生成等需要超长上下文窗口的应用。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CPX是首款专为需要一次性处理大量知识(数百万级别tokens),并进行人工智能推理的模型而构建的芯片。(财联社)诺和诺德宣布裁员9000人9月10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将在全球重组裁员约9000人,每年节省80亿丹麦克朗(约合12.6亿美元)。(第一财经)微软宣布自明年起员工每周三天到岗办公微软于9月9日宣布,自明年起,员工需每周三天到办公室办公。其中,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微软总部附近或普吉特湾地区工作的员工,将从明年2月开始执行每周三天到岗的要求。此后,该政策将推广至美国其他地区,进而覆盖国际办公室。(新浪财经)戴尔回应裁员传闻:一直在评估自身业务发展,以便在全球保持竞争优势针对近日市场上关于戴尔中国裁员的传闻,戴尔回应称:“我们一直在评估自身的业务发展状况,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对市场、销售等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其它一系列举措,我们持续优化运营管理,并确保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提供最佳创新和服务。”(新浪科技)AI最前沿 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区域推出Amazon Graviton4实例36氪获悉,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其通过与光环新网和西云数据的紧密合作,在亚马逊云科技(北京)区域和亚马逊云科技(宁夏)区域推出基于新一代自研芯片Amazon Graviton4处理器的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C8g、M8g和R8g实例,针对客户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进行优化。英伟达支持的AI初创公司Reflection融资约10亿美元,估值有望达55亿美元据知情人士称,英伟达支持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Reflection AI正在融资约10亿美元,这将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55亿美元。消息人士补充称,包括新投资在内,本轮融资对Reflection AI的估值可能在45亿至55亿美元之间。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该公司上一次外部融资的估值为5.45亿美元。短短六个月后,该公司的估值就可能跃升近10倍。(新浪财经)腾讯混元发布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模型36氪获悉,9月9日晚间,腾讯混元最新的生图模型“混元图像2.1(HunyuanImage 2.1)”正式发布,支持最长达1000个tokens的提示词,支持原生2K生图。此外,腾讯混元方面透露,“混元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模型,也在路上了。”本次,混元还开源中英文改写模型——混元文本改写模型(PromptEnhancer),能够对用户的文本指令进行结构化优化。马斯克:下一代AI5自动驾驶芯片组将是目前AI4芯片组的巨大升级在9月9日的All-In峰会上,马斯克表示,下一代AI5自动驾驶芯片组将是目前AI4芯片组的巨大升级。“AI5的改进将比AI4好40倍,”马斯克说,并补充说它将拥有9倍的内存和8倍的计算能力。马斯克还表示,他有信心目前的AI4芯片可以实现比人类更好的2-3倍的自动驾驶安全性,并使汽车具有“感知能力”。(财联社)微软Office 365将接入Anthropic AI技术,不再依赖OpenAI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将在Office 365套件中引入Anthropic的AI技术。此举意味着,Anthropic的技术将与OpenAI的技术一同为Word、Excel、Outlook和PowerPoint等应用的新功能提供支持,这一举措标志着微软在办公软件领域对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独家依赖局面正式终结。另一方面,OpenAI也在努力摆脱微软的影响。上周,OpenAI推出了一个招聘平台,与微软的领英展开竞争。(财联社)投融资 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完成B轮融资,阿里巴巴领投36氪独家获悉,近日,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600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AI基金、湖南电广、巨人网络和Antler跟投。据了解,这也是国内视频生成领域单次最大融资额。酷产品 深蓝汽车发布五款新品36氪获悉,9月8日,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深蓝汽车发布五款新品。其中,全新深蓝S07预售发布,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深蓝L06全球首发亮相,DEEPAL S05、DEEPAL S07欧洲上市。iPhone 17 Pro芯片跑分出炉,跻身目前性能最强的智能手机行列9月10日,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7与iPhone 17 Pro系列新机,不仅在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性能也迎来显著升级。其中最受关注的亮点,便是iPhone 17 Pro与iPhone Air搭载的全新A19 Pro芯片,这款芯片的CPU性能已追平M4 MacBook Pro。目前,A19 Pro芯片已现身Geekbench跑分平台,分数远超去年的芯片产品。此次Geekbench上的跑分数据由用户Jukanlosreve在X平台(原Twitter)分享,数据标注的设备型号为“iPhone18,2”。结合过往产品规律与行业分析,这一型号对应的是iPhone 17 Pro。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测试的A19 Pro芯片版本配备6核GPU,而iPhone Air所搭载的A19 Pro芯片则为5核GPU。跑分结果显示,iPhone 17 Pro内置的A19 Pro芯片,单核成绩达3895分,多核成绩为9746分,跻身目前性能最强的智能手机行列。作为参考,搭载A18 Pro芯片的iPhone 16 Pro,单核平均分为3447分,多核平均分为8576分,A19 Pro芯片仍实现了大幅超越,iPhone 17 Pro的单核性能比iPhone 16 Pro提升13%,多核性能提升14%。(IT之家)氪大事 “氪大事”短视频栏目,鲜活解读商业世界大事件。国行比海外电池容量小,这到底怎么个事儿?整理|安雅
-
全球竞速,上海瞄准这一未来技术突围传统芯片局限!产业集聚区有新进展 二号线张江高科站曾经是无数创业者到张江的第一站。距离这座地铁站约1公里,全新的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刚刚启动建设,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众多硅光人“梦开始的地方”。在全球人工智能(AI)算力竞速引爆高端芯片需求的背景下,硅光技术通过光子替代电子传输,突破传统芯片功耗墙和带宽瓶颈,有望为AI算力集群提升10倍速率、降低90%能耗,被视为引领“后摩尔时代”的高速引擎。前瞻性布局硅光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这一技术已是集成电路圈内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光互连、光计算、光传感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托庞大的本土应用场景、市场驱动的规模化能力以及高效的产业链协同,中国构建起从光设备到光模块的优势地位,并正将此优势向上传导至核心的光芯片领域。把硅光定位为“未来引领技术”,上海瞄准这一前沿领域,力图借助设计企业集聚、制造平台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等基础优势,加速培育创新生态和打造产业集群。张江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集成电路产业重镇,集聚了全产业链700余家企业,从设计到制造、封测、装备一应俱全,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有7家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或总部。作为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张江高科旗下的张江浩芯负责整个硅光集聚区的招商和运营工作。张江浩芯总经理助理王渊健告诉记者,目前,已有8家企业与张江高科签约落地集聚区,其中还包括一家国内封测领域的龙头企业。创新主体的集聚带来创新密度的提升。“今后在硅光集聚区,企业很可能只要下个楼就能谈成好几项合作。”在王渊健看来,上海在硅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成了企业愿意在此落子的关键,“当这些企业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可以与张江的产业优势同频共振,激发出更多创新潜力时,落地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今年年底,整个园区的硅光产业生态将初具雏形。”全链条加速与整个张江成熟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相比,硅光领域更像是一片才露出尖尖角的“苗圃”。“硅光这一颠覆性技术还处于爬坡期,产业分散度比较高,很多企业都是10人左右的初创团队,”王渊健透露,张江把硅光集聚区设在张江科学城西北区,为这些“新苗”加速成长配置基金矩阵、孵化器、概念验证平台、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工艺研发企业集聚空间和展厅,深度嵌入张江硅光产业带。记者观察到,这一长串支撑适配着硅光创新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早期,金融被视作关键的支撑。为此,张江高科积极携手未来产业基金、中科创星等机构,建立硅光未来产业基金矩阵。而除了在管的张江燧玥、燧锋一期、燧锋二期以及燧芯4只基金之外,张江高科还参投多只垂直领域专业基金,撬动基金总规模超过550亿元。聚焦成果转化,硅光集聚区也有一系列重点布局。王渊健介绍,“我们正与中科创星商议合作,在集聚区内建设专业孵化器,希望借助市场化机构的力量,识别挑选出更多‘好苗子’,加快培育一批创新项目。”对于刚刚起步的硅光创业公司而言,适配的公共服务平台相当于降本增效的坚实后盾。张江一方面联动顶尖力量,启动建设硅光概念验证平台;另一方面,与一些具备硅光测试能力的企业深入对接,在硅光集聚区内引进硅光专业测试服务机构,打造公共测试服务平台。年轻人的事业让王渊健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前一阵,他去拜访一些硅光创业团队时,经常能在办公室里看到行军床,“这些创业团队的成员都非常年轻,有不少海归,他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可能会超出一般人想象。”未来产业其实也都是年轻人的事业。今年以来,张江高科聚焦青年人才8小时工作、8小时居住、8小时社交需求,持续迭代“张江高科•天之骄子”科创社区的功能服务,从共享会议室、自动咖啡机、在线管家,还有延长营业时间的便利店、虚拟孵化载体895创业营等方面,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向往的“24小时科创社区”。王渊健表示,张江聚集了大量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这是硅光集聚区建设的基石,打造24小时科创社区将为这些年轻人提供无缝衔接的办公空间、生活场景与产业生态。可以预见,蓄势待发的未来产业,将是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依托本身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方面的产业链优势和人才集聚优势,张江科学城将聚焦“电-光”协同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硅光创新企业、吸引聚集一批领军人才,建设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硅光产业高地。原标题:《全球竞速,上海瞄准这一未来技术突围传统芯片局限!产业集聚区有新进展》栏目主编:戎兵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
-
神十八神十九航天员授称颁奖仪式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梅常伟)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授称颁奖仪式1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代表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向受褒奖的6名航天员表示热烈祝贺,向航天战线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授称颁奖仪式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给6名航天员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功勋奖章的决定,张又侠向受褒奖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颁授奖章证书。仪式在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军委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军事航天部队官兵代表等参加仪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25年1月、7月分别作出决定,给叶光富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李聪、李广苏“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给蔡旭哲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宋令东、王浩泽“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完)
-
活动丨国产大飞机飞天背后有何故事?这场读书会不容错过→ “阅享苏河”读书会主题《国家名片C919》新书分享会时间9月13日(周六)14:00地点普陀区图书馆3楼学术报告厅1铜川路1278号主讲人简介詹东新,浙江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家、编辑。先后写作、出版科普文集《飞遍天下》《享受飞行》《和飞机有千万个约会》《人类的翅膀》;长篇小说《钱江潮》《圆》《马上起飞》《飞往中国》《晨昏线》;长篇报告文学《万里云天》《中国之翼》《苏州河的早晨》《国家名片C919》等。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者。公开发表或出版各类作品420余万字。分享内容 《国家名片C919》詹东新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I253/2240-1《国家名片C919》是一部记录中国航空梦想和荣耀的原创作品,以当代文学勾勒时代华章,以当代报告文学书写国家重大题材,集中回答了“为什么要研制大飞机”“研制过程中有哪些激流险滩、有哪些‘陷阱’‘碉堡’”“结果如何”等一系列读者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力求展现出科研和文学交融最细巧的颗粒度。本期“阅享苏河”读书会邀请《国家名片C919》一书作者詹东新为广大读者讲述大国重器背后的诸多秘密,展现国之重器C919曲折又辉煌的面世过程,分享国产大飞机C919从设计、零件制造、总装合成、试验试飞、适航取证等鲜为人知的奋斗故事。(长按识别小程序码即可报名温馨提示:报名前请仔细阅读参与须知。进入活动报名链接后,请勿点击页面中出现的任何非官方广告。因点击此类广告导致的任何损失,普陀区图书馆不承担责任。参与须知1、活动名额有限,报满即止。报名成功的读者,请于活动当日提前到场签到。活动开始15分钟后将停止签到。如无法参加,请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取消,如多次未取消报名且未准时参加活动,将失去后续活动报名资格。2、请保持场馆内环境卫生,勿乱丢垃圾,爱护场馆内的设施。请勿携带有色饮料、口香糖等食品进入场内。3、请家长务必全程监护孩子的安全并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各项安排。4、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将现场照片作为宣传报道使用。5、馆内停车位有限,建议读者绿色出行。6、本活动解释权归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所有。原标题:《活动丨国产大飞机飞天背后有何故事?这场读书会不容错过→》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来源:作者:上海普陀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瞄准超长上下文处理,黄仁勋称一次推理数百万token 美东时间9月9日周二,英伟达发布新一代Rubin CPX芯片系统,专门针对AI视频生成和软件开发等大规模上下文处理任务,强化AI编码和视频处理能力。Rubin CPX定于2026年底上市,采用卡片形式,可集成到现有服务器设计中或作为独立计算设备在数据中心运行。这款芯片系统在技术规格上实现重大突破。Rubin CPX GPU提供30千万亿次浮点(petaflops)运算能力(NVFP4精度),配备128GB GDDR7内存,支持视频解码和编码的硬件,相比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注意力加速3倍。 完整的Vera Rubin NVL144 CPX平台在单个机架中集成144个Rubin CPX GPU、144个Rubin GPU和36个Vera CPU,提供8 exaflops AI性能,性能为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的7.5倍。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Rubin CPX是首款专为百万级token处理而构建的CUDA GPU。他说: "正如RTX革命性地改变了图形和物理AI,Rubin CPX是首款专为大规模上下文AI而构建的CUDA GPU,模型可以同时进行数百万个知识token的推理。" 英伟达宣称,新芯片的投资回报率达到30至50倍,部署价值1亿美元的新芯片硬件将为客户带来高达50亿美元收入,即从1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获得高达50亿美元的收入。该预测强调了英伟达对AI基础设施商业价值的量化努力。技术创新:分离式推理架构提升效率Rubin CPX采用分离式推理架构,将AI计算过程分为上下文阶段和生成阶段。上下文阶段需要高吞吐量计算来处理大量输入数据,而生成阶段则依赖快速内存传输和高速互连。这种设计允许两个阶段独立处理,实现计算和内存资源的精准优化。Rubin CPX专门针对计算密集型的上下文阶段进行优化,与现有基础设施协同工作,提供3倍的注意力加速性能。该平台配备100TB高速内存和每秒1.7千万亿字节的内存带宽,通过英伟达Quantum-X800 InfiniBand或Spectrum-X以太网连接,由Dynamo平台统一协调。 应用场景:重塑软件开发和视频生成在软件开发领域,Rubin CPX使AI系统能够处理整个代码库,维护跨文件依赖关系,理解仓库级结构。这将编程助手从自动完成工具转变为智能协作伙伴,能够理解"大规模软件项目"。视频生成方面,该系统可在单个芯片上完成解码、编码和处理,AI模型能够处理多达100万个token的一小时内容。这为长视频内容生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连贯性和记忆能力。多家公司已表达合作意向。代码生成公司Cursor计划使用该技术进行代码生成,视频创作平台Runway将其应用于视频生成工作流程,AI研究公司Magic则计划利用该技术构建具有1亿token上下文窗口的基础模型。市场影响:巩固英伟达AI基础设施优势Rubin CPX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据分析师估计,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本财年收入有望达到1840亿美元,超过业内其他公司的总收入。该产品体现了英伟达在硬件和软件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这种速度是竞争对手尚未匹及的。通过专门针对特定AI工作负载优化硬件,英伟达继续保持行业对其产品的依赖。新平台预计将为企业构建下一代生成式AI应用创造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大规模上下文的高价值推理用例中。这标志着AI基础设施从通用计算向专用优化的重要转变。
-
国际空间站2030年退役,多个商业项目或接棒,NASA将迎来“后空间站时代”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随着国际空间站在2030年退役的年限越来越近,美国被迫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替代方案。美国《航空周刊》网站8日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通过资助多个商业空间站的方法,确保美国未来依然能够在近地轨道上有相对长期的立足点。放弃永久性载人空间站报道称,NASA发布了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第二阶段合作提案公告草案。NASA正在征求对草案的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12日。该草案反映了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支持商业空间站发展的新设想,即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取代传统的固定价格合同,继续支持商业空间站的设计与开发。美国“太空新闻”网站称,值得注意的是,NASA的这份草案偏离了最初的设计目标,即建立一个与国际空间站性质类似、可以永久性搭载宇航员的近地轨道空间站,而是仅要求商业空间站能支持4人宇航员乘组在轨停留1个月。根据NASA的计划,通过资助商业空间站,将确保它们能在2030年之前完成载人演示任务。虽然该任务可能没有NASA宇航员参与,但入选公司仍须对空间站的核心功能,及其与载人、货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进行全面验证。 由充气舱段组成的“轨道礁”空间站概念图之所以NASA的时间表如此急迫,是因为当前多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已经濒临退役。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初始设计寿命为15年,如今已经在轨运行了27年,超期服役过程中,金属疲劳、太空辐射和微流星体撞击导致其结构损伤问题日益严重,多次出现危险的漏气事件。同时国际空间站昂贵的运营费用也导致参与各国越来越难以承受,再加上俄乌冲突爆发后,美俄太空合作受阻,双方都没有意愿延长国际空间站的运营。现有计划显示,国际空间站将在2030年完成受控离轨,最终坠入南太平洋预定的“航天器坟场”。“太空新闻”网站称,NASA提出的新草案将导致商业空间站的运营公司被迫重新评估其计划,因为之前的计划重点是建立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该草案还引发地缘政治担忧,因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是近地轨道上唯一的大型载人空间站,而美国将退回到仅具备间歇性在轨部署能力。”但也有人支持NASA的这份草案。NASA前商业航天主任菲尔·麦卡利斯特表示,鉴于NASA在载人空间站项目上面临的资金短缺和紧迫时间表,如果按照之前的规划,美国的商业空间站不可能在国际空间站脱离轨道时准备就绪。各有特色的商业空间站美国“太空”网站介绍称,目前美国已经有多个同步推进的商业空间站计划,NASA在2026-2030财年期间预计将为整个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提供21亿美元资金,用于美国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蓝色起源公司等开发的相关空间站项目。但这些商业空间站进度不一,能否满足NASA的需求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由美国公理太空公司提出的模块化太空站计划原本是依托国际空间站开发商业项目,然后逐步建造太空舱模块,将它们逐一发射并连接到国际空间站,于2028年在轨组装成形,最终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前完成脱离,成为独立运行的商业空间站。该空间站包含居住舱、研究制造设施、动力模块等,最终可支持最多8名宇航员。但该项目遭遇了资金短缺和进度推迟,最初计划2020年发射首个模块,现已推迟到2026年。由蓝色起源公司牵头,联合塞拉太空公司、波音公司等共同打造的“轨道礁”空间站属于多用途商业空间站。依托于蓝色起源公司的发射能力、塞拉太空公司的“逐梦者”货运航天飞机以及波音的航天经验,该空间站计划于2028-2030年间进入全面发射和太空组装阶段。该空间站初期规划容积为830立方米,计划常住10人,规模略小于国际空间站,但设计上允许通过附加更多模块继续扩充。“轨道礁”空间站创新地采用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制造的充气舱段,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星空实验室”空间站由美国旅行者太空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和欧洲空客公司等联合开发,属于小型专业空间站,包括一个可容纳4人的居住模块和一个服务模块,配备机械臂和标准化实验接口,专注于支持微重力下的科学研究。相关设备和模块计划通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超重型运载火箭一次性发射送入轨道,旨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2025年3月,“星空实验室”空间站通过NASA的初步设计评审,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美国航空航天初创公司Vast Space最近也提出了“避风港2”号商业空间站计划。“太空新闻”网站称,它的外观和内部设置与传统空间站截然不同,“如同一家豪华酒店”。报道称,该公司在2024年举行的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展示了“避风港2”号商业空间站的模型,其内部没有冷冰冰的金属舱壁,而是采用枫木装饰,“为空间站带来豪华酒店氛围”。该模型显示,它设置有健身房、娱乐室和舒适的睡眠舱,包括正在申请专利的充气羽绒被,“可以给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宾至如归的感觉”。“避风港2”号空间站同时也能够满足NASA提出的相关要求,配备了一系列最先进的实验室设施,旨在支持微重力研究和太空制造任务。舱外活动气闸室将允许宇航员像在国际空间站上一样进行太空行走和维护,而机械臂将管理外部载荷。在轨太空研究成果众多尽管美国当前有多个商业空间站项目在同步推进,但美媒承认,这些项目也普遍面临巨额资金需求、技术难题、市场不确定性等挑战。为何美国依然要坚持建设新的空间站呢?“太空”网站称,除了政治方面的因素之外,无论是NASA还是这些商业航天企业,都认为借助空间站保持轨道太空研究能力,对于维持美国的航天和科技优势意义重大。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美国已经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技术成果。例如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消除了地面上的沉降、对流等干扰,使得一些新材料和新的制造工艺成为可能。科学家们在国际空间站上观察到了一种名为“冷焰”的特殊燃烧现象,这对理解燃烧基础原理、开发更高效清洁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空间站上的微重力环境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平台,蛋白质在太空中能生长出更大、更纯净的晶体,有助于科学家更精确地解析蛋白质结构,从而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国际空间站上为保障宇航员生命需求而开发的水回收系统,能回收高达98%的废水,相关技术已应用于高效的地表水净化系统。
-
英伟达发布超长上下文推理芯片Rubin CPX 算力效率拉爆当前旗舰 财联社9月10日讯(编辑 史正丞)全球人工智能算力芯片龙头英伟达周二宣布,推出专为长上下文工作负载设计的专用GPU Rubin CPX,用于翻倍提升当前AI推理运算的工作效率,特别是编程、视频生成等需要超长上下文窗口的应用。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CPX是首款专为需要一次性处理大量知识(数百万级别tokens),并进行人工智能推理的模型而构建的芯片。需要说明的是,Rubin就是英伟达将在明年发售的下一代顶级算力芯片,所以基于Rubin的CPX预计也要到2026年底出货。下一代英伟达旗舰AI服务器的全称叫做NVIDIA Vera Rubin NVL144 CPX——集成36个Vera CPU、144块Rubin GPU和144块Rubin CPX GPU。 (NVIDIA Vera Rubin NVL144 CPX机架与托盘,来源:公司博客) 英伟达透露,搭载Rubin CPX的Rubin机架在处理大上下文窗口时的性能,能比当前旗舰机架GB300 NVL72高出最多6.5倍。 据悉,下一代旗舰机架将提供8 exaFLOPs的NVFP4算力,比GB300 NVL72高出7.5倍。同时单个机架就能提供100 TB的高速内存和1.7 PB/s的内存带宽。言归正传,英伟达之所以要在Rubin GPU边上再配一块Rubin CPX GPU,自然是为了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算力效率——用户购买英伟达的芯片将能赚到更多的钱。英伟达表示,部署价值1亿美元的新芯片,将能为客户带来50亿美元的收入。为何需要两个GPU?作为行业首创之举,英伟达的新品在硬件层面上分拆了人工智能推理的计算负载。英伟达介绍称,推理过程包括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上下文阶段与生成阶段,两者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本质上完全不同。 上下文阶段属于计算受限(compute-bound),需要高吞吐量的处理能力来摄取并分析大量输入数据,从而生成首个输出token。相反,生成阶段则属于内存带宽受限(memory bandwidth-bound),依赖高速的内存传输和高带宽互联(如 NVLink),以维持逐个token的输出性能。当前顶级的GPU都是为了内存和网络限制的生成阶段设计,配备昂贵的HBM内存,然而在解码阶段并不需要这些内存。因此,通过分离式处理这两个阶段,并针对性地优化计算与内存资源,将显著提升算力的利用率。据悉,Rubin CPX专门针对“数百万tokens”级别的长上下文性能进行优化,具备30 petaFLOPs的NVFP4算力、128GB GDDR7内存。英伟达估计,大约有20%的AI应用会“坐等”首个token出现。例如解码10万行代码可能需要5-10分钟。而多帧、多秒的视频,预处理和逐帧嵌入会迅速增加延迟,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视频大模型通常仅用于制作短片。英伟达计划以两种形式提供Rubin CPX,一种是与Vera Rubin装在同一个托盘上。对于已经下单NVL144的用户,英伟达也会单独出售一整个机架的CPX芯片,数量正好匹配Rubin机架。
-
中国商飞:柬埔寨拟采购20架C909客机 据中国商飞消息,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9月8日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郑州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拟采购20架C909飞机,其中10架为确认订单,10架为意向订单。双方将围绕飞机引进、运营保障、产业培育等开展密切协作。公开资料显示,C909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座级78-97座,航程2225-3700公里,于2014年12月30日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2017年7月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目前,C909飞机已正式投入航线运营,市场运营及销售情况良好。 据此前消息,2025年3月30日,中国商飞公司向老挝航空公司交付首架C909飞机,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标志着我国商用飞机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这架编号为RDPL-34229的C909飞机采用90座全经济舱布局,内外部标识标牌为老挝语,外部涂装为定制化设计,机尾印有老挝国花占芭花。该机以租赁的形式交付老挝航空公司,将在老挝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投入航线运营。 C909飞机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短窄跑道起降能力,对东南亚区域的运营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该机型现已交付162架,累计运营645条航线,通航158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老挝航空公司是载旗航空公司,在老挝民航运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老挝及周边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当前,老挝航空公司正在进行运力扩张和机队更新,此次租赁C909飞机有助于该航司进行运力补充和机队升级,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老挝航空运输市场发展需求。截至今年6月,印尼翎亚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三家海外航司在东南亚地区运营7架C909飞机,开通15条航线,通航18座城市,累计运送旅客超37万人次。另据央视新闻7月1日报道,上午8:07,由机身喷涂有五星红旗的国航C909机型执飞的CA757航班,搭载着74名旅客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起飞前往乌兰巴托国际机场,开启了国产飞机载旗执行国际商业航班新的运行阶段。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航班降落乌兰巴托国际机场。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遇“水门仪式”相迎,为国航C909飞机“接风洗尘”。 9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获悉,首架C909医疗机在河南郑州交付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飞龙通航”),这标志着国产商用飞机系列化发展实现新拓展。该架飞机交付后将投入紧急救援、远程医疗和重症转运等任务。C909医疗机最大设计商载10吨,标准航程可达3700公里,具备高高原机场起降能力。舱内布局可根据不同救援需求灵活改装,能够满足医疗救援队伍出行、边远地区医疗救助、伤病员转运等多场景应用。编辑|陈柯名 易启江校对|金冥羽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商飞网站、澎湃新闻等
-
中国商飞首架C909医疗机交付 9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获悉,首架C909医疗机在河南郑州交付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飞龙通航”),这标志着国产商用飞机系列化发展实现新拓展。该架飞机交付后将投入紧急救援、远程医疗和重症转运等任务。 首架C909医疗机交付中国飞龙通航 中国商飞供图C909医疗机最大设计商载10吨,标准航程可达3700公里,具备高高原机场起降能力。舱内布局可根据不同救援需求灵活改装,能够满足医疗救援队伍出行、边远地区医疗救助、伤病员转运等多场景应用。中国飞龙通航是中国首家经民航局批准成立的地方通用航空公司,隶属于中豫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覆盖航空应急救援、警用飞行、物探测绘、短途运输等多个领域,并长期承担国家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空中保障任务。作为C909医疗机的首家用户,中国飞龙通航将依托自身的应急救援经验和运行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并将航空医疗服务向“一带一路”沿线拓展。航空医疗利用航空器提供医疗救援、医疗转运等服务,具有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救援效率高等特点。C909医疗机的交付将为完善国内空中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新选择。此前,中国商飞宣布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统一飞机产品名称为“商飞+型号”的形式。中国商飞三款商用飞机产品名称分别为“商飞C909”“商飞C919”和“商飞C929”。
-
国内首条:星钥半导体 8 英寸 Micro LED 芯片中试线在光谷通线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昨日,星钥半导体(武汉)有限公司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生产线在光谷正式通线,成为国内首条 8 英寸硅基氮化镓 Micro LED 芯片中试线。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方介绍称,星钥半导体于 2024 年 10 月落户光谷,仅用 8 个月时间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搬入,知识产权数量突破百件。IT之家查询获悉,Micro LED 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方向,核心是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发光单元微缩至微米级乃至纳米级,并高度集成阵列,具有响应速度极快、对比度与色彩饱和度卓越、稳定性高和寿命长等特点,适合近眼显示应用。官方表示,星钥半导体采用 8 寸硅基氮化镓 LED 外延技术,因成熟的无损去硅技术可以实现极佳良率,同时与 8 寸 CMOS 半导体芯片工艺高度兼容,产品可应用于 AR / MR 眼镜。通线成功后,企业将致力于产能爬坡、良率提升、成本优化等工作,将光谷产线打造为全球 Micro LED 标杆产线。
-
顶尖华裔数学家被迫在美筹款:失去留在美国的信心 据澎湃新闻9月8日报道,美国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是世界顶尖科学家之一,然而自7月下旬以来,他却被迫专注于一件事:筹款。顶尖华裔数学家 被迫在美筹款根据陶哲轩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的信息,自今年8月起,他和所在的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PAM)失去了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拨款。IPAM成立于2000年,旨在促进数学家、工业界和工程师之间的合作,该研究所几乎完全由NSF资助。7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未能营造一个没有反犹太主义和偏见的研究环境”为由,冻结了该校约5.84亿美元的联邦研究资金。尽管美国法院已于8月12日下令恢复UCLA的NSF拨款,但陶哲轩指出,他本人和IPAM的研究资金仍无法发放,而此前的运营资金已经耗尽。“IPAM没有足够的储备金来维持几个月以上的运营。在过去两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处于紧急筹款模式,我一直在与很多捐赠者会面。”陶哲轩向《华盛顿邮报》表示。这篇采访于9月7日发布。 陶哲轩16岁时移民美国 资料图陶哲轩于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6岁时移民美国。自20岁起,陶哲轩就在UCLA任教,至今已有30年。2016年,陶哲轩荣获菲尔兹奖,该奖项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此外,他还获得过麦克阿瑟奖、科学突破奖等多项奖项。最近两年,陶哲轩一直热衷于探索人工智能在数学上的应用。在研究资金耗尽后,陶哲轩认为,他必须站出来反对美国政府“不加区分”的科研经费削减行动,特朗普政府的行动对他的研究领域乃至更广泛的学术科学构成了“生存威胁”。陶哲轩8月底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表示:“我发现,这届政府在改变科学生态系统方面极其激进,甚至连第一届特朗普政府都没有这样做过。”陶哲轩说,“这很不正常,我认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正在造成的损害。”由于资金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择离开美国寻找机会。“历史上曾有过一些时期,其他拥有伟大科学传统的国家经历了巨大的动荡或战争,导致许多人才逃往美国寻求庇护。讽刺的是,现在可能出现了一个相反的过程,其他国家可能会开始吸纳目前在美国的人才。”陶哲轩表示。陶哲轩表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他将失去留在美国的信心。“我以前根本没想过要搬家,这件事甚至都在我的考虑范围内。而现在,无论好坏,每一种可能性都必须考虑。”据央视新闻今年4月援引西方报道,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自然》杂志3月底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600多名参与调查的美国科研人员中,有超过1200人考虑离开美国,约占总受访者的75%,调查发现,这一趋势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科研人员中尤为明显,欧洲和加拿大是他们的首选目的地。美国多家联邦和科研机构向政府提出抗议今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国家卫生研究院,环境保护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人员接连发声,批评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正常运作和科研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与此同时,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地也爆发抗议活动,抗议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当前美国科研界正笼罩在一股恐惧氛围中。”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人员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资金、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取消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员改变或放弃工作,这些举动正重创美国的科学事业。“我们发出这封求救信,是为了发出明确的警告:美国的科学事业正在遭受重创。”尽管各机构的公开信关注焦点不同,但普遍表达出类似忧虑。值得注意的是,因担心遭到打击报复,多数公开信的签署人选择匿名。这一担忧并非没有缘由。据美国《科学》杂志披露,在美国环保署数百名员工签署《异议声明》公开信3天后,已有约140名署名者被停职。有美国学者认为,这些抗议意在迫使政府调整政策方向,但能否产生实质性影响难以预料。美利坚大学教授达娜·费希尔表示:“抗议的目标是促使政府停止当前的做法。但我完全不认为本届政府会因此改变其政策方向。”科研停滞,人才外流据新华社此前报道,8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发表政策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确立了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政府资助和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使美国科研实力迅速崛起。80年后,特朗普政府执政仅数月,就掀起“反科学风暴”:拆解联邦科研机构、强力打压顶尖高校、大幅削减科研经费……这不仅会破坏美国自身科研体系,也给全球科学领域造成伤害。美国政府与高校几十年来的合作岌岌可危。以“反犹主义”为指控,特朗普政府威胁要调查数十所大学,并停止向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拨款。甚至要求调查和逮捕部分外国学生和学者等。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资料图美国联邦科研机构也被拆解。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联邦政府科学家队伍自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幅缩水,国家卫生研究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机构数千个岗位被裁撤。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说,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对科研领域支出进行了“灾难性”的削减,要求将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还试图取消对气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助,并将美国航天局的科学预算也大幅削减,取消部分行星探测任务。以“优化资源配置”名义削减科研预算,缓解财政压力是直接动机。“特朗普政府试图以政治优先级替代同行评议,将科学作为国家竞争工具,对科技界和高校冲击更广更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汝鹏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程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框架体现了科学与产业政策的深度捆绑——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可直接转化为经济与地缘优势的“效用科学”得到优先扶持;而短期收益不明的基础研究以及被贴上“自由派”标签的大学,则面临审查与经费被砍的困境。巨额的政府资金支持、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和开放合作的学术环境,是美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受访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举措将削弱美国的科研力量,全球科研版图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基伦·弗拉纳根说,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创新引擎。但现在,美国科学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再有保障。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自然职场”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在该平台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美国政府“赶人”的同时,多国加紧斥巨资引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总额5亿欧元的“选择欧洲科研”人才吸引计划,“让欧洲成为吸引研究人员的磁石”;法国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澳大利亚科学院宣布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招募美国顶尖科研人才……“这不仅是人才流动,更是科研结构的重新布局。”周程说,长远来看,全球科研或趋向“多中心化”,多个区域力量在不同赛道各具优势,这可能会带来更多合作空间。编辑|程鹏 杜波校对|张益铭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澎湃新闻、新华社、央视新闻
-
三大运营商打响算力卡位战 剑指AI应用变现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陆续启动算力服务器集中采购,三大运营商打响了在算力领域的卡位战。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现有智算规模合计已经超过1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覆盖国内多个关键节点城市。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加快AI在矿山、农田、巡考、医疗、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通过部署大模型、推出AI智能体等推动业务转型及增收。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均实现了数十亿元级别的AI收入,推动AI应用变现是判断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AI基础设施方面,运营商想要实现变现并不难;在大模型、数据甚至AI智能体等方面,应关注AI与网络能力的融合变现。卡位优质算力资源近日,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出炉。据悉,本次集采金额超过50亿元,共分为6个标包。其中,标包1至标包4均为类CUDA生态设备,总含税价超17亿元;标包5和标包6为CANN生态设备,总含税价约34亿元。中标结果显示,前四个标包由中兴通讯、新华三、浪潮等三家传统服务器厂商中标;后两个标包则由河南昆仑、华鲲振宇、长江计算等多家昇腾算力厂商中标。粗略测算,中兴通讯本次集采中标金额约8.85亿元,新华三中标金额约5.48亿元,浪潮中标金额约2.97亿元;河南昆仑中标金额约8.37亿元,华鲲振宇中标金额约6.68亿元,长江计算中标金额约5.97亿元。无独有偶,中国联通也于近日启动了2025年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预算总额高达79.6亿元(不含税),共计通用服务器8.70万台,其中国产算力服务器占比超过90%。今年年初,三大运营商公布了各自资本开支计划,其中,中国联通2025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左右,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中国移动预计全年资本开支约为1512亿元,在算力领域投资为373亿元;中国电信预计全年资本开支下滑10.6%至836亿元,不过,算力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22%。由此可见,三大运营商均已将算力作为资本开支的重点。从三大运营商半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自建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3.3EFLOPS,同时,中国移动位于呼和浩特、哈尔滨的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全球领先的“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中国电信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万卡集群的基础上,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超节点形态集群,实现智算供给量与质的双重跨越,自有智能算力达到43EFLOPS。中国联通建设运营上海临港、呼和浩特、宁夏中卫和青海三江源等万卡智算中心,智算总规模达到30EFLOPS。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时间进度过半,但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完成比重普遍不高,以中国移动为例,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占全年计划比例仅38.6%。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上半年是项目研究论证、储备和推动阶段,投资进度慢一些,下半年会加快。他进一步谈到,算力的核心是AI,去年,中国移动AI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今年AI相关投资仍然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强化AI作为公司核心战略的目标,形成新增长动能,打造新增长曲线。高价值AI场景涌现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了当前运营商发力AI业务的主要逻辑:“一是从AI底层技术方面展开布局,比如算力基座、大模型等;二是加快产业落地,比如AI在矿山、农田、巡考、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记者注意到,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首批40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三大运营商均入选。其中,中国联通入选场景为“医疗影像与检测报告智能质控辅助诊疗”,中国电信入选场景为“全级次智能穿透式监管体系”,中国移动入选场景为“公有云全流程AI+处置亿级云端威胁”。针对上述入选的高价值场景,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AI赋能后,云端的威胁处置能力大大提升,安全事件工单平均处置时长压降82.5%,安全告警自动化处置率达99%,告警误报率压降至0.2%,节省人工成本超千万元,助力移动云连续5年在国家攻防演练中“零”失分。“医疗AI化绝非简单引入智能工具,而是要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革命性重构。”中国联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国联通已在AI智慧医疗方面展开多维度布局。例如,中国联通助力北京友谊医院部署满血版DeepSeek,满足不同临床及科研使用场景需求,其中内科知识问答的访问量占比超过50%。记者还了解到,在一些城市,中国电信运营商借助水利大模型,将AI、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城市防涝方面。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这类AI应用不仅能直观展现全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更能通过先进的内涝分析模型,提前预测未来两小时哪些地方可能出现冒溢或内涝风险,做到“未涝绸缪”。从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并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中国电信也围绕21个重点领域,打造了160余个AI应用,有力促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中国联通则聚焦工业制造、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成效初显。AI融合变现提速“三大运营商都在自建智算中心,也有自己的大模型。”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电信运营商布局AI业务有其优势,既可以整合自有的存储与网络能力,也可以将智算中心出租,而且算力租赁业务的增长情况也不错。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此前曾提到,上半年,中国移动从AI获得的直接收入及相关收入已达数十亿元规模,他将AI收入大致划分为四大板块,其中,AI算力、智算服务是重要收入来源。在项立刚看来,今年,由于DeepSeek的出现,运营商的算力出租业务实现了可观的增长。“未来,企业针对计算推理方面的需求会十分巨大,但并不会都选择自建智算中心,由于建设成本较高,大量中小企业更多会考虑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算力资源。”他进一步谈到,基于算力基础设施的AI收入,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到运营商常规业务中,例如,在为政企用户提供智算和存储服务时,必然要依托于自有网络和带宽能力的支持。记者注意到,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矩阵,中国移动已实现良好收益,例如,中石油等多家央企的大模型均基于九天基座构建。此外,数据加工同样也贡献了收入,面向个人、家庭、政企的各类AI应用已形成规模。杨杰判断,随着行业对高质量数据需求的提升,AI收入的潜力将持续释放。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在数据服务方面持续加码,以中国联通为例,除承建自然资源部推荐的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还构建了信息通信及医疗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不过,也需要注意,AI收入在运营商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还不高。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实现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中国联通也仅表示,AI业务开始规模变现,成为新的增长点。“有些企业愿意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大模型,但运营商的业务能力本质还是存储、智算与网络。”项立刚认为,从移动通信到AI算力,运营商的核心仍是信息基础设施,从云服务到算力服务,运营商的优势是云网、算网一体。项立刚认为,电信运营商的新业务必须融入到传统通信能力中,这也是运营商最具实力的地方。因此,运营商发力AI业务的目的在于放大通信能力优势,当然,AI业务的强大也需要通信能力支撑。
-
再探苹果首款自研 5G 基带 C1 芯片:国内下载中位数 190.32 Mbps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第三方测速机构 Ookla 于 9 月 7 日发布博文,基于 2025 年第 2、第 3 季度 Speedtest 数据,报告称在全球 21 个市场,苹果首款搭载自研 C1 基带的 iPhone 16e 性能表现,与采用高通基带的 iPhone 16 各有优劣。苹果多年来致力于开发自研移动数据调制解调器,以替代长期依赖的高通芯片。其首款自研芯片 C1 已应用于 iPhone 16e,并预计将用于下一代 iPhone 17 Air。不过,关于 C1 与高通当前芯片的性能对比一直存在不同声音,而 Ookla 的最新测速研究为此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撑。Ookla 通过其 Speedtest.net 平台收集了海量用户测速数据,结合设备与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不同调制解调器的实际表现。相比早期研究曾显示 C1 在弱信号环境下优于高通,但高速连接时高通领先,本次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性能差异与网络特性的深度绑定。最新研究表明,调制解调器性能不仅取决于芯片本身,还与运营商网络支持的特性密切相关。例如,载波聚合技术可合并不同频段以提升总带宽 —— 高通芯片支持四载波聚合,而 C1 仅支持三载波。在 T-Mobile 这类广泛部署四载波聚合的网络中,高通方案优势明显:iPhone 16 下载速度中位数为 317.64 Mbps,高于 iPhone 16e 的 252.80 Mbps。在国内市场上,搭载高通通信模组的 iPhone 16 下载中位数为 233.23 Mbps,而 iPhone 16e 速度为 190.32 Mbps。然而,iPhone 16e 在信号覆盖边缘或拥堵时段(10% 低分位用户,代表网络中最慢 10% 用户的下载或上传速度,用于评估弱信号或拥堵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表现更稳健,在 15 个市场的低分位下载速度优于 iPhone 16。同时,在 21 个市场中的 15 个,其中位上传速度也领先于 iPhone 16,加拿大市场尤为突出(16e 为 23.91 Mbps,16 为 11.57 Mbps)。这表明 C1 基带在弱网环境下能更高效利用低频频谱,保障连接稳定性与连续性。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 下行网速中位数 ▲ 10% 低分位网速中位数 ▲ 上传网速中位数 从全球来看,在 5G 网络最先进的中国和沙特阿拉伯,高通芯片仍保持领先;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两者速度表现接近。研究同时指出,C1 在弱信号环境下表现出更好的连接稳定性,暗示苹果可能优先优化了可靠性而非极限速度。